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派記者 何晶
日前,羊城派記者從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獲悉,上海盧灣高級中學的同學們利用AI學習平臺,設計開發了一套基於視覺物體識別的人工智慧垃圾分類系統。有了這套系統,同學們再也不用面對「你是什麼垃圾」的靈魂拷問了!
早在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並實施《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於樂的編程教學軟體、遊戲的開發和推廣。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強調要形成「人工智慧+X」的複合專業培養新模式,建人工智慧多層次教育體系,在中小學階段引入人工智慧普及教育。
根據國家開展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的戰略規劃,商湯科技聯合商務印書館、華東師範大學、上海知名高中優秀教師開始編寫全國首部面向高中生的人工智慧教材。2018年4月,這部針對高中生的教材《人工智慧基礎(高中)》問世,由學生用書、教師用書、實驗手冊與配套實驗室等系列組成,如今已推廣到全國百餘所高中。
今年5月,面向初中生的《人工智慧入門》四冊教材也出爐了。每冊教材包含兩章內容,共計8章,包含AI四大特性「耳聰、目明、心靈、手巧」,旨在讓學生掌握基本程式語言,了解人工智慧的基本原理。
據商湯科技教育事業部總經理戴娟介紹,今年還將發布面向小學生的《人工智慧啟蒙》教材。教材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將複雜的人工智慧知識點教給孩子們,以任務為驅動,以項目制的形式,讓中小學生可以把人工智慧這一當前最前沿的科技變成自己可以掌握的基本技能。
據戴娟介紹,商湯教育已經把人工智慧的教育帶到了全國多座城市,包括上海、深圳、青島等。去年底,深圳華僑城中學成為商湯教育在深圳的首家合作學校;其後,鹽田區雲海學校和商湯教育籤訂協議,擬定在「人工智慧+教育」領域展開全面合作。
今年5月,商湯科技和上海市黃浦區教育局籤訂《人工智慧教育與教學合作框架協議》,以上海市盧灣高級中學為試點合力打造人工智慧標杆校,盧灣高級中學同時掛牌「商湯科技實驗中學」。
在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戴娟介紹了盧灣高級中學的同學們學習AI課程的最新成果。他們用AI學習平臺設計開發了一套基於視覺物體識別的人工智慧垃圾分類的系統。
戴娟說:「在這個項目當中,同學們需要選擇合適的垃圾分類的算法,採集不同垃圾訓練的數據,訓練相應的模型,最後設計搭建垃圾筒的控制系統。通過識別不同的垃圾,系統會自動打開相應的垃圾蓋。」有了這套AI垃圾分類系統,你終於可以不用聽到清潔阿姨問:「你是什麼垃圾?」(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派圖片 | 受訪者提供
責編 | 陳亮 鄭宗敏
實習生 | 劉胤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