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0月20日湖南舉行第二十二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
10月20日,湖南舉行第二十二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請湖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龍志剛,湖南省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李美雲,長沙市政府副秘書長戴建文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主持人姚偉紅: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好。歡迎出席湖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大力培育農業品牌,促進農產品貿易和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定於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長沙舉辦第二十二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本屆農博會主題是「辦好中部農博會,助力脫貧奔小康」,為突出這一主題,宣傳推介好「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和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成就,助力消費扶貧。今天,我們邀請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龍志剛先生,省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李美雲先生,長沙市政府副秘書長戴建文先生,介紹本屆博覽會主要的特色和亮點,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首先,請龍志剛先生發布新聞。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龍志剛:
各位來賓,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第二十二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首先,我謹代表本屆展會組委會,向關注、支持展會的各位來賓、新聞界的朋友們,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
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是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唯一準許以「中國中部」冠名和作為主辦方的四星級農業品牌展會(綜合展),是在全國農業領域極具影響力和美譽度的大型農業品牌盛會,是湖南首家通過全球展覽業協會(UFI)認證的農業類博覽會。多年來,展會在展示農業成就、發展現代農業、加強區域交流、促進國際農業技術交流與貿易合作、助推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展示中部地區乃至國內外農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的重要平臺。
第二十二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將於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辦好本屆農博會對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三農」決策部署,把農業農村工作主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發展新格局,大力推進穩產保供、助推消費扶貧和脫貧攻堅具有的重要意義。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高效開展、有序推進。本次展會主要有8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組織有力,安排周密。本屆展會由農業農村部、湖南省人民政府主辦,湖南省農業農村廳、長沙市人民政府、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省貿促會承辦;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中部五省農業農村廳和湖南省直相關部門協辦。本屆展會成立了高規格的組委會領導機構,組委會成員單位由省政府辦公廳、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等26個省直單位,省農科院,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省14個市州人民政府,長沙縣、雨花區人民政府及相關媒體單位組成。組委會堅持及早謀劃、高位協調、精心籌備,湖南省人民政府隋忠誠副省長多次召開工作部署會,省、市、區各級單位高頻率組織專題調度,保障了展會籌備工作有序推進。
第二,主題凸顯,目標明確。本屆農博會以「辦好中部農博會,助力脫貧奔小康」為主題,全面聚焦農業品牌推廣、消費扶貧模式的總結和創新,通過設立湖南產業扶貧展區、幫扶展區,突出消費扶貧與產業扶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結合網紅直播帶貨活動,分時段、分地域對貧困地區農產品進行立體化推廣。重點聚焦中部,以農博會為紐帶,通過省級區域公用品牌推介會集中展示六省農業品牌,並通過舉辦中國中部知名農產品品牌評選活動,培育和推介一批中部地區農業知名品牌。本屆農博會結合中部六省聯動組織、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的辦展模式,著力構建「政策解讀、引領展示、信息發布、產銷對接、產業融合、品牌孵化、對外合作」七大平臺,打造「特色鮮明、影響深遠、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的永不落幕的大型農業盛會,助推農業產業優化升級和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
第三,產業引領,亮點紛呈。本屆農博會展覽面積約11萬平米,以聚焦脫貧攻堅、凸顯產業扶貧成果、助力產業發展為核心元素,同時根據產業特色實行分類布展,以突出農業品牌為主線,共設立8個主題展館。其中中部•省際館(E1)主要展示中部六省及其他省外展團品牌農產品;湖南主題館(E2)主要展示湖南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及鄉村振興成果;品牌茶業館(E3)主要展示全國各省品牌茶葉;品牌農機館(E4)主要展示國內外智能化、信息化農業機械裝備;品牌產業1館(W1)主要展示湖南省糧油、辣椒、蔬菜等特色優勢產業;品牌產業2館(W2)主要展示湖南省畜牧、水產、果品、竹木、中藥材等特色優勢產業;綜合館(W3)主要展示全國各地特色農產品;湖南美食館(W4)主要展示湖南省14個市州優質食材、特色美食及「一縣一特」產品。通過場館的精心設計和布局,彰顯產業特色優勢,呈現各大品牌亮點。
第四,活動新穎,特色鮮明。本屆展會共設計了3大主體活動和6大特色活動。在主體活動方面:一是巡館。二是中國中部農業品牌推介會。聚焦品牌推介和消費扶貧,設立主題演講、省級區域公用品牌推介、消費扶貧籤約三個活動環節,其中,主題演講由農民日報邀請知名專家圍繞中部六省農業品牌化發展獻言計策;省級區域公用品牌推介由湖南經視策劃製作,並由湖南經視及芒果V直播全程直播;消費扶貧籤約環節將全面總結、推廣湖南消費扶貧模式,並就相關消費扶貧項目進行籤約。同時,活動還將通過湖南衛視《天天向上》欄目在11月1日圍繞中部六省區域公用品牌進行重點推介。三是總結大會。大會將全面總結本屆農博會成果和經驗、湖南消費扶貧模式和消費扶貧成果,並為中國中部知名農產品品牌頒獎,同時舉行中部六省農博會聯盟成立暨授牌儀式,建立中部六省互聯互通機制,助力中部地區農業品牌化發展。在特色活動方面,將舉辦中國辣椒產業發展論壇,第三屆中國茶產業聯盟高峰論壇,優質農產品線上直播帶貨活動,銀企農業專場對接活動,湖南紅茶、湖南茶油、湖南糧油專場對接活動,市州專場推介會,援藏、援疆對接活動,專業採購商採購訂貨會等。
第五,宣傳聚勢,氛圍濃厚。本屆農博會將聚焦展會主題,聯動中央、省內、省外、境外媒體及新浪、抖音等自媒體商業平臺,開展全方位、立體式、多角度、分時段的宣傳報導。從10月23日開始,湖南日報、湖南衛視等各大媒體將推出「走進中部」專題報導,集中展示「十三五」期間中部六省農業農村發展取得的成就。展會期間,將圍繞中國中部農業品牌推介會及同期活動做好專題報導和直播、轉播;同時聚焦重點農業企業、區域公用品牌和扶貧產品開展線上線下直播互動,並策劃推出「名人逛農博」活動,結合明星藝人自媒體平臺同步宣傳。此外,各大媒體還將開展訪談、評論等多種形式的宣傳報導,並利用機場、高鐵站、火車站、公交、地鐵及市內主幹道、大型廣場的宣傳載體全面刊播展會信息,積極開展宣傳推介。
第六,創新融合,開放共享。為充分發揮農博會產銷對接平臺作用,實現參展企業與採購商供需精準匹配,組委會成立了採購商邀請組,面向農業領域及行業商協會、國內重點龍頭企業等專業採購商展開定向邀約,展會期間還將圍繞果蔬、糧油、中藥材、農機、消費扶貧等舉辦5場專場採購訂貨會,切實做好產銷信息和資源的互聯互通、共創共享,提升展會實效。同時,本屆農博會創新辦展模式,全新推出線上農博會,開創一站式網上辦展新模式,將網上展示、宣傳推介、產銷對接等融為一體,實現線上線下展覽展示深度融合和全方位互動,為展會各大群體提供全新的參展參會體驗,打造永不落幕的「中部農博會」開放共享平臺。
第七,惠農促產,助農振興。本屆農博會設立品牌農機館,通過機具實物、技術參數圖片、作業效果視頻的展示、智能終端遠程操控體驗式農機具模擬操作、農機化作業大數據現場演示、農機化新產品新技術發布等多種形式,集中推介湘產農業裝備、國內外品牌農業裝備、設施農業裝備、高端智能農業裝備及養殖業裝備等現代農業生產全過程所需農機裝備,全面宣傳近年來我省農業機械化發展取得新成就,展望我省農業機械化的未來。同時,按照「全方位、一站式服務」的要求,著力開闢「湘」字號農機市場銷售渠道,通過廠家讓利、農機購置補貼、累加補貼、財政貼息等多項惠農政策疊加,以最實在的優惠措施,惠及廣大農民,助力鄉村振興。
第八,多措並舉,安全辦展。組委會根據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要求,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應急預案,建立了聯防聯控機制。本屆農博會將遵循疫情防控「身份必問、信息必錄、體溫必測、口罩必戴、消毒必做、突發必處」的總原則,把好入口、酒店、會場等幾個重點環節。在入口管控上,賓客及觀眾需出示「通信大數據行程卡」「湖南居民健康卡」;在住宿接待上,實行常態化登記測溫、通風消殺、分餐或錯峰就餐等防控措施;在展會活動上,實行人數限制、入場測溫,並要求公共區域及展廳等每日消毒、聚集性活動全程佩戴口罩。同時,對物流快遞、進口食品、海鮮產品及從業人員和設施環境進行全面檢測,確保萬無一失,切實為本屆農博會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讓各界人士放心、舒心參展。
最後,再次感謝各位來賓、新聞媒體朋友們蒞臨發布會現場,請大家一如既往地對此次農博會給予熱情關注、積極支持和廣泛宣傳。我們堅信,有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有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本次展會一定能夠順利舉辦、圓滿成功。
姚偉紅:
感謝龍志剛先生的介紹。接下來是記者提問時間,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新社記者:
中部農博會通過連續21年的培育和打造,已成為展示中國中部地區乃至國內外農業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成果的重要名片,在農業品牌推廣營銷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龍志剛 :
本屆農博會在品牌推廣營銷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四項工作。
1、舉辦中國中部農業品牌推介大會。為聚焦和加強中國中部農業品牌的推廣營銷,本屆農博會用中國中部農業品牌推介會代替了開幕式,通過邀請農業領域專家圍繞農業品牌發展趨勢等發表主旨演講。重點梳理中部六省的區域公用品牌,遴選了12個區域公用品牌,結合各省文化特色進行推介,並通過湖南經視、芒果V直播等平臺進行大力宣傳,助力中部地區農業品牌的營銷推廣。
2、發揮媒體湘軍優勢,助推農業品牌推廣營銷。本屆農博會將充分利用媒體湘軍的優勢,聯合央媒、省事媒體共同發聲,組織湖南衛視《天天向上》、湖南經視、芒果TV、湖南日報、紅網、長沙晚報等各大主流媒體,對中部六省農業農村工作發展成就進行報導,重點介紹農業企業、區域公用品牌,並對扶貧產品、論壇、主題推介等現場活動進行在線直播,為展會在線上聚集關注度。同時,本屆農博會還將聯動中部六省媒體聯動宣傳,開展全方位、立體式、多角度、分時段的宣傳報導,並通過網紅直播帶貨活動,分時段、分地域對貧困地區農產品進行立體化推廣,助力貧困地區打通銷售渠道。
3、設立品牌農產品館,集中展示農業品牌。在展區布局方面,為全面展示中部五省農業風採,特設立中部•省際館、品牌產業1館、品牌產業2館,設立大型品牌企業展區、辣椒展區、蔬菜展區、茶油展區、湖南菜籽油展區、糧食展區、大畜牧展區、水產展區、水果展區、竹木展區、中藥材展區等,全面集中展覽展示中部六省農產品品牌。
4、評選中國中部知名農產品品牌獎,助推品牌建設。本屆農博會將開展中國中部知名農產品品牌的評選活動,發揮農業展會品牌引領及導向作用,評選一批品質優異、特色鮮明、消費強勁的品牌知名農、林產品及其加工產品,並在總結大會上進行頒獎。
湖南衛視記者:
我省在消費扶貧方面出臺了哪些政策?採取了哪些做法?取得了哪些成效?
湖南省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李美云:
近些年來,湖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工作重要論述,把發展產業作為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緊盯生產、流通、消費環節,建立健全消費扶貧長效機制,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全省認定扶貧產品12674個,供應商3907個,涉及127個縣市區,總價值約904.21億元,僅今年以來,全省上下通過拓寬各種渠道幫助銷售扶貧產品達162.42億元。
主要政策:2019年9月10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湘政辦發〔2019〕44號)文件,提出了開展消費扶貧的總體要求,明確了消費扶貧的主要任務,提出了五個方面十八項舉措。根據《實施意見》,去年以來,省扶貧辦、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總工會等部門先後出臺《湖南省消費扶貧行動實施方案》《關於運用政府採購政策支持脫貧攻堅的通知》《關於動員全省各級工會組織積極參與消費扶貧的指導意見》《多渠道拓寬貧困地區農產品營銷渠道實施方案》《湖南省2020年消費扶貧月活動方案》等政策文件,通過政府採購、工會採購、社會參與、「三專一平臺」建設和開展「消費扶貧月」活動等多種形式支持消費扶貧工作。
主要做法:一是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線上銷。湖南依託中國社會扶貧網湖南頻道,在全國率先上線省消費扶貧公共服務平臺,集聚信息發布、商品交易、數據統計、督導考核四大功能,為扶貧產品提供集中線上銷售服務。二是組建消費扶貧聯盟,帶動銷。在線下,湖南全面動員社會各界,聯合132家熱愛扶貧事業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共同發起成立省消費扶貧聯盟,建立常態化的活動組織實施機制,形成強大消費扶貧合力,幫助貧困地區解決扶貧產品滯銷難題,帶動扶貧產品銷售。三是創建消費示範中心,集中銷。湖南依託中部(國際)農博園,結合長沙市區位優勢和消費能力,深度挖潛,在雨花區高橋商圈創建湖南省消費扶貧示範中心,集中展銷51個貧困縣和部分非貧困縣的扶貧產品,助力扶貧產品定點宣傳、展示和銷售,為社會各界購買扶貧產品、參與消費扶貧提供便利條件。四是興建「三專」消費載體,平臺銷。將消費扶貧專櫃、專館、專區作為開展消費扶貧行動的重要載體,建好扶貧產品的三個實體銷售平臺。目前全省已經布放消費扶貧專櫃1697臺、建成消費扶貧專館218個、開設消費扶貧專區473個。五是構建新聞媒體矩陣,引流銷。充分發揮湖南文化傳媒優勢,注重構建「矩陣傳播」新體系、開創「電網聯動」新模式、樹立「串屏賣貨」新概念的宣傳思維,通過黨媒集體發聲,讓大流量轉化成大銷量。
消費扶貧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支撐、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其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切實解決扶貧農畜牧產品滯銷問題」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消費扶貧舉措,持續在提升消費扶貧誠信度上下功夫,在提高消費扶貧平臺運行力上下功夫,在提振貧困群眾發展生產自主脫貧信心決心上下功夫,為助力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作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中國日報記者: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請簡要介紹一下本屆農博會有哪些特色亮點?
龍志剛:
今年農博會主要有以下特色和亮點:
1、突出消費扶貧,集中展示扶貧成果。本屆農博會的主題是「辦好中部農博會,助力脫貧奔小康」,本屆農博會為全面展示脫貧攻堅成果,設立湖南產業扶貧展區、幫扶展區,重點展示湖南省近年來聚焦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開展產業扶貧行動等工作取得的系列成效。為創新金融支農服務,展會同期將舉辦銀企農業專場對接活動,組織各大銀企、市場主體、政府單位形成合力,開展扶貧貸、惠農貸、防貧惠農保等金融服務。
根據前期規劃,湖南主題館設立湖南產業扶貧展區、百佳家庭農場展區、百佳合作社展區、幫扶展區(山南市、吐魯番市等)、農業金融展區、湖南農產品身份證管理平臺展區、農業信息化展區、農業科技展區、農村人居環境展區、農業環境汙染綜合防治示範區展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展區、美麗鄉村展區。
2、設美食館,全面品鑑各地特色美食。湖南美食薈萃。今年將首次推出湖南美食館,通過傳統美食製作品鑑、觀賞體驗、民俗表演等多種形式,弘揚湖南美食文化,促進農產品食材的銷售。包括長沙臭豆腐、口味蝦,株洲攸縣香乾,湘潭毛氏紅燒肉,常德米粉,衡陽茶油蒸湘黃雞,婁底新化三大碗、牛全席,邵陽豬血丸子,懷化芷江鴨,湘西臘肉等在內的特色美食。觀展人群近距離領略當地民俗風情,也可現場體驗試吃。
3、線上線下同步,打造永不落幕的農博會。本屆農博會將根據自身特色和實際情況,將網上展示、宣傳推介、產銷對接等融為一體,開創「雲展廳」一站式網上辦展新模式,構建一個集線上宣傳平臺、線上展示平臺、會展業務平臺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線上博覽會,為展會各大群體提供全新的參展參會體驗。打造永不落幕的「中部農博會」開放共享平臺。
4、多項惠農政策疊加,吸引品牌農機亮相農博會。為積極落實省委省政府農機推廣服務「331」機制,推動提升全省農業機械化水平,本屆農博會品牌農機展館將推出多項疊加惠農政策,以廠家讓利、累加農機購置補貼、財政貸款貼息、現場手機APP辦補等政策措施,達到「展會搭臺,農機唱戲,企業發展,農民收益」的目的。品牌農機展館設高端智能裝備館、國內外品牌農業裝備館、湘產農業裝備館、設施農業裝備館、養殖業裝備館、農機體驗館。展會現場吸引中聯、沃得、雷沃、一拖久保田、約翰迪爾等各地107家農機生產企業參展布展。參展產品涵蓋中南地區現代農業生產全過程所需耕、種、收、植保、畜禽養殖、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等12大類305個型號,共1257臺套機。「農機超市﹒輕鬆購」現場對購買已納入中央農機購置補貼產品範圍的產品進行累加補貼。
5、凸顯農耕文化,彰顯悠久燦爛的湖湘農業文明。在農博會美麗鄉村農村人居環境展區的農業文化遺產展區板塊,主要展示我省以農業文化遺產為抓手,挖掘弘揚優秀農耕文化,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將現場展示我省1項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7大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分別是新化紫鵲界梯田、新晃侗藏紅米種植系統、新田三味辣椒種植系統、花垣子臘貢米複合種養系統、安化黑茶文化系統、保靖黃金寨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永順油茶林農牧複合系統等7項,其中新化紫鵲界梯田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此外,還將展示獨具歷史的道縣、澧縣稻作文化等。展區以圖文、實物、影像、展演等方式,充分展示文化遺產的特色,通過圖文3D實景化,讓人感受新化紫鵲界梯田的秀美,數位化影像漫步在保靖黃金茶的茶園,還可以與侗族人民互動體驗侗藏紅米文化在山歌中感受農耕文化的魅力。
湖南都市記者:
中國中部農博會作為全國性農業盛會,長沙市作為東道主之一,請問重點做了哪些方面的籌備工作?
長沙市政府副秘書長戴建文:
非常感謝新聞媒體朋友對農博會的關心、關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我們成立了第22屆農博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40個市直部門和單位參與,重點做好了三個方面籌備工作:
第一是營造濃厚氛圍。我們在市內主幹道、商圈及各大公園、社區等進行了農博會形象宣傳,市級媒體將緊密結合本屆農博會的主題,對湖南農業品牌建設、產業發展、脫貧攻堅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進行多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宣傳報導,營造「處處可見農博會,人人知曉農博會」的濃厚氛圍。
第二是搭建交流平臺。我市高度重視打造高質量的會展平臺,中部農博會作為湖南會展的標杆品牌,已連續22年為中國中部地區的農業交流合作譜寫華章,今年的農博會新推出了「線上農博」,將通過現代信息化技術開展「雲展示」、「雲對接」、「雲洽談」、「雲籤約」等,與「線下農博」一道,繼續發揮農博會溝通中部六省的橋梁紐帶作用,聯動六省農業企業深入開展交流合作。
第三是做好服務保障。安全辦會、高效辦會、有序辦會是我們的一貫宗旨,我們將全力以赴確保展會各項活動的安全順利舉行,創造良好的參展參會秩序和環境。一是細化落實安保、消防、食品、衛生、設施搭建等具體措施,確保展會安全有序;二是加強環境整治,為各方來賓提供整潔舒適的來長體驗;三是加強接待服務,熱情細緻地做好各方來賓的活動組織和接待保障;四是嚴格按照疫情防控的有關要求,做好展會期間人流管控預案,全面規範防疫物資配備、展館環境管理、展位現場管理等,確保打造參展企業和廣大市民開心參與、放心參與的農業盛會。
姚偉紅:
由於時間關係,會上提問就到這裡,如果各位記者朋友還有其它問題,會後可繼續採訪有關負責同志。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