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也叫唾液,人每天都在分泌唾液,其中70%以上的唾液是由下頜下腺分泌,剩下的25%分別由腮腺和舌下腺分泌。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說起寶寶流口水,相信每個寶媽都深有感觸,明明剛出生時還是正常的,可沒兩個月就變成「口水娃」了。
有的寶寶甚至會一直流口水到3歲,但其實寶寶流口水的原因有很多,一部分是因為長牙,但也可能就是神經問題,家長們可不要大意啊。
「水簾洞」寶寶
可可家的寶寶已經5個月大了,從上個月開始寶寶就總是流口水,而且口水的量還在「與日俱增」,讓寶媽頭痛不已。
明明是剛換的衣服,轉眼就被孩子的口水打溼,好像一個水簾洞,後來可可也學乖了給寶寶墊上了口水巾,但就是這樣,寶寶也常就把身上打溼。
看起來髒兮兮的,讓寶媽沒了脾氣。可可還發現寶寶嘴巴周圍紅紅的,問了有經驗的寶媽才知道,這是因為寶寶的口水是酸性的。
寶寶自己覺得癢會抓撓,所以出現了口水疹。
寶寶流口水的原因
其實剛出生的寶寶並不會大量流口水,新生兒一天的唾液分泌量只有50-80ml。
你看完之後可能沒什麼概念,舉個例子,成年人一天分泌的唾液量是1000-1500ml。足足是新生兒的20倍之多。
1)生理原因
一般來說寶寶2個月後,唾液腺就已經逐步發育成熟了,等到4-6個月時,會開始大量分泌唾液。
但是這時候他們並不會吞咽,而且嘴巴容量較小,並不能及時把分泌的唾液吞咽回去,所以只能當個口水娃了。
2)長牙
當寶寶7-8個月時,也是「口水爆發期」,因為這個時期的寶寶,正在長出他們人生的第一個小萌牙。在長牙期間,口腔內的牙齦會受到刺激,分泌出大量的口水。
3)口欲期
1歲左右的寶寶會出現一個階段「用嘴嘗天下」,這個時期的寶寶無論是什麼都要放進嘴裡嘗一嘗。
當他們「嘗」的時候,自然會分泌出更多的唾液潤滑,這也讓寶寶變成了口水娃。
4)口腔炎症
還有一種可能是寶寶口腔裡出現了什麼炎症。寶寶在大量的流口水的同時,還會伴隨哭鬧、發熱、厭食等症狀。
父母一定要看看孩子的口腔內,有沒有出現異常,如果發現不對一定要及時就醫。
5)神經系統出現故障
另外寶寶流口水還可能是因為神經系統出現故障,常見的伴有呆滯、喜歡吐舌頭、反應慢等情況。
另外如果寶寶2歲以後還是大量流口水,也需要去醫院檢查一下神經系統。
面對口水娃,這樣護理
1)巧用圍嘴
準備一個圍嘴或口水巾,在防止把口水流到衣服的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口水疹。
圍嘴的面料要選擇純棉的,保證柔軟度、透氣性和吸水性,可以選擇厚一點的。但是要記住經常給寶寶換洗口水巾。
2)隨時擦
雖然有了口水巾,寶寶的口水就不會流到衣服上了,但是還是要經常給寶寶擦臉上的口水,因為寶寶的口水是酸性的,很容易造成皮膚腐蝕,容易造成口水疹。
準備一個小手帕,及時給寶寶擦淨,不要讓口水流進衣服內,以免「淹脖子」。
3)做好口腔清潔
最後一點,要做好寶寶的口腔清潔,在寶寶長牙後每天都要給寶寶清洗口腔,可以買專門的手指套來為寶寶刷牙。
4)用溫水洗
當寶寶流特別多口水的時候,就可以給寶寶用溫水清洗一下,因為用手帕擦的再勤,也可能有殘留的口水。
洗淨後擦乾淨,給寶寶塗一些嬰兒潤膚霜,有助於隔離口水,防止口水疹的發生。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