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The Farewell (中文《別告訴她》)剛獲得2020年金秋獎最佳女演員,是亞裔第一次獲得這種好成績,中文評論全是誇獎和歡天喜地。翻出半年前自己看試映的感受,略修繕,但完全保留了最初觀影的清醒平靜,絲毫未被獲獎片的光環眩暈效應影響,也算是讚譽如潮中的一股清流了。
五分可以打三分。之前很不愛看漢語語境下的移民題材電影、文學作品,因為總是用些很誇張生硬的舊梗,本想打破西方看東方的stereotype,但還是通過stereotype,助長了stereotype.
這個片子的情節很簡單但新鮮:奶奶患癌晚期,東方做法都是家屬隱瞞病情,讓患者不要被噩耗嚇死。「出於善意的謊言也是好的」。西方文化則第一時間告訴患者本人,讓患者抓緊時間做最後的安排,不然算違法。影片中散落在美國和日本的子孫都回來了,以一個編造的婚禮當藉口,齊聚在奶奶面前,在隱瞞和坦白的心理矛盾中糾纏,也是東西方文化觀念的碰撞。
影片通過孫女(Awkwafina)的視角。她六歲被爸媽帶離了有奶奶的中國,在美國紐約長大到31歲,平常跟奶奶的聯繫是磕磕絆絆的中文電話。很愛但已經沒有語言能力表達;但即使難表達卻還在努力。這麼一個懵圈兒了的人突然回到中國,被扔進家庭大聚會裡,中、美、日原生文化、移民文化錯位造成的帶淚點又有喜感的小細節,讓每一個海外華人都瞬間代入。老美觀眾也並不隔膜,誰還沒點兒跟祖輩相處的代溝、文化溝了。
全程基本85%都是中文對白,英文字幕配的很好。看電影這天的觀眾99%都是老美,都能get到笑點。甚至在我覺得沒什麼的地方也能笑起來,太配合了。燈亮起來看見幾個老美在抹眼淚。最後奶奶和孫女臨別擁抱久久不肯放手那一幕非常催淚。
出來看到兩個老美女觀眾在抽菸,湊過去問她們觀感,其中一個眼圈溼潤地說,想起了自己的老媽,自己對這種隱瞞噩耗的心理能理解,還有那個醫生真cute。我說,那個醫生人設是留學海歸, 但他的中文臺詞發音暴露他是ABC,她們驚訝地說哦!
片子略冗長,特別是結尾婚禮那部分。一點喜慶的紅色都沒有,都是髒髒的藍色和白色,似乎導演別有用心,看著怪嚇人的。再想大概是這個道理:他們借著婚禮跟奶奶告別,喜慶的外殼包含著farewell的內核。
這種隱瞞病人不告訴真實病情的做法,看似和西方文化的知情權完全相反,非常不人道,但其實有它的合理性:表面上是善意地不想病人被嚇死,其實是作為家屬不想或無力承擔病人知道真相後的巨大情緒波動而給身邊的人帶來的壓力。病人安安靜靜稍安勿躁,對每個人都好。這是集體利益大於個體權利的選擇。在集體面前,個體總是被忽略。
這是導演Lu Lu Wang的真實經歷。片尾出現了她奶奶的真實形象。片中的姨奶奶就是導演自己的姨奶奶。
片子在長春拍攝,看上去破敗髒汙,冬天的東北總是這樣,倒是蠻像我記憶中二十年前的長春。這比現在影視劇裡光鮮亮麗(貌似)世界第一的窗口形象要真誠得多。
為什麼只打三分?情節沒有爆點,煽情沒出高潮。最不合理的地方是,現實中6歲離家到美國生長的孩子,過了二十五年第一次再回來,其實不可能有太多紐帶感, 有也遠遠比不上疏離感。
為什麼沒給二分?老演員趙淑珍和Awkwafina表演都很好,前者靠功力撐起了全片,也讓這部作品沒有流於其它不走心的移民電影。後者自帶喜感,而且把ABC那種散漫冷淡的樣子本色出演得很到位。
這部電影把一個不告訴她的故事告訴給了世界,其實她懂得,世界也懂得。人類的共情能力遠超想像,只看講述人會不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