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過長、包莖要不要手術治療?目前還要很多爭議,就是在醫學上也有爭議,在國內,仍有部分泌尿外科專業醫生者認為不用手術,只要平時保持衛生即可,但也有部分醫生建議積極手術治療,那到底是手術好還是不手術好呢?今天小編給大家一點點建議。
包皮過長、包莖要不要手術,個人臨床經驗將劃分以下幾個階段進行分析。
嬰幼兒階段(0到3歲)
論是包莖還是包皮過長,這個階段不建議手術治療,除非有反覆龜頭包皮炎、排尿困難等併發症。因為這階段兒童自制力差、耐受性差,無法配合相關手術操作及術後護理,並且這個階段的包莖會隨著年齡增長可能會自行好轉,所以這個年齡階段暫不建議手術,平時保持局部衛生、注意觀察,不建議強行翻轉包皮進行清洗,以免形成包皮嵌頓。
學齡前(3到7歲)
觀察包莖類型,如果包莖影響排尿或反覆炎症導致包皮口纖維化明顯的包皮過長、包莖,要求積極手術治療;如果包皮口無明顯纖維化的包莖建議手術,包皮過長者可注意觀察,注意清洗保持局部衛生。
青春發育前(8至12、13歲)
這個年齡階段包莖建議積極手術治療,包皮過長患兒可分兩種情況來決定:
①包皮目測不是很長,發育後會自然退縮露出龜頭者,可密切觀察;
②包皮比較長者,建議手術。
這個階段的包皮過長是否手術目前爭議最多,很多泌尿外科醫生都反對手術,認為手術是過度治療,甚至有「包皮手術是都是媽媽要做包皮手術」的說法,其實個人認為,這個階段做包皮手術主要優點就是痛苦小、美觀性好,成年後疤痕不明顯。包皮過長的危害主要在成年後導致自身炎症,容易造成性伴侶的婦科炎症,為什麼很多媽媽主動要求給自己小孩做手術,我想是因為只有女性才能深刻體會到婦科炎症的痛苦,才是包皮過長的真正受害者有關吧。
發育階段(12歲至16歲)
這個階段陰莖處於發育生長階段,包莖必須手術,包皮過長建議手術或密切觀察。
成年人(16歲以後)
包莖必須手術,反覆引起龜頭包皮炎的建議積極手術,包皮過長導致明顯異味的建議手術,平時能保持較好衛生的可密切觀察,但建議上翻包皮露出龜頭。這個年齡階段包皮過長是否手術也有很多爭議,其實包皮過長容易形成溫暖潮溼的環境,真菌、細菌容易滋生,會有微感染可能,包皮過長者清洗不及時容易有異味,就是因為細菌滋生的結果,陰莖包皮處於一種相對乾燥的狀況,則不會有臭味產生。
老年人(60歲以上)
包莖或出現繼發性包皮者必須手術,反覆感染者建議手術,其它建議觀察。包莖、反覆感染的包皮過長是陰莖癌的高發因素,並且繼發性包莖會導致排尿困難,特別是有糖尿病患者,必須手術,其它是可考慮密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