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日本等國家,與民生消費相關的農產品加工廠、食品加工廠,早就開始做休閒觀光方面的提升了。據統計,英國大約有1000家工廠開放給遊客參觀,美國則約有500多家觀光工廠。最早的荷蘭海尼根啤酒廠、英國Wedgewood瓷器廠、日本北海道白色戀人巧克力工廠,都是熱門的「觀光景點」,可以說是「觀光工廠」的先驅。
觀光工廠將傳統工廠與觀光旅遊有機結合的新型工業旅遊景點,以工廠生產設施、生產流程、工人作業等工業生產風貌作為旅遊項目,配以相應的解說、導覽、DIY體驗等服務,讓遊客獲取觀光、休閒、科普、手工製作、購物等多元化體驗。
觀光工廠使傳統工業企業展現出新的生機和活力,不僅提高經濟效益,擴大產品和品牌的影響力,還可以豐富旅遊產品、完善旅遊產業鏈條,是工業和旅遊業轉型發展的方向之一,也是農產品加工廠、食品加工廠走向三產融合的必然選擇。
「白色戀人」是日本北海道地區特產的一種巧克力夾心薄餅,由石屋制果生產,象徵了北海道的一種人氣特產,至今已經誕生40周年了,而其勢頭絲毫未退。在每年1000億日元的北海道特產市場中,白色戀人以每年約100億日元的銷量,名列排行榜首位。
石屋制果於1947年,由石水幸安創立。原本是一家開發、銷售雜糧點心的公司,但隨著國民收入漸漸提高,消費者的愛好從雜糧點心轉移到了高級點心上。雜糧點心這一發展方向未能遂願,便轉向了高級點心。
在北海道的札幌市西區,石屋制果設有一處由廠房改裝建成的旅遊景點,院內建有公園、博物館及工廠,介紹「白之戀人(又譯白色戀人)」的歷史及製造方法,亦珍藏了各國的歷史茶具及關於巧克力的海報,亦有自製「白色戀人」的體驗。
走進白色戀人公園,你會看到一棟像童話城堡的紅磚大樓,樓裡面就是巧克力工廠。
工廠大門
既像英式又像德式的尖頂建築,古色古香
「白色戀人」始創於20世紀的60-70年代,由於北海道的畜牧業很發達,一大批北海道產的乳製品與甜品開始在日本流行。1971年,北海道另一家著名的甜點商「六花亭」開發了使用北海道牛乳為原料的白巧克力,並借著1972年札幌冬季奧運會的東風,銷量居高不下。當時,石屋制菓的創立人石水幸安發現白巧克力容易溶在手指上的問題,於是決定開發一種把白巧克力夾在曲奇中間,拿著吃不會把巧克力弄在手上的甜品,希望與白巧克力一爭高下。1976年,「白色戀人」巧克力夾心薄餅誕生了,投放市場之後很快就在北海道激烈的巧克力市場戰中脫穎而出,1992建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主題公園式的歐式工廠。
工廠第一個區域很像歐洲的老博物館,天花板是採光良好的彩繪玻璃,地上是各種花色繁複的拼花地磚。
胡桃木的玻璃櫥櫃中,擺滿了各種歐洲十七世紀歷史悠久製作精美的巧克力杯。
一條悠長的巧克力時光隧道,裡面用影像與模型講述了幾個世紀前歐洲人製造巧克力的整個流程。
在3樓設有參觀道路,遊客走過一個長長的走廊,可以透過大面積的玻璃俯瞰整個「白色戀人」製作車間的全貌,親眼觀察整個生產流程。
童話般的車間環境。工作人員正在對烘烤好的餅乾進行外觀上的篩選。工廠有著非常嚴格的檢驗標準,質量把握非常嚴格,餅乾的色澤形狀不合標準的,都會被挑出來淘汰掉。檢驗合格的產品被自動包裝。包裝好的產品還要經過質量抽檢,包括感官檢查(就是人工品嘗口味)、微生物檢查(是否細菌超標)和異物檢查等。
參觀完整個流程,遊客還可以花1000日元到位於4樓的體驗工房親手製作巧克力甜點,遊客可以在技師的幫助下自己動手製作餅乾,從揉面開始到烘製出爐約要1.5個小時。
這個金碧輝煌的大廳其實是一個購物大廳,你可以盡情購買你中意的紀念品和你心心念念的「白色戀人」系列產品。
在博物館大樓外面,有一座活動人偶鐘塔,每到整點會有「巧克力嘉年華」,鐘塔上的人偶開始唱歌跳舞,非常歡樂。購票時,還會拿到一本白色戀人公園「護照」,可做留念。
Chocolate Carnival每逢整點在中庭正式開演,從主塔可見丹頂鶴、海豹、乳牛、小兔、灰熊和貓頭鷹等北海道各地代言人悉數登場,隨後可見各種膚色的廚師一同助興演奏。餘音未消時,一串串奇幻泡泡從閣樓中漂浮而出,體態輕盈,連綿不絕。在春日暖陽的折射下,呈現出花兒般絢麗的顏色。
維格餅家成立於一九九二年,歷經近二十年烘焙歲月的洗禮,讓維格餅家在臺灣知名百年老店林立的今天,成功躋身烘焙名店之列,成為臺灣精緻糕點的新標竿,並且耗資三億元打造維格餅家鳳梨酥夢工場,特別邀請花博最受歡迎的夢想館製作團隊量身訂做1500坪鳳梨酥互動觀光工廠,利用最新的互動科技遊戲,賦予臺灣的鳳梨發展史文創的意涵。
來到維格餅家夢工場,巨大鳳梨電扶梯吸引了大小朋友的目光,周邊散發出甜甜的鳳梨香氣;二樓B區互動式屏幕裝置區,遊客可透過螢幕雙手捧著鳳梨,有著好運加持的意義,接著印入眼帘的是C區的好運傳遞影片參觀區,了解鳳梨的成長,深刻體驗大地孕育生命的可貴;D區參觀全臺唯一鳳梨酥自動化生產線,現場還有熱騰騰的鳳梨酥,免費提供給遊客品嘗。
①步步高升
一進門,映入眼帘的是全世界首座擁有鳳梨外型的室內手扶梯,象徵著「帶領顧客們進入鳳梨核心、嗅鳳梨的清香、傾聽大自然傳遞的聲音」,同樓層設有商品部門供遊客參觀完進行購買。
②好運保庇
二樓為影音互動區。維格餅家利用最新的科技,顧客能透過肢體的擺動和虛擬的科技遊戲進行互動。經由承接由天而降的寶藏,讓您沉浸在連綿不絕的好運當中。
③好運傳遞
精心設計的3D長廊式劇場,以鳳梨田為背景,凹凸不平的地面及牆壁投射的影像,讓顧客了解鳳梨的生長過程及身歷其境的體驗
④生產參觀
機器每分鐘製造出80顆的鳳梨酥。您可以經由製作鳳梨酥的過程中,了解到維格在品質上的堅持及保證。透明化的生產過程,讓顧客買得開心,吃得安心。
⑤DIY互動
由專業的糕點師傅指導您製作鳳梨酥,體驗手作的樂趣和成就感,並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
鳳梨酥夢工場以最短的時間讓參觀者快速且深刻感受、了解臺灣鳳梨之美,再接續參觀工廠實際製作的情況,親自DIY製作自己專屬的鳳梨酥禮盒或直接經由文化展覽動線進入伴手禮銷售區,品嚐多樣美味的糕餅,開心的購物,是個寓教於樂的開心園地!
歌斐頌巧克力小鎮位於浙江省嘉善大雲省級旅遊度假區,是歌斐頌集團投資的省級重點項目,計劃總投資9億元,規劃用地430畝(約287,000平方米),總體規劃布局為「一心四區、九個項目」:歌斐頌巧克力製造中心、瑞士小鎮體驗區(含歌斐頌市政廳、歌斐頌會議中心、瑞士小鎮風情街)、浪漫婚慶區(含歌斐頌婚慶莊園、玫瑰莊園)、兒童遊樂體驗區、休閒農業觀光區(含可可森林、藍莓觀光園)。
斯麥樂巧克力中心由巧克力工廠和巧克力世界組成:在「巧克力工廠」建設有一條156米長的全透明觀光通道,遊客可以觀看世界先進的巧克力製作流水線;在「巧克力世界」遊客可以體驗巧克力文化,欣賞巧克力工藝製作,自己動手製作個性化巧克力,品嘗各種巧克力及飲品、甜點等好玩有趣的活動。」
在這個「巧克力博物館」裡,你可以了解巧克力發展史,優質的可可豆產自哪裡,是怎樣被發現,又如何漂洋過海來到歐洲成為當時貴族的奢侈食品的。
不同種類的可可豆,分別裝在一個個木桶裡。
博物館裡還有一個由比利時的巧克力雕塑大師丹尼為小鎮製作的市政廳巧克力雕塑,這個巧克力模型重10噸,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雕塑。
然後,就是觀看實際的巧克力生產過程。工廠裡有一條長達156米的全透明觀光通道。
在這條世界頂級的巧克力生產線中,你會看到來自瑞士的國際一流的生產設備,正生產製作著巧克力。
光看巧克力是怎麼做的一點也不過癮啊,來到了巧克力工廠,當然是要吃!吃!試吃啊!
試吃長廊大概有幾十米,二十多種不同口味的巧克力,全部是免費的!巧克力蛋糕、巧克力糖果、巧克力泡芙......
除了這些「正常款」的甜點,試吃區還有一些畫風比較清奇的巧克力,比如,辣味的黑巧克力....
在試吃區的盡頭,還有一個巨大的巧克力噴泉,重點是,這也是可以吃的哦!旁邊配有餅乾籃,拿起一塊香脆的餅乾,蘸一下流淌著的巧克力噴泉,是不是感覺自己在童話裡?
在德國北部城市Rostock附近有個卡爾斯草莓體驗樂園,它是包括了農貿市場、水上陸地遊樂園、攀巖架、小動物園、採摘園以及水族館等的大型體驗樂園,這裡幾乎所有娛樂設施都是免費的。
這個草莓主題兒童體驗農莊,坐落在波羅的海沿岸的Purkshof小鎮,佔地120畝。1921年由老祖父卡爾斯創立,經過三代人的努力,已經發展成在波羅的海沿岸大型連鎖體驗型草莓農莊,完成了從一產到三產的完美結合。
進入農莊首先面對的是一個你能想到有關一切草莓產品的大型超市,裡面是很多東西都提供免費品嘗,整個超市的所有食物類產品都貼有自己的商標,由當地人自己製作。
①販售區
這只是冰山一角,因為有關於草莓的飲品實在是太多了,包括葡萄酒、高度數酒、果啤、飲料類、果汁類等。
能有廣闊的草莓園提供天然新鮮的草莓,製作糖果、果醬那是很容易能想到的事情,糖果包括:硬糖、軟糖、棉花糖、泡泡糖、棒棒糖...種類之多,形狀各異,而果醬也是味道獨特,不甜不膩。
這裡有關於很多味道的果茶,很多都含有草莓的元素,咖啡經過當地人再加工有販售草莓味的咖啡等。
讓人驚訝的就是護手霜都有涉獵。
這裡還會販售一些橄欖油、各種用於抹麵包的醬類和自製的各種味道的香腸,隔著玻璃就能看到狹小的製作空間產量卻很驚人哦。
還有波羅地海的石頭、小孩玩的彈珠、家裡的裝飾物件儲物件、穿的毛絨皮大衣及鞋子、床上用品、毛絨玩具、水壺水杯、香水香精肥皂、書籍等,一般超市包含幾乎都有涉獵。
從販售區的種類涉獵之廣不難發現1921年建立的Karls公司一直致力於研發開發各類產品,目前自家超市面積已經大於一般城市超市,全德都有零售它家草莓的賣點。
②製作區
縱使卡爾斯草莓樂園販售各種有意思的關於草莓味道的食物,但最吸引遊客的是它的製作區,它包括香腸製作區、巧克力製作區、咖啡及果醬製作區等,一旦停留即久久離不開它,想要一探究竟的心理讓人駐足於每個製作區間。
德國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最突出的就是它的機械化程度之高貫穿於整個人們的生活中,從超市的自動清洗劑、切割機、去皮機到各種高逼格的真空攪拌機、塑性機等,人貌似是為機器服務的,伺候好機器成為他們主要工作之一,包括正確的方式使用、清洗、維護等。
超市專門開闢了一塊地兒留給這兩位甜點師製作整個超市的硬糖果。
這是草莓類產品中的明星產品,為什麼這麼說呢?果醬的核心是草莓,由於當地的地理空氣條件,Karls的草莓有獨特的風味,且甜而不膩,吃進去能刺激口腔中的唾液分泌,這就是果醬因草莓會更加美味。工作人員倒入糖,攪拌成泥狀,放入鍋中熬煮。品嗜區配有各種德式麵包與草莓果醬,非常香濃,甜而不膩。
遠看以為是提供飲品櫃檯,走進才發現一排巧克力調溫機和巧克力模具。
巧克力區向前走就能看到烘培咖啡豆的機器,原來這裡有一麻袋一麻袋的生咖啡豆,經過自家烘焙到研磨等最後出品的咖啡豆賣。
①豐富的產品體系
一個健康發展的觀光工廠,必須有豐富的產品體系、完善的服務與運營機制以及可觀的盈利能力。觀光工廠必須要有創意的產品、親身體驗的參與感,才能帶來無限的商機。傳統產業因為缺工,難以維繫競爭力,但若與觀光休閒產業結合,讓過去只用於生產的工藝,做成文化的展示,工廠直接變成銷售服務末端「觀光工廠」,生產才更符合社會需求,才能創造出新商機。
②重視互動與體驗
觀觀光工廠的建設要看到互動與體驗的吸引力量,這個過程中不僅要有趣、有創意,還要充分體現特色,以及與人的情感連接。市面上不少觀光工廠的發展誤區在於,過於重視硬體投入,而忽視了遊客的情感體驗。
③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工業與旅遊,有著不同的行業特性,讓做工業的人來做旅遊,容易走偏。一方面可嘗試引入具有成功經驗的外部團隊,另一方面則應重視培育本土力量,引導產、學、研有機結合,支持高校、企業聯合培養觀光工廠旅遊專業人才,鼓勵觀光工廠的旅遊理論研究和發展實踐。
④聯合統一發展
觀光工廠的後續運營,需要足夠的人流量作為支持。這需要觀光工廠與傳統景區之間進行有效的串聯,融入本土旅遊體系,否則觀光工廠將成為一座孤島。可以考慮與當地旅行社進行對接,將本地觀光工廠納入其旅遊觀光線路中,實現工業旅遊與傳統旅遊的和諧互饋。
版權聲明:文章素材來源於網絡。僅作行業資訊交流,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