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湖南教育,其實湖南人是比較自信的,特別是基礎教育,由於有以長郡中學為首的長沙市四大名校的在全國五大學科競賽中的突出表現,奠定了湖南基礎教育在全國領先的地位。但是作為湖南人,除了欣賞長沙四大名校的優異成績外,其實我更佩服的是湖南省西北部的石門縣。石門縣一中竟然可以排名全省第五,超越眾多地級市的知名高中,被戲稱為湖南第五中學。不要以為石門縣教育只是死讀書,最近在「中國足球小將」冠軍挑戰賽中,來自湖南石門五小的球隊戰勝諸多專業足校,成為全國四強球隊。能取得如此成績的石門縣教育,難道不是中國教育的希望,不是中國足球的未來?
一、石門縣只是湖南一個才脫貧的西北部縣。隸屬於湖南省常德市,是湘西北門戶,總人口70萬,縣城城區面積172平方公裡,人口20.6萬,土家族佔全縣總人口比例的51%。直到2018年才脫貧,之前是一個貧困縣。相信這樣一個縣在全國中西部是非常普通的一個縣,但就是這樣一個縣,其基礎教育辦得非常出色,可以說是廣大中西部縣的榜樣,值得學習。
二、石門縣一中強勢排名湖南高中第五名。大家都知道,湖南長沙有四大名校,這四大名校在全國都非常知名,縣級中學當然難以超越。但是除此之外,各地級市的辦學條件和生源基礎比石門縣好多了,但卻比不上石門縣一中的成績。
石門縣一中理科實際考分670以上13人,其中實際考分680以上9人、實際考分690以上4人;文科實際考分660以上2人,最高分672;空軍飛行學員4人上線,清華北大錄取有望突破15人,據說600分以上人數接近400人。
不要以為石門縣一中只是今年成績好,事實上石門縣一中年年高考成績都非常亮眼,比如2018年,石門縣一中就有17人考取了清華、北大,僅次於長沙四大名校,排名全國第四。
一直有人拿石門縣是國家貧困縣,有國家專項計劃,還有就是少數民族有加分政策等來說事,但我想說,國家之所以實行國家專項計劃,就是要保證在貧困地區教育條件落後情況下學生有機會上名校。全省還有那麼多地方也享受此政策,為何就沒有這麼出色的成績?
我覺得生源主要來自石門縣城和各農村,「只有讀書是唯一的出路」,這是廣大家長和孩子們信念,所以真的是拼了命在學習。每天早上5點40到晚上十點多甚至11點,簡直就是拿命在學習,學校的老師也是很辛苦的,真的是付出太多了。所以在生源質量一般的情況下取得這麼好成績都是學校領導、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付出的結果。這樣的中學才是廣大農村孩子的希望所在,非常接地氣。
三、石門五小足球隊勇奪「中國足球小將」冠軍挑戰賽季軍。「中國足球小將」冠軍挑戰賽是一項少年段國內頗具含金量的足球賽事,參賽的球隊多為一些一線城市的專業足球教學培訓俱樂部和專業足球學校,本屆賽事,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32支球隊參賽,其中不乏有一些來自北京、上海、廣州這些一線城市的知名的足球培訓學校。就是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石門縣五小足球隊硬是擠進全國四強。最終,湖南石門五小在比賽中收穫季軍,球隊中還有四名球員成功入選16人全明星陣容,尤其是球隊的主力小將王奕博還得到了入選中國足球小將集訓隊的資格。
對於一個崇尚學習的貧困縣,孩子們踢足球的軟硬體條件都遠不如大城市,更別說那些一線城市專業足球學校了,但他們硬是克服困難,取得可喜的佳績。這樣的教育才是廣大農村孩子的希望,也是中國足球的希望。
對於湖南省石門縣的教育,文可以每年考十多個清華、北大,武可以取得全國足球季軍的佳績,你們覺得這是廣大縣域教育的榜樣嗎?對此你們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