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首創的視頻120系統推出了三部手語教程,聾人可通過視頻學習如何呼救120、成人心臟驟停後的處理以及氣道異物梗阻時的急救。
鮮為人知的是,為了做成這些視頻,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的視頻120 「急視救」項目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經過了將近半年才將視頻製作成功。
手語教程來之不易
今(3)日上午,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採訪了市急救中心視頻120的相關負責人,他告訴記者:「我國從1986年啟用120報警電話以來,聾人群體一直無法使用電話進行120報警。去年8月底,視頻120的出現填補了這項空白,聾人可以通過視頻+文字功能報警。但是因為沒有手語教程,加上不少聾人信息比較閉塞,並不了解這個能對他們產生巨大幫助的高科技系統。於是從去年9月開始,我們就想開發製作一個手語教程。」
可是在視頻120的製作團隊中,並沒有人懂手語,要想開發一個120急救的手語教程,就必須尋找相關方合作,為此視頻120 「急視救」項目負責人趙諭專門向重慶市殘聯、重慶市聾人協會、大渡口聾人協會等相關組織進行了求助,趙諭坦言開始的溝通並不順暢:「當時我們視頻120還在起步階段,聾人相關組織對我們不夠了解,戒備心理比較重,擔心這個系統會有推銷軟體,同時我不懂手語,和聾人協會領導也只能通過打字溝通,所以去年9月第一次接觸時,大家沒有就視頻120的手語教程達成共識。」
不過,隨著視頻120在今年不斷進行推廣和使用,同時視頻120的所有報警渠道都是公益性質,沒有任何廣告,去年12月中旬,趙諭終於和大渡口聾人協會建立了信任:「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我們給他們做了2次現場演示,讓聾人群體了解了視頻120對他們的意義,最後在今年1月,大渡口聾人協會的領導同意大家一起製作視頻120手語教程。」
製作修改了10多次
在國內,沒有現成的120急救手語教程,因此重慶的手語教程和視頻120一樣——都是國內首創,整個製作過程只能摸著石頭過河,趙諭透露:「我們先選擇製作了三個聾人最急需的視頻教程,包括如何撥打120、如何進行心肺復甦、如何處理氣道異物梗阻,隨後讓大渡口的手語專家結合視頻解說、字幕配上手語,接著將製作好的視頻放給聾人看,讓他們提出修改意見。」
為了製作一部聾人們都能輕鬆看懂的視頻120手語教程,今年3月31日,市急救中心聯合大渡口聾人協會,還進行了一次百人規模的培訓,趙諭表示這次培訓聾人們對手語教程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他們提出我們播放的手語框太小,用眼睛看起來很累,於是我們對教程再次進行了調整。從第一次製作出手語教程,到5月中旬推出,我前前後後修改了10多次,終於做出了一個大部分聾人認可的版本。」
今年5月31日,市急救中心再次將視頻120手語教程向聾人們進行了演示和推廣,這次效果非常好,一位觀看了手語教程的聾人打字告訴記者:「有次我朋友就遇到了氣道梗阻,當時大家都手足無措,向人求助又溝通不便,現在我知道怎麼做了。」
在手語教程結束之後,現場不少聾人都是直接豎起了大拇指,給視頻120的製作團隊「手動點讚」。這一幕讓趙諭很感動:「看到聾人們能夠從我們的教程中學習到關鍵知識,未來真正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能夠通過視頻120報警,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之前反反覆覆的修改都值了。」
推廣工作任重道遠
目前,從視頻120的後臺來看,三個手語教程,已經有1200多名聾人進行了學習,其中氣道異物梗阻時的急救,有516名聾人進行了學習。不過在趙諭來看,推廣工作仍然很艱巨:「在我們進行現場培訓的時候,聾人們對於急救知識都表現得很渴求,可視頻120的教程的點擊量並不高,這說明還是有很多聾人朋友,並不知道視頻120上有對他們有重大意義的手語教程,所以我們準備繼加強續和聾人協會合作,除了推廣線上的手語教程外,也到線下多做培訓。」
值得一提的是,視頻120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在普通人眼裡也經過了從未知、到知道、再到使用的過程,市急救中心急診部主任黃健透露:目前視頻120雖然還沒有接到聾人的報警,但是使用人數也大大提高了,目前視頻急救報警已經突破了70次,同時已經收到了聾人通過視頻120諮詢的求助。
手語教程注重演示
為了了解如何撥打視頻120的手語教程和普通教程的不同,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專門觀看了兩個版本的視頻。
普通教程和手語教程的開頭大同小異,都是教你在遇到需要緊急醫療救助時保持冷靜,不同的是普通教程是直接語言+文字表達,手語教程則是手語+文字來表達,為了讓聾人群體們看清楚手語,視頻沒有採用畫中畫的形式,而是讓手語專家直接在屏幕中央進行手語演示。
到了正式報警的環節,普通教程首先還是現場演示了用手機撥打120,需要跟接線員講哪些細節,隨後才介紹了視頻120的使用方法;手語教程則是直接通過急視救APP的界面,手把手教聾人如何使用:打開急視救APP,按動紅色報警按鈕,確認呼叫,為患者拍照等待醫生接聽,進入文本框和醫生文字交流,此時醫生可以在後臺看到你發的信息、位置和電話,並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派車,呼救成功!
為了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手語教程的演示環節中,表演的演員也是動作、表情略顯誇張,讓人仿佛看了一幕情景劇,可以很直觀地看到摸脈搏、聽呼吸等急救判斷過程,同時呼救成功後,「倒下」的群眾演員也「滿血復活」露出了笑容。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趙映驥 文 市急救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