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市場規模已超電視劇 未來關注爆款影視

2021-01-13 銀幕穿越者

近期,央視財經頻道進行了一系列採訪,也可以從中窺視目前影視圈的現狀。


今年多部春節檔電影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截至目前,《流浪地球》累計票房超40億元,《瘋狂的外星人》累計票房超20億元,《飛馳人生》累計票房超15億元。


但在這紅火的春節檔之前,影視行業卻在經歷一輪調整,影視題材導向、天價片酬治理、稅收秩序規範、打擊收視率造假、網臺統一播出標準等,各項政策密集出臺。


一系列相關政策對行業的整頓,整個影視產業鏈逐漸回歸理性。資本從瘋狂湧入到謹慎退出,影視行業「人傻錢多」的時代正在發生改變……

  

近期,央視財經頻道進行了一系列採訪,也可以從中窺視目前影視圈的現狀。


王利鋒是一名編劇兼製片人,在2006年進入影視行業。他告訴記者,隨著廣電總局「限薪令」的發布,以及一系列相關政策對行業的整頓,整個影視產業鏈逐漸回歸理性,製作成本的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   


編劇兼製片人王利鋒表示:「以前拍戲可能有一部戲,演員的成本大概會佔到60%,但現在不會,現在整體的美術費用大概會佔到20%左右。我們的演員費用相差不多,20%左右,有部分可能稍高,但是也不會高過30%。在後期製作特效上,我們大概佔比將近在10%-15%,剩下的就是主創團隊的勞務製片成本,包括場景使用、置景、道具、服裝。「  


2018年11月9日,廣電總局規定,每部電視劇網絡劇(含網絡電影)全部演員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

  

  

據了解,目前網劇的市場規模已經超過傳統電視劇,製作成本和演員陣容也逐漸與傳統電視劇縮小差距。在題材上,電影電視劇也呈現出了更多的可能性。那麼,影視行業出現了什麼新趨勢?什麼樣的影視作品備受青睞呢? 

  
央視財經記者在橫店遇到了一個古裝劇劇組,飾演御前侍衛的路宏今年28歲。他告訴記者,他在19歲第一次出演電視劇,當時接到的多是主角的兒子這類角色,沒有擔任主角的年齡條件。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是校園青春類型,給了年輕人更多的機會。   


記者在橫店影視城隨機採訪了一些遊客,他們青睞的影視題材各有不同,但在選擇時都開始比較看重劇情內容和主創團隊。  


橫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今年,劇組的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年代戲和現代戲劇組比例提升,古裝戲劇組比例減少,兩者比例由3:7變成5:5。此外,網劇的爆發式增長也在橫店留下了痕跡。   


業界的三大視頻平臺也在不斷打造自製劇,主打系列頭部劇和IP改編劇。例如,騰訊視頻以熱門網絡文學改編的《扶搖》和懸疑探案類的《鬼吹燈之怒晴湘西》,愛奇藝自製的青春校園劇《獨家記憶》,優酷的《北京女子圖鑑》《上海女子圖鑑》和《白夜追兇2》。  

  

張曉萍做了多年影視劇製片人,親歷了資本從瘋狂湧入到謹慎退出的全過程。她坦言,儘管如今的投資環境非常謹慎,但前兩年資本瘋狂的時候,只要選擇熱門題材,如仙俠或諜戰,基本上都能賺錢,所以各路資本的投資意願非常強烈。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資本的快速退潮還影響了影視劇的製作方式和流程。

  

編劇兼製片人王利鋒說:「以前我們拍劇只要有大演員,劇本出大綱,分集大綱有就拍了,基本上就邊拍邊寫,那麼現在因為平臺回歸理性,那麼我們再更注重劇本,所以現在我們就反過來,你首先現在是首先有劇本,然後有一個好的團隊,再其次才是找一些合適的演員。」  


楊毅從事風險管理諮詢工作,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他們公司接到的關於影視劇投資的糾紛案件就呈上升態勢。


案件主要是兩大類,第一類是帶有欺詐性質的虛假標的,一些理財公司通過影視投資平臺,打著一些知名演員或製作人參與的名義,利用投資者的信息不對稱、無處核實的特點,發行影視投資類理財產品。  


這裡插播一句,近期徐崢和沈騰方就在打假「新電影眾籌」,徐崢影視文化工作室發布聲明,稱網上出現不法分子以「徐崢沈騰《奇幻戀人》眾籌」的信息進行非法斂財。此信息內容不實。


楊毅說,他們接觸較多的第二類糾紛案件是因為政策調整,演員過失毀約的,給影視劇製作帶來一系列連鎖影響,換演員、調檔期、重新拍攝、開播延期,除了在人力財力上花費眾多,一旦投資人失去耐心撤資,就會導致資金鍊斷裂。

  

「你要去考慮是不是一個很好的故事,這很關鍵的。你的演員再好,你的內容很空洞,你也沒有票房,大家也不認帳,還要看出品人,製片人,甚至發行人。為什麼發行人都要看,是因為他有沒有經驗,因為什麼事都要宣傳,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早已經過去了。 」


關於近期翟天臨以及吳秀波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演員也成為了影視劇的重大風險因素之一,未來在合同階段可能很多片方都會制定相應的條款。

  

隨著《流浪地球》票房不斷走高,其出品發行方中國電影2月11日公告,預計來源於該影片的收益為一億左右。爆款作品的出現往往能為公司業績帶來巨大提升,A股影視板塊到底還蘊藏著哪些投資機會呢? 

  

A股影視板塊上市公司共31家,市值排名前五位的分別是萬達電影、中國電影、光線傳媒、華誼兄弟以及華策影視,其中的龍頭萬達電影主打影院經營,觀影收入佔比超六成。中國電影、光線傳媒和華誼兄弟主打電影製作和發行,華策影視則是電視劇製作龍頭。



從這五家上市公司發布的2018年度業績預告來看,除了中國電影和光線傳媒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其餘三家表現不佳。



  

萬達電影預計2018年歸母淨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15.00%至9.00%,原因是2018年第四季度全國電影票房低於期初預測;


  

華誼兄弟預計2018年歸母淨利潤虧損超過9.8億元,這也是華誼兄弟上市以來首次淨虧損; 



  

王中軍也於近期宣布將回歸公司核心項目,王中軍表示,2019年華誼兄弟的發展會繼續聚焦在「電影 實景」,他的工作重心會放到公司主營優勢的重建。

  

為在電影端加強管理,他將全面回到公司的綠燈委員會,對所有的電影項目擁有「一票否決權」,此前他不在的日子,「綠燈委員會太粗放,才導致了目前的現狀」。

  

王中軍稱,華誼兄弟業務開展中存在兩大問題,一是項目選擇的精準度不達預期,開發項目能力發揮失常,導致2018儲備匱乏;二是已有項目的市場定位和市場風險研判不足,導致執行力度不到位。


華策影視預計2018年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68.48%至52.71%,原因是政策密集出臺,下遊渠道方不再把流量作為唯一的購劇標準,短期內影視行業整體盈利能力受到了影響。

 

  

央視財經記者觀察2018年來影視股的漲跌幅情況,發現31隻個股中,僅中國電影一隻股票累計上漲約5.87%,其餘均累計下跌,29隻個股累計跌幅超過15%,11隻個股累計跌幅超過50%。

  

長城證券網際網路與傳媒首席分析師楊曉表示:「A股很多影視公司發布了業績預告,很多影視公司2018年基本上是業績虧損的,所以導致股價有一定下滑,但目前的話,其實市場已經在逐漸消化利空了。」


  

淨資產收益率方面,板塊市值排名前五位的公司中,光線傳媒最高,達到25%,華誼兄弟最低,僅為5.54%。縱觀2013到2017年的五年平均淨資產收益率,萬達電影最高,超過21%,其餘四家均保持在10%-15%。 


  

估值方面,板塊市盈率中位數在18倍左右,處於近五年低位。市值排名前五的公司,光線傳媒最低,市盈率不到10倍。

  

分析師表示,對於電影製作發行公司,由於其電影表現不確定性相對較高,其往往是主題性行情,因而最佳投資時間為重磅電影上映前。對於電視劇公司來說,重點關注公司當年即將發行的頭部電視劇的數量和價格,風險方面則是應收帳款的回收,由於部分渠道創收能力弱,存在著壞帳風險。

  



來源:新浪財經APP


相關焦點

  • 爆款網劇幕後功臣成資本新寵
    另一方面, 2015年全國實際播出8000多集電視劇,從數量上來看,網劇已經和電視劇不相上下……網劇火爆的同時,也快速捧紅了盛一倫、張天愛等此前名不見經傳的演員,超越了不少傳統影視明星;另一方面,隨著網劇的受眾越來越年輕化,更懂年輕人心理、更懂他們喜歡什麼的製作團隊也是資本爭搶的焦點,資本瞄上了爆款網劇的幕後功臣——製作者、製作團隊、製作機構,侶皓吉吉、柴雞蛋、蔣萊、鋒芒文化、無限航路影視等網絡爆款的製作者和製作機構都成為資本瘋搶的對象
  • 2018網劇市場回眸:大眾爆款難覓、古裝發力,甜寵愛情迎來新生機?
    儘管這當中也產生了「全民爆款」《延禧攻略》和「破次元壁」的《鎮魂》,但爆款誕生的機率卻愈發可遇不可求。辭舊迎新,娛樂獨角獸策劃了一系列「年終盤點」。本文將從播放量、頭部內容以及市場風向,來回顧 2018 網劇市場發生的重大變革。總結,是為了迎接更好的未來。
  • 五大電視劇公司實力大比拼:華策影視最賺錢 慈文傳媒增長迅猛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作為電視劇領域龍頭企業,2017年度是華策影視實施SIP戰略、聚焦爆品以來,各大業務板塊落地生花、碩果頻出的一年:《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頭部全網劇喜獲收視口碑雙豐收的同時帶動了華流出海;《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柒個我》等純網劇成功探索「以劇帶星」模式,帶動了公司藝人經紀業務的發展;以爆款為依託
  • 2018橫店影視節:不看流量看實力 網劇好過電視劇
    2018橫店影視節昨舉行,《延禧攻略》拿下「文榮獎」最佳電視劇獎  不看流量看實力網劇表現超過電視劇  昨天下午,2018橫店影視節暨第五屆「文榮獎」頒獎典禮,在橫店影視城舉行。  網劇「反超」電視劇  好口碑是王道  從今年文榮獎的頒獎結果來看,2018年,網劇無論是口碑還是收視成績,已呈現出明顯的「反超」電視劇的勢頭。
  • 爆款《小歡喜》背後是這家影視公司的「大歡喜」
    在今年一眾電視劇上市公司表現冷清,甚至拿不出作品的情況下,檸萌影業的3部劇集《全職高手》《九州飄渺錄》《小歡喜》在暑期檔集中開播,其中沒有大投資規模、沒有大IP、沒有流量明星的《小歡喜》更是成為爆款。一時間,檸萌影業吸引了來自市場、平臺、資本等多方目光的關注。 其實,檸萌影業早已引來投資界和業界的關注。騰訊、弘毅投資等,均是投資方。
  • 華策影視上市的七年之癢
    這種網際網路化方向的轉型,在2015年後得到了更多的體現,華策影視提出SIP戰略以及「全網劇」概念,累計採購IP數量超50個,包括《創業時代》、《夏至未至》等。近兩年,憑藉《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何以笙簫默》等SIP劇目的熱播,加上遊戲、廣告、藝人經紀等業務的收入,華策影視業績連續七年實現上漲。據華策影視公告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營收24.97億元,淨利潤3.08億元。
  • 市場回歸理性 拍網劇不再「掉身價」
    影視大咖紛紛加盟 拍網劇不再是「掉身價」的事    在《隱秘的角落》爆紅的同時,還有不少在播或剛播完的網劇,因高口碑而引發大量討論。在這種情況下,馮小剛、陳凱歌、徐靜蕾、趙薇等大腕擔任網劇監製,也就不意外了。像爆款劇《無證之罪》和《隱秘的角落》監製就是業內大佬韓三平;而《鬼吹燈之黃皮子墳》的導演,是曾執導過《殺生》《老炮兒》的管虎……    幕後大咖們的加入,進一步提升了網劇的水準,而這些優質網劇團隊又吸引著一線明星紛紛「下海」。
  • 2019年電視劇冰與火:劇目數量縮減 現象級作品少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8日電(袁秀月)《都挺好》《親愛的,熱愛的》《慶餘年》……2019年的電視劇市場雖不乏爆款,但熱鬧背後卻面臨著重重挑戰。一邊是影視投資規模下降,劇目數量減少,一邊是資本退潮,大批影視企業關停。據近日發布的《中國電視/網絡劇產業報告(2020)》預測,未來電視劇、網劇數量或持續下降,影視行業將繼續面臨深度調整。
  • 「優愛騰」開啟2019網劇爭奪戰
    在去年底風行一時的影視寒冬論調之中,一些業界人士也對新年網劇市場不甚樂觀:「三大平臺看似糧草充裕,但劇的命運暫不明朗。」通觀優愛騰2019片單,可預見的是3家重片率較低,除了《知否》、《悲傷逆流成河》、《我的真朋友》、《大江大河》《尉官正年輕》等幾部被寄託以「預爆款」的劇集是多平臺播出,大部分內容均為獨播。
  • 2020年暑期檔前景:網劇將全面爆發
    到目前為止,《隱秘的角落》繼續在貓眼專業版網劇佔據主導地位,而這已經是他統治屏幕的第10天了,雖然《錦繡南歌》《小娘惹》攻擊非常激烈,但他仍然稍微不受歡迎,重要的是,這是第8天的節目最終結果的成員,他向市場展示的是高質量電視劇的持續關注,在未來的效果中,我們可能會繼續見證他的長尾。
  • 重點網劇上線須報告主演片酬是真的嗎?2020最近比較火的網劇題材趨勢
    影視娛樂市場規模超2000億元 近年來,隨著中國可支配收入的持續上升,影視娛樂對人們的生活日益重要。2019年中國影視娛樂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131億元左右。其中,電影市場的份額為38.6%;連續劇市場的份額為61.4%。未來,隨著人們歷年的提升以及新技術的應用,影視娛樂行業將會持續發展。
  • 資本跳舞 網劇幾何?
    而對於影視行業來說,作為重要內容支柱的網劇顯然是一個必爭之地。根據中投顧問預測,至2018年,國內網絡劇從版權、電影、遊戲3方面變現的市場空間可達650億元。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空間擺在眼前,背後自然少不了資本的戲碼。
  • 華策影視的「中年危機」
    年產1000集的影視大戶的「中場休息」 作為國內資本雄厚的影視劇產出大戶,華策影視全網劇年產能達1000 集以上,產能規模穩居全行業領先位置。近年來,其出品的《楚喬傳》、《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天盛長歌》、《親愛的熱愛的》等多部作品均引發話題熱議。
  • 復盤2020國產劇,未來行業路向何方?
    明年會有數量更多的爆款劇和精品劇提振市場。 今年,第二十六屆上海電視節由往年的5月推遲到8月開幕,令人驚喜的是,白玉蘭獎首次將「重點視頻網站首播電視劇」列入評獎範疇,最終,《慶餘年》、《長安十二時辰》、《破冰行動》等網劇摘得國產劇重頭獎項,拿下「白玉蘭」半壁江山。網劇進入主流電視劇評獎系統,並非白玉蘭獎獨此一家,今年飛天獎和金鷹獎也都釋放信號,未來將允許網劇參評,純網劇或許在不遠的將來就可以參評「三大電視獎」。
  • 網劇黑板報:暑期檔網劇熱背後是內容創業者的樂園
    文/趙二把刀隨著網生內容市場的快速崛起,這一領域也成為眾多製作公司的競技場;聚焦於網劇市場,不僅有新生的內容創業者對此市場的全力一搏,也有老牌劇集製作公司的戰略性布局,更有電影咖對於這一市場紅利的追逐… 2017年的暑期檔,整個劇集市場,網劇和電視劇,較之前兩年都略有平淡,這一方面是大勢所趨,另一方面也是因為「IP+鮮肉+小花」的套路的吸引力也大不如前也有關係吧
  • 網劇「一哥」華策或成百愛騰關鍵變量
    相比哀鴻遍野的電影業,不受疫情影響、甚至在播出端受益的網劇電視劇行業顯然頗具吸引力。從下遊逐到上遊,百度、騰訊、愛奇藝與國內的頭部長視頻內容商之間的歷史被一再提及。早在2014年12月,被網際網路巨頭熱逐、最終決定與百度和小米深度合作的華策影視,其高管在接受新浪財經採訪時表示,「 我們也和阿里談過,但是在我們眼裡他們更激進……這個我們沒有辦法接受。」
  • 耐飛成立影視N基金 首期5億規模只為尋找好故事
    在發布會上,北京文化董事副總裁、《封神三部曲》總製片人杜揚宣布,30億巨製烏爾善執導的華語電影史上首部神話史詩電影《封神三部曲》的同名網劇,將交於耐飛獨家開發。「相信耐飛會把《封神》網劇打造成優美的項目,成為爆款。」已經開機在劇組的烏爾善導演通過VCR表示,「希望跟耐飛一起把電影之外的精彩呈現給觀眾。」
  • 愛奇藝2017上海電視節推出網劇論壇專場 自主、共融創新共鑄中國網...
    在此前2017中國網絡劇發展高峰論壇上,愛奇藝發布了「海豚」「幼虎」「天鵝」三大重磅計劃並受到行業的廣泛關注。本次中國網劇「未來式」論壇將根據愛奇藝提出的新商業模式展開進一步探討,並設置網絡文學IP的影視化改編相關議題,共同勾畫未來新網劇時代的發展路徑。
  • 下半年:完美、華策、慈文等頭部影視公司「混戰」劇集市場,各有何招?
    在經歷上半年的沉澱與積累之後,完美、華策、慈文等各大頭部影視公司在劇集布局上有什麼考量?下半年又有哪些爆款潛力股?本文通過題材類型,關注視角,盤點了部分頭部影視公司下半年重點待播劇集片單。來源:傳媒內參-傳媒獨家時下,正是劇集暑期檔,影視市場呈現「多強爭霸」的局面。
  • 爆款網劇《原生之罪》開啟2019年網劇營銷新思路
    愛奇藝爆款網劇《原生之罪》於近期收官,由翟天臨和尹正演繹的破案之旅雖暫告一段落,但此劇的熱度依然成蔓延趨勢火爆全網。這個冬天,《原生之罪》為觀眾打破劇荒,四集一個單元的破案劇讓觀眾大呼過癮,成就了跨年爆款網劇的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