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4月25日訊(記者 閆肅)近日,咖啡零售企業資本市場動作頻頻,繼瑞幸咖啡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IPO申請之後,24日新零售咖啡品牌「連咖啡」也對外宣布完成2.06億元B3輪融資。值得注意的是,本輪融資由連咖啡創始人王江、張曉高,以及啟明創投、高榕資本聯合投資,而啟明創投和高榕資本同時也是連咖啡B+輪融資的主要投資方。
創始人聯手B+輪股東追投,被指「加錢續命」
有業內人士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連咖啡的本輪融資有些「不尋常」:一方面,連咖啡自2018年3月12日的B+輪1.58億元融資,到本輪B3輪的2.06億元融資,中間間隔了13個月時間,其融資節奏與過去一年國內咖啡零售市場狼煙四起的競爭局面嚴重脫節;另一方面,對比融幸咖啡剛剛完成的1.5億美元融資,2.06億元人民幣的融資金額也顯得頗為「勉強」。同時,本次B3輪融資的股東名單裡沒有出現「新面孔」,仍是B+輪股東在追投,甚至連創始人團隊都加入了進來,才「湊」了2.06億元,說明投資圈對連咖啡「繼續戰鬥下去的能力信心不足」,從某種層面上來看,本輪融資更像是老股東為了保證企業能「繼續留在牌桌上」、「保留某種可能性」,在「投幣續命」。
對於上述說法,連咖啡相關負責人並未直接否認,其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在我個人看來,老股東追投,是相信連咖啡未來會有更好的發展,畢竟一切投資都是基於理智的商業判斷。」
對於連咖啡來說,「保持住一定的市場份額,保證未來還有被併購的市場價值和議價能力,可能是這一輪咬牙追投的老股東們最優先考慮的。」上述業內人士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
「星·瑞」線下線上雙面夾擊,生存空間堪憂
公開資料顯示,連咖啡成立於2014年,早期以微信公眾號為入口,通過提供星巴克等品牌的咖啡外送服務積累用戶,2015年8月開始轉型做自有品牌的咖啡。
2019年年初,連咖啡曾高調對外宣稱,計劃在京、滬、杭、穗、深等地開設50家左右的「形象店」,開設「形象店」目的之一是為更多「被看見」,「這也是公司既定戰略一部分」。連咖啡同時宣稱,截至2018年底,公司在線下已設立咖啡車間400家。
對於創立時間已近五年的連咖啡,無論是50間「形象店」,還是400間咖啡車間,這一成績均無法讓資本市場的潛在投資人滿意,同時,這一體量也無法與當前市場上的主流玩家相抗衡。
據統計,截至目前,星巴克在中國市場已開出3600餘家門店,「開設『形象店』,是和主打線下市場『第三空間』的星巴克正面對抗,但『形象店』的布局對資金要求較高,而連咖啡此前一直專注於咖啡車間,做外送服務,在門店領域的成本控制能力,肯定無法和星巴克相提並論。「前述業內人士表示,此前連咖啡已多次傳出資金鍊緊繃的消息,如果再在「形象店」上「失血過多」,可能會導致連鎖反應。
而在咖啡外送市場,創辦僅一年多的瑞幸咖啡,2018年就開出了2000家以上的門店,同時還宣稱2019年將再開2500家門店,總數將達到4500家。
「咖啡外送市場,除了咖啡本身的品質之外,門店覆蓋密度是一項最重要的競爭指標。門店越多、覆蓋區域越廣、配送半徑越小,就能服務更多的用戶,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前述業內人士表示。
而繼瑞幸咖啡以一年2000多家門店的速度「碾壓式進場」之後,星巴克也聯手阿里推出外送服務,咖啡外送領域的競爭進一步白熱化。
據媒體此前報導,2018年下半年以來,連咖啡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區域的單量出現了大幅下滑,頹勢明顯,並被曝出拖欠咖啡豆等供應商欠款、資金鍊緊張的傳聞,同時,產品質量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而連咖啡2019年的發展戰略,也被媒體定義為「品牌瘦身,減少實體店投入,增加網絡營銷」。除了關店外,連咖啡還進行了人員縮減,「營運門店人員過年離職的缺口不補,優化現有門店人員。」
在拿到這筆2.06億元融資後,未來連咖啡將如何布局市場,我們將持續關注。
來源:中國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