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大學畢業,地球上早已司空見慣。
為何勞倫特·西蒙斯(Laurent Simons)會引起全世界關注?
紐約時報、CNN、每日電訊,一眾大牌主流媒體,紛紛在今日把目光聚焦在12月完成大學本科的勞倫特·西蒙斯身上。
因為這個比利時少年,2010年出生,剛年滿9歲。
但他將是全球最年輕的大學畢業生,而且如果接下來一切順利,他也會是全世界最年輕的博士。
9歲大學畢業。什麼概念?
正常人類是22歲,而虛構的經典美劇《生活大爆炸》中的天才謝爾頓,拿到本科學位是14歲。
然而編劇都不敢想的事情,就在現實裡發生了。
勞倫特·西蒙斯,一個超高智商的少年天才。
不過完整了解他背後的故事,或許你也會思考天才背後的家庭和研究制度。
普通家庭,天賦異稟
勞倫特2010年出生在比利時奧斯滕德,父親是牙醫,母親從事行政工作,兩人都在荷蘭上班。
而勞倫特小時候,先養在比利時的爺爺奶奶家——也算留守兒童了。
但老人家很快發現,這個孩子不簡單,學習新東西總是特別快、興趣也廣,做一件就做好一件。
只是勞倫特父母聽到這些誇獎,起初並不以為意,覺得老一輩太愛孩子,對小朋友成長「太過認真」。
直到4歲,勞倫特開始上小學,學習能力上的天賦開始震驚所有人。
老師很快也發現,這孩子能在很短時間內消化更多的事情。
智商測試結果:145。
於是從老師到學校,也開始給於勞倫特更因材施教的支持。
2年後,6歲,勞倫特跳級上了高中。
但僅一年後,他就因為學校學業的無聊,希望參與一個阿姆斯特丹的學術醫學的研究項目——並且得到了允許。
8歲,勞倫特再次獲得認可,進入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學習電氣工程專業。
這是全荷蘭甚至全歐洲久負盛名的理工科大學,相當於國內中科大吧。
而且勞倫特選擇的電氣工程,也並非輕而易舉,該大學工作人員說,即使對於正常年齡的大學生來說,這也是一門很難的課程。
但勞倫特再次展現出他們口中過目不忘、「非同尋常」(simply extraordinary)的能力 。
普通人為期4年的課程,在這個少年那裡的規劃是10個月。
並且沒有意外、沒有食言,到12月,勞倫特基本就能獲頒本科學位。
勞倫特的畢設研究,是一項關於大腦連接的晶片項目。
他的老師Peter Baltus教授說:「他比我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遇到的最優秀的學生還聰明三倍。他實現了許多成年學生無法實現的解決方案。」
於是就這樣,9歲少年,世界上最年輕的大學畢業生,就在眼前。
而下一步,勞倫特的父親透露,兒子計劃再攻讀電子工程的博士學位,但同時還會攻讀一個醫學學位。
所以剩下的問題只有一個:去哪裡?
勞倫特自己表示喜歡美國,想去加利福尼亞,因為那裡陽光充沛、氣候宜人。
不過他父親也表示,不排除最後會去牛津或劍橋,因為對家庭而言更方便,且勞倫特親近的一位數學教授,如今去了牛津大學。
數學是勞倫特最喜歡的學科。
那位牛津大學教授也說,在勞倫特6歲的時候教過他,當時勞倫特的智力水平已經相當於16歲了。
教授很自豪,也很希望推薦勞倫特前往牛津繼續深造。
但一切最終還要看勞倫特的意願。
因為——現在全世界的頂尖大學,都已經展開了對9歲天才的爭奪。
「普通」天才
《紐約時報》在報導中感慨,一直以來,歷史上的天才總是留下這樣的印象:智力活動很擅長,但其他體育和娛樂就很普通,偏科。
但勞倫特不是。
如果不是因為即將拿下本科學位,光看他在社交媒體上的生活,就是一個快樂成長的中學少年。
他不愛下棋、不會任何一種樂器——跟固有天才印象不同。
但他愛狗(取名Sammy)、愛玩電子遊戲(喜歡Fortnite 和Minecraft),也喜歡追劇——公開表示喜歡《黑名單》(The Blacklist)這樣的電視劇。
也追星,只是他的偶像是莎士比亞和尼古拉·特斯拉。
而且還愛社交網絡,他的Instagram帳戶,粉絲1萬7,裡面都是他多姿多彩的少年生活。
只是最近一條動態是抱怨「累」,因為差不多接受了一周的採訪。
勞倫特的媽媽強調,孩子其實跟其他9歲少年並無不同,當晚餐不合胃口,勞倫特也一樣固執。
只是與其他9歲同齡少年不同,勞倫特已經找到了人生目標:開發人造器官。
因為把他帶大的爺爺奶奶都有心臟病。
所以勞倫特希望可以在未來創造出人造心臟,幫助像爺爺奶奶一樣的人。
而這也是勞倫特被諸多媒體稱讚的原因之一,他滿懷同情心。
天才背後的土壤
當然,天才勞倫特背後的土壤,也在此次一眾報導中得到了關注。
他媽媽笑稱,勞倫特究竟如何天才,其實他們至今不清楚。
「可能是在懷孕期間吃了很多魚吧。」
但制度和社會土壤上的支持,卻可以管窺一斑。
4歲上小學的勞倫特,一年之後就被允許「畢業」,因為展現出了潛力和特質。
接下來,初高中也承認他在12個月完成的「5年課時」,目標,準許進入大學。
而且社會機制的開放程度和支持,在勞倫特7歲那邊也幫助不小。
那時因為「學校無聊」,他被允許在阿姆斯特丹學術醫學中心開始一個項目的研究,並且得到了足夠的支持。
等8歲上了大學,勞倫特「10個月完成3年學分項目」的計劃也到了荷蘭埃因霍溫理工支持。
該學校本科教育主任Sjoerd Hulshof在一份聲明中說,他們允許勞倫特比其他學生更快地完成課程並不罕見,並且有充分理由來支持為特殊學生安排一個專門的課程表——就像為那些參加頂級運動的學生進行的調整一樣。
此外,雖然沒有公開表達,但無論是勞倫特的父母或老師,都表現出了「順其自然」的心態。
作為一個很早就展現出天賦異稟的少年,他們沒有刻意讓他遠離「電子遊戲」、「電視劇」等,甚至還幫助他搭理社交網絡——Instagram(laurent_simons)裡儘是少年勞倫特天真無邪、無憂無慮的樣子。
自然,勞倫特應該也是沒有被要求上過各種興趣班、輔導班的,除非是他感興趣主動要求。
引發感嘆
如此天才少年,一經報導,也進一步引發全球關注和感嘆。
在國內,很多網友也開啟膜拜模式:
他應該是屬於沒有喝孟婆湯,把上輩子記憶帶過來的吧。
這已經不是別人家的孩子了,這是別人星球的孩子吧[微笑]
也有聯想起謝耳朵的:
少年謝爾頓,比美劇小謝爾頓還厲害。
也有祝福:
為這個孩子點讚,又希望他能有屬於自己的,與年齡相當的生活。
更多的毫無疑問是自嘲:「我九歲還在摳腳,九歲還在玩泥巴。」
One more thing
無論如何,勞倫特的世界將從此不同。
但他可能也不會就此慌張。
因為9歲的大學畢業生,最近的一件事——不是選牛津劍橋還是斯坦福加州理工——他在忙著策劃畢業旅行。
他說大學畢業,會先去日本旅遊。
要不順道也來中國轉轉?應該很多父母願意當嚮導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