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長學姐傳授經驗啦:大學新生如何適應新的生活?

2021-02-08 窮考

轉眼已是8月,今年剛從高考中「煎熬」出來的準大學生們,你們即將開始新的大學生活,有沒有很期待呀?

大學無疑是令人嚮往的,但是,對於大學這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剛剛走出家人懷抱的新生們知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注意些什麼呢?那些學長學姐們曾經經歷的,就是新生們馬上要面對的。為了讓即將走入大學的同學們有的放矢的度過新生階段,不少在校大學生現身說法,讓他們來講講大學新生們要學什麼吧。

上大學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意味著第一次體驗獨立的生活。這與高中時只需成績達標不同,上了大學所有的日常瑣事都需要靠自己。很多人會突然發現,父母不在身邊了,擁有大量「自由」的時間後,卻不知道怎麼過了。

因為缺乏必要的生活技能而導致同學之間關係不和睦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今年剛剛結束大一的穆榮就因為一名室友太嬌氣而搬離了寢室。穆榮說,這名女生是貴陽本地人,剛剛來報到的時候鋪床、布置都是父母幫著張羅的。

漸漸的,穆榮和室友難以忍受這名女生的「公主病」—自己的東西隨意亂放、不疊被子、髒衣服扔在盆子裡不洗、拒不值日。於是在和室友發生過幾次矛盾之後,這個女生便選擇了搬回家去住。

穆榮說,這個女生平時就比較高傲,在選擇搬回家去住以後,和學校裡的同學接觸就更少了。「一年過去了,我們班大部分人都沒和她說過話。」

上了大學所有的日常瑣事都要靠自己,所以要讀好大學應當首先學會照顧自己。

由於高中時期很多父母的大包大攬,有的同學缺乏起碼的時間管理觀念,難免顧此失彼;有的同學缺乏自我照料的能力,物品擺放毫無章法,經常找不到東西,甚至會大呼小叫誰偷拿了他的東西;還有的同學將自己的物品放在公共區域,一旦有人誤用了,他們內心又充滿委屈,「為什麼不徵得我的同意,也太不見外了!」

衛生習慣也是個問題。尤其是男生宿舍,在家時家長督促睡前洗漱,家長幫忙洗衣服、刷鞋,住進宿舍沒人管了,有的同學成為徹頭徹尾「有味道的人」,令舍友們非常不滿。當然也有一些同學能夠保持個人衛生,卻從來不知道參與宿舍衛生的維護,落下自私自利的名聲。

大學生活更多的是一種集體化的生活方式,如果因為自己缺乏必要的生活技能,不會自己照顧自己的話,久而久之必然會引起周圍人的嫌棄。可不要小看了這種不和諧的因素,你的大學生活是不是愉快的度過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升入大學不僅僅意味著去到一個很遠的地方去求學,而且意味著一個要居住數年的「新家」。這個時候,如果提前準備一些必要的東西,大學生活就能輕鬆開啟了。

初入大學,錄取通知書、身份證、戶口簿是必須要帶的證明材料,雖然高考準考證在這個時候已經不太重要了,但是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帶上比較好。這些證件除了帶上原件之外,備上幾分複印件也是必要的。另外還需要提醒已經是共青團員的同學,由於團關係需要轉至新的學校,所以不要忘記帶上團員證

在新生報到的時候,由於需要辦理各類入學手續、證明和證件所以必須要帶上一寸照片,這樣的話在註冊登記、辦理學生證、飯卡和加入學生會、社團的時候就有備無患了。

除了要準備註冊報到的證件材料外,一些生活必備物品和洗漱用具也是要備齊的。由於進入大學後一般隨之而來的是堅苦的軍訓,所以女生可以準備一些防曬霜,男生為了保存儀容儀表的整潔要帶上一把剃鬚刀。由於家人不在身邊,入學時應該準備一些必備的常用藥品

「軍訓中教官要求會比較嚴格,集體行動不可掉隊,因而沒那麼自由和方便,所以很多東西都要提前備好,以備不時之需。」貴州大學公管學院王志濤建議新生在軍訓中,「要注意防暑防曬,防曬霜是必備之物,不僅是臉胳膊脖子都要塗,半天塗一次。還要準備一個大水杯,大太陽地底下軍訓很容易口渴,必須多喝水否則容易中暑。還要準備一個合腳舒適的鞋墊,減輕腳的不適。」

此外,軍訓中要自備一些藥物,風油精、口炎清、西瓜霜含片等要準備一些,軍訓難免蚊蟲叮咬,喊口號也很辛苦需要一些消炎潤喉的藥物。

「來讀大學其實身上不必帶太多的現金。」出門在外,錢財自然必不可少,即將升入大二的周玲回想起去年9月來大學報到時的情景說。周玲表示,去年報名時,除了開始買了一些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具之外的幾百塊外,幾乎沒有用到太多的現金,由於現今高校已經開通了銀行轉帳、匯款等多種收取學費的方式,所以來報名時身上可不必帶上過多的現錢。

在採訪中,多位在校大學生表示,報名時如果身上帶的現金太多的話,一是如果丟失的話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二是容易引來不法分子。和周玲一樣,不少在校大學生都向即將前來報導的學弟學妹們建議,除了帶上必要的「盤纏」和前期需要的開銷之外,將現金放在銀行卡裡,需要時再取出的辦法是穩妥可行的。

同時,因為在全新的環境生活4年,生活用品自然必不可少,但因為怕麻煩,入學前,像被褥、床墊枕頭這些不易攜帶的「大件」不少人還是選擇了開學再買。每年新生報名的這幾天,校內外都會擺滿了出售生活用品的臨時攤位。這些攤位中,不少都是在校大學生在臨時經營。

既然如此,那買生活用品就有一定的竅門,做過兩次新生生意的同學王濤向記者透露了一個可以在開學時,買到便宜的生活用品的「訣竅」:要錯開高峰期,選擇「觀望」的態度。

他以自身經驗解釋為例,在新生正在入學報名的前兩天一床成本價70元的棉被以180元的價格出售,銷量還很可觀。但到了新生報名截止期限的最後一天價格就會急轉直下,這時候棉被的價格就跌至成本價甚至低於成本價。王濤解釋說:「因為學生做生意不可能存貨,而之前的一兩天本錢早已經賺回來了,這時候無論再怎麼降價也能確保盈利。」

2013年10月15日,兩名自稱為推銷員的女子在貴州大學南校區一號公寓,以低價批發筆芯為誘餌,騙取剛入校一月的新生小梅(化名)一千二百五十元。

兩名女子自稱是貴州大學超市送貨公司推銷員,以八角的超低批發價賣給學生,並信誓旦旦地說每盒有725顆筆芯。同時,兩人態度良好,表示可以免費贈送部分產品以做促銷利於後期銷售,並且銷售不好可以退貨給她們。小梅(化名)一步步走入兩人設下的圈套,最終付款一千二百五十元。直至兩人走後約兩小時才對產品進行檢查,一看,小梅傻眼了,一盒筆芯連一百五十顆都不到!她當即撥打二人電話,結果一直處於通話中。此時,小梅意識到自己已經上當受騙。

實物推銷上當受騙的新生大有人在,實物推銷的手段也層出不窮。新生進校第一天,忙著報到、安排住宿、收拾宿舍,此時通常學生和家長都是手忙腳亂,加上對學校不熟悉,並且在這一天宿管人員也對進出人員管理比較寬鬆,這一天是騙子下手的最佳良機。此時,會有人直接走進新生宿舍拿著資料或者物品,推銷電話卡和洗漱用品、訂購英語報紙、推銷計算機二級和英語四六級培訓學校。新生在完全不了解學校和大學學習的前提下,在推銷員「口吐蓮花」的「引導」下,很容易上當受騙。

簡訊詐騙早已不新鮮,大家看到中獎信息、家人出事需要往某卡打錢、充值卡低價促銷以及為朋友點歌等等手機簡訊時,想必都一笑置之不予理會。

詐騙雖多,但也不是無法防範,首先,要提高防範意識和警惕心理,克服貪小便宜的心理。相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僅限於夢裡,不存在生活中。中獎簡訊詐騙成功就是利用人們貪小便宜的心理。

新生們入校熟悉環境,最好多向學姐學長「取經」。很多大一新生之所以一入校就被騙,就是不法分子利用其未知的心理。四六級和計算機二級培訓班的報名,在開學一段時間後報名也不晚,向自己本專業和學院內比較有經驗的學姐學長「取經」,比隨便聽取陌生人的意見可靠譜多了。兼職也須謹慎,勿交「中介費」和「保證金」。很多新生,為了減輕家裡負擔,都會想做兼職。兼職要選擇白天的兼職工作,最好籤勞動合同。同時也要保護個人信息與家庭信息,不要隨便將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電話、銀行卡號和身份證號洩露出去。避免與陌生人的肢體接觸,不要隨便在路上將手機等貴重物品借與他人。

對於高校新生來說,怎樣在一個新的環境下合理消費,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也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如果在大學期間大學生們能夠有一些理財的意識,養成良好的消費觀,可以說是受益匪淺的。

去年,在魏竹剛剛成為一名新生的時候,父母一次性給了他7000塊錢,作為一個學期的生活費。剛開始魏竹想,每個月平均近1800元的生活費怎麼算也綽綽有餘了,而且他還計劃自己能存下其中的2000元。然而在當年的最後一個月,他不得不省吃儉用,用僅剩下的700元錢勉強撐到了學期結束。

魏竹說,雖然家裡面的條件比較寬裕,但自己並不是一個用錢大手大腳的人。那麼他又是怎樣一個學期花了7000元錢呢?

原來,魏竹在家裡時,他的花銷都要經過父母的同意,而來到大學以後,拿著自己充裕的生活費,他的花銷都是很隨性的。比如每次到商場買衣服,只要看到喜歡的,他就會買下來;寢室聚餐的時候,性情豪爽的他總是搶著買單;從學校出去的時候,由於不熟悉公交線路,打車的次數就增加了不少。

與魏竹遇到同樣煩惱的新生不在少數。在採訪中,不少作為「過來人」的在校大學生表示,由於來到大學之後缺乏理財的概念,往往一不留神就會顯得捉襟見肘。

他們建議,防止剛到學校花錢止不住的最「立竿見影」的辦法就是自己的銀行卡裡不要存上太多的錢,夠當月的生活費就足夠。這樣就不會產生因為錢多而忘乎所以的心態。雖然說很多大學新生由於可支配的錢款突然增多而導致盲目消費的現象可以通過限制其生活費而給以節制,但整個大學期間樹立一個健康、科學的消費觀,合理安排自己的吃穿住行卻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有分析指出,大學生雖然經濟上還不獨立,可支配的錢款有限,但還是應該培養良好的理財意識,避免盲目消費。作為學生,應該把錢花在必須花的地方,把錢花在刀刃上才是理智的選擇。吃要營養均衡,穿要耐穿耐看,住要簡單實用,行要省錢方便。二是學會建立自己的「小帳本」,嘗試記帳和預算可以很有效地幫助安排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也可以避免糊塗消費。三是要學會從小事做起,逐步養成節儉的習慣。四是需要添置必需衣物的時候要學會稍稍「超前」準備,避開商家的銷售高價期,學會「按時」消費會給自己節約一筆不小的數目。

大一新生們大多對大學充滿幻想和期待,這種心理往往會導致對大學的失望和迷茫。大學並非你想像,那麼在心理上應該如何調整和準備呢?

大學生活撲面而來的就是宿舍的集體生活,六人間與八人間是大學宿舍的常規規格,部分大學提供四人間的宿舍。宿舍隨機分配的室友是一種緣分,可以建立最初的友情,收穫溫暖。但是,集體生活也會帶來矛盾和摩擦,大學室友多來自全國各地,生活習慣、行為方式、思維邏輯以及文化風俗等方面都存在差異,這樣的差異會使集體生活遭遇危機。

「宿舍的分配是隨機也是強制,緣分在此,但眼緣未必。天南海北的舍友,不同的思維習慣和生活習慣以及個人素質,都會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體現出差異,矛盾和摩擦會一點點積累。在家裡我可以隨意做我想做的,但在宿舍就不行,我會考慮別人會存在差異。」北華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的高鵬程是一個「山東大漢」,在吉林念大學,宿舍生活讓他遭遇了很多「衝擊」。「我們宿舍有一個人身上的社會習氣很重,我就很看不慣,覺得學生就該純粹點,我們甚至集體罵過他。但是久了習慣了,懶得理他了。」

宿舍裡有人早起,有人晚睡,有人睡覺打呼嚕,有人習慣大聲說話等等生活細節上的小摩擦,日積月累容易導致宿舍關係緊張,那麼如何處理這樣的宿舍矛盾呢?

對於宿舍關係,首先要有一顆寬容的心,然後要儘量多交流,同時要充分尊重別人的隱私,不要刻意炫耀或者瞧不起別人。很多事情沒有自己想的那樣嚴重,並且舍友更多的是一種信任,只有你真正去信任他,他才會和你用心去相處。」貴師院漢語言專業的張磊從寧夏來到貴陽,在遭遇宿舍危機後總結出這樣的經驗之談。「集體生活更多的考慮的是每一個個體在集體生活中所處的一種位置,而在家生活屬於個體因素,你是自己家的一個中心,所以會由自己為主轉變為去考慮大家的感受,更加注重一個團體的力量。」

還需要注意的是,大學上課無固定教室,一門課一間教室,所以有人稱大學上課就是「打遊擊」;大學的班主任,一學期能見面一兩次實屬不易。高中學習有嚴格的作息、密集的課程和嚴苛的老師,規劃有度有條不紊的學習節奏是高中學習的狀態。大學的學習節奏和狀態,全靠個人。

對於大學學習,貴州大學的張磊有著自己的見解:「學習無論何時都應該是最重要的,大學不僅是鍛鍊你綜合能力的場所,更是專業能力提升的地方,而專業能力便需要去學習,去為自己制定一個四年學習計劃,來規劃自己四年後是考研還是工作。」

一定要有目標,然後不斷督促自己一定要完成目標。大學沒有老師督促家長管制,要高度自覺,自主完成。同時要明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根據自己的定位進行選擇。」高鵬程這樣建議。

「請問學校的寢室幾人間,條件好不好?」

「各位學長學姐我的這個專業好學嗎?作業多不多?」

「請問那邊的氣候怎麼樣?食堂的飯菜還可以吧?」

近日,在大學招生錄取工作緊密進行的同時,各大高校裡的百度貼吧充滿了全是準新生們向學長學姐們了解「真相」的帖子。

「在網上直接向學長學姐們發問是很靠譜的方法。」前兩天剛被錄取的大一新生齊召榮在談到用網絡的方式了解新校園時說。齊召榮的家來自河北,當得知要來到遠在千裡的貴州讀書時,他第一反應就想到了上網逛貼吧。通過貼吧上的交流,還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的他就已經了解很多信息。

齊召榮認為,通過網絡向同是學生的學長、學姐們交流詢問可以得到更貼近的信息。像食堂的飯菜好不好吃、學校附近的交通是否便利、住宿條件怎麼樣等等。「這些都是切身的體會,錯不了。」

據了解,目前在網絡上百度貼吧、新生QQ群、微博已經成了準新生們入學前了解學校信息的主要渠道。有趣的是這些渠道同樣成為高校準新生認識新朋友的好地方,甚至有新生「自曝」個人照。在很多大學的貼吧內,學生們如果看到有「萌妹子」的圖片,會爭相認識,如果看到「屌絲」的圖片,則會互相調侃。通過這種方式,新生們很快熟絡起來。

當然,現在網絡的便捷讓很多準新生們能夠快速、便捷的獲取學校的信息,但是這些信息往往都處於「碎片化」的狀態,難以達到全面、權威、準確的狀態。

某學院招生就業指導處工作人員表示,「學校提供的信息才是最準確的,希望同學們注意學校官方渠道發布的訊息。」該工作人員稱,雖然現在網絡很發達,新生可以通過網絡社交平臺了解到很多信息,但是像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學校入學相關規定這些重要的信息還是應該以學校發布的為準。

據工作人員介紹,學校會將錄取通知書和招生簡章及相關資料一同郵寄給被錄取的考生,這些資料包含了很多政策信息和學校的相關規定。例如像生源地助學貸款辦理指南,通過指南提供的信息就能夠順利辦理。「像此類重要的信息學校提供是最準確的。」該工作人員還提醒,網絡上的信息儘管豐富,但魚龍混雜,如果遇到重要的信息需要核實,應該關注學校官方網站發布的信息,或是致電學校招生部門進行諮詢。

「我的大學除了追求不掛科,剩下全部都是社團活動。」凱裡學院徐成義這樣定義社團在其大學生活地位,用他的話說「其地位不言而喻」。那麼,社團在大學生活中到底居於何位,有什麼作用和意義呢?

徐成義是中國(貴州)高校傳媒聯盟第四屆新媒體部副部長,凱裡學院新媒體傳播協會創建人兼會長、耕耘文學社社長和凱裡學院大學生通訊社新媒體部部長,堪稱「社團達人」。於他而言,社團是他大學生活最大的回憶和成長。

「因為我感覺在大學做不了學霸。就要找一個可以像學霸一樣瘋狂的地方釋放熱情。」徐成義開玩笑地解釋自己在社團有如此幹勁的原因。「社團活動給我許多鍛鍊自己的平臺和機會,幫助自己全面發展,同時無論是苦是樂都豐富自己枯燥的大學生活,如大學生通訊社讓我學會寫新聞。學會了新聞工作者新聞專業所具有的新聞認知能力,然後進入中國(貴州)高校傳媒聯盟這個大家庭,參加了一系列挑戰自己的活動,做了許多有意義的事情。參加耕耘文學社,結識了一群非常樸實的朋友。」

社團不僅是一個平臺,更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有志青年廣結益友的地方。大學裡的友情甚至是愛情,大多都是以此為起點。從初入大學的懵懂無知,到人際關係的思考琢磨,再到日漸成熟的為人處世,這些書本給不了的實踐,很多大學生都從社團得到了磨練。

沒有社團的大學就是沒有色彩的大學,但是「社團誠可貴,學習價更高「,無論何時,學習都是學生的本業。大學裡,社團活動和課程撞車是常有的事情,那麼如何權衡抉擇呢,時間如何分配?

對此,中山大學藥學院學生會秘書長李熹若認為:「我個人覺得這個時間分配得看你想要追求的是什麼,如果之後想出國、考研或者搞學術,那必然要在學習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如果大學畢業就找工作或者社團能給你所需要的資源和平臺,那可能需要把更多的時間放在社團上。但無論怎樣分配都無可厚非,只要你是朝著自己的目標和方向進發的,怎麼抉擇都是對的。「於她而言,學習會更重要一些,因為她的目標是出國讀研。」但是不同年級,社團的意義也不一樣。如果是在大二,並且擔任部長或者主席等學生幹部,那就需要傾注更多時間和精力,因為這是一份責任。」她這樣說。

那麼,初入大學的大一新生,如何選擇社團呢?「能否提高自己,是否適合自己」是張濤給學弟學妹們提出的衡量標準。李熹若則把「興趣」作為第一衡量指標,「利於之後學習和院內發展,也是很重要的標準,在選擇時這些也要重點考慮」。徐成義建議「提前了解自己的學校大環境,然後通過聯繫一些該學校社團活動比較多的學長學姐,了解自己學校的社團情況,對感興趣社團多收集些資料,便於參加面試和競選。給自己一個好的起點,最好能夠進入社團核心成員行列,得到更多的鍛鍊和更廣闊的平臺。

相關焦點

  • 給大一新生的開學建議,大二學姐經驗傳授,幫助你們適應大學生活
    高中生從高中升入大學,會經歷一個適應時期,因為大學是一個與高中完全不同的時期。從老師,到學生再到學校環境都與高中不同,不同的人需要的適應期也不同。那到底應該如何度過這個適應期呢?學姐用自己一年的經驗給新生們提一些意見,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快的適應大學生活。
  • 大學新生,如何快速適應新的大學生活環境
    大學生活將是一種全新的模式,要為自己的新角色做好充分的準備。適應新的生活環境  大學生活是集體生活,又是獨立生活,要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念。接受了這個環境就在適應的路上邁出了一大步,例如每一間食堂都去試試,找出最好吃的一家;每家超市都去轉轉,比出哪家更物美價廉;甚至還可以向學長及老師「取經」。  一些大學的校園論壇,會開設新生報導專欄,專門為新生答疑解難。
  • 大一新生如何適應大學生活?學姐教你五招,招招有效,不得不服
    大學生活是美好而難忘的,大學有四年的時間,如果問一個大學生,大學四年哪一年過得最慢,他可能會告訴你是大一,尤其是大一剛入學那會。因為大一是一個磨合期,面對陌生的環境跟同學,大一新生需要時間來適應。對於慢熱的學生來說,最難的就是適應了,所以這段時間註定會過得很慢。
  • 我為什麼選擇蘇州大學出國留學培訓基地,聽聽學姐學長怎麼說?
    ,可以提供一些學習和生活方面的經驗和建議嗎?害怕自己適應不了呢,哭卿卿主持人就知道萌新們要問這個,暖心學長學姐可是早早就為你們的提問做好準備啦!學姐其實學姐跟你們一樣,剛來蘇大的時候感到有些陌生和迷茫,但真正來了一段時間後會發現其實沒什麼。
  • 美國大學新生快速融入指南 | 學長學姐經驗說
    如果你對相關內容很感興趣,歡迎戳進入文末的「神選校」小程序,瀏覽歷史相關問答,或向來自芝加哥、杜克、西北大學/UCB/UCLA等24所名校就讀的40餘位學長學姐進行提問(提問前需添加TD客服微信解鎖)。
  • 大一新生如何適應大學生活,使生活過得更充實?學長建議這樣做
    高考的熱潮已經到了尾聲,九月份我們將迎來新一批的大一新生,作為準大學生,寒窗苦讀了十二年,夢寐以求的大學生活終於要實現了,激動的小情緒已經按耐不動了,但是激動欣喜之餘更多的是考慮第一次離家在外如何讓自己迅速適應大學生活,使大學生活過得更充實?
  • 致大一新生:大學裡如何與學長學姐「交往」?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每年大一新生報到當天,學長學姐的朋友圈總會掀起一陣吐槽新生的大旋風,內容無非是新生如何不懂禮貌、在辦理手續的時候如何耍心機、目中無人諸如此類的話。可是有些大一小萌新就覺得很冤枉,明明自己都是按照平常的風格做事,怎麼到了學長學姐那裡就成了「目中無人」呢?致大一新生:大學裡如何與學長學姐"交往"?聽聽過來人怎麼說!禮貌待人不管在大學還是已經走到社會中,禮貌的人是最受大家歡迎的,所以禮貌待人這一點很重要。
  • 大一新生適應障礙如何緩解?
    而在與異性相處上,由於大部分大學新生在上大學前學業壓力大,與異性交流的機會相對較少,來到大學這個相對寬鬆的環境中,面對較多的與異性交流的機會或者不期而至的愛情,感到迷茫困惑,不知道如何處理,由此產生對大學人際關係的不適應感。   大一新生對大學學習的不適應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不適應」和「非常不適應」的學生,二者合計54.2%。
  • 大一新生如何快速適應大學生活?這五點可以幫到你,大一新生速看
    導語:大一新生如何快速適應大學生活?這五點可以幫到你,大一新生速看大學生活是美好而難忘的,大學有四年的時間,如果問一個大學生,大學四年哪一年過得最慢,他可能會告訴你是大一,尤其是大一剛入學那會。因為大一是一個磨合期,面對陌生的環境跟同學,大一新生需要時間來適應。
  • 又一批新生即將步入大學校園 請收好「新生大學生活攻略」
    本報今起推出《邁好大學第一步》專欄,通過問卷調研等形式全方位梳理大學新生在即將開啟人生新旅程時的擔心、困惑、不安或是憂慮,從學業發展、人際交往、心理調適、生涯規劃等角度,邀請新生班主任、專業課老師、輔導員、學長學姐以及宿管老師們答疑解惑,為大一新生提供最具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大學生活攻略」。在大學校園,拿什麼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成為不少大一新生心裡的問號。
  • 新生眼中的大學VS學長學姐眼中的大學,場面太真實了
    和父母的擔憂和關心不同,各位新生們紛紛期待著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生活,迫不及待想要開啟人生的新篇章。,進入大學之後的生活和你們想像中的大學生活有所不同嗎?作為過來人的學姐感慨,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大學真實生活值得各位新生們發現。
  • 新生攻略學長學姐老臘肉的"經驗之道"
    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你就會被大學上了大一不要帶電腦,好好學習,不要影響學長學姐的網速OTATO不要熬夜不要熬夜不要熬夜 熬出黑眼圈消不下去的學姐在哭號少去夜宵攤...女生抓住變美的好時機!報到結束後會進行宿舍的整理,較多學長學姐或校外人員會上門推銷各類生活用品,比如檯燈、床簾等,各位小鮮肉們要謹慎考慮哦,先留下推銷者的聯繫電話後貨比三家再進行購買也不遲。建議在開學期間不要選擇外出就餐。由於開學期間,各類食鋪也剛剛開始營業,相關廚具、材料還未進行徹底的清潔,故此時外出就餐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乖乖吃食堂哦ヾ(o◕∀◕)ノ虛心請教。
  • 學長學姐給大一新生的寄語 臨沂新生要牢記這些經驗
    大一新生馬上也要開學了,進入大學的校園,首先接觸的不是同學而是學長學姐,作為新生總會對學長學姐有所依賴,所以關於學姐給的忠告一定要牢記。   考研,早點準備比晚點準備肯定好。   步入大學,嶄新生活,人生轉折,努力拼搏,再接再勵,美好未來,等你來創,美好前程,等你來行,美好成就,向你招手,祝福送你,收穫成功,學業能夠,步步高升。   新的起點,意味著你將展開人生又一階段的繪畫,用這屬於你的天藍色時間,畫下一個可以任你未來遨遊的天空!展翅飛行!
  • 大一新生報名,為什麼有這麼多學長學姐「幫忙」?防火防盜防學長
    現在正是開學季,準大學生們可以說非常興奮,因為終於擺脫高中煉獄般的生活,要開啟一段新的生活。而同時興奮的,還有大學中那些學長學姐們,每當開學迎新生的時候,學長學姐們都是非常熱情地忙前忙後。一是有些學長學姐是學生會成員,本身就很善良,是真正的樂於助人,幫助學弟學妹們熟悉新校園,學校附近哪裡有好吃的、好玩的、買東西方便等,都會詳細介紹。當然,這樣的學長學姐是很少的,如果你遇到了真是賺到了。
  • 2020級大一新生已入學,這些來自學長學姐的「套路」,你經歷過嗎
    大一新生們剛剛離開了嚴肅的高三生活,迎來了輕鬆自由的大學生活,很多大一新生們就容易「飄」起來。然而因為這些大一新生沒有大學生活經驗,也常常會被一些套路所忽悠。那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在大一新生剛入學的時候,有哪些是學長學姐帶來的「套路」吧!
  • 大一新生報到,很多學長學姐自願去迎新有什麼好處嗎?看完才明白
    ,如果光靠老師是無法全面照顧得到的,一般情況下每一新生都會有一個學姐或者學長,帶領著新生繳納費用、登記信息、領取宿舍以及生活用品等資源,這也讓很多遠道而來的新生輕鬆了不少。2、學校傳統大學,作為知識的殿堂,對於即將走進大學生活的新生來說,入學儀式意味著人生將從此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鍛造過程。而每所大學都是文化傳播常說,都有著自己的文化,雖然有相同元素,也有不同的之處,校園文化因傳統、地域以及社會環境的不同而豐富多彩。
  • 大學新生如何適應新環境?從學長這裡學經驗
    如何抓住大學短暫寶貴的幾年,使自己得到積極成長?我們來看一些學長的問題分析及處理方案。大學這個新環境,大家會經歷新環境衝擊四個階段:蜜月期;敵對期;調整期;適應期。(本文後面附有Culture Shock原文)大二是適應大學生活關鍵的一年,容易感覺失落,甚至感到無法繼續,這是一些大二學長提出來的疑惑。這並非不正常。
  • 新生們 收好這份「大學生活攻略」
    大學第一步,該如何邁好?大學怎樣讀,才能不負自己不負韶華?本報今起推出《邁好大學第一步》專欄,通過問卷調研等形式全方位梳理大學新生在即將開啟人生新旅程時的擔心、困惑、不安或是憂慮,從學業發展、人際交往、心理調適、生涯規劃等角度,邀請新生班主任、專業課老師、輔導員、學長學姐以及宿管老師們答疑解惑,為大一新生提供最具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大學生活攻略」。
  • 大學怎麼那麼多學長學姐接待新生?一般是這三種原因,你知道嗎?
    大學很快就要開放入學了,同學們拿到自己的錄取通知書相比都很開心吧,畢竟將要開啟我們的新的旅途,因此我們需要提前了解一下開學的具體事項,而我們在辦理入學手續時,都會師兄師姐們來幫助我們解決各種事宜,不僅親切和藹,還非常溫柔可親,那麼他們為什麼那麼喜歡招待新生呢?讓我們看看吧!
  • 大一新生報到,為何有那麼多學長學姐幫忙?女生:防火防盜防學長
    文/小語談教育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轉眼間就又到了開學的日子,想必學生們內心還是很激動的,因為在家裡呆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很多學生都呆膩了,恨不得趕緊去學校上學,尤其是對於今年的大一新生來說,終於要迎來自己期待已久的大學生活了,能不開心興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