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導】高票當選的馬英九,如今不到4成臺灣民眾對他有好感。蔡英文人氣雖退燒,但臺灣民眾對她的好感度仍有51.5%,僅少於榜首蘇貞昌0.5%。朱立倫雖排名第3,但與蘇蔡相差不遠,後勢可期。而吳敦義落後太多,「總統之路」荊棘滿布。郝龍斌雖敬陪末座,但仍能幫連勝文做一場臺北市長美夢。
馬英九施政飽受批評,民意支持度屢創新低,民進黨新任黨主席蘇貞昌就職,開始「衝衝衝」,朝野有實力的政治人物又一次大洗牌。
臺灣《新新聞》周刊調查臺灣民眾對於臺灣政治人物的好感度,蘇貞昌衝到第一名,民眾的好感度高達5成2,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居次,新北市長朱立倫排名第3,馬英九的好感度掉到4成以下,與今年臺灣大選的得票率天差地遠。
前兩名和最後兩名 好感度都不相上下
臺灣《新新聞》周刊委託臺灣指標調查研究公司,在6月6日到7日,針對有話題性的朝野政治人物,進行好感度的調查。調查對象是臺澎金馬地區,年滿20歲的民眾,以電話隨機跳號方式訪問,成功樣本為1006人,信心水平95%時,抽樣誤差為正負3.1%。
調查統計的結果,在藍綠政治人物之中,臺灣民眾回答有好感的第一名是蘇貞昌,52%對其表示有好感,其次是蔡英文51.5%;第3名是朱立倫,以49%緊追在後;馬英九則有38%排名第4名,吳敦義28.6%,6位政治人物最後一名是郝龍斌,28•5%受訪者表示對其有好感,跟吳敦義只差0.1%,兩人不相上下。
蘇貞昌雖然在民進黨主席選舉之間,受到其它候選人的攻擊等等,但仍能在當選之後,高居臺灣民眾好感度的第一名,顯示蘇貞昌就任黨主席之後的強勢作為,例如坐鎮「立院」黨團,為美牛一戰,及拜會王金平等政治動作,不只讓民進黨終於有「動起來」的感覺,也令他在臺灣民眾心中的好感度領先其它的政治人物。
民進黨若再次初選蔡英文穩贏蘇貞昌11個百分點
去年在臺灣大選初選打敗蘇貞昌的蔡英文,大選結束之後,顯然人氣退燒不少,這次屈居第2名,不過,她的好感度仍有51.5%,僅少於蘇貞昌0.5%,可以說是不相上下,未來對於如何「保溫」又「保鮮」,顯然是蔡英文的考驗。民進黨內有人建議蔡英文應該爭取一席中常委,以保持對黨務的關注,及自己的能見度。
蘇蔡兩人在整體樣本裡相差0.5%,但進一步交叉分析,政黨傾向屬於民進黨的受訪者,對蔡英文的好感度高達86.5%,遠高於蘇貞昌的75.3%約有11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如果民進黨再次舉行初選,若有黨員投票,蔡英文還是會領先蘇貞昌。而兩人在中間選民的好感度裡,各有43.7%,打成平手。
在這次調查裡,可以發現綠營兩位政治明星人物,都高於藍營的政治人物,專家認為,這與馬英九執政成績有很大的關係,就跟陳水扁執政後期,民進黨的政治人物也都受到拖累一樣。
朱立倫排名第3 狂贏吳敦義20個百分點以上
不過,藍營的朱立倫雖然排名第3,但其好感度也有49%,跟蔡英文和蘇貞昌相差並不大。朱立倫在新北市長的表現,並不如在桃園縣長亮眼,政壇人士認為,朱立倫可以繼續保持好感度的原因,可能在政治態度及回應上得體,以及任用侯友宜等超黨派人物,讓朱在民眾心中,維持好感的原因,如果朱立倫維持這種人氣,2016年,國民黨由朱立倫出馬競選的話,對上蘇蔡任何一人,對決的實力旗鼓相當,頗有看頭。
被認為是朱立倫接班對手的吳敦義,在臺灣民眾的好感度只有28.6%,與朱立倫相差超過20個百分點以上,兩人好感度相差甚遠。而且進一步交叉分析,吳、朱兩人在國民黨的好感度高低,與整體民眾相同。
政黨屬性傾向國民黨75.5%的受訪者,對朱立倫有好感,相反地,對吳敦義有好感的只有55.7,兩人不論黨內外都相差了20%,也就是如果現在就進行2016年的「總統」初選,朱立倫出線的機率比吳敦義高很多。
政壇人士認為,吳敦義如果不改其公開的形象和態度,民眾的好感度就算4年之後,也不會有明顯地好轉。雖然吳敦義方面自認為其表現,至少可以幫馬英九分擔「罵名」,可望得府院黨高層關愛的眼神,但若一直無法改善自己在民眾的印象,府院黨高層再如何支持,恐怕也救不了吳敦義。
郝龍斌挺連勝文 臺北市對綠營還是「鐵板」一塊
而與吳敦義好感度相差只有0.1的臺北市長郝龍斌,最近因為誇獎了前悠遊卡公司董事長連勝文,被認為可能捲入2014年的臺北市長之戰,加上郝龍斌的臺北市政績也可能影響下屆國民黨臺北市長的選舉,因此本刊將其列入這次好感度調查之中。
結果發現郝龍斌果然是不討喜的市長,整體好感度只有28.5%,在中立受訪者中,只有15.2%,對其有好感,若不是國民黨傾向的受訪者勾選對其有好感高達5成4,郝龍斌的好感度將會更低,而郝龍斌在臺北市受訪者好感度則為37%。只不過,即使郝龍斌好感度不高,但傳出他所挺的下一任臺北市長參選人的連勝文,目前得到的支持仍高於「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這對綠營來說,臺北市可能還是「鐵板」一塊,再怎麼攻也攻不下。
在藍營政治人物中,排名第2名的是馬英九,在民眾好感度38%,雖然高於吳敦義和郝龍斌,但卻遠比朱立倫少了11個百分點,這樣不到4成好感度的「總統」,身居高位卻得不到多數民眾的喜歡,不僅無法與幾個月前的「總統」當選得票率相比,更可能影響其未來領導的威信。國民黨內親馬人士無不憂心忡忡,擔心一旦持續下去,甚至可能連國民黨內也會爆發反彈,不只「總統」令出不了「總統府」,連國民黨內也無法擺平,落得提前跛腳的處境,為島內政局平添困頓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