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偶像練習生》節目中,nine percent的橫空出世,出道後被炒到天價的巡迴演唱會門票。無數粉絲為之瘋狂,出道的巔峰人氣也是令大家感慨nine percent開啟了中國的偶像元年。但事實上,隨著第二季的《青春有你》的播出之後。前輩團nine percent並沒有呈現出他們人氣相對匹配的高度。本身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nine percent常年沒有合體,這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樂華娛樂強行要求兩團並行,導致nine percent經常無法產生合體。團魂也是難以維持,更不要說是團體資源了。
在以範丞丞、黃明昊、朱正廷為人氣的NEXT7組合,卻是在《偶像練習生》最早出道並且是發行單曲的組合。並且常常全員進行品牌站臺,為了打造自己樂華旗下組合的團魂。但是一年過去了,團內其他未出道的成團除了畢雯珺擁有和鞠婧禕的資源,其他的成員並沒有在市場中特別出彩。
問題就是,在本身自己組合併沒有因為用人氣成員進行大紅大火的同時。但是樂華在違約了合同的同時,並且喪失了可能擁有捧出中國最好的男團,並且通過這樣的人氣進行隨後引流到自己的組合裡。但是急功近利的行為,杜華卻將這樣的可能性直接喪失。
雖然在樂華的年會上,杜華放出了對於違約的藝人全市場封殺的豪言壯劇。但是自己旗下的藝人就是違背了自己和愛奇藝籤約的合約。而且對內組合人氣成員資源的分配不均,並且本身對內唯粉對內組合撕資源、撕part,也是將組合內粉絲風氣弄得腥風血雨。
只能說杜華擁有自己的野心,想要打造樂華旗下的男團。但是從孟美岐、吳宣儀和胡春楊的發展來看,有時候適當的將成員放入擁有資源的團隊內,比起給全部放在自己公司來說,人氣和資源擴大的可能性也是相對更高,對於成員自身發展也是更加可觀,
只能說nine percent和next7都是這些利益撕扯下的失敗者,兩者的發展都沒有如同預期那樣可觀。只能說,急功近利並不是打造團體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