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仙姑趙州橋上選貢梨
作者:孟素平(邯鄲)
中國鄉村旅遊網消息:歷史推到公元581隋朝大業年間。 滹沱河寬闊、平穩、清澈、舒緩,像一條透明的巨大的蟒蛇,悠哉悠哉,由北向南穿越燕趙大地。把離趙州石橋東20公裡的梨鄉——楊戶,一分為二,形成了河西與河東兩大部分。
秋天,趙州梨鄉到處喜氣洋洋,鄉親們忙著採摘雪梨,包裝上船,順滹沱河北上運至天津港,由天津銷往各地。
「滹沱河流水譁譁的響,
萬裡平源好風光。
春天裡梨花香雪海,
秋天到梨山金黃黃。」
一個十多歲的男孩兒,身穿粗布小褂兒,光著腳丫兒,一邊往船上裝梨,一邊兒興衝衝地大聲唱著,歌聲飄滿梨園。
「喲,誰呀?唱的這麼好聽。」一個脆脆甜甜的聲音傳過來。小男孩兒一看,嗬,一個俊俏秀氣的少女,腳踩綠油油的荷葉小船兒、手舉一個小荷葉遮涼兒,悠悠蕩蕩飄過來。此人正是八仙過海裡的何仙姑。
「喂,小朋友,這是什麼村呀,這麼多梨?」何仙姑笑盈盈地問道。
「是趙州府楊戶村」。
「噢,那你姓楊嗎?」
男孩歪著頭打量了一會說:「當然,俺叫楊二娃。您是哪村的?」
「我?我是……」何仙姑一時間還真編不出她是哪村的。
「哎,大姐姐,渴了吧吃個梨吧,可甜啦。」
「你真好,我姓何,你叫我何姑姑吧。」何仙姑接過雪梨說道。
二娃搬了個空梨框子,扣過來放在梨樹下「何姑姑坐會兒吧」。
何仙姑咬了一口梨:「呵,這梨真甜,為什麼寫的天津雪梨?」
「因為我們把梨運到天津,再從天津往外賣,所以就叫天津雪梨。何姑姑您這是去誰家串親戚呀?」
「啊,我是剛去趙州石橋查驗魯班修橋的質量,因這裡是很出名的梨鄉,趁機會來看一看」。
二娃聽罷眼睛一亮:「那我知道了,您是何仙姑對吧?!」
「正是,你知道我們八仙驗橋的事?」
二娃騰的站起來,眉飛色舞手舞足蹈,侃侃而談:「玉皇大帝不相信人間競有魯班這樣的能工巧匠,所以立即頒旨,讓張果老用毛驢馱上日、月、星辰;讓柴王爺用推車裝上華山、衡山、泰山、嵩山,好傢夥,一同上了趙州橋。"
何仙姑笑眯眯繞有興趣地看著二娃在演講。
「話說這些大仙正走到橋中間的時侯,突然咯吱、咯吱橋在搖晃,魯班一看,事兒不好,說是遲那是快,飛身躍入洨河之中,一手插腰,單手託橋,何姑姑您猜怎麼樣?」
「怎麼樣呢?」何仙姑故做驚呀地問。
二娃一手掐著腰,一手舉過頭頂,模仿魯班的樣子,挺著肚子自豪地說:「那趙州石橋是穩絲不動,堅如磐石,經住了各仙的考驗!」
何仙姑用銀鈴般的笑聲,讚揚了二娃有聲有色的描敘:「嗯,所以說趙州橋是天下第一橋!二娃,你講的真好,你看時辰不早了,我得趕緊去找他們,還得去趕王母娘娘的蟠桃會」。
「姑姑,您要去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會?我有個好主意,帶上幾個趙州雪梨,準保賽過蟠桃好吃」。
何仙姑接過梨親切地摸了摸二娃的頭:「對,雪梨一定比蟠桃好吃」!
何仙姑停了一會兒,很神密地對二娃說:「二娃,姑姑還有一個天大的秘密,本來是不能說的」。
二娃急不可待的追著問:「什麼密密呀,好姑姑,您快說吧」!
「那就是……」
「是什麼」?
何仙姑拖著長腔一板一眼地說:「玉皇大帝聽說這趙州雪梨好吃,專門派我來考查,準備把雪梨當做天宮裡的貢梨」!
「啊,天宮貢梨?好說!」
二娃光著腳丫子,跑到樹下搬出了一框特大的雪梨:「看,這框怎麼樣,個又大果型又周正」。
何仙姑打開框子一看,誇道:「非常好!玉皇大帝準保高興。」何仙姑用荷葉一扇,「天津雪梨」四個字變成了「趙州雪梨」。
二娃幫何仙姑把梨裝到荷葉船上。何仙姑從荷船上拿了一個大大的蓮蓬遞給二娃:「來,二娃,姑姑送給你一個禮物」。
二娃接過蓮蓬奼異地問:「這是嘛呢?我沒見過」。
「這叫蓮蓬,籽可以煮飯吃,也可以種在水裡,長蓮花和藕。種到交河裡養荷花。二娃,再見吧!」何仙姑輕輕跳上荷船。 二娃戀戀不捨地:「何姑姑,嘛時侯再來呀」?
何仙姑招招手:「等荷花開的時候,我一定再來看你」。二娃哭了,追著荷船:「您一定要來!」
何仙姑從清清的滹沱河裡轉入波濤滾滾的洨河,一路西下……
二娃按照何仙姑的囑咐,把蓮蓬種進荷塘裡,天天站在河床上等呀等呀,蓮花開了,結了蓮子。一直等到老了,也沒等來何姑姑。二娃的兒子小二娃又在等。
他們哪裡知道,何姑姑去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會,雖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去天庭可謂是一路坎坷、受盡磨難。過了九九八十一天總算到了天庭,趕上了王母娘娘蟠桃會,呈上了趙州雪梨,匯報了趙州勤勞勇敢的鄉親們年年種梨樹,生產又大又甜的雪花梨,建成了平原地帶最大的梨州。玉帝聽了匯報非常高興,又把趙州雪梨分給眾仙品嘗,眾仙聯手大拇指。趙州雪梨在蟠桃會上一舉奪冠。奪得了玉皇大帝貢梨貴冠,所以取名「皇冠」!
等何仙姑回來送玉帝的「皇冠」的封號時,已經八百年過去了,楊二娃的子孫世代種梨,種了千畝、萬畝梨園,趙州成了中國著名的梨鄉。
此文由中國鄉村旅遊網副主編邯鄲分站主編朱世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