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暑假沉迷於手機怎麼辦?這些建議轉給家長

2020-07-31 光明日報教育家雜誌社


孩子暑假沉迷於手機怎麼辦?這些建議轉給家長


據新聞報導,廣西江濱一位15歲的少年小斌,以上網課為藉口,沉迷打遊戲,每天最多睡2小時。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大概1個月後,小斌左側身體無法動彈,癱坐在地上,口角歪斜,被醫院診斷為腦中風。

暑假期間,也有一些孩子沉迷遊戲不可自拔。孩子沉迷網遊會帶來諸多不良影響,比如因沉迷遊戲導致飲食、作息嚴重不規律,影響身心健康;孩子不服家長對玩手機的管控,影響親子關係;孩子的學習狀態也會受到影響等。


如何對孩子玩手機進行管理,對家長來說是一個難題。孩子如何合理使用手機、避免自己沉迷遊戲?家長如何約束孩子使用手機?第15期「尋找中國好校長」參選人風採展請校長們對此提出一些建議。


孩子暑假沉迷於手機怎麼辦?這些建議轉給家長


黃紅梅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馬山電白小學校長


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家長應先以身作則


約法三章,制定一份手機使用守則。面對孩子日漸沉迷手機的情況,一些家長採取粗魯的方式:沒收或砸毀手機,情到不可控時,還會「暴揍」孩子。然而,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其實,這些方法都不如事先與孩子「約法三章」來得有效。家長可以制訂一份手機使用守則,例如:遵守學校規章制度,手機不可以帶去學校;設置手機密碼,規定玩手機的時長、次數;如果孩子做不到,就收走手機作為懲罰。


轉移注意力,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暑假家長可以給孩子安排豐富的娛樂和體驗活動,例如:帶孩子散步,邊走路邊聊天,拉近親子關係;學畫畫、下棋等,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耐心;帶孩子爬山、遊泳等,鍛鍊孩子的身心;開展親子閱讀、親子遊戲、勞動實踐等,幫助孩子綜合發展。


家長以身作則,樹立健康上網好榜樣。無論是陪寫作業還是陪玩,家長可以提前將手機靜音,並且不讓手機暴露在孩子眼前,保證陪伴是一心一意的;孩子鬧脾氣時,家長不應拿手機哄;如果家長已經開始針對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採取措施,態度一定要堅決。總之,家長必須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儘量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健康快樂成長。


李永義

東莞市萬江第二中學校長


制訂手機使用公約


孩子沉溺於手機遊戲,家長多予以責罵,甚至採取沒收手機和斷網等極端措施,這樣不僅效果不好,而且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比較合適的方法是,家長找一個合適的機會(最好是孩子酣暢淋漓地贏了遊戲後),與孩子一起商量如何防止遊戲沉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制訂手機使用公約,確定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量和時段。


第二,鼓勵孩子利用手機來學習,讓手機的正面作用代替負面作用。


第三,幫助孩子找到比手機遊戲更好玩更有挑戰性的愛好,比如編寫、發布公眾號文章,拍攝短視頻等。


第四,讓孩子藉助外力排除幹擾,約束自己。比如可以藉助手機軟體來限制遊戲時間,可以在父母、老師或同學的幫助下合理使用手機。


第五,引導孩子從愛惜自己身體的角度思考怎樣對玩遊戲的行為進行約束。


第六,家長要學會示弱,可以就一些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尋求孩子的幫助,以這樣的形式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並對孩子的幫助給予肯定和感謝,以幫助孩子找到個人價值和家庭歸屬感。


劉波

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向陽路小學

黨總支書記、校長


家長要有效監管和教育引導


假期中,沒有了老師的約束,不少孩子無節制地玩手機、沉迷於網路遊戲,不僅影響社交、學習,還對身心健康造成傷害。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現象。


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現象,首先,應建立全國統一的網路遊戲防沉迷系統,實行未成年人登入網遊時段、時長監管分級,由相關部門負責審查,同時,加大對違規企業的處罰力度。其次,要加強防遊戲沉迷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同時,大力推進網絡素養教育進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最後,家長要有效監管和教育引導,可規定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並引導孩子通過手機學習而不是玩遊戲。同時,要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如書畫、下棋、手工等,也可以帶孩子散步、郊遊、親子共讀,讓孩子感受自然的陶冶、人文的浸潤、書香的薰染,如此,孩子自然就不會沉迷於網路遊戲。


農桂合

廣西崇左市天等縣民族小學校長


別讓手機「霸佔」孩子的生活


暑假來了,學生歡喜家長憂。很多家長每天忙於上班無暇顧及孩子,尤其不知如何有效防止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對此,筆者為各位家長支幾招:


約法三章,嚴格管控。讓孩子完全放棄手機是不現實的,家長可以和孩子定下規矩:完成相應學習任務後可以適當使用手機,但要控制上網時間、限制瀏覽內容,上網內容以部分「線上遊戲」和「網絡人際交往」為主。如家長無法親自監督孩子,可為孩子配備僅有通話功能或具有管控功能的手機,方便家長管理孩子的上網時間和常用軟體。晚上,家長務必代孩子保管手機,避免他們熬夜上網。


培養興趣,轉移注意力。安排孩子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每天堅持讓孩子進行活動或家務打卡,儘量佔據孩子在家的時間,豐富他們的生活,使其脫離手機的「控制」。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讓孩子參加特長培訓班,培養孩子個性化的興趣愛好,如美術、書法、武術、籃球、羽毛球等,以減少他們和手機的接觸。


榜樣引領,親子互動。家長在與孩子相處時,要做好榜樣,放下手機,陪伴孩子一起看書、學習、玩遊戲,或儘量抽時間陪孩子走出家門,開展親子互動。這樣既減少了孩子與手機的接觸,又增進了親子間的感情,更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和家庭關係和諧。


歐陽豔冰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倫教培教小學校長


給孩子情感寄託,避免其沉迷遊戲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是個很令家長頭疼的問題。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我覺得要先分清楚孩子屬於哪一種情況。


如果孩子已經開始沉迷遊戲,就一定要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家長應抽時間在假期陪伴孩子,可以帶孩子到戶外,參加跑步、散步等健身活動,不僅預防近視,還能以運動來轉移孩子注意力,讓孩子暫時忘掉手機。其次,要讓孩子有情感寄託。可以讓孩子養養動物,種種植物,照料動植物的過程既能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能讓他們感悟到生命的價值。另外,還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興趣班,如畫畫、手工、武術、遊泳等,利用假期學到一技之長。


如果孩子目前還沒沉迷遊戲,只是家長害怕在漫長的暑假裡,孩子沒人照看,容易沉迷遊戲,那家長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機,更不能以手機來打發孩子的請求。其次是與孩子「約法三章」,如果真的想玩手機,也要有相應規定:什麼時候可以玩,玩多久,違反了有什麼懲罰等,都要跟孩子商量好,並嚴格執行。


冉啟全

四川省宣漢職業中專學校黨委書記、校長


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


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給人們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了許多便捷,同時也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影響。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各級各類學校開展網上教學,讓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學習。因監管缺失,許多孩子在此期間在手機上打遊戲、玩抖音也成癮了,嚴重影響了孩子身心健康、學業發展、家庭關係等。


正值暑假,孩子們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接觸手機,需要家長花時間和精力幫助孩子正確使用手機。建議家長從以下三方面去努力——


一要善於引導。要給孩子分析網絡利弊,區分虛擬與現實的差距,讓孩子更勇敢地面對現實生活。給孩子制定使用手機的時間、注意事項等規定,提高孩子對使用手機的自制力。


二要注重表率。家長要以身作則,理性、節制地使用手機,不在孩子面前長期看抖音、刷微信、刷微博、網絡購物,要用自己的行動教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


三要多陪伴多鼓勵。家長可多安排一些親子活動,安排有孩子同齡人參與的遊學、旅行等戶外活動,豐富孩子的假期生活,化解孩子的無聊與孤寂。


總之,家長在假期裡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與行為,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幫助孩子制定合理的暑假計劃,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不被手機偷走了快樂。


王行生

湖北省麻城市福田河中心學校中學校長


網癮早糾正,家長有「四法」


早期幹預法。有心理醫生認為,近80%的孩子上網成癮,與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有關,親子距離越遠、關係越差,孩子越容易沉迷網絡,從中尋求情感寄託。因此,家長要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孩子和家長親近了,享受到了濃濃愛意,沉迷網絡的可能性也就大幅降低。


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的基礎是認知,要讓孩子認識到沉迷網絡或遊戲的危害。如讓孩子儘可能多地列舉適度上網的好處與沉迷網絡的壞處,讓他們在比較中形成正確的認識,從而制定戒除網癮的計劃,對每天上網的次數、時長進行控制,由家長督促計劃的落實。


興趣轉移法。網路遊戲之所以讓孩子們樂此不疲,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孩子們能夠從遊戲中找到成就感。因此,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健康的文體活動,充實他們的精神生活,讓他們在活動中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家長也要多和孩子聊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參加孩子喜歡且有意義的活動,將孩子的視線從網絡上移開。


物理隔離法。說教、自我教育等方法對自控力差的孩子作用不大,還要配合採取物理隔離法。家長、學校、社會應協作加強網絡管理,杜絕未成年人進入網吧、遊戲廳等場所,嚴控孩子上網。戒斷期後,家長要引導孩子健康上網,如在電腦、手機上安裝控制軟體,固定其上網的時間、時段,同時,滿足孩子合理的人際交往、遊戲等方面的需求。


王禮維

北大附中為明廣州實驗學校校長


教育要善用「胡蘿蔔加大棒」


材料中的小斌,沉迷網絡導致中風,撿回小命已屬萬幸。這是一起沉迷網路遊戲的典型案例,帶給我們許多關於教育的啟示。社會上還有無數的「小斌」正沉迷網絡、步入歧途。如何挽救他們成為案頭大事,學校和家長決不能等閒視之。


教育不是萬能的,沒有懲戒的教育是萬萬不能的。「胡蘿蔔加大棒」的理論比較適合這些孩子。該理論源於一則古老的故事:如果想讓一頭驢子按照自己所設定的方式前進,需要在它前面放一個胡蘿蔔吸引它,同時用一根棒子在後面恐嚇它。「大棒」在教育實踐中一定程度上可類比為「批評教育」,是高懸在孩子們頭上的利劍,它帶來的並不全是負面影響。人在受到「大棒」的震懾時,才會千方百計地謀求改變。


從初涉到沉迷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小斌應該不缺批評教育,只是效果不好。原因可能不止一種,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度」沒有把握好。同樣一個人,不僅需要和風細雨,也需要雷霆萬鈞;同是批評,和風細雨與雷霆萬鈞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我們應注意,這個&34;是相對的,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因時而異、因環境而異。只要學會適度使用「胡蘿蔔加大棒」,沉迷網絡之「疾」不管是「在腠理」「在肌膚」,還是「在骨髓」,都有希望被治癒。


吳燕

大餘衡水實驗學校中學部校長


先補愛,再追夢


孩子沉迷手機是當下學校教育的難點、家庭教育的痛點。老師與家長都在絞盡腦汁地約束管控孩子,避免其沉迷遊戲,卻屢屢失敗。如何讓孩子放下手機?


在我看來,老師與家長們應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我們總盼望孩子能放下手機,卻很少思考他們為什麼不願放下手機、他們沉迷遊戲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我認為,我們首先應做的是探尋孩子的心理訴求,給他們「補愛」,而不是補課。例如,我們可以通過了解孩子沉迷的遊戲類型,去推測他內心的缺失和需要:喜歡格鬥攻擊性遊戲的孩子,可能心裡積壓了很多負面情緒需要發洩;喜歡懸疑策略性遊戲的孩子,可能生活中被家長包辦替代太多,沒有主導權,失了自尊感,等等。找到原因後,我們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調整教育方式,讓孩子感受到愛,並找到自我。


另外,家校可以合作,培養孩子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在孩子心中種下對美好事物的渴望;鼓勵孩子樹立遠大夢想,追求高規格人生;激發並提升孩子的自信,讓孩子敢於展現、挑戰和超越自己;磨礪堅毅的品質,讓孩子勇敢、堅持地去實現自我價值。當孩子心懷夢想並努力去實現,手遊就成了學習、生活的調劑品,又何須我們多在意呢?


謝榮福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容桂幸福陳佔梅小學校長


既言傳身教 又管控疏導


孩子天性愛玩,喜愛甚至沉迷於手機遊戲者並不少見。對此,家長應放平心態,積極應對:既言傳身教,又管控疏導。


作為家長,首先要為孩子做出榜樣,不要一回到家就不停地刷抖音、打遊戲、看視頻、發微信等。要給孩子講清楚手機的主要功用,以及沉迷手機遊戲對學習、生活、身體可能造成的危害,可以將一些較為極端的案例講給孩子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提高其認知能力。


若孩子真的沉迷於手機遊戲,那就應該予以管控,但不要操之過急,以防孩子做出極端的舉動來。可以允許孩子玩耍,但必須控制地點和時間,地點應選擇有家長監護的地方,時間可與孩子進行商量,時長控制在合理範圍內。玩之前要先高質量完成功課,玩時,要嚴格遵守時間限制,並設定鬧鐘作為提醒。還可以將孩子手機設置成學生模式,限制孩子使用手機。


此外,對孩子進行疏導更為重要。家長應儘可能地引導孩子培養健康、高雅的興趣愛好,如繪畫、閱讀、聲樂、舞蹈、打球、下棋等等,家長更應該騰出時間多陪伴孩子,例如做做手工、讀讀名著,去戶外走走、到公園逛逛。如果孩子的「遊戲癮」實在太重,那就應及時找心理醫生進行治療。


(以上按校長姓氏排名)


孩子暑假沉迷於手機怎麼辦?這些建議轉給家長

相關焦點

  •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各年齡段孩子電子產品使用建議來啦!(轉給...
    不少家長都在為孩子沉迷手機等電子產品頭疼。面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今天這篇文章,推薦老師轉給家長。世界衛生組織曾發布有關幼兒接觸電子屏幕時間的建議報告。長此以往,不僅會嚴重破壞親子關係,還會加重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和沉迷。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我們可以這樣做:1.與孩子協商規定玩手機的時長、次數。作為必須遵守的規則,如若違反,可以承擔家務為責罰手段。2.家長要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和動機。目標是「孩子停止玩手機遊戲」,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機遊戲」。
  • 孩子放暑假就沉迷手機怎麼辦?教你幾招幫孩子輕鬆戒掉手機癮!
    暑假才放假沒幾天,就聽到不少家長在群裡訴苦,理由80%都是孩子太愛玩手機了。其實暑假玩手機才可怕,你以為自己每天玩手機,也不耽誤工作,所以孩子暑假玩手機,也不會耽誤學習。但是你忽略了,孩子身體還在發育中,心理也不成熟,沉迷手機不但影響學習,還會有這些危害:身體健康:視力下降,頸椎受損,影響發育心理健康:孩子無心學習,沉迷「垃圾快樂」,變得內向話少親子關係:不願和父母交流,情緒極端不穩定,走極端
  •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各年齡段孩子電子產品使用建議來啦!(轉給家長)
    面對孩子沉迷手機,很多父母常用的方式是用父母身份強壓、用親子關係威脅。比如有些家長對孩子說:「我說了不許玩就是不許玩!」「再玩就沒你飯吃!」「再玩我就不要你了!」其實這種方式弊大於利。長此以往,不僅會嚴重破壞親子關係,還會加重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和沉迷。
  • 班主任提醒:手機正在毀掉孩子!聰明家長這樣做,暑假讓孩子遠離手機癌!(轉給家長)
    小語說:手機是把雙刃劍,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手機,是我們的永恆的課題。大多成人都無法抵制手機的誘惑,更何況是孩子!單就健康而言,兒童使用手機時,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其他的危害會在本文詳盡道來。同時,小語已準備好對策,望老師轉給家長!
  • 暑假孩子沉迷遊戲,兩天兩夜不回家怎麼辦「30天戒除手機遊戲」
    暑假孩子沉迷遊戲,兩天兩夜不回家怎麼辦【30天戒除手機遊戲】山東日照的衛媽媽反映,孩子現在放暑假,每天和同學一起玩網路遊戲,這幾天更離譜,兩天兩夜不回家,上網吃飯的錢都是同學請的,回來的時候全是黑眼圈。他現在才14歲,學習成績差的不行,幾乎和他溝通不了,為此,我們全家人都很擔心。另外他對自己的所做所為好像無所謂,該怎麼教育孩子?
  • 孩子沉迷於手機,家長不用打罵,學會3招,孩子乖乖放下手機
    孩子沉迷於手機,家長不用打罵,學會3招,孩子乖乖放下手機隨著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電子產品開始大量的進入我們的生活,特別手機,在日常的生活中,隨處都可以看到「低頭族」,很多小孩子也是人手一部手機。雖然手機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是玩的多了,多孩子也是不好的。
  • 暑假孩子過度沉迷手機,家長該怎樣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暑假是孩子最喜歡的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當中,終於可以擺脫上學時的壓力,可以開心的玩這麼一段時間。一些家長對孩子也是比較放鬆,尊重孩子的意見,就沒為其報一些輔導班。這看似是在尊重孩子,但其實是在害孩子。現在科技發展越來越快,手機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必需品,手機中的遊戲可以讓自己感到非常的愉悅。
  • 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家長引導比打罵更管用—睿智燈塔教育App
    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在當今社會,手機作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工具,已經逐漸融入了孩子們的生活,這也導致現在孩子們沉迷於手機的年齡越來越小,甚至兩三歲的孩子就能玩轉手機。相信很多家長對孩子玩手機都感到頭疼,因為我們知道長時間玩手機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為了不讓孩子玩手機,家長們什麼辦法都試過,說了說了,罵也罵了,可是一點作用也沒有,還導致親子關係越來越差。
  • 孩子沉迷於手機怎麼辦?二
    孩子沉迷於手機怎麼辦?我想說,首先你要參與進去,為什麼家長覺得這些電子設備是一些洪水猛獸,怎麼說?我覺得這是源於一個不理解。孩子是資訊時代的原住民,而您和我一樣都是資訊時代的移民。對於我們,不是從小伴隨我們生長長大的一些事物,我們會本能產生一些排斥心理,是吧?
  • 孩子暑假沉迷玩手機,廣東歡太科技有限公司教你怎麼做
    關於如何讓孩子暑假期間少玩手機,廣東歡太科技有限公司有妙招!首先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廣東歡太科技有限公司建議廣大家長朋友,儘量把手機、平板這些電子產品放到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同時,還可以告訴孩子這是大人們工作用的,不是玩具,這樣孩子的興趣就會減弱很多,轉去關注其他了。
  •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怎麼辦?這些建議亮了,能治好你的心病
    「我的孩子,跟手機最親!」 親愛的老師家長們,中教君不止一次聽身邊的朋友這樣說。不少家長都給我們留言,每天在家裡,都在和孩子上演「手機爭奪戰」。隨著手機的普及,迷戀手機遊戲的孩子越來越多。這讓不少家長十分苦惱。
  • 讓很多家長頭痛的問題,孩子沉迷於手機怎麼辦?
    ,眼睛盯著屏幕不捨得離開一下,2歲以上的孩子對手機都愛不釋手,但手機突然響了,或者需要忙工作的時候,爸媽經常會逼問孩子還手機,這個時候孩子的情緒非常大,就會發生激烈的爭執,這也是諸多家長頭痛的問題,自己需要做事,談事,但孩子在一旁吵鬧,只能拿出殺手鐧讓孩子安靜下來,但這一發不可收拾,長時間看手機,孩子視力下降怎麼辦?
  • 孩子沉迷玩手機怎麼辦?家長們可以這樣做
    現在家中有娃的家長普遍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孩子沉迷玩手機,甚至忘記吃飯睡覺,一旦不準他玩,就會變得煩躁易怒,不知道怎麼辦オ好。如今學習壓力大,且枯燥無味,電子產品的出現正好能解決孩子遇到的這些問題可一旦習慣了在虛擬世界中得到安撫,孩子便很難接受平常生活中的那些等待和衝突。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現在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受電子產品的影響,讓孩子完全與之隔離開來也不現實,家長關鍵是做好引導工作。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及時調整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具體能夠使用多久,不同的專家給出的建議也會略有不同。
  •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含:各年齡段孩子電子產品使用建議)
    不少家長都在為孩子沉迷手機等電子產品頭疼面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今天這篇文章,推薦老師轉給家長。  世界衛生組織曾發布有關幼兒接觸電子屏幕時間的建議報告。  面對孩子沉迷手機,很多父母常用的方式是用父母身份強壓、用親子關係威脅。比如有些家長對孩子說:「我說了不許玩就是不許玩!」「再玩就沒你飯吃!」「再玩我就不要你了!」
  • 暑假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家長巧用這3招,輕鬆戒掉孩子手機癮
    ,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價值觀的塑造,作為父母,如果想引導孩子從手機世界中走出來,那首先就要搞清楚: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於手機?家長與孩子的互動越來越少,越來越乏味,時間一久,孩子發現玩手機比跟父母玩還有趣,於是孩子沉迷手機也是理所當然的。
  • 孩子沉迷於玩手機怎麼辦
    如今的孩子針對手機的應用愈來愈經常,乃至許多孩子沉迷於手機,學業成績下降、乃至出現厭學心理狀況,對家長的教導不聽勸誡、判逆心理狀態明顯、性格內向。針對孩子迷戀手機的狀況,大家家長應該怎麼辦?下邊我跟大伙兒共享幾個方面工作經驗,供大伙兒參照。
  • 學會這幾招,讓孩子暑假不再沉迷手機
    剛複課不久,暑假就如期而至,學生又回到了家中,如何讓孩子過暑假成為了不少家長頭疼的問題!隨著國內旅遊的開放,一部分家長為孩子規劃了暑假的研學或旅遊,但由於一小部分地區的疫情小爆發,另一部分家長還是希望孩子能老老實實待在家中。在沒有了家長和老師約束的暑假,對於不少孩子而言,手機及電子產品成了他們度過暑假的首選方式。
  • 父母方法: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二)
    父母有方法 孩子變學霸首先,我們一定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沉迷手機遊戲。我們先從人的方面著手來分析為什麼有的孩子沉迷手機?有的孩子不沉迷手機?平常時,孩子應該怎樣做,不能做什麼,規則邊界並不明確,只是說不要沉迷遊戲,不能超時....,什麼時候能玩,能玩多久?什麼時候是不允許的?這些具體的要求不明確,孩子也就沒有明確的規則了。
  • 暑假期間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宜疏不宜堵,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一到暑期,關於孩子沉迷遊的話題就經常會出現在我們耳邊,畢竟,現在不像十幾年前,孩子們太容易接觸到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了,從電腦到手機,很多孩子可以說是從小就人手一部,對於孩子來說,又有幾個孩子能夠抵制住遊戲的誘惑呢?別說孩子了,即便是很多成年人,每天一有時間就是抱著手機不撒手,何況是自制力更弱的孩子呢?
  • 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睿智燈塔三個小方法,幫助孩子戒掉手機
    如今手機作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孩子接觸手機的年齡也越來越小,如果孩子合理使用手機會給孩子帶來幫助,但是利用不好也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那麼,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據科學研究表明:6歲以下的兒童最好儘量避免使用電腦和手機。非學習性目的使用電子產品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孩子玩手機會有哪些危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