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 蜜蠟雕觀音菩薩坐像
自古以來,蜜蠟深受世界各地之皇室、貴族、收藏家、百姓的鐘愛,它不只被當作首飾、頸飾等裝飾品,更因為具有神秘的力量而獲得一致的讚揚和推崇。它是歷代皇族所採用的飾物與宗教之加持聖物,令佩戴者與珍藏家得到無比的幸運和財富。
蜜蠟文化源於藏傳佛教,是極有靈性的寶物,屬於佛教七寶之一,傳言藉助它靈修功效倍增;而按照傳統醫學的觀點,蜜蠟是一種良藥,中國的古書《山海經》就記載「佩之無瘕疾」,所以古時候人們常常佩戴蜜蠟用來預防疾病。如今蜜蠟多為裝飾所用,但是其文化價值是吸引藏家青睞的最主要原因。
蜜蠟和琥珀在西方的觀點裡是同種物質,都屬於有機寶石,需要千萬年甚至上億年在地底下形成。但是在中國人的觀念裡,將透明的稱為琥珀,不透明的稱為蜜蠟。
蜜蠟分老蜜蠟和新蜜蠟,後者色澤如蛋清狀,前者則如雞油黃。蜜蠟的形成時間遠比琥珀要長得多,它們都保留了遠古時代的生物、地質、氣候等多方面的物證,業內也有「千年琥珀,萬年蜜蠟」的說法。
我國古人認為琥珀是猛虎死後的魂魄變化而來的,《天工開物》中說,貓睛黃而微帶紅的琥珀最貴重。在歐洲,琥珀蜜蠟一直就被視為其寶石文化的代表,傳說,琥珀是古希臘女神赫麗提斯的眼淚變化而成的。
琥珀產出的地方很多,市場上的蜜蠟大部分出產在國外,多米尼加蜜蠟,雪山蜜蠟,水蠟(比較透明的一種蜜蠟),絲蠟(內部有絲狀條紋),波羅的海蜜蠟(呈現奶黃色和金黃色,或介於二者之間半透明狀)。以產自丹麥的蜜蠟為上品,其色含蓄純正,基本不透明。除此以外,我國遼寧撫順的煤礦也出產少量蜜蠟和琥珀,現存的一些老蜜蠟珠子很多都產撫順煤礦。西藏的一些煤礦也有少量蜜蠟出產,但是產量極少,藏傳佛教的老蜜蠟佛珠多出自這些煤礦。
在歐洲等地,琥珀是被允許加工優化的,其中爆花琥珀便是通過加熱加壓後,將琥珀中的氣泡破碎後形成漂亮的荷葉鱗片,從不同角度看它都有不同的感覺。
此前長達7、8年時間,蜜蠟的市場行情幾乎是停滯不前。近兩年出現價格大幅度增長的狀況,一方面是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卻面臨資源匱乏,因此蜜蠟的價格也被投資者越追越高。
天然蜜蠟根據大小和品相不同,價格相差較大。身價最高的是「老蜜蠟」,價格甚至已經超過鑽石。所謂老蜜蠟,一種是指蜜蠟原料開採出礦,經過多年自然風化氧化的天然蜜蠟原礦;另一種則是具有一定歷史和歲月痕跡的天然蜜蠟飾品或物件。老蜜蠟有黃色的,有紅色的,裡面包裹體不同,也就有不同的色澤反映。不論何種顏色的蜜臘,經人佩帶把玩,都會絢爛溫潤,顯出盈然古意,令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
老蜜蠟的收藏價值比普通蜜蠟要高很多。一些專營琥珀、蜜蠟的店鋪中,通常都會擺放一件具有一定歷史的老蜜蠟珍品,並不出售,只作為鎮店之寶。與黃金一路下跌的市場行情截然相反,蜜蠟由於其稀有性,近幾年來價格一路攀升,特別是一些年代久遠、有收藏價值的老蜜蠟,價格三年來漲了10倍。
目前市面上品質一般的新蜜蠟,每克的售價已達100元左右,其去年其每克的售價才只需40~50元。品相較好的蜜蠟升值的速度更快,從前的300—400元/克的蜜蠟,現在已飆升至現在2000—3000元/克,其中精品老蜜蠟更是高達數千元一克,其價格遠超黃金。最近幾個月,蜜蠟的市場價格原來漲價的基礎上,再次出現20—30%的增長,品相好的蜜蠟甚至出現1~2倍的翻漲。現在,蜜蠟成為收藏市場的一匹黑馬,其銷量甚至超過傳統的翡翠與和田玉。不少經營翡翠、和田玉的商家也開始在店面增設蜜蠟,更有甚者乾脆轉行做起蜜蠟生意。
數據顯示,蜜蠟首次出現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是在1994年,當年在中國嘉德的秋季拍賣會上,一件明代的「蜜蠟雕荷葉海棠洗」的成交價為4.4萬元。在之後,蜜蠟拍賣價格就一直飆升,到了2012年在北京容海的春季拍賣會上,一件「蜜蠟晶珀子」就以92萬元的高價,創下了目前蜜蠟藝術品的最高拍賣價格。
目前鑑別蜜蠟的方法有很多,但歸納起來無外乎以下幾種:首先是看顏色。蜜蠟的顏色十分豐富,除了常見的黃色之外,還包括紅色、藍色、黑色、紫色、綠色等,而且顏色看上去很舒服,顏色過渡十分自然,而假蜜蠟顏色往往深淺不一。
其次,在購買琥珀的時候,先觀察它體內含有的氣泡,若氣泡多為圓形則為真貨,一般來說壓制琥珀中氣泡多為長扁形。
在挑選琥珀或蜜蠟的時候,也可以用手摩擦其表面,會產生松香味的則是真貨;或者將針燒紅刺蜜蠟,會有淡淡松香味道,而電木、塑料則發出辛辣臭味並粘住針頭,許多藏家都用這個方法檢驗蜜蠟的真偽。
將蜜蠟放在飽和的鹽水中,真琥珀由於密度小會漂浮在水上,而普通塑料、玻璃、亞克力和電木會下沉。
最後,蜜蠟與琥珀有機寶石一樣,觸摸起來是溫暖的,不會有冰涼的感覺,而人工合成的蜜蠟觸摸起來就如同觸摸玉器、玻璃等物體一樣覺得冰涼。
蜜蠟和琥珀的養護很簡單,可以經常佩戴、把玩。蜜蠟害怕高溫,不要把其長時間置於陽光直射或高溫的地方,因為過於乾燥會使它產生裂紋;蜜蠟是一種有機天然化石,怕強酸強鹼,會被腐蝕,所以不能戴著蜜蠟飾品洗澡,也不要讓蜜蠟與含有酒精成分的如指甲油、香水、髮膠等有機溶液接觸;蜜蠟硬度低,要小心不要摔碰和被利器劃到,也不要與鑽石等尖銳或硬的首飾一起存放;蜜蠟沾上灰塵和汗水後,可以用溫水清洗,用手輕搓,衝淨,用軟布如眼鏡布擦乾,擦上少量橄欖油或茶油就可以使光澤恢復;對於蜜蠟來說,最好的保養是長期佩戴,經常把玩,因為人體的油脂可以讓蜜蠟表面形成一層鮮亮的包漿,越帶越光亮。
蜜蠟種類及鑑別
蜜蠟原礦
紅系蜜蠟
蜜蠟斷面
孩兒面
蜜蠟碎片
藍系蜜蠟
金系蜜蠟
金系蜜蠟
合成品火燒拉絲
綠系蜜蠟(右)
出土蜜蠟
出土蜜蠟
老臘開片
牙白
蜜蠟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天然珍貴寶物,是唯一含有香味及豐富內含物的寶石,質地脂潤,色彩繽紛。
地質學研究表明,遠在三四千萬至一億年前的是地質時代「始新世」和白堊紀年代,地球上生長著許多針葉植物:松柏、楓樹及其他針葉樹,這些樹木多脂液,在某一地質時期受到外界強烈刺激,分泌了大量脂液落在地上,並隨著地質層變動而深埋地下,再經過三四萬年以上的地層壓力和熱力,這些脂液便石化為蜜蠟礦。蜜蠟形成以後,在悠悠歲月中,經歷地殼升降遷移、日曬雨淋、冰川河流衝擊的種種磨鍊,有的露出地表,有的再埋入地下,有的被衝入海中成為海珀,有的被衝入湖中成為湖珀,再埋入地下的成為礦珀,(多蘊於沉積地層和煤系地層,如瑿珀) 。
蜜蠟在形成過程和之後的漫長歲月中,受到周圍水土有機物、無機物和陽光、地熱等環境因素影響歷盡滄桑,而產生了種種變化,除母體仍為樹脂 (已經石化)外,其他諸如顏色、比重、硬度和熔點等,都產生了一定差異,甚為玄妙,甚為奧秘,又令它增添了無數瑰麗的色彩!。形成最遲的則在距今二千萬年左右的中新世紀,中新世紀形成的蜜蠟已經比較軟(多米尼加蜜蠟即其中之一)。之後,因針葉林劇減和石化時間愈來愈不足,加上地層運動漸漸穩定,蜜蠟的形成就愈來愈少。
世界上,不同地方、不同時代,蜜蠟有不同的叫法。在中國,自古及今蜜蠟亦有過好幾個不同的名稱,如虎魄、琥珀、珀、蜜蠟、遺玉、江珠、頓牟、育沛和紅松香等,叫法之龐雜由此可見一斑,其中亦有地方、時代之分。追溯歷史,人類發現在地底沉睡的蜜蠟進入人類生活範疇,為人類所認識和利用,便形成蜜蠟文化。但在史前先民何時發現蜜蠟、利用蜜蠟,迄今仍無資料。最早記載蜜蠟(稱為「育沛」)的古籍是《山海經》,但該書作者不詳,著作年代亦無定論。全書亦仍有不同意見,故很難憑藉《山海經》一書來判斷中國古代何時發現蜜蠟和使用蜜蠟。事實上,《山海經·南山經》亦記載:「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瑕疾。」即說明古中國南部山區蜜蠟豐富,先民們亦喜歡用它來佩戴,並從長期佩戴經驗中認識到蜜蠟具有治病功效。在古代醫學不發達的情況下,經驗的積累是要經過很長時間的。因此,雖然遠古資料闕如,依靠近古的《山海經》一書,亦可初步斷定中國先民早在石器時代後期和銅器時代(約商、周期間),就已發現和利用蜜蠟了。古人始終無法獲得合理解釋,只有現代化學、物理學,才揭開了其中的奧秘,分析出其中的玄妙。
在物理成分和化學成分上蜜蠟和琥珀沒有區別。如果按透明度來劃分,可以將琥珀分為:透明琥珀和不透明的琥珀。不透明的琥珀,顏色似蜜,具有蠟狀的光澤和質感,傳統上習慣稱之為 "蜜蠟"。
化學特性:蜜蠟是琥珀的一種,主要成分松樹脂,化學式C20 H32 O2,攝氏150-180度軟化,250-375度完全溶化,375度以上燃燒。不溶於水,溶於乙醚,溶解度16-23%。
物理特性:蜜蠟為非晶質體,呈樹脂光澤,無固定內部原子結構和外部形狀,斷口常呈貝層狀,
蜜蠟是渾然天成的,沒有絲毫的人工後期加工,它在歲月的滄桑中形成,默默凝結了千年的年華。有的通體透明,有的絲絲飄渺,有細膩的質感,重量又極輕。
蜜蠟價值不菲:一來它是一種不可再生物質,越開採數量越少,二來收集舊蠟也不是見易事,再著說蜜蠟原本就不多,所以在舊時蜜蠟是貴族專享的飾品。古稀珍品更成為收藏保值的上佳對象!
世界上由於天然琥珀產量極少,故多為行家珍藏,價格自然不菲。
琥珀是佛教七寶之一,最適合用來供佛靈修,同時,具有強大的闢邪化煞能量,佩戴琥珀飾物能闢邪和消除強大負面能量,對經常外出人們保平安的最佳飾物。西方古時候把它拿來當作除魔驅邪的道具。
蜜臘呈不透明狀,與琥珀的特徵不盡相同,蜜蠟,多數為蠟黃色,若受地熱影響則變為紅橙色,就稱為老蜜蠟.
蜜臘大多數為黃褐色,而蜜臘在地殼的變動中,受地層壓力及熱力的影響,不同地層不同礦物質的滲入,形成不同的色系:紅、綠、黃、藍、黑、白、啡、紫。綠色蜜臘較為罕有,其色彩介乎翡翠與綠寶石之間,晶瑩透亮,讓人一見傾心,而紫色和綠色的蜜臘更是稀少珍貴,是有錢買不到的珍品,不論何種顏色的蜜臘,經人佩帶把玩,都會絢爛溫潤,顯出盈然古意,令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如依據專業角度來講的話,黃色系的稱為金珀;紅色系的稱作血珀;藍色系的稱為藍珀;綠色系係為綠珀;而正常光線下是黑色,在強光照射下透出紅色的是瑿珀.古籍中載瑿珀為"眾珀之長,琥珀之聖".還有內含昆蟲.樹葉等受地熱影響變為紅橙色的老蜜臘以及半透明的琥珀利潤留成為金絞蜜;還有就是很少見的牙白.孩兒臉等等。
為什麼同是一種樹脂石化而來的蜜蠟會有這多不同的顏色?
就以今日科技已經確認的若干解釋而言,答案有以下數項﹕
1.含琥珀酸多的蜜蠟,其黃色較含琥珀酸少的蜜蠟深;所處地層土壤酸性較重的蜜蠟,其黃色亦較深。
2.原蠟若長久埋於「藍土層」(層漸新世地層,砂土比較疏鬆,含有雲母和石灰質),會逐漸受砂土中的石灰質和氧化鈦影響而變成藍色。
3.所謂「藍土層」並非藍色,而是其所含的石灰質(含碳酸)、氧化鈦等成分能令原蠟變成藍色。
4.硫、硫化物侵入蜜蠟中,能使之變成為綠色,乃至藍紫色,硫酸銅的滲透亦會使之變成綠色。
5.鐵礦、硃砂或錳等沁入,使之變紅色、棕色、褐色和啡色。
6.受地熱長久燜焗者,顏色均較深;長埋雪地者因較少受地熱影響,多為土色、棕色、啡色、紅色和米白色。
7.處於腐殖土較多的地層中,蜜蠟受滲透多變成啡色,乃至黑色和墨綠色;藏於煤層和灰燼中,則成黑色、灰色。
8.長期漂浮於水中者(如海珀、湖珀),色調會變淡;鄰近火山的亦會變色,並多帶螢光。
因此,琥珀、蜜蠟從地質學上說是同一種東西,通常把透明的叫琥珀,不透明的就叫蜜蠟。
傳說西藏多蜜蠟,但西藏實際不產蜜蠟,原先只產在緬甸、印度、朝鮮等地。清定國教為密宗,皇帝從國外進口許多蜜蠟、珊瑚以供養西藏的喇嘛,所以,在西藏有這些東西流傳。不過,旅遊時千萬不要從西藏買這些寶貝,大多是假的,真品價格炒得很高,或根本就不肯出手。因高僧喇嘛代代相傳,是聖物,開過光,功效遠在一般蜜蠟製品之上。商店裡或古玩店的真品蜜臘一般按克賣,和黃金價格差不多,但品質不同,價格也很懸殊。
琥珀、蜜蠟產地:
一、 波羅的海:是現在的主要來源。其特點是軟、脆,容易鬆散,不好加工。所以,都經過烘烤。烘烤是國際珠寶界認可的,把原石在烤箱裡燒烤一個星期,等提亮了顏色、增加了硬度再雕刻、打磨。蜜臘其實是自己佩帶的時間長了顏色會慢慢變深。
二、 伊朗:伊朗的密蠟最好,但因他們封閉,我們不了解那裡情況。多數伊朗密蠟都是集散在土耳其,然後販賣到香港,才轉到內地。在伊朗,價格很便宜,一般是人民幣5元左右一粒(1.5cm直徑),到中國賣到人民幣150-300/粒。而且這類都不是普通棕色或黃色的,是顏色豔麗奪目的「貴族密蠟」,分水蠟、絲蠟、雪山蠟、晶蠟等。其中較貴的品種是雪山種。有黃、紅、粉紅、藍、綠、咖啡、櫻桃紅等,多姿多彩,非常眩目。當然,造假也多。
三、阿富汗:以黃色水蠟為主。一般可以買到老的,顏色很醇厚,漂亮至極。
琥珀現在主產地是俄羅斯加裡寧格勒州一帶,據說全世界大多數原料(90%)產自那裡,還能開採一百年。
琥珀形成於6000萬年前,是史前松柏科植物的樹脂,經地質作用淹埋,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樹脂失去揮發成份並聚合,固化形成琥珀,琥珀是碳氫化合物,含有琥珀酸和琥珀樹脂,為油脂光澤,由透明至半透明,硬度2-3比重1.05-1.10無解理.琥珀為有機寶石,加熱至150攝拾度即軟化300攝拾度以上即熔融。散發出松香的氣味。
琥珀分為海珀和礦珀,海珀以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出產的琥珀最著名(如波蘭,俄羅斯.立陶宛等)海珀透明度高.質地晶瑩.晶質極佳.礦珀主要分布於緬甸有中國撫順.常產於煤層中,與煤精伴生.撫順的琥珀年代久遠,晶質堅韌.尤其如瑿珀. 花珀更是珍罕的品種,另外,多米尼加,中國河南南慢也有少量各具特色的琥珀出產.
琥珀之最: 一.琥珀是世界上唯一將生物保存其中,歷經千萬年依然完好的寶石. 二.已知寶石種類中最輕盈的寶石. 三.最古老的寶石,(琥珀是已知不分國家.不分文化.不分地區.已流行有7000年之久的寶石). 四.色彩最豐富卻又最中性的寶石.(琥珀是不分年齡,不分性別都能佩戴的一種寶石) 五.琥珀是任何一種宗教都信仰的寶石.(如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
蜜蠟收藏須防三大陷阱
蜜蠟琥珀不能畫等號 嚴格的說蜜蠟和琥珀肯定不是同一種東西。
又有千年的琥珀萬年的蜜蠟一說。
蜜蠟的品種基本上只有一種,就是黃色的、內含朦朧、不透明至半透明的;琥珀是透明的。蜜蠟和琥珀,從目前人們的認識水平來說,只能識別它們都是樹脂的古老化石。而究竟蜜蠟是什麼、琥珀是什麼,說法莫衷一是。按現代科學和珠寶學觀點,蜜蠟、琥珀同屬於有機寶石,需要千萬年甚至上億年在地底下形成。但有研究表明,蜜蠟的來源於一些已經在地球上絕種的樹脂,比琥珀要古老得多。如果說蜜蠟戴久了,琥珀酸減少就會變得透明起來,那怎麼解釋那些過百年的老蜜蠟為什麼依然是雲霧狀的不透明形態呢?當然,任何東西經人佩戴都會起變化。蜜蠟的變化主要是光澤越來越鮮亮、美麗,外層漸生包漿,逐漸生出深色的氧化層,而內部結構變化並不大。
陷阱1
蜜蠟琥珀酸減少變琥珀
所謂蜜蠟可以轉化成琥珀,是做俄羅斯、波蘭劣質琥珀生意人的陰謀。因為琥珀種類很多,有一種看上去內部雜質很多、黃中有白的品種,嚴格地說叫「骨珀」,意思是看上去很像骨頭的顏色。其實,這類琥珀是很低級的、甚至不能稱為首飾級的東西,商人為了迎合東方人愛蜜蠟的神秘心理,推銷劣質產品,於是就說骨珀是蜜蠟。但這種東西佩戴幾個月後就會漸漸通透起來,萬一人家找上門怎麼辦?他們便編了這麼個說法,就是所謂的「蜜蠟戴久了就成了琥珀」。這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要是相信了這個說法,那天下就只有琥珀而沒有蜜蠟了。
陷阱2
塑料變身彩色蜜蠟
網絡上的一些描述和某些珠寶書中的內容,把蜜蠟分成什麼貴族蜜蠟、藍色蜜蠟、紅色蜜蠟、粉紅色蜜蠟、雪山種蜜蠟等等,這大都是騙人的,是那些賣塑料的人的把戲。不久前有人已揭穿了這個陰謀:這都是臺灣奸商賣的假貨,他們在島內做臭了名聲,又到大陸來「開拓」市場。
陷阱3
「老蜜蠟珠」招搖撞騙 當今市場常銷的蜜蠟冒牌貨是所謂的「老蜜蠟珠」。其實,這種「老蜜蠟珠」是年輕的俄羅斯新琥珀,大多為喬木樹脂,與真正的老蜜蠟有著天壤之別。還有就是更新的冒充品是生珂巴珠子。同時,珠寶市場上充斥著大量人工壓縮琥珀和合成蜜蠟,是由碎屑壓制而成。這些東西並不值得收藏。
真正的老蜜蠟存世不多極為稀少,交易和交流起來都不太方便,又沒有國際社會的認可,特別區域化、文化化,因此從市場角度來看,收藏價值大於市場買賣的價值。但如果有極品一定不要放過。
在選購蜜蠟時,應以天然純正的、質地油潤、精光內蘊、非經人工染色的、完好沒有裂紋及殘破者為佳。而頂級的蜜蠟則外部脂光潤亮,內部精光與寶光內斂:有絹絲、雲紋、虎紋、風化紋及冰裂紋;孔道氧化,內芯灑金或爆花;具二向或二向以上色性;色彩柔潤、鮮豔而不失古樸感,隱約呈現油潤靈活光澤;光影閃耀,似有若無,或出現山川人物、境界靈奇等。
琥珀的真假鑑別
琥珀是史前松樹脂的化石,形成於4000萬年至6000萬年前,琥珀的主要成分是碳,氫,氧以及少量的硫,硬度2-3,比重1.05-1.10,熔點 150C-180C,燃點250C-375C。琥珀是很"澀"的物質,沒有兩塊琥珀是完全相同的,用科學儀器可鑑定出其成份及結構。對琥珀一般根據其很低的比重和硬度來鑑定,此外,折射率也是十分特殊。
看了12種方法,再不會買到假蜜蠟了
國際上蜜蠟專家判定真品蜜蠟的唯一方法就是遇熱變紅變黑或起星。
由於真品蜜蠟的珍貴罕見,因此市面出現了大量的仿製品以塑料、新樹脂等為主。要鑑定蜜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佩戴,佩戴一段時間後出現變化,這是因為人的體溫、酸鹼性的不同,甚至是氣場的不同對貴族蜜蠟造成的影響。用簡單的說法就是表面氧化對貴族蜜蠟的影響。如果是仿品則不會有這種變化。
在實際收藏鑑賞中,玩兒家總結了12種鑑別方法,讓你明辨真偽:
01.鹽水測試法:琥珀密度在1.05-1.10之間在1:4(鹽:水)的飽和鹽水中,琥珀、輕質塑料和樹脂均可浮起來,普通塑料、玻璃、壓克力和電木下沉。(友情提醒:此法限裸珀,鹽水濃度不夠重量級、體內有大量雜質的琥珀也會下沉)
02.熱試驗:將針燒紅刺琥珀的不明顯處,有淡淡松香味道。電木、塑料則發出辛辣臭味並粘住針頭。(友情提醒:太熱會將琥珀表面留下黑點,影響美觀)
03.刀削針挑試驗:裁紙刀削琥珀會成粉末狀,樹脂會成塊脫落,塑料會成卷片,玻璃是削不動。用硬針與水平線呈20-30度角刺琥珀會有爆碎的感覺和十分細小的粉渣,如果是硬度不同的塑料或別的物質,要麼是扎不動,要麼是很粘的感覺甚至扎進去。(友情提醒:此試驗會對你的首飾帶來損傷,挑掉切掉的地方只能找專業人員修補,最好是不做或是少做,以免對琥珀造成損壞)
04.洗指甲油的藥水:用棉籤擦點反覆擦試琥珀表面,沒有明顯的變化。塑料和壓和琥珀都沒變化,但是樹脂和柯巴脂因為沒有石化就會被腐蝕而產生粘粘坑,將松香放入藥水中浸泡它會慢慢融解。(友情提醒:有的琥珀外有層上光物質,在藥水擦拭下會變成白斑,但這層白斑可用指甲殼刮去露出琥珀表面,將藥水擦拭在它上面再不會有任何的變化。藥水對琥珀仍會有18%-20%的融解度,泡久表面可能變的霧蒙蒙的)
05.手感:琥珀屬中性有機寶石,夏日戴不會很熱,冬日戴不會太涼,很溫和。用玻璃或是玉髓防制會有冰冰的很沉感覺。
06.眼觀鱗片:這是鑲嵌琥珀辯認的最主要方法。爆花琥珀中一般會有漂亮的荷葉鱗片,從不同角度看它都有不同的感覺,折光度也不會一樣,散發出有靈性的光。假琥珀透明度一般不高,鱗片發出死光,不同角度觀察都是差不多景象,缺少琥珀的靈氣。假琥珀中鱗片和花紋多為注入,所以大多一樣,市面最常見的是紅鱗片。
07.眼觀氣泡:琥珀中的氣泡多為圓形,壓制琥珀中氣泡多為長扁形。
08.紫外線照射:將琥珀放到驗鈔機下,它上面會有螢光,淡綠,綠色,藍色,白色等。琥珀、金珀變色最明顯,血珀和蜜蠟變色不太明顯,越透越明顯,塑料不會變色。(友情提醒:不要在強光下測試不然效果不明顯哦)
9.香味:琥珀在摩擦時只有一點幾乎聞不到的很淡很淡的味或乾脆就聞不出,但帶皮的琥珀摩擦時會產生香味,還有香珀摩擦會產生香味。琥珀只有燃燒時才會散發出松香味。(友情提醒:地攤上不摩擦就有香味還是只看不買的好)
10.聲音測試:無鑲嵌的琥珀珠子放在手中輕輕揉動,會發出很柔和略帶沉悶的聲響,如果塑料或樹脂的聲音則比較清脆。
11.磨擦帶靜電:拿琥珀在衣服上磨擦後可以吸引小碎紙屑。(友情提醒:複印紙除外)
12.花錢做鑑定:拿到CMA珠寶鑑定中心去測折射率、密度等。
最佳的試驗方法:眼觀、紫外線照射、手感、鹽水,其它的辦法或多或少就算測出琥珀為真的都會對琥珀造成一定傷害,以上鑑別方法不能單獨使用,應利用多種測試方法層層分離,去偽存真!
不同寓意琥珀掛件欣賞!
辣椒:寓意紅紅火火。
茄子:又長又瘦就是長壽了
南瓜:代表金窩福窩,富貴的意思
蓮子:路路通,寓意路路暢通,財源廣進,連生貴子
柿子:琥珀上帶有柿子的圖案,寓意事事如意。
花生:琥珀上帶有花生的圖案,寓意長生不老。也可寓意生意興隆。
竹節:竹報平安、節節高升,掛在胸前就是胸有成竹了。
豆角:「福豆」據說寺廟中常以豆角為佳餚,和尚稱其為「佛豆」。
蓮藕:代表佳偶天成,而且它是通透的,一點就透,寓意生下來的小孩聰明。
白菜:說到玉就應該首先想到玉器雕刻中最多見的白菜,寓意為「百財」多多發財的意思。
牡丹:琥珀上帶有牡丹的圖案,寓意富貴。如果牡丹與瓶子在一起表示富貴平安。
梅花:琥珀上帶有梅花的圖案,寓意傲骨長存。因其花開五瓣,也寓意花開五福。
百合:琥珀上帶有百合的圖案,寓意百年好合。如果百合與藕在一起表示佳偶天成,百年好合。
蘭花:琥珀上帶有蘭花的圖案,寓意品性高潔。如果蘭花與桂花在一起表示蘭桂齊芳,也就是子孫優秀的意思。
葫蘆:琥珀上帶有葫蘆的圖案,寓意福祿相伴。葫蘆也有多子多福,萬代盤長,福緣深厚,福滿乾坤的含義。
海螺、葫蘆:因為具有收納的作用,所以可以收納邪氣,闢邪進寶,還可以有促進夫妻感情的作用。
玉米、石榴、葡萄:因為它內含多粒的形象,被取寓意為「多子多福」「子孫萬代」雕葫蘆、花葉、蔓枝,取葫蘆內多籽,蔓與萬諧音之意。玉米在南方還有個寓意為「一鳴驚人」。
開嘴石榴或葡萄、葫蘆:流傳百子。舊時傳說,周文王有百子。以石榴子多表示百子,還有「子孫葫蘆」之說。
翠綠的樹葉:代表著勃勃生機,意喻生命之樹長青;姑娘佩帶翡翠樹葉,永遠青春美麗,老人佩帶翡翠樹葉,精神飽滿,更有活力。又與「事業」諧音,寓意事業發達旺盛,步步高升,事業更上層樓。
蓮荷:琥珀上帶有蓮荷的圖案,寓意出淤泥而不染。如果蓮與梅花在一起表示和和美美,如果蓮與鯉魚在一起表示連年有餘,如果蓮與桂花在一起表示連生貴子,如果是一對蓮蓬就表示並蒂同心。
一莖蓮花或一莖荷葉:清蓮與「清廉」同音。蓮花在我國被稱為君子之花,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盛讚蓮花「出淤泥而不然,濯清漣而不妖,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所以其形象高潔、清雅,「一品清廉」比喻仕途順利,為官清廉。
文章素材源自網際網路
精編整理--公益分享
(聲明:所分享圖片和文章版權均歸原版權所有人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