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航MH17客機遺物現中文明信片 荷蘭寄往臺灣
馬航MH17客機遺物現中文明信片寄往臺灣(圖)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歐新社發布的一張照片顯示,馬航MH17班機的殘骸中,夾雜航空郵件,其中有一張中文書寫的明信片,從荷蘭寄往臺灣。 據報導,這封從荷蘭阿姆斯特丹寄出的明信片,寫給臺灣桃園縣龜山鄉「蔡先生」,其內容主要描述在荷蘭旅行的情形。 報導說,明信片的中文字跡因水漬,有點模糊,但是有阿姆斯特丹郵戳,日期是7月10日,內容也清楚顯示寄到桃園縣龜山鄉。 據報導,歐新社發布的這張照片右上角也顯示有其他中文信件,上頭文字用五顏六色寫成,還畫了彩色的圖案。
-
成都主題聖誕明信片首發 雙語祝福寄往全球
圖說:活動當天,外籍友人正在填寫明信片。成宣供圖。上千張具有成都特色的定製版專屬明信片由現場的外籍人士通過熊貓郵局「熊貓郵筒」寄往世界各地,讓全世界聆聽來自成都的盛情祝福。 據悉,凡所有參加當天「Holiday Bazaar」的在蓉外籍人士都可免費參與該明信片郵寄活動,把帶有成都元素的定製明信片郵寄給全球各地的親朋好友們。
-
日本將暫停攬收從寄往到中國的郵件
日本郵局官方網站12日更新公告稱,從3月13日起,將暫停攬收從日本郵寄到中國(內地)的國際郵件(普通航空信、明信片、盲人用信件除外)。具體內容如下: 我們已收到寄往中國(不包括香港和澳門)的國際快遞嚴重延遲通知,因為從3月9日(星期一)開始,中國對日本進行了入國限制以及進出飛機的限制。所以我們的運輸能力顯著下降,無法準時送達快遞。
-
日本郵局3月13日起停止攬收寄往中國內地的國際郵件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舒飛】日本郵局官方網站12日更新公告稱,從3月13日起,將暫停攬收從日本郵寄到中國(內地)的國際郵件(普通航空信、明信片、盲人用信件除外)。因此,從13日起,除去部分普通郵件(包括普通航空信、明信片、盲人用郵件),日本郵政局將在一段時期內暫停攬收從日本寄到中國(內地)的國際郵件。對於目前已經攬收、但未能發送的寄往中國內地的郵件,日本郵局將陸續返還給寄件人。根據公告,寄往中國港澳地區的郵件不受此限制。
-
大學生自製明信片為高三生加油鼓勁
明信片創意十足: 江蘇理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學生周穎說:「我們通過明信片的方式,是想將自己以前的一些更好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的一些經驗,通過明信片或者鼓勵信的方式傳授給他們。」 江蘇理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團委書記井瑩說:「希望高三的考生在打開明信片的時候,能夠感受到學長們的關心,也希望他們在這次高考中能夠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
-
寄明信片注意事項
就從學校收發室信件總結而言,具體還有如下原因: 1,很多同學喜歡在明信片上署自己的暱稱或小名。常見的錯誤寫法如:「老王」、「小楊」在收信人姓名後面空兩個字的距離。千萬注意的是,信封上不要使用寫信人對收信人的親屬稱謂。 2,地址不具體。如具體的學院、班級、宿舍樓號。
-
國際郵資明信片一月賣6000
本報訊(記者左穎通訊員陶春華)伴隨著旅遊旺季的到來,上月剛剛開始發行的印有北京名勝風光的國際郵資明信片銷售也是一路飄紅,僅7月份一月就賣出了6000多枚。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推出的國際郵資明信片雖然只有《燕京八絕》和《北京風光》兩個種類,但4.5元一張的國際郵資明信片卻非常受外國遊客青睞,有的遊客不僅購買單張明信片寄給家人報平安,還成套購買明信片當作紀念品帶回國。 北京國際郵電局近日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北京外國遊客年平均增長率約為10%,而國際郵資明信片在外國遊客中的購買使用率已高達50%。
-
明信片從深圳寄到德國花0.8元 收件人付了郵資
成功寄往德國的明信片 本報訊(記者張全錄)「出了8毛錢,竟然把明信片從國內寄到了德國。」昨天,武漢市民邱女士接到德國朋友的信息,得知自己51天前寄出的明信片對方竟然收到了,她頗感意外。 邱女士說,3月28日,她到深圳玩,特地在當地一個頗有特色的書店—「舊天堂書店」,花8毛錢購買了一張特別有紀念意義的明信片。於是,便在明信片上寫滿祝福語,順手丟進郵筒裡,寄給一位在德國北萊茵-威斯伐倫州格拉德巴赫市的唐姓朋友。
-
來自泰國中學生的2017年新年明信片
明信片A組明信片B組明信片C組明信片鍾老師將會從曼谷寄出(可寄往全世界各國),想要獲得明信片的童鞋請最低讚賞4元(空白明信片1元,郵資3元),並編輯好地址+郵編+收件人發送給我,如果你讚賞多餘4元,那多出來的錢鍾老師會根據匯率轉換成泰銖用於學校中文班的
-
3月13日起,日本郵局停止攬收寄往中國內地的國際郵件
日本郵局官方網站12日更新公告稱,從3月13日起,將暫停攬收從日本郵寄到中國(內地)的國際郵件(普通航空信、明信片、盲人用信件除外)。公告稱,自3月9日以來,隨著中國(內地)到日本的航班受到限制,運力進一步降低,郵件無法正常發送。
-
老伯連寄3封平信無一收到 郵局:平信、明信片無追蹤條件
東方網4月18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日前,80多歲的讀者王老伯反映,自己接連寄出3封平信,但對方卻無一收到,「信丟了,郵票錢打水漂了,郵局卻說不會賠償。」無獨有偶,市民陳小姐在春節前寄給朋友一張明信片,眼下清明都過了,對方也仍未收到。 郵政公司客服熱線表示,平信、明信片不具備查詢條件,重要信件最好通過掛號信等方式郵寄。
-
寄往美國的空郵或平郵掛號郵件將停止網上追蹤功能
雨果網獲悉,據美國郵政通知,自2015年10月1日(星期四)起,停止提供寄往美國的空郵或平郵掛號郵件的網上追蹤功能。如賣家需要網上郵件追蹤資訊,可選用寄往美國的e-Express 服務。另外,所有小郵包及印刷品(以二等航空郵件或平郵服務投寄)均須使用易於檢查的方法包裝。
-
美「蝸牛」明信片半世紀送達收件人 寄件人已故
中新社休斯敦5月1日電一張1958年從美國芝加哥寄往喬治亞的明信片,歷經近54年才於本周送達收件人、71歲的斯科特·麥克穆裡手中。 「我一下子就認出了母親的筆跡,」麥克穆裡說,「這真令人難以置信。」
-
盤點:最「奇葩」的郵局,寄防水明信片,郵遞員要潛水收件!
我們平時寄明信片大都是在陸地上,用普通的紙,貼上郵票,再蓋上一個郵戳,我們的紙明信片就會在一周到一個月寄往不同的地方。而南太平洋的島國萬那杜有一個「奇葩」的海底郵局,萬那杜有豐富的海上旅遊風光,吸引眾多的遊客前來。
-
朗誦: 一封寄往天堂的信 作者:微風 主播:欣靚
一封寄往天堂的信 我愛的人:
-
微信郵局·微郵筒發布會舉行 開啟隨拍隨寄的DIY明信片溝通方式
隨拍隨寄的DIY明信片是「微郵筒」打造的第一款產品,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用手機拍攝照片上傳,方便快捷地DIY製作展現個性和創意的、可添加特色紀念郵戳及地理坐標戳的明信片,然後通過郵政的網絡寄往全國各地,還可添加語音留言讓收件人掃掃二維碼就能聽到親切的祝福。在如今快節奏的資訊時代,估計很多人有十幾二十年都沒有收到過實物信和明信片了。
-
2017年元旦明信片書寫格式(圖)
但小編今天要給大家推薦一種快被遺忘的送祝福方式—明信片。2017年元旦通過明信片送祝福,挑選一張明信片,重新拾起筆書寫自己的祝福,這個過程所體現的心意顯得尤為珍貴。【不需要】一般的明信片不需要放入信封中,一般在郵局購買的明信片已經支付了郵資,如果裝入信封就失去了明信片的意義了,明信片就是用來裸奔的呀!但是部分地區可能由於其他原因需將明信片裝入信封再郵寄。
-
當懷舊邂逅科技:微信開啟明信片「私人定製」
合作雙方還將今天定為「微信郵政日」,當懷舊感十足的明信片邂逅最火爆的社交科技,微信連接情感的體驗通過「微郵筒」再次升華。微信倡導用戶「把生活態度寄出去」,體驗不一樣的「私人定製」。「私人定製」明信片傳遞生活態度如今快節奏的生活,已經讓明信片成為了一種稀罕物。
-
美國一張明信片發出32年後終送抵收信人!
明信片於多年前寄出。(網絡圖片) 在仍未有網際網路的時代,想與親朋好友分享生活趣事,只有寄信一途。住在美國衣阿華州一個小鎮的76歲老翁威利斯(PaulWillis),日前突然在郵箱收到一張由妹妹寄出的殘舊明信片。信上郵戳共有兩個:一個寫著「舊金山郵局1987年12月18日」,但衣阿華州這邊的郵戳竟印著今年4月29日,換言之這封明信片投寄逾32年後才到達收信人手上。
-
中山站與崑崙站首次通郵 花5元可寄極地明信片
中山站與崑崙站首次通郵市民花5元可郵寄「極地明信片」加蓋當地郵戳 今起可通過南極最高點「託」福 本報訊(新聞觀察員周異明夜線報導組記者成懷喜)今天上午,北京市民可以通過南極崑崙站和中山站郵寄「極地明信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