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的採訪的中美加學員是一位接連斬獲新加坡國立大學經濟學、香港大學商業分析、愛丁堡大學金融學、華威大學商業和金融、倫敦國王學院金融(資產定價)、杜倫大學金融(經濟學與金融)、卡斯商學院金融、曼徹斯特大學金融經濟學等英港新名校offer的小哥哥。
留學規劃
準備的過程比較倉促。大一大二並沒有出國留學的打算,一直按照保研進行準備。所以並沒有特別在乎課程成績,尤其是不是專業課的通識課。直到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參加了牛津劍橋的暑校,讓我有了出國留學的想法。而直到大三上學期結束,才定下出國留學。因為有保研兜底,我整體準備過程比較佛系,包括語言成績考試、GMAT等,結果我最終都沒有合格的成績。真正開始認真準備留學是在保研面試之後,沒有了退路才知道前進。所以奉勸大家,選定一條路走下去,別兩條路來回蹦。
整體上大學期間的時間並沒有多少用在學習上,更多的是參加各種學生組織、社團活動、科研競賽、社會實踐等,這既歪打正著地豐富了我申請的簡歷,但又因為我申請的是英系學校,課外活動並不特別被看重。
新加坡國立大學
實習經歷
對於職業規劃我一直是迷茫的。所以我申請的項目可以說非常混亂,只要和金融經濟沾邊就都申請了,所以在實習方面我的經歷也比較混亂。從第一份標準的入門實習開始,我的策略就是儘可能多地了解各個細分行業的工作內容,找到自己的興趣點。這樣的經歷也就為後面的申請埋下了不小的坑。因為實習經歷之間的關聯度很低,所以文書很難體現個人有清晰的職業發展規劃,而這往往也是對方學校看重的。
學術背景
課程方面,南開經濟學本科培養計劃包含了很多數學方面的課程,而我又是理科出身,所以數學類課程成績比較好,這點在申請的時候比較吃香。先後參加了兩次美賽,一次H、一次M,這個在申請的時候還是比較有用的。也參加了創業大賽、創新科研比賽、專利大賽、貝恩杯等比賽,但成績並不突出。
學校選擇
前期心氣很高,而後妄自菲薄,最終回歸理性。整體上我的選校經歷就是上面的這句話。在這整個過程中可以說顧問老師一直在幫我把認知回歸理性。最開始覺得自己有相對來說還可以的gpa,又加上很豐富的活動經歷,肯定會拿下頂級名校offer。當時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LSE保底,UCL太水。隨著語言考試的一次次失利,我的信心也逐漸被打垮。這時候,想的就是有學上就行。也就是這個時候,開始填寫網申材料,遞交申請。在這樣的思想的暗示下,我除了顧問老師確定的幾個學校之外,自己又申請了曼大、杜倫、卡斯商學院、謝菲等稍低一等的學校進行保底。隨著開始收到offer,我的信心逐漸回升,就又補申了幾個高等級的學校項目進行衝刺。所以我總共申請了13個學校的18個項目,相對來說遞交的申請較多。
華威大學
文書撰寫和機構選擇
文書方面我準備的很不上心,感謝文書老師帶著我完成了。每個項目的文書都不盡相同,非常專業。留學機構方面,我比較看重的是責任感。因為總是聽說因為中介不「靠譜」,整個申請過程被坑的很慘的案例,所以我找留學機構的時候非常在意這一點。偶然的機會在南開校園裡和中美加的老師進行了交談,雖然第一次聽說中美加,但給我留下的印象很好。而後的幾次溝通中,讓我越來越感到這個機構是真的把我的事,當成了自己的事,所以就做出了決定。
申請感悟
其實前面寫的都是感悟。最後說句感謝吧。縱觀我的留學申請過程一直是一個止損過程,因為一個又一個問題,產生了一個又一個背景的缺陷。感謝中美加的專業,幫我最終止損成功,拿下滿意的offer。
END
小夥伴們要繼續堅定出國留學的決心,還沒拿到offer的同學按部就班地按照申請所需要求安心準備、包括申請材料和語言考試就行。敬請關注中美加國際留學的頭條號,小編會及時給大家帶來最新的留學動態。如果想聯繫我們諮詢留學事宜請點擊文章左下角的「了解更多」訪問我們的官網,點擊右上角「立即諮詢」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