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6 2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標題下「藍色微信名」可快速關注
章怡青:九三學社社員,九三學社杭州市委文化體育工作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浙派古琴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琴會理事,浙江琴會副會長。
泠泠七弦的溫婉女史
古琴藝術是中華傳統文化園中的傳世仙株。1977年8月22日,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被錄入美國「航天者號」太空飛船攜帶的一張鍍金唱片上,發射於太空,向宇宙外星高等生物傳達地球人類智慧與文明。2003年11月7日,中國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
「淺搖玉指清音起,三疊陽關淚溼巾。」當你聽到琴弦的聲音,就會感覺四周瞬間靜謐下來。高遠的琴聲會把你帶回千年之前。深邃沉穩、調揚婉轉,聽的人此刻仿佛已經遠離了塵囂。
韻落瀟湘意
雲遮九嶷巔
憂思山水外
胸臆在弦間
走進霞影琴館,茶和墨交織,透著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氣。在古樸的琴桌邊,一位溫婉的女子「黃衫欲乘風,縴手弄絲桐。」她就是我們的主人翁——霞影琴館館長章怡青。
章怡青1976年起跟隨母親——浙派古琴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徐曉英先生學習琴箏藝術,全面掌握了浙派古琴樂曲和演奏技法,並且一直跟母親研習琴歌彈唱,深得其旨。章怡青還深受外公、著名文史學家徐映璞先生教導,詩詞文史功底深厚。
獨坐幽篁的教書先生
近年來,章怡青不斷致力於推廣古琴藝術。帶領琴館與浙江省博物館定期推出「賞古琴品琴音」古琴公益活動,每月在浙博舉辦分享會。2016年10月以來,章怡青參演以G20開幕式演出為藍本的「最憶是杭州」大型水上文藝演出,連續參演50場。
雖然古琴的學習始於母親的教誨,但當自己開始教學後,章怡青越來越體會到對於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行為習慣和眼界在潛移默化中都被古琴所影響,越深入越敬畏,我覺得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事情了。」
章怡青的日常就是從早上到晚上教琴,間隔空餘的時光就自己彈琴看書。若問起這幾十年如一日的彈琴教琴不無聊嗎?章怡青笑著說:「雖然外在物理現象是沒有變化,但我的內心還是很豐富的。我能感受到音樂的變化,又有那麼多學生、朋友相伴,並不覺得寂寞。」
從教三十餘年,章怡青的學生上千人,遍及世界各地。不少學生在國際和全國琴箏藝術比賽中斬獲獎項。當然更多的學生,因為學琴,不斷厚值中華傳統文化,自身修養得到進一步提升。
傳遞國學的文化使者
四十餘年了,章怡青多次出席全國各地的古琴藝術及學術交流活動,登臺演出,並出訪世界各國和地區進行展演與講座。她策劃了多項浙派古琴傳承活動及音樂會;協助浙江大學、中國美院等高校古琴社、地方性古琴社的組建和活動的開展;舉辦了首屆浙江古琴藝術節。武林街道的「章怡青浙派古琴傳習館」還常態化開展古琴藝術進社區活動,受到老百姓的歡迎。
2017年8月,由韓國國立無形遺產院主辦的「三國三色」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在韓國全州國立大劇場舉行,中國、日本、蒙古,三個國家、三場演出、十種藝術形式,雖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卻有同一種信念——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章怡青代表中國古琴藝術參加此次活動,在中國專場演出中為觀眾帶去了著名古琴曲《流水》與極富浙派特色的琴歌彈唱《陽關三疊》。
2018年8月,章怡青赴日本東京參加中日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日本東邦音樂大學創立80周年音樂會。一曲《楚歌》彈盡了霸王項羽一生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扣動了日本聽眾的心弦。
2019年9月,章怡青參加在葡萄牙裡斯本舉行的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綻放——「美麗中國·詩畫浙江」文化旅遊展開幕式,演奏了《瀟湘水雲》等多個曲目,還和當地群眾進行互動,將中國的文化歷史傳遞到了大西洋東岸。
秋風漫捲斜陽外,
旋綠回紅舞羽裳。
酬和輕吟時趣意,
清音也得白雲妝。
作為一名九三學社社員,章怡青積極參加社市委、西湖區基層委和支社各類演出活動,撰寫的「關於保護浙派古琴藝術」的調研報告被社市委參政議政課題招投標活動選中。2018年,章怡青獲得浙江省優秀社員榮譽稱號。
歲華搖落間,章怡青在喧鬧的城市中,彈奏著古老的琴曲,守護這一方天地,「希望習琴之人都能夠在浮躁的世界裡找到沉靜的自我」。此刻,她已將這份恬靜帶向了遠方。
△章怡青與社員孫佳參加社市委婦女節活動演出
註:文中詩句皆為章怡青所作。
點擊下面連結 查看歷史文章
原標題:《【社員風採】章怡青:將中國傳統文化帶給世界的使者》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