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樂戲院,青島最早的劇場

2021-01-15 山東熱搜

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文豔

在戲院的歷史上,還有一個戲院值得一提,雖然它拆除的時間比較早,但在歷史的舞臺上,佔據了很重要的一席之地。

華樂戲院位於中山路212號,始建於1903年,是青島最早的劇場。在政局動蕩的滄桑中,它歷經磨難,堅強地存在了半個世紀。華樂戲院建成於德國侵佔青島時期,當時小港、大窯溝附近是中國人聚居區,所以,最初的名字是「中國戲院」,先是演出柳腔、茂腔等地方戲的舞臺,後來又主演京劇。

華樂戲院廣告。

1914年日德戰爭爆發,日本取代德國侵佔青島,將青島的公共設施全部據為己有,華樂戲院被日本人叫做「樂樂座」,主要上演日本電影和日本戲劇,就連當初的經理人之一宋瑞鳳也被迫成為了服務員。

樂樂座歇業後,宋瑞鳳重新裝修經營。1930年,又轉交經營權,改名為青島大戲院,之後又叫民國大戲院,主要演出京劇和評劇,戲院二樓三面為傳統觀眾席,共有座位750個。戲院名稱更迭比較頻繁,1935年改稱中和戲院,1946年再叫華樂戲院。

呂銘康先生告訴半島全媒體記者,作為戲迷,他幼年常常往返於各大戲院,華樂戲院也是他常去的戲院之一,「戲院規模不大,進門就是劇場,連個買票的地方都沒有。我常常扒著門縫看演員排演新戲」。呂銘康先生說,當時戲院有一套自己的經營方式,有常駐「底包」演員,有基本工資,也就是「包銀」,而且戲院免費提供膳食,所以都是有基本保障的。「擔任主要角色的甚至可以多領,比如扮演豬八戒的武生演員劉相臣一次就可以領五份飯,連家屬都夠吃的了」。

言少朋《蘇武牧羊》劇照。

後來周麟昆組建「麟祥社」,培養了一批「底包」演員,與來自全國各地的京劇名角或者劇組合作。「京劇舞臺是周麟昆的天下,只要得到他的認可,這些演員都能吃得開、站得住」,而周麟昆又特別講義氣,所以他幫助了不少京劇演員。華樂戲院的基本演員也都屬於麟祥社。

華樂戲院雖然規模不大,但名角不少,除了周麟昆幫助的新鳳霞外,還有京劇名旦黃桂秋、童芷苓、雲燕銘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京劇名旦戴綺霞,她曾在華樂戲院長期演出」,呂銘康先生說。

青島解放後,華樂戲院的基本演員進入了「青島前進京劇團」,由劉相臣擔任團長。華樂戲院的戲碼主要是海派戲,比如《封神榜》《西遊記》《火燒紅蓮寺》等,非常熱鬧、好看,入門要求不高,因此上座率很高。再加上一些「戲簍子」的配合,他們無所不會,紅花綠葉都精彩,所以華樂戲院的票房收入很可觀,幾乎不斷戲。許多京劇名角紛至沓來。

1952年,著名老生言少朋作為馬連良的優秀弟子,率領十餘人組成的「新華旅行劇團」來到華樂戲院演出馬派戲等,場場爆滿,非常受歡迎。

不同於其他的戲院,華樂戲院佔地面積太小,有著先天劣勢,加上年久失修,變成了危房,所以早在1953年便被拆除,原址沒有建設大型劇院的空間,便改建了工藝美術大樓。

相關焦點

  • 新加坡華樂比賽四十年:培養多名華樂人才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2月14日電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的華樂比賽,始於1980年的新加坡全國音樂比賽(華樂組),1998年更名為全國華樂比賽。40年來,華樂比賽一直是培養華樂人才的搖籃。日前,2020年新加坡華樂比賽落下帷幕。
  • 洛杉磯國際華樂大賽開幕 美校園飄響「中華韻」
    洛杉磯國際華樂大賽開幕 美校園飄響「中華韻」
  • 宅家掌上魔都遊,老上海戲院知多少
    > 上海老底子上海老戲院作為舊中國的電影之都,上海自然也少不了電影院。上海虹口素有文化金三角的美稱,海寧路、乍浦路交匯處在上世紀30年代初期,四家電影院傲居十字路口的四個角——西北角國際(原融光大戲院),東北角勝利,西南角解放,東南角虹口大戲院,而今留下的只有國際了。融光大戲院,建於1932年,1949年解放後改名國際電影院,現歸入了星美集團旗下,名為星美國際影城。
  • 來看老劇場的傳奇故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日電(袁秀月)上海歷史最悠久的一所劇場有望恢復到以前的樣子。近日,蘭心大戲院修繕工程正式開工,據報導,設計團隊將依據歷史資料,力圖復刻經典,還原20世紀30年代的原貌。  消息一出,不少觀眾都表示支持。也有人好奇,蘭心大戲院以前到底是什麼樣子。其實它不僅是一所劇場,還承載著戲劇的百年變遷。
  • 空留落寞臉譜—中和戲院前景慘澹
    要說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中和戲院在糧食店街北口,是從前門大街進大柵欄的第一站,商家店鋪必爭的黃金地段,在戲園子大量停業改行的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和戲院仍能鑼鼓不停、好戲不斷,多少也有賴地利的原因。  如今的糧食店街繁華不再  喧鬧依然,已經停業幾年的中和戲院成了飯鋪食肆間難得的清靜所在,只有尋找車位的人在戲院門口稍做停留。
  • 讓老戲院煥發新活力 上海打造「亞洲演藝之都」
    新華社上海7月21日電題:讓老戲院煥發新活力 上海打造「亞洲演藝之都」新華社記者許曉青、任垚媞上海市中心最繁華的「南京路—人民廣場」商圈,正在激活一批歷史悠久的老戲院。誕生於1930年的中國大戲院上月修葺一新對外開放,與之毗鄰的長江劇場,也將重新開門迎客。去年末,上海出臺《關於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實施50條具體措施,其中首次明確提出打造「亞洲演藝之都」。
  • 海口戲院拆了4年,重建沒蹤影,啤酒園卻來了……
    剩下靠裡的空地則裝修精緻,成片擺著桌子,四周建著圍欄和「青島啤酒」的廣告牌。場地內還有數座活動板房,放著冷櫃和大量塑料椅子,一座板房還拉了條橫幅,上寫:活動期間青島啤酒買3送1。
  • MCL戲院進駐鴨?洲粉嶺
    洲立影藝MCL院線將於一年內新增三間戲院,包括進駐現時沒有戲院的鴨?洲與粉嶺,九龍塘的戲院則由現時七個影廳增至八個,設有過千個座位。  本港戲院票房與入場人次去年均錄得雙位數增長,身兼洲立影藝有限公司總經理、香港戲院商會理事長黃寶珠表示,全港戲院票房去年錄得19億元,按年升約20%,入場錄得2716萬人次,按年升12.4%,主要因為有賣座電影在港上映,預計今年會有雙位數升幅。
  • 青島大劇院親子劇場「關愛星星兒童」公益演出
    2016年11月1日,青島大劇院親子劇場迎來一場特殊的兒童劇展演。由青島大劇院與山東半島兒童藝術劇院聯合打造「關愛星星兒童」公益演出專場。此次公益演出為200多位青島市殘疾人康復職業培訓中心學齡前兒童上演了兒童劇《東郭先生與狼》。並有自閉症兒童姚舜瀟為現場觀眾演唱歌曲,溫暖了觀眾的心。
  • 老上海的劇場大京班
    葉元章  讀任溶溶先生《老上海的京戲戲院》,不免勾起我這個老戲迷的一些回憶。
  • 這座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中國最早的西式劇場,在上海灘獨領風騷
    是上海開埠至今歷史最久的劇場。各界名流的聚會場所。開啟了上海演劇活動的序幕。《梁祝》在上海蘭心大戲院正式首演,完成了交響樂的世紀性突破。在1866年的時候,一個名為上海西人愛美劇社(僑民)的組織在英租界的圓明園路和香港路的轉角處建造一所木結構的劇場,來年舉行了第一次公開演出。起先,是因為外僑們為了排解鄉愁自發聚集在一起排練西洋戲劇自娛自樂的一個業餘劇社。
  • 《迷你世界》華樂裝扮怎麼樣 華樂裝扮圖文展示
    華樂的口頭禪是「守護」,她堅信只有自身變得足夠強大,才能夠守護好想要守護的東西。 這次華樂接收到了一條新的命令:守護《迷你世界》的和平。為此,華樂不遠萬裡來到迷你世界,剛一登陸就順利解救了被野人群圍困的兔美美和胖噠叔。 外面看起來嚴肅認真的華樂,私下裡也有著單純可愛的一面。
  • 百老匯劇場最早九月恢復開門營業
    記者獲悉,百老匯正在考慮恢復營業,業內人士估計最早九月劇場可能重新開門迎客,因為百老匯演出面臨的財務壓力,使其無法忍受長期停業。百老匯上一演出季票房收入高達18億美元,吸引了1500萬人次觀眾,其背後是每部音樂劇平均每周高達59萬美元的運營成本。
  • 二輪戲院、資料館和院校......臺灣電影院地圖
    它們雖然不能代表整個臺灣的戲院樣貌,卻囊括了商業、藝術、資料館、院校和二輪戲院等全部影院類型。截至2017年底,全臺灣有著111家電影戲院,共784塊銀幕。這個數字雖然遠低於內地(截至2016年12月,內地銀幕數就達40917塊,超過北美,成為世界第一),但臺灣卻有著豐富的放映片源,觀眾有著更多樣化的選擇。
  • 二輪戲院、資料館和院校...臺灣電影院地圖
    它們雖然不能代表整個臺灣的戲院樣貌,卻囊括了商業、藝術、資料館、院校和二輪戲院等全部影院類型。新竹影像博物館 本文均為 張海律 圖截至2017年底,全臺灣有著111家電影戲院,共784塊銀幕。作為影院,它早在日據時代的1933年就開幕,當時叫「有樂館」,是全臺第一座有冷氣設備的戲院,光復後,改名為「國民戲院」,並於1991年落幕。痛心的影迷將之稱為「現代包圍並毀滅傳統的例子」。不過,經過重新整理後,影像博物館於2000年再度開張,在播放藝術電影之外,還有個帶咖啡廳的現代舞劇場和實驗戲劇空間。
  • 上海TOP10復古劇場攻略|教你在上海做高端外地人
    做為懷舊狗,憋了三天,總算想出個「戲院版的緬懷路線」。之所以說緬懷,主要是目前這些戲院,大部分都變成影院。國泰更多時候在播放電影幾乎沒演過戲劇6 | 蘭心大戲院蘭心又稱「遠東第一劇院」最初位於虎丘路,為中國第一座西式劇場
  • 越劇在天津的發祥地天華景戲院充滿朝氣(圖)
    1953年3月天津市越劇團在天華景戲院演出《沉香扇》,裘愛花(左)飾演蔡蘭英,筱少卿(右)飾徐文秀,邢湘麟(中)飾陸紹龍。  天華景戲院是越劇在天津的發祥地。  1950年4月,勸業場東家高渤海、上海甬江狀元樓經理梁志卿與我共同商定,以三方各佔三分之一股份的合作方式組織「上海聯合女子越劇團」來天津天華景戲院演出。越劇團由裘愛花、筱少卿、邢湘麟領銜主演,我擔任負責人。這是越劇有史以來以整齊的陣容第一次登上津門舞臺,立即引起了轟動。
  • 近百年前的勸業場——中國最早的shopping mall
    90多年前,勸業場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shopping mall。吃喝玩樂購物一條龍,當時每天有20萬人走進勸業場。「三天不來勸業場,心中就要癢一癢。」可見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的地位。 1928年勸業場成立
  • 【劇場見】百老匯與西方音樂劇獎項
    2.娛樂中心從1900年前後起,戲院就在百老匯大道兩旁和東西走向的街上建立。到1918年,戲院區域從第13街延伸至第45街。20世紀20年代是百老匯戲劇區域的最旺盛時期,劇場林立,有七八十家。位於百老匯大道與第42街交叉口的時代廣場成了全市的娛樂中心,也是市民集會或休閒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