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的母嬰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文丨小敬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個「賢惠」的媽媽,她們承包了家裡絕大多數的家務活,所以家裡乾淨整潔,媽媽是第一功臣。
然而,媽媽太過「賢惠」也並非是好事,很多時候她們的付出會被家裡的其他成員視為理所應當,甚至有時候還會被堆積如山的家務活壓得喘不過氣來。
前段時間,日本一位全職媽媽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己的「家居照」,不過她家裡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乾淨整潔,簡直可以用一片狼藉、面目全非來形容。
原來,這位全職媽媽因為生病全身乏力,在家臥床了三天。可讓她沒想到的是,在她臥床這三天裡,家裡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餐桌上堆滿了沒有收拾的碗筷,甚至連用過的紙巾都丟的到處是。
當這位媽媽走進廚房後,看到的一幕更是讓她無奈,整個洗碗池裡堆滿了用過的鍋碗瓢盆,不僅沒有清洗,連剩飯剩菜也沒有倒掉,整個廚房可以用「髒亂差」來形容。
不僅如此,客廳裡也是慘不忍睹,衣服、被子、紙箱、紙屑和各種玩具等等都堆滿了一地,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隨便一走都能踩到「垃圾」。
於是,大病初癒的媽媽不得不立刻投入到大量的「家務活」之中。經過媽媽的一番收拾,屋子很快又恢復了乾淨整潔、物各其位的狀態,在對比之前的場面,完全就是「煥然一新」。
很多網友看到後,忍不住感慨:這場景前後對比差別太大了,才生病三天,家裡就變成了這副模樣,真是沒一個讓人省心的,心疼媽媽!
1、丈夫、孩子變得懶惰
如果全職媽媽長期一個人包攬所有的家務活,很容易讓丈夫和孩子認為是理所應當,從而使他們變得越來越懶惰。
時間長了,不僅會讓丈夫和孩子對很多家務活一竅不通,甚至是不願意、也不想伸出「援手」。一旦整個家庭脫離了媽媽,就會變得亂七八糟,而媽媽也會因此失去大量的自由時間。
2、影響家庭的和諧
當全職媽媽長期一個人包攬所有的家務時,就會給她帶來極大的負擔,從而產生出各種不良情緒。而在這種情況下,家庭就很容易產生矛盾,影響到家庭和諧。
尤其是丈夫和孩子對媽媽包攬所有家務視為理所當然時,就更容易激發媽媽的脾氣,反而還認為媽媽發脾氣是在無理取鬧。
1、丈夫參與到家務中
無論媽媽是否有工作,丈夫都應該參與到家務中來。如果丈夫工作比較忙,媽媽可以選擇性地讓丈夫做一些較小的家務活,這樣既能體諒丈夫的辛苦,還能讓丈夫了解到做家務活的不容易,同時也不會讓丈夫因長時間不做家務活而變得懶惰。
2、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後,父母就應該著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獨立能力,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學會做家務,比如從收拾自己的房間、整理自己的衣物開始,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慢慢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不過,在這一過程中,父母要耐心地引導孩子,多給孩子做示範,慢慢地鍛鍊孩子的獨立性。
總之,一個穩固的家庭,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員的共同付出,畢竟全職媽媽也是普通人,體力和精力也有限。如果全職媽媽一味地包攬所有的家務,不僅自己累,還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所以將全部的家務活交給媽媽一人,是對媽媽極其不公平的,只有每位家庭成員共同參與,才能維持家庭的和諧與幸福。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全職媽媽辛苦嗎?在家裡你們會參與做家務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