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式分離衛浴,是日式設計經常見到的設計思路,實踐證明,能夠有效提升衛生間的利用效率。不少國內的朋友也開始在設計自己家的時候,也開始嘗試能夠改為三式分離的結構。
冀仕豐小編近日從網上看到一個案例,就是將一個正方形布局的衛生間通過「T」型設計思路,將原來的普通衛浴間完美地改造成了三式分離的結構。
先來看一下改造後的平面圖:
洗手臺外置,並位於淋浴房和馬桶間門外的中間位置,而淋浴房和馬桶間又分別有獨立的門,這樣就可以實現三個人同時使用衛生間——這才是三式分離設計的核心,儘管冀仕豐小編也多次強調過這個核心,但不少朋友還是對三式分離有誤解,以為把洗手臺外置,然後再在衛生間內做一個玻璃淋浴房就是三式分離衛生間了,常見的案例如下:
其實這根本不是三式分離的衛生間,因為不符合冀仕豐小編上面提到的核心:一定要滿足三個人可以同時使用才行,也就意味著,淋浴間和馬桶間必須有獨立的門,而且不是透明的玻璃門。上面這個案例,說白了只能算是二式分離而已。
上面的「T」型改造案例,冀仕豐小編又從國外找到了一個真實的案例,並且有實景照片,顏值還是不錯的:
但有很多的槓精,一看到這個案例,就開始進行指責,說什麼這是典型的無腦設計,因為洗手臺背後的距離不夠,人要穿過洗手臺去淋浴房的話,還要側著身子過等等。
為什麼說這些人是槓精呢?首先,洗手臺背後的距離夠不夠,是需要進一步深化的,上面的圖只是一個示意圖而已,尤其是洗手臺的深度是可以調整的;其次,冀仕豐小編聊得主要是思路,因為思路這個東西,比具體的做法更重要,一個設計師或者業主,在面對一套戶型時,可怕的並不是不知道具體的裝修知識和工藝,而是沒有思路,比如在「T」型設計思路的基礎上,既然洗手臺受限了,那麼能不能利用臺上盆將其縮短深度?能不能把洗手臺移動一個更加合適的位置?能不能把洗手臺移到對面然後和浴室櫃以及洗衣機進行整體設計?能不能把馬桶間和淋浴間的門的位置進行一下調整?等等,有了思路,然後再多問自己幾個「能不能」,問題或許就能迎刃而解了。
總之,「T」型衛生間,是打造日式三式分離衛浴的一個思路,大家在裝修的時候,不妨參考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