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CPU未來三大家族集體曝光:14nm 10核退回8核

2021-02-14 筆吧評測室

本文轉自:快科技

作者:上方文Q

越來越多跡象表明,未來兩年內,Intel將同時使用10nm、14nm兩種工藝,其中筆記本移動端混合著來,桌面端則是繼續完全依賴14nm。

現在,14nm Comet Lake-S/H、Tiger Lake-U/Y、Rocket Lake-H/S幾個系列新品的整體規格被一口氣捅了出來。

先說已經發布的兩個家族,重複一遍以方便和未來的對比。

10nm Ice Lake僅限移動端,分為9W Y系列、15W U系列兩個低功耗版本,都是最多4核心,集成11代核顯,最多64單元,支持AVX-512指令集、HDMI 2.0b輸出,內存規格DDR4-3200 64GB、LPDDR4X-3733 32GB。

14nm Comet Lake移動端目前只有15W U系列,最多6核心,核顯還是9代低功耗版,最多48單元,支持AVX-256、HDMI 1.4b,內存規格DDR4-2666 128GB、LPDDR4X-2933 32GB。

接下來看未來的。

14nm Comet Lake在明年還會有兩個新的分支,一個是最高125W 10核心的S系列,一個是最高65W 8核心的H系列,遊戲本就等後者了,而在核顯、內存等規格上和現在的Comet Lake-U系列大同小異。

明年的10nm Tiger Lake僅限移動端,分為9W Y系列、28W U系列,都是最多4核心,但是U系列既然熱設計功耗大大增加,目前最欠缺的頻率肯定會最終提上去。

它將集成12代核顯,最多增至96個單元,內存升級為DDR4-3200 64GB、LPDDR4X-4266 32GB、LPDDR5-5400 32GB,後者將是首發。

後年的14nm Rocket Lake在移動端是15W U系列,最多6核心,用來和10nm Tiger Lake互為補充,也暗示10nm在一年多之後仍然無法完全獨當一面,而在桌面端是125W S系列,但最多卻只有8個核心,相比Comet Lake-S反而退回去了,難道頻率猛增?

Rocket Lake全面集成12代核顯,不過最多僅32個單元,同時支持AVX-256、HDMI 2.0b,內存最高最高DDR4-2933 128GB、LPDDR4X-3733 32GB。

亂不亂?暈了沒?

相關焦點

  • Linux 中查詢 CPU 的核數的方法
    這臺 Linux 包括兩顆 Intel(R) Xeon(R) CPU E5-2630 v4 @ 2.20GHz CPU, 單顆 CPU 包括 10 個 cpu core, 使用超線程包含 20 個邏輯 cpu core, 具體的官方介紹: E5-2630 V4。
  • 14nm再搶救一代?Intel Comet Lake彗星湖處理器現身:最高10核
    對於PC愛好者來說,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Intel的14nm遲遲不能淘汰。
  • Intel 14nm Xeon D處理器規格價格曝光
    今年3月份,Intel拿出了基於14nm的Xeon首款單晶片產品,家族命名「Xeon D」,讓人不禁想起了當年的膠水大法「奔騰D」。  10月份的時候,Xeon D的9款型號齊齊曝光,分別是D-1518、D-1527、D-1528、D-1537、D-1539、D-1548、D-1557、D-1567、D-1577。
  • 1核有難7核圍觀?實測手機8核CPU有沒有用
    【PConline 評測】安卓機的性能競爭已經進入一種比較癲狂的狀態了,8核CPU早就在安卓陣營中司空見慣,連10核也算不上罕見。這是相當駭人聽聞的,君不見PC都多少年了還停留在4核CPU的階段,甚至很多電腦仍在使用雙核!即使是這樣,依然有不少電腦軟體和遊戲,對4核CPU支持不夠好。
  • 性能基礎之CPU、物理核、邏輯核概念與關係
    基礎概念CPU( CentralProcessingUnit): 中央處理單元,CPU不等於物理核,更不等於邏輯核。物理核(physical core/processor): 可以看的到的,真實的cpu核,有獨立的電路元件以及L1,L2緩存,可以獨立地執行指令。
  • 「電腦組裝」CPU的選購與推薦:Intel & AMD (2021年1月更新)
    【8核/16線】2.9GHz(↑4.8GHz)/16M/UHD630/65W【代理盒】i7-10700K【8核/16線】3.8GHz(↑5.1GHz)/16M/UHD630/125W (K不含風扇)i9-10900【10核/20線】2.8G(↑5.2G)/20M/UHD630/65W【代理盒】i9-10900K【10核/20線】3.7G(↑5.3G)/20M/UHD630/125W(不含風扇)
  • Intel三款基於14nm+++工藝的處理器曝光
    Intel三款基於14nm+++工藝的處理器曝光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08-09 10:20:00 在今年第一季度財報發布時,時任Intel CEO的科再奇公開宣布,消費級平臺還會有一代
  • Intel首次公布11代酷睿桌面處理器性能:8核i9斬落銳龍12核
    11代酷睿桌面版代號Rocket Lake-S,已經預熱很久了,去年10月底Intel官方就公布了這代處理器的架構細節,它雖然還是14nm工藝,但架構變化很大,性能提升是非常明顯的。CPU架構上,升級為全新的「Cypress Cove」,IPC性能提升了19%,這個內核應該是14nm工藝重做的Sunny Cove核心,後者的IPC性能平均提升18%。
  • 8核i9-11900K部分遊戲測試曝光!超10核10900K,碾壓16核心5950X
    測試以1080p解析度和Crazy預設畫質下進行,intel酷睿i9-11900K的成績為62.8 FPS,測試平臺使用了32 GB DDR4內存和Nvidia RTX 2080 Ti顯卡。與同等配置下的Core i9-10900K相比Core i9-11900K的性能提高了9%。
  • 手機CPU核數越多越好嗎?8核、10核處理器的區別有多大!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不管是給臺式機還是給手機用,處理器都是越來越往多核心的方向發展,6核、8核、10核,但是手機品牌商為什麼不宣傳它的優勢呢,手機多核的區別有哪些呢?多核在理論上是更好,但實際情況會考慮工作效率是否達到預期效果。
  • Intel換了CEO能做蘋果M1那樣的晶片嗎?PC處理器大小核反擊戰
    Alder Lake會面向桌面和移動兩個平臺推出(這裡的移動主要只是筆記本或同類設備),這顆規劃中的晶片也事實上成為x86陣營針對Arm大小核設計思路的反擊(主要是驍龍8cx和蘋果M1這類晶片)。不過在規劃上,Alder Lake需要等到今年下半年。而且Intel在這種大小核設計方案上,也還處在試探期。
  • intel十代酷睿桌面版CPU性能終極曝光,i5-10400成性價比之王
    種種跡象表明intel的第十代酷睿Comet Lake-S桌面級CPU將會於本月底發布,但是根據以往的經驗在此次發布會之前外界勢必會曝出種種關於十代酷睿桌面版處理器的詳細信息,比如說今天依依醬為大家帶來的這一份關於intel十代酷睿桌面版CPU性能的基準測試。
  • 英特爾 i9-11900K 完整參數曝光:8 核 16 線程,睿頻 5GHz
    最近關於英特爾 11 代酷睿處理器 Rocket Lake-S 的消息越來越多,昨天國外網站 CPU-Monkey 更是直接曝光了 i9-11900K 的詳細參數。與之前爆料的內容相同,i9-11900K 採用 8 核心 16 線程設計,與 i9-10900K 相比少了 2 個核心和 4 個線程。另外,i9-11900K 基礎頻率 3.5GHz,單核睿頻 5GHz,全核睿頻 4.3GHz。核顯擁有 48EU,384 流處理器,最高頻率 1.35GHz。
  • Intel 10核桌面處理器明年才有:400系新主板、新接口
    10nm Ice Lake雖已量產,但初期僅用於U/Y系列低功耗型號和輕薄筆記本,桌面上的新一代Comet Lake-S據說就還是14nm工藝,但優化到14nm+++。 最頂級型號為i9-10900KF(但奇怪沒看到i9-10900K),10核心20線程,主頻3.4-5.2GHz,20MB三級緩存,內存支持DDR4-3200,熱設計功耗10W,接口換成LGA1159,價格為499美元。
  • 14nm又如何?!Intel 11代桌面酷睿架構變天
    Rocket Lake仍然使用14nm工藝製造,而且從最多10核心退回到最多8核心,但是憑藉全新的CPU、GPU架構,性能、功能上將出現一次飛躍,尤其是頻率上。  頻率方面, Rocket Lake可以輕鬆跑出全核5GHz的高度 ,但目前不確認是需要超頻,還是某些型號默認就可以打到。  單核睿頻更是無敵, ES2版工程樣品的i9已經可以衝到5.3GHz,最終目標是5.4-5.5GHz ,i7估計也能跑到5.0-5.2GHz。
  • CPU配置|cpuinfo參數
    family : 64model : 1425model name : Intel(R) Core(TM) i7-8550U CPU @ 1.80GHz6stepping : 107microcode : 0x9a8cpu MHz : 1992.0049cache size : 8192 KB10physical id : 011siblings : 112core id
  • 手機cpu和核數到底代表什麼
    再來看麒麟970,麒麟970採用的是ARM公司提供的公版架構,採用4×A73大核+4×A53小核組成,最高主頻是2.36GHz。這說明麒麟970的CPU最高主頻是2.36GHz,在主頻上與驍龍835有差距。以高通和華為為代表的八核心數。在上文中提到的驍龍835、麒麟970都是八個核心。現在8個核心是處理器架構的主流。
  • Intel CES 2021:Tiger Lake-H將最高8核、5GHz多核睿頻、20條PCI-E...
    在這次CES 2021上,Intel公布了4個CPU新架構系列的前瞻,當中最讓大家關心還是第11代酷睿,但與過往幾代不同的是,這次桌面級的11代與移動版的11代是完全不同的架構,桌面級採用的是Rocket Lake,依舊是被大家調侃「祖傳」的14nm工藝,而移動版則是Tiger Lake,採用
  • 14nm的最完美形態:酷睿i9-11900K規格曝光
    更多英特爾第11代酷睿桌面版Rocket Lake的消息曝光:酷睿i9-11900K最高睿頻5.3GHz(Thermal Velocity Boost頻率),全核心睿頻4.8GHz。相比酷睿i9-10900K,i9-11900K的單核睿頻幅度持平,全核心睿頻則小降100MHz。儘管如此,兩位數的IPC效能提升仍將保障11代酷睿擁有有史以來最出色的單核效能。據CapFrameX爆料,Rocket Lake的CineBench R20單線程得分655,超過了AMD銳龍R9-5950X的649分。
  • 英特爾 i7-10710U跑分曝光:6核12線程,12MB三級緩存
    稍早之前還有兩款core處理器曝光:Intel Core i7-10510U (4C/8T, 1.8 GHz base, 4.9 GHz turbo, 8MB緩存)Intel Core i5-10210U (4C/8T, 1.6 GHz base, 4.2 GHz turbo, 6MB緩存)據外媒Notebookcheck的消息,這些五位數命名的處理器是Comet L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