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專訪」是大聖未來海外導師分享留學申請經驗和求學感悟的一個欄目,同學們可以在這裡看到不同申請背景的學長學姐的留學申請及就業分享和一手經驗。
本期分享導師
▼
Zoe Liu
布裡斯託大學
圖像及視頻通信信號處理碩士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拿到西交大信息工程專業的錄取通知書時,沒有驚喜,沒有期待。我不知道這聽上去很高大上的專業會學習什麼,也不知道迎接我的大學生活會是什麼樣子,懷著滿心沒有考到自己夢校、沒有就讀自己理想專業的不甘,帶著對西交大的一絲抗拒,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開啟了我的大學生活。
1
誤打誤撞,讓我有了海外交流的機會
高中時,學校對中考分數高的學生,統一錄取到了所謂的「理科實驗班」。班裡同學的目標都是清北的理工科專業,而我卻因為受到鳳凰衛視戰地記者報導的影響,夢想考入復旦大學新聞系,成為一名戰地記者。但因為所在班級重理輕文,從各科老師,到理工科出身的父母,都不支持我的決定,也許是年紀太小對人生目標還不夠堅定,不懂如何爭取,雖然內心很難受,但還是在高二文理分班時選擇繼續呆在理科班。高考後,確定被西交大錄取,父母問我想選擇什麼專業,沒有任何想法的我,任由父母幫忙填報了聽著就很火爆的信息工程專業。
入學後,因為對專業沒有足夠的認知,學習成績著實算不上優秀,就這樣慢慢的磨滅了學習熱情,時常感到很迷茫,對未來沒有方向。
大一寒假後回校,看到舍友拿了本厚厚的單詞書從早翻到晚,封面上大大的三個字母:GRE。好奇心驅使,湊過去問她,這堪比板磚的書是幹嘛用的?舍友舉起她的大板磚書,扔給我,說:研究生我想去美國,咱們這工科專業都需要考這個。五月是最後一場老GRE考試了,這成績五年內都有效,你英語也不錯,要不和我一起備考試試?
於是,我和舍友一起入坑了GRE。由於沒有留學規劃,既沒有目標院校專業,也沒設定目標分數,我們倆除了背背單詞,報名的GRE大班課經常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雖然英語基礎還行,一直學習理工科又佔了點邏輯思維能力的便宜,但最終的成績也只有1350,對比大神們1480-1550的分數,只能說是到了及格線。
隨後,我倆為了不浪費備考GRE時積攢的單詞儲備,又在大二上學期報考了兩次託福。第一次時,雖然自我感覺準備了不少,但坐進考場的那一刻就蒙了,因為沒有過模擬的考場練習,對整個機考流程非常不熟悉,導致在本身就爭分奪秒的考場裡,情緒更加緊張了,最終只考了92分。有了經驗後,第二次去考試的我,感覺從容不迫了許多,拿下了108分。
大二下學期,班主任在班級群裡轉發了一個去美國密西根大學做一年交換生的項目。當時對本專業的學業感覺厭倦和疲憊的我,迫切的想換一個環境,立刻報了名。幸運的是,之前的託福和GRE備考在這次選拔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很多同學因為沒有符合條件的英語成績,只能遺憾的落選,而我和舍友由於早早的考完了託福考試,達到了要求的成績,很快就被通知入選了交流項目。在大二結束的暑假,我倆愉快地踏上了去往美利堅的飛機。
2
一年的交換經歷改變了我的想法
在密西根的一年,我體驗了完全不一樣的學習方式。首先,在專業的總體課程設置內,我們的選課是相對自由的,你可以選擇你更感興趣的課程方向,一步步深入學習。同時,如果你選擇了多門課程,開課後覺得沒有興趣或學習吃力的話,只要滿足該學期的學分要求,在幾個不同的時間點都可以選擇退課。這種自主權給我了極大的激勵,選課前會認真研讀課程介紹和方向,並開始對後期的學習內容進行規劃。除此之外,課堂的內容也更具有開放性,從實驗到課程研究,都可以根據自己想研究的方向進行內容的選定,如果沒有想法,也可以在office hour去尋求教授的幫助。
就這樣充滿熱情的度過了在密西根的一年,所修的課程都獲得了A/A+的成績。準備離開的時候,教了我兩門的課的教授告訴我說希望我能讀他的碩士,覺得我可以在專業內有所成就,是個smart girl。聽完以後,原本想著碩士一定要轉專業的我,第一次覺得自己可以在這個領域內有所發展,也堅定了我要申請出國繼續深造的心。
回國歸校後,為了提升自己的軟實力,我報名參加了全國電子設計大賽,每天投入忙碌的參賽準備中。沒料想,又被告知美國和西交大的學分互換後,還需要補足大三西交大的必修課程,加上大四上學期本身還有不少專業課,託福成績也剛剛過期需要重考,所有這些事湧來,一下子打亂了我申請美國的計劃。思索過後,我準備gap一年,找個實習先幹著。
大四上學期快要結束的時候,班主任找到我,聽說我放棄了保研,問我接下來準備的去向。在得知我準備gap一年再申請美國時,表示我放棄保研很可惜,可以選擇邊讀研邊申請。另外,也可以看一下還有哪些國家的申請未關閉,嘗試申請別的國家。
於是,我開始了對其他國家留學情況的了解,發現英國可以先提交文書等材料,隨後補充雅思成績,加上教學質量和環境都很受認可,便著手準備申請英國,選定了布裡斯託、南安普頓、曼徹斯特、帝國理工四所學校進行申請。那一段時間,每天從早到晚的瀏覽學校網頁信息,看專業方向,課程設置,申請材料要求等信息,並且申請的各方面材料,都親歷親為,一遍遍的反覆修改。幸運的是,拿到了全部四所的錄取通知書,在帝國理工和布裡斯託中糾結了很久,最終因為布裡斯託的導師推薦了更適合的研究方向而選擇了去往布裡斯託。
△
布裡斯託大學
小結
1、 出國留學需要早做準備,最好能在大三之前完成所需要的託福、雅思、GRE等成績。
2、 大三需要在努力提升專業課成績的同時,從實習、參賽等各方面加深自己的軟實力。
3、 申請學校時,不要海投,浪費精力和時間。一定要仔細篩選符合自己專業方向規劃的學校,分層次進行投遞,增加拿offer的概率。
3
重重意外,開啟走天涯的申請之旅
一切都像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的樣子,到了布裡斯託後,很快遇到了自己摯愛的D先生,畢業後,我回國加入三星工作,軟體開發的工作忙碌且充實。但由於D先生呆在國外很多年,已經適應了那邊的節奏和生活,在商議過後,我們決定申請到加拿大那邊讀書,然後移民。於是,我又一次經歷了全部的申請流程。此次,我將申請重點放在了和三星工作內容更契合的專業上,最終拿到了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滑鐵盧大學和曼尼託巴大學三所學校的offer。
正當我們興衝衝的準備幾個月後前往加拿大時,卻迎來了我們的第一個寶寶,一切只得停步。本以為一切都又回到原點,機緣巧合,在去年的時候,D先生被公司外派到了北歐業務部門,負責丹麥和瑞典的相關業務。再一次,我開始了丹麥和瑞典學校的申請,有了多次的申請經歷,加上每一次都是親自操刀,對於整個申請流程已經非常熟悉的我,在重新考取了雅思成績之後,獲到了哥本哈根大學和KTH的錄取。
然而,過年之後歐洲爆發的疫情,再一次阻擋了腳步,我只得defer offer,待疫情平穩之後,再前往北歐繼續深造。雖然人生充滿波折和意外,但每一次申請都讓我更明確自己的目標、更了解學校的要求,從而有規劃的提升自己的軟硬實力。前路漫漫,即將又去往新的國家,開始新的生活,人生充滿了未知,但每一次都會成為生命中很有意義的經歷。看過世界萬千,才會有內心的淡然,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本文為大聖留學原創撰寫,嚴禁轉載,一經發現後果自負)
■■■■■
想知道我的條件可以去哪所學校?
想更精準的規劃我的留學申請
想了解更多英國留學的真實體驗
還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
掃碼,回復「英國留學」
免費諮詢,獲悉你想了解的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