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不死人了?劇版改成圓滿結局

2021-01-08 新京報

《七月與安生》曾在2016年改編為同名電影並收穫不俗的反響,劇版開播後也有不少觀眾將兩部作品的劇情、演員相比較。對此,該劇導演崔亮在接受新京報專訪時表示,劇版和電影版相同的只是七月與安生都是從原著中「走出來」的。據悉,無論是原著還是電影,七月與安生最終總有一人的結局是走向死亡。但崔亮透露,劇版會為觀眾彌補一個圓滿的新結局。

沈月飾安生。圖片來自網絡

導演崔亮:沈月的螢屏形象古靈精怪、大大咧咧,她不僅有女漢子的一面,同時也有睿智、特立獨行的一面,對角色和劇情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一點和安生非常相似。原著中的安生叛逆、灑脫,放任起來破壞性極強。但其實從現在年輕人的視角來看,青春並非意味著對抗社會規則,而更多是追求自我和個性的展現,不受太多固定思維模式的約束。在這方面她賦予了安生只屬於沈月的特質。安生在失去媽媽時的三個心理層次和外在表現,沈月詮釋得精準,真誠,充分。沈月的這個演繹,我很讚許。

陳都靈飾七月。圖片來自網絡

導演崔亮:陳都靈的形象漂亮而柔和,需要外界保護,很像前期的七月。但我也擔心過她是否能駕馭長大後的七月。然而進組後,導演發現了她性格中倔強、獨立、有想法的一面。沈月和陳都靈在高中、大學階段的表演和年齡感都駕輕就熟;後期經歷生活波折、生離死別的戲份,在片場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溝通,也能感同身受地進行表現。

改編:職場和情感佔了四分之三

《七月與安生》是安妮寶貝創作的短篇小說,全文不過1.7萬餘字,對於改編為一部53集的電視作品,崔亮需要擴充大量的故事細節。在原著中,過半的篇幅都是在描述七月與安生高中、大學時期的經歷,但劇版卻用前四集便快速交代了兩人從相識到高中畢業、七月結識家明、安生外出打拼的劇情;大學生活也在13集便匆匆結束。

崔亮表示,《七月與安生》講述的是80後的生活,且僅描寫校園經歷,對電視劇篇幅而言也略顯單薄,他希望劇版能更加偏向90、95後的成長,「對如今的年輕人而言,畢業後在職場與社會規則做鬥爭的過程,也是青春的一部分。這才是他們成長最快的階段。」因此崔亮透露,劇版的校園戲只佔四分之一,其餘更多是描寫七月、安生進入職場後的變化。據悉在職場戲中,七月與安生會再次愛上同一個人,也會在面對職場競爭時拼盡全力向對方闡述自己的價值觀。對於部分書粉質疑職場戲是否有違原著,崔亮表示,劇中的七月、安生仍是從小說中「走」出來的,劇版只是根據她們的性格,豐富了書中沒有明寫的故事,「我相信觀眾能夠信服如果她們進入職場,也同樣會面臨這些困境、經歷這些事。人物性格決定了故事的走向。」

除職場戲外,劇版也增加了不少新角色,例如七月的舍友田迅雷,追求七月的富二代許天,職場中與七月、安生產生感情糾葛的商業精英韓東等。其中田迅雷與許天的感情線更是貫穿了七月的大學生活。對於配角是否喧賓奪主,崔亮表示,這些人物的故事都沒有脫離七月與安生的人生軌跡,例如同樣是經歷波折與不信任,面臨生活壓力分開,大大咧咧的田迅雷和許天繞了一大圈最終走到了一起,但家明和七月卻永遠不可能回到過去,「鋪排到後期,你會發現這些角色有的是推動七月與安生的人生選擇,有的則是和她們的選擇產生對照。」

質疑:「渣男」家明或被「洗白」

蘇家明(熊梓淇 飾)糾纏在兩個女主之中。圖片來自網絡

在七月與安生的感情線中,蘇家明(熊梓淇 飾)是最重要的男性角色。他作為兩人的同學、七月的初戀乃至未婚夫,面對感情優柔寡斷,始終徘徊在七月與安生之間,以至於改變了兩個女孩的人生軌跡。

相較原著中家明模糊的「渣男」形象,劇版不僅介紹了家明的原生家庭,同時加入「家明險些被學校開除」、「七月不理解家明保研壓力」等故事;而最終家明勇於承認錯誤並試圖彌補七月與安生,也讓其原本的「渣」似乎在劇中成功「洗白」。對此崔亮坦言,他並未刻意「洗白」家明,只是小說僅凸顯了家明對七月、安生造成的傷害,但沒有詳細解釋他的不成熟和掙扎,「有人看完劇可能會理解了家明的無奈,但也有人會覺得他做了錯事永遠無法『洗』,這都沒問題。我們只是想以家明做範例,反映當下處於大學畢業、職場初期的年輕男孩,如何一人承擔社會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顧此失彼的無奈,從未將他塑造得標籤化。」

此外,劇版也加入了七月的弟弟九月(梁靖康 飾)這一全新的角色,陽光帥氣,單純得像一張白紙,因為姐姐的關係結識並愛上安生後,毫無保留地給予安生愛與溫暖。崔亮表示,加入九月除了為豐富七月的親情線以外,更多是因為「心疼安生」,「我們希望她的生命中也能有一個人,不顧一切世俗,純真地愛她、為她付出,讓她的人生溫暖一些。」而對於九月的結局,崔亮坦言,他希望告訴觀眾,在有限的每一天裡,都應該用盡全力去愛身邊的人,不要留下遺憾。

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 佟娜 校對 趙琳

相關焦點

  • 劇版《七月與安生》結局並不圓滿,卻又不算悲劇,故事還沒講完?
    《七月與安生》是已經擁有名氣的IP,雙女主的設置讓劇情更飽滿、複雜。影版《七月與安生》和原著的結尾都是悲劇,影版的開放式結局更複雜一些,據說至少包含了三種不同結局,不同的觀眾會有不同的想法,電影本身基調也是青春疼痛文學獨有的,所以悲劇結局其實更符合整體風格。但電視劇不同。
  • 《七月與安生》大結局,和原著不同將迎來大圓滿
    作為一部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七月與安生》在之前已經有一部同名電影,當時電影版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現在電視劇版的《七月與安生》正在網絡平臺熱播,作為內容量更加龐大的電視劇,這次特地在劇情中添加了一些從來沒有的內容。
  • 摘掉有色眼鏡,劇版《七月與安生》帶給我更多喟嘆和感動
    不過說實話,剛開始看劇版《七月與安生》的時候是有心理落差和小小失望的。和電影相比,電視劇首先是截然不同的畫風,故事從兩個女孩的中學時代講起,過濾掉了電影版的清冷和不安,取而代之的是陽光和溫暖,顯得有些「沒勁兒」;其次電影將角色數年的情感和生活巨變壓縮到2個小時的電影裡,節奏快、起伏大,但電視劇節奏相對舒緩,少了電影快節奏的觀感。
  • 電視劇版《七月與安生》大改編,你喜歡這樣的新劇情嗎?
    《七月與安生》是由安建監製,崔亮執導,白一驄編劇,羅君輝擔任製作人,陳都靈、沈月、熊梓淇、鄒廷威領銜主演,梁靖康特別出演的都市情感劇。這部劇是根據安妮寶貝同名小說改編,講述的是兩個性格並不相同的女孩七月與安生,從13歲相識之後,經歷了種種困難,從深深的喜歡彼此慢慢走向破裂,後來又重歸於好的故事。
  • 劇版《七月與安生》豆瓣評分低的可憐,好幾處設定完全是在秀智商
    《七月與安生》電影版的票房,就足以證明這部作品的成功,有成功的代表,自然是會引出一些後輩去挑戰經典。電視劇版《七月與安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誕生的。正值暑假熱潮,對於影視行業可謂是每年的第二春。只是這部電視劇版的《七月與安生》卻沿襲不了電影的好評,在豆瓣上這部劇的評價真的是罵聲如潮,前排的評價中都是齊刷刷的一星,而且各種難聽的話都有。
  • 《七月與安生》催淚劇情,九月不幸身亡,安生為救七月主動捐腎
    正在愛奇藝熱播的《七月與安生》成為女性感情治癒話題劇,劇情可謂是轉折不斷。本劇則是根據慶山(安妮寶貝)同名小說改編,由沈月、陳都靈、熊梓淇、鄒廷威領銜出演,梁靖康特別出演。講述了兩個性格不同的女孩七月(陳都靈飾)與安生(沈月飾)相識相知、相愛相殺的成長故事。
  • 《七月與安生》收官!特別出演的梁靖康,其實是一個巧妙的設定!
    大家在追劇的同時會有很多人注意到劇中新增的人物九月,我們都知道不管是原著還是電影都沒有這一人物,無疑是編劇新增的,從大結局的效果不難看出,其實是一個巧妙的設定,為什麼呢?《七月與安生》作為一部圍繞兩個年輕女孩十年成長的都市情感劇,又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創新,將兩個女孩十年時光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濃恰成一個美好的情感治癒故事。
  • 《七月與安生》能原諒這樣的閨蜜嗎?還是會選擇繼續做朋友嗎?
    最近很迷《七月與安生》,首先看了電影版的,然後看了劇版的,劇版相對於電影版,內容更豐富細膩,將人物的心理活動及情緒更加飽滿地流露了出來。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很好的閨蜜,兩人無話不談,能夠成為閨蜜,也是因為兩人有共同的話題和愛好,隨著時間的積累,有時候兩人的審美也會靠近,這個時候就會出現一些隱形的問題,不排除對另一半的要求也會越來越相似。在劇版中七月與安生是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女生,但就是因為另一個與自己的不同才讓兩個人互相吸引,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 《七月與安生》高開低走,演員劇情全中槍,又一經典淪為炮灰
    有意思的是,一個短短的七月就讓觀眾見識到了多部電影電視劇的互改版,陳飛宇何藍逗青澀甜蜜的《最好的我們》、馬天宇鄭爽高能虐戀的《流淌的美好時光》,而今安妮寶貝執筆的電視劇版《七月與安生》也正式與大家見面。在此之前,由周冬雨、馬思純主演的電影版《七月與安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從演員的細膩演技到角色場景的高度還原,都受到了各界一致好評。
  • 《七月與安生》劇版導演性侵酒醉女!喊冤上訴「遭監視器打臉」
    他因執導沈月、陳都靈主演的電視版《七月與安生》,就此打開知名度,2019年8月尾隨醉酒女子,並強行發生性關係,一審被判有期徒刑4年,因不服判決上訴,12日遭到法院駁回。▲執導《七月與安生》電視劇版走紅,魏傑遭控尾隨性侵酒醉女。
  • 兩萬字小說改編成53集電視劇《七月與安生》變成「意難忘」
    先例寥寥,又有珠玉在前,剛剛上線播出的劇版《七月與安生》可以說是壓力山大。雖說原著只是一個簡筆素描,改編的創作空間其實很大,但因為有著電影版先入為主的印象,劇版53集的超長體量讓觀眾很不適應,甚至有人將其稱為「意難忘」,這是又長又狗血的影視作品的代名詞。劇版在前15集幾乎就把原著小說的故事全部講完,剩下部分幾乎是編劇的全新創作。
  • 沈月陳都靈姐妹淘同框 劇版《七月與安生》主創回應被「比較」
    由慶山(安妮寶貝)短篇小說改編的電影《七月與安生》自2016年上映以來,獲獎無數,周冬雨和馬思純更是憑藉此部電影拿下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雙黃蛋」,兩人堪稱教科書式的演技也讓不少影視圈後輩備有壓力,不少網友把電影和電視劇版《七月與安生》拿來比較,主創作出了回應。
  • 《七月與安生》大揭秘,七月和安生其實是一個人,知道為什麼嗎?
    她們之間原本無話不談,相互交換各自的小秘密,直到出現了一個男孩兒——蘇家明。蘇家明是一個性格溫和,學習認真的男孩子。七月一開始見到他就喜歡上他了,後來他們談戀愛,一起去安生打工所在的酒吧玩耍。在那時候,家明就開始對安生產生了一種奇妙的感情,或許他覺得安生與七月不同,安生的活潑、可愛深深的吸引了他;而安生對家明的感情也不言而喻。
  • 劇情狗血拖沓,豆瓣評分降到4.0,《七月與安生》高開低走引爭議
    19年夏天,電視劇版《七月與安生》定檔開播,這次觀眾的期待值很高,電影有那麼好的效果,電視劇也不會太差。這次兩位女主換了,叛逆少女李安生由沈月出演,美麗聰慧的乖乖女由陳都靈出演。這兩人都出演過校園偶像劇,而且長相都不錯,飾演這兩個角色,也蠻符合的。陳都靈一直就是給人乖乖女的形象,而沈月看起來也很活潑,飾演叛逆少女應該也還好。
  • 《七月與安生》半輩子七月,一輩子安生,最終活成彼此的模樣
    不到轉停的那一刻,你永遠也不知道朝上的是哪一面。02,七月乖巧,單純,內心極渴望自由七月從小就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裡長大,聽話,乖巧。有爸爸媽媽的疼愛,一直都是品學兼優的孩子。認識了安生之後,雖然有時候不認同安生的所作所為。但同時也羨慕安生不羈,瀟灑的性格。可以隨心所欲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 七月與安生劇情解讀
    沒有人生活的這麼不接地氣,這麼浪漫主義。七月和安生就像是兩個混沌,她們沒有什麼是堅定的,對彼此,對家明,對自我的認識。她們接受情緒的驅遣,為了躲避一段關係的危機逃離到遠方。安生應對不了七月和家明,選擇跟著傻逼吉他男遠走,後來又依附各種各樣的人四處漂泊。她說自己出走是讓著七月,是虛假的,或者說有這個心沒有使這個力。
  • 電視劇七月與安生大結局是什麼?
    電視劇七月與安生大結局是什麼?電視劇七月與安生即將上映,那麼電視劇跟電影劇情有不一樣的嗎?七月跟安生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在一個南方小城裡,開朗的安生與靦腆的七月是好朋友。安生出生在破碎的家庭之中,骨子裡有一種叛逆的感覺,而七月則在溫暖的環境裡長大,她的性格也因此溫暖,待人接物很溫柔。
  • 七月與安生電視劇主題曲叫什麼 七月與安生歌詞全文完整版
    《七月與安生》是由沈月、陳都靈、熊梓淇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劇,該劇於2019年7月22日在愛奇藝播出。那麼七月與安生電視劇主題曲叫什麼?下面來看一下。七月與安生電視劇主題曲叫什麼  據了解,《七月與安生》的主題曲與電視劇的名字同名,也叫作《七月與安生》,這首歌曲是由兩大主演陳都靈和沈月獻唱的,目前這首歌曲在各大音樂平臺均可以搜索,完整版本可以試聽和下載,喜歡的小夥伴都可以去試聽哦。
  • 七月與安生,安穩與真我
    七月和安生,她們兩個都了解對方。她們兩個也都深愛著蘇家明。蘇家明表面上愛著七月,內心裡卻惦記著安生。他哪裡是愛別人,明明是愛那個更真實的自我。當然,他也渴望著安穩,所以最後他選擇回老家和七月結婚。但在結婚前的晚上,七月對蘇家明說:你走吧,我不想和一個不愛自己的人過既定的人生,一輩子就看到頭的人生。
  • 七月與安生評價如何?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七月與安生這對雙生花,一個安靜優秀人生路上順風順水,一個聰明叛逆面臨生活的殘酷。在蘇家明出現後,這對雙生花關係似乎變得很微妙,我覺得這部劇是沒有男主角,主要講的就是七月與安生,那些青春殘酷的故事,有良好家庭背景的七月順風順水的讀書工作就業,而安生讀完高中就決定外出討生活,因為蘇家明的出現,他們兩的關係也變得越加迷離。我看了兩遍,兩遍都有不一樣的體會。第一遍看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就覺得是蘇家明害了兩個女生,毀了他們的青春和友誼,就是蘇家明的猶豫不定以及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