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亮劍》這部劇,相信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李雲龍所在的獨立團了,因為這位指揮者的原因,這支「鐵血軍團」也是有著極其英勇的戰鬥力,尤其是在遇到敵人之後,那簡直就是一群嗷嗷待哺的「狼崽子」!更不用說李雲龍又是一位極其幽默和愛佔小便宜的「團長」,一時間也是讓獨立團的大名,在這部劇中享譽盛名。
但是要知道的是,李雲龍這位出色的指揮官,在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獨立團的團長,而是丁偉帶領的新一團,因為在戰場沒有聽從指揮從側翼突圍,直接與坂田聯隊來了個硬碰硬。雖然最後成功擊敗坂田聯隊,但是「戰場抗命」的罪名,也是洗刷不掉的。
而在戰鬥結束之後,李雲龍也是被迫成為棉服長的廠長,如此落差,也是讓李雲龍的「刺頭」威名,大大增加。與此同時,由孔捷帶領的獨立團,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被山本遇到,作為擁有著出色單兵作戰能力的山本特戰隊,也是在一個照面,就把獨立團擊斃幾百人,甚至就連二營,在還沒有做出反應的時候,就已經快要被「全殲」了。
如果對方也是損失慘重還好說,但是這一次對決中,山本帶領的特戰小隊幾乎是沒有一丁點的傷亡,而獨立團在損失將近300餘人之後,得到的僅僅只是對方無意間留下的一頂頭盔和一枚子彈殼,這樣的差距也是讓八路軍的上級十分震怒,一舉將李雲龍調了過來,直接將孔捷「革了職」。
而隨著李雲龍到來之後,獨立團也是開始了「質的」變化,因為缺少武器裝備,李雲龍出奇招讓部隊化整為零。除了總部僅僅94人在趙家峪「坐鎮」之外,部隊的所有營連級單位都是外出各自發展,一時間也是讓這支「威名震震」的獨立團,直接消失在所有人的眼中。
只不過後來因為朱子明的叛變和李雲龍大婚之際,山本特戰隊也是再度突襲了過來。雖然李雲龍做出了積極的反應,但是在人數和裝備以及實力上都不佔優勢的獨立團,可謂是損失慘重,趙政委不僅身負重傷,李雲龍的新婚妻子也是被抓去做了俘虜,而在趙家峪紮營的94名獨立團戰鬥人員,也僅僅只衝出來8人,甚至就連趙家峪的三百多名村民,都是慘遭殺害。
如此大的損失,比之前孔捷戰敗的損失,那簡直都可以說是不在一個等級上,更不用說在之後還未經請示就擅自攻打平安縣城,如此大的「簍子」,要是放在原獨立團團長孔捷身上,恐怕都夠「槍斃」兩回了。
於是越來越多的觀眾表示,這應該就是影視劇當中的主角光環吧!畢竟有著鐵一般紀律的部隊中,能夠如此行事,實在是有些不合常理。但是我們細分之後,或許就能夠發現,這一切,還是有理有據的。
首先,對於撤職孔捷一事,從一開始,似乎都是註定的,當山本率隊進軍時,其目標是八路軍的總指揮部,而當時作為側翼保護的獨立團,算是「誤打誤撞」與山本交了火。尤其重要的是當上級領導知道獨立團在短暫的交手之後,不僅沒有將對手傷亡一人,甚至就連結束之後,連對方是誰都還不知道。這樣的「啞巴虧」,試問一下,哪一位上級領導知道自己的手下這般無能,不會「勃然大怒」?
反觀李雲龍呢?就有些不同了,與孔捷不一樣之處在於當時的孔捷是正正一個團的兵力,而李雲龍身邊只有著不足百人的警衛連。在人數上可謂是和對方勢均力敵。更值得注意的是,李雲龍指揮部雖然僅僅只逃出去8人,但是山本特戰隊也是有所傷亡,雖然不如獨立團傷亡大,但是整體來說,也算是沒有吃到太大的好處!
其次,就是距離的問題,上面我們說到,孔捷作為總指揮部的側翼「保護傘」,也算是替「老總」擋了一次災,而如此近距離的作戰,上級不可能不知道,所以當孔捷失利之後,尤其還是大敗。作為老總在還不了解山本具體的實力之前,定然會十分生氣,撤職或許已經是最寬容的處分了。
而李雲龍就大不相同了,雖然都是屬於八路軍,但是那時候的獨立團就已經遠離了總指揮部,可謂是「天高皇帝遠」,就像是之後攻打縣城時李雲龍所言一樣,等到請示完畢,山本那小子都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這也算是側面證明了當時的李雲龍雖然打了敗仗,但是上級並沒有立即知道具體的詳情。
於是在後來李雲龍將部隊集結起來之後,攻打縣城時也讓整個晉西北亂了套,甚至就連老總都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更不用說,獨立團遭遇了山本偷襲一事了。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雖然孔捷和李雲龍都在山本受傷吃了大虧,但是因為時機和特殊情況的不同,也是讓上級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給予最為公平的對待,雖然有些差距讓人心生不滿,但是誰讓孔捷就是運氣差呢?
最後,就要說最終的結果了,雖然孔捷一樣也想著將山本擊敗出這一口「惡氣」,但是因為部隊的作戰反應不夠迅速,等到回過神來,山本早就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而李雲龍就不同了,與「好友」楚雲飛的交情也是讓這位358團的團長間接性的幫助了李雲龍拖延時間,讓山本只能去平安縣城「避風頭」,隨之快速集結過來的部隊,更是將山本特戰隊全部擊斃,並且還將平安縣城打了下來。
可以說當老總知道獨立團吃了敗仗之後,那已經是戰鬥結束之後的事情了,面對著成功全殲山本特戰隊和解放縣城的壯舉,仿佛此事也就不那麼重要了。更不用說,上級的一句「功過相抵」,也算是對此事做了一個總結罷了。
所以也是不難看出,雖然李雲龍作為該劇的絕對主人公,但是相比起來,這部劇並沒有過度的誇大主角的意思,同樣也沒有過度「惡搞」對手的意思,也正是這無限貼近事實的真實,才讓這部劇能夠享譽15年依舊人氣不減。而孔捷和李雲龍截然不同的對待和人生,也是只能說因人而異,實力不同導致的!換言之,只能說孔捷真的是「時運不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