元宵節猜燈謎:謎面是「日本投降」,猜古代名人,謎底亮瞎人眼

2020-12-25 有歷史才有內涵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或者「燈節」,是我國春節裡最後一個重要的節令。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說到觀燈,那自然是少不了猜燈謎活動。文人學士將自己寫好的謎面粘在燈上,吸引過往的行人觀看,以展示自己的學識。燈謎能啟迪智慧又十分有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大眾歡迎。到了明清時代,燈謎更是鼎盛發展,每逢元宵佳節之時,各城各鎮俱都張燈懸謎,盛況空前。

燈謎是寫在彩燈上面的謎語,謎語來源於漢族民間口謎,後經文人加工成為謎,它在中國可謂源遠流長。根據《尚書》記載早在夏朝時期,出現了「隱語」。《湯誓篇》中記載:「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大意是說:太陽啊,你什麼時候才喪亡呢?讓我和你一同去死吧!這是當時人們不滿夏桀的殘暴,想發洩內心的不滿,但又害怕遭到他的報復,於是採用隱語的方式咒罵他(夏桀自比為太陽)。

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在燈上,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紅樓夢》裡有好幾個章回都描繪了清人制猜燈謎的情景。燈謎活動,一直傳至今天。春燈謎語,雖屬藝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經史辭賦,現代知識,包羅無遺,非有一定文化素養,不易猜射;而其奧妙詼奇,足以抒懷遣興,鍛鍊思維,啟發性靈,是一種益智的娛樂活動。

據說大陸解放初期,有一燈謎,謎面是「日本投降」,猜古代名人,謎底本是「蘇武」,但許多人卻猜作「屈原」。「原」者,原子彈也。也有人用脫帽格猜作「李世民」,意思是日本投降,便是世界人民的力量。當然,猜燈謎還能邂逅愛情,也正是因為這樣,元宵節也因此成了我國最正宗、歷史最悠久的「情人節」。

相關焦點

  • 元宵節最牛燈謎,謎面是「日本投降」,猜古代名人,謎底亮瞎人眼
    元宵節,在中國古代也稱為上元節或春燈節,時間和現在基本一致,是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元宵節最早是西漢確立的,漢武帝正月十五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到漢明帝時候,開始多了「燃燈」這習俗,隨後又開始創新,變成了「吃元宵、看花燈」的全民狂歡節。
  • 2020年元宵節猜燈謎大全答案 正月十五燈謎謎底解析
    元宵節最受大家歡迎的就是看花燈和猜燈謎了,元宵節猜燈謎不僅是家庭遊戲,也是一種節日慶祝方式,那麼2020年元宵節的燈謎大全和答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老黃曆一起來看看吧!2020年元宵節猜燈謎  謎面:草木生繁葉 (打一字)  謎底:世  解析:「世」字,與「草木」組合,可生出「葉」字。
  • 元宵節燈謎大全及答案——上元節猜燈謎的歷史由來
    古代,每屆元宵節,人們總要分曹射覆,引為笑樂。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
  • 中國古代經典燈謎有哪些?元宵節經典燈謎故事名人
    元宵十大經典燈謎  最早的一條完整的燈謎  謎面:黃絹幼婦外孫齏臼(打一詞)謎底:絕妙好辭  最長的燈謎  謎面:把《鄭板橋全集》一書拆成散頁,一一張貼。(打《三國演義》中兩個人名)謎底:鄭文、費觀  最短的燈謎  謎面不著一字。
  • 2020年元宵節猜燈謎大全答案 精選元宵字謎等你來猜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元宵節猜燈謎大全答案 精選元宵字謎等你來猜 元宵節最受大家歡迎的就是看花燈和猜燈謎了,元宵節猜燈謎不僅是家庭遊戲,也是一種節日慶祝方式,那麼2020年元宵節的燈謎大全和答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老黃曆一起來看看吧!
  • 元宵節為什麼要猜燈謎?元宵節猜燈謎的由來及傳說
    元宵節為什麼要猜燈謎?元宵節猜燈謎是中國一直以來的傳統,也是元宵節最有趣的活動,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大家一般喜歡吃湯圓、逛街、賞花燈以及猜燈謎,但是為什麼要在元宵節猜燈謎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元宵節為什麼要猜燈謎?
  • 2019元宵節經典燈謎難猜 元宵節燈謎題目問題答案匯總
    2019年的春節已經進入尾聲,意味著2019元宵節就要到了!中國元宵節自古以來就有猜燈謎、舞龍燈的習俗。猜燈謎又稱打燈謎,這一種傳統民俗文化自南宋起開始流行,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小編整理了元宵節燈謎大全及答案。
  • 元宵節猜燈謎的由來--實驗小學四1中隊實踐活動
    伴隨著元宵節的到來,我校四1中隊開展了元宵佳節猜燈謎的活動,不僅增添了節日氣氛,還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孩子們還在期盼著開學後,誰的燈謎最有特色,誰猜中的最多,想著能得到什麼樣的獎品呢!猜燈謎,是我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娛形式。古代,每逢元宵節,人們總要分曹射覆,引為笑樂。
  • 元宵 我們一起猜燈謎
    記者 李斌攝  元宵節恰逢星期天,快來看看有什麼玩的看的  華龍網訊 (記者 陳軍)元宵節不猜燈謎,缺乏文化味。蛇年的謎語,肯定與蛇息息相關。那麼這些謎語該怎麼來解謎呢?  昨天,我們特別邀請中華燈謎學術委員會委員、重慶燈謎學會理事張踐製作了一批新謎語,他曾參加過17次四川省及國際性謎賽,獲得過2011年4月份中國新津國際燈謎比賽個人PK競猜冠軍。  蛇年謎語這樣解謎  張踐說,蛇年地支又名癸巳年,用一個「巳」字就可借代。所以,用「2013年,更加掛念」為謎面可以猜一個字,謎底是「異」。
  • 元宵節時,乾隆讓紀曉嵐出了個燈謎,結果文武百官都猜不出來
    元宵節快到了,您準備怎麼過?今天的人娛樂活動太多了,但在古代,元宵節最大的樂趣,就是看花燈、猜燈謎,如果不猜幾個燈謎,元宵節就少了許多樂趣。古代的很多大才子都擅長此道,也留下了很多佳話,比如大名鼎鼎的紀曉嵐紀大菸袋。
  • 元宵節猜燈謎的由來是什麼?元宵節猜燈謎的傳說故事及燈謎大全
    正月十五鬧元宵,明天就是2019元宵節!元宵節的習俗有吃湯圓、猜燈謎、賞花燈,其中,元宵節猜燈謎是最經典也是流傳已久的傳統習俗。但是元宵節為什麼要菜燈謎呢?關於元宵節猜燈謎的由來及傳說故事,以及元宵節燈謎大全如下: 元宵節猜燈謎的由來是什麼?
  • 元宵節有個民俗猜燈謎,燈謎有三種主要猜法
    從第一個燈謎到現在,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今天小編就來給您科普一番,看看燈謎到底該怎麼猜。然後到了唐宋時期,謎語或者猜燈謎逐漸成了一種文學藝術形式,不但得到了的空前的發展,而且還成了元宵節的一種固定活動。
  • 「我們的元宵節」畫燈謎 讓你猜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就要來臨,在傳統節日來臨之際,濱海新區婦聯聯合天津諾梵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天津逸梵畫廊舉辦「我們的元宵節——畫燈謎讓你猜」活動,以藝術的方式度過這個傳統節日。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元宵節的來歷……元宵節的來歷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
  • 2017元宵節燈謎及謎底答案大全 元宵節猜燈謎活動必備的燈謎題庫
    明天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要吃湯圓,元宵節有哪些活動?猜燈謎是元宵節的傳統習俗,小編整理了元宵節燈謎及謎底大全,元宵節猜燈謎必備的燈謎題庫如下:2017元宵節燈謎及謎底答案大全謎題:元旦元宵捷報頻傳 (打一成語)謎底:節節勝利謎題:高臺對映月分明 (打字一)謎底:曇謎題:層雲隱去月當頭 (打字一)
  • 元宵佳節猜燈謎,這些有趣的燈謎你猜對了幾個
    燈謎是寫在彩燈上面的謎語,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門綜合性藝術。謎語來源於中國民間口謎,後經文人加工成為謎,它在中國源遠流長。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隱語"或"廋辭"。秦漢時則成為一種書面創作。三國時代,猜謎盛行。在宋代出現了燈謎。到了南宋,有一些文人學士為了顯示才學,常在元宵花燈之夜,將謎條貼在紗燈上,吸引過往行人,因之又有了"燈謎"一稱。
  • 正月十五猜燈謎,最早燈謎居然和一女子有關,燈謎怎麼產生的?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從古代就開始流行的元宵節特色活動,直到今天仍是正月十五鬧元宵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娛樂項目之一。燈謎就是把謎語張貼在燈上供人猜射,現在也有貼在牆上或掛在繩上的,多在晚上進行。燈謎產生於南宋時期,至今大約有八百年的歷史了。
  • 捏面屬 猜燈謎……社區元宵節的味道「鬧」出來
    捏面屬寓意幸福生活 猜燈謎圖個新春好彩頭社區元宵節的味道「鬧」出來2月24日正月初九,環翠樓街道同德、布穀夼、鴻武、石河四社區聯合舉辦「慶元宵 傳承民俗文化當日下午2時許,鴻武社區活動室裡歡聲笑語,這是市「慶元宵 傳承民俗文化」活動猜燈謎現場,室內掛滿了各種造型的紅燈籠,這些紅燈籠大多用紅紙剪出,造型別致,十分喜慶。每個燈籠底下掛有一個氣球,燈謎藏在其中。「這個燈謎我猜出來了!是缺衣少食!」
  • 2019年元宵節猜燈謎大全及答案 2019元宵節經典燈謎匯總
    再過兩天,2019年元宵節馬上就要到了。不論民間還是官方,自古就有猜燈謎鬧花燈的習俗,這一傳統從南宋起就開始盛行,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現在,很多地方依舊有元宵猜燈謎的民間活動,小編整理了元宵節燈謎大全及答案,希望這一份2019元宵節經典燈謎匯總對你有所幫助。
  • 謎面:無邊落木蕭蕭下,胡適說除了出題人自己沒人猜中
    元宵佳節猜燈謎最能玩轉腦迴路的燈謎:有一年元宵佳節,乾隆為了能君臣同樂,就讓每個臣子做一盞燈,在紙條上寫好謎語、對聯或者詩文派人送到宮中到了元宵節這天,御花園中掛滿了撩花眼的彩燈,節日氛圍十分濃厚,乾隆就與大臣遊走在燈海,時不時交流燈謎,自詡博學多才的乾隆帝更是猜的津津有味,而這時,皇帝與文武大臣走到了紀曉嵐紀大才子的燈謎之下,上面掛著這樣一幅謎聯:「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彷佛,既非家畜,又非野獸。
  • H5 | 猜燈謎 鬧元宵
    以某一事物或某一詩句、成語、俗語或文字為謎底,用隱喻、形僅、暗示或描寫其特徵的方法做出謎面,供人射猜。《文心雕龍·諧隱》:「自魏代以來,頗非俳優,而君子嘲隱,化為謎語。」第三年,叔叔又來考試,謎面是「一字九橫六直,多少文人不知。顏回問了孔子,孔子猜了三日」。這次我是徹底麻爪兒了。叔叔甚是得意,「孔子到底是聖人,他猜出了是個『晶』字。」可不是嗎?三日為晶。我這才知道,謎語不光是好玩兒,還有很多學問。既如此,不妨給大家出個字謎,謎面為「七十二小時」,謎底就在這拉拉雜雜的短文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