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頭部意外被磕傷,用這幾種方法處理很危險,父母別再做了

2020-12-19 小屁孩兒

文|文兒

暑假來臨,孩子有更多的時間來放鬆自己了,在小區經常可以看見到處瘋跑的孩子,滿小區的撒歡。而孩子的安全意識還不是太強,並不能夠很好的保護自己,難免會磕著碰著。特別是脆弱的頭部,一旦被磕傷就不是一件小事情。如果處理不當,極有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傷害。然而有些家長並不十分了解正確的方法,孩子頭部意外被磕傷,用這幾種方法處理很危險,父母別再做了。

只是給孩子揉一揉,或者用藥水塗抹傷處

當孩子的腦袋不小心磕了一個包時,沒有破皮流血時,父母很常用的一種方法就是給孩子揉一揉,試圖用按摩的方式來給孩子減輕疼痛,或者在受傷的部位塗抹上一些藥水,比如紅花油之類的。這些做完之後就覺得沒事了,傷處以後就會慢慢的恢復的。所以,對此就不管不問了。這種做法非常不嚴謹,很容易導致孩子的傷處情況更加嚴重。孩子磕碰淤血後搓揉會加速血液流動,使淤血擴散,使腫塊增大。錯誤的處理方式,會加重孩子的傷情,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孩子休克。

發現孩子沒什麼大礙,就不管了

有些家長就比較心大,當孩子的頭被不小心磕到了,起初是很擔心。但是一見到孩子沒啥事,腦部也沒有什麼異常,就覺得放心了,也就不管孩子了。以至於延誤了孩子的傷情,造成了更為嚴重的後果。其實,有時候在頭部受到撞擊時,並不會馬上做出反應,但是過了一會之後,可能不適的症狀才會顯露,比較嚴重的就是腦損傷,不及時治療很可能會留下什麼後遺症,到時候就晚了。

正確的處理方法:

首先,先觀察孩子的受傷情況,看看有沒有出血。若是沒有出血,更加不能掉以輕心,注意孩子的傷處,觀察是否有什麼腫塊或者其他受損情況。其次,要觀察孩子的反應。若是孩子不哭不鬧,看著挺正常,家長更加要謹慎,先觀察一段時間,看看接下來孩子是否會出現異常反應,比如精神不濟,動作遲鈍、嘔吐等不良反應,如果有,要趕緊把孩子送到醫院就醫。

孩子的腦部非常脆弱,有時候在大人看來不起眼的磕磕碰碰,可能就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還是要做好保護措施,從根源上杜絕、減少孩子受傷的可能性,做好監督工作。萬一發生了意外,也不要慌張,按照正確的處理方法,讓孩子儘快的恢復。

相關焦點

  • 當孩子遭到燙傷、磕傷時怎麼辦?這幾個急救常識家長一定要收藏
    在日常生活中,小孩子由於好奇愛動,缺乏安全意識,對自我的保護能力不強,很容易發生意外,比如小孩子磕傷、擦傷,不小心被燒傷、燙傷。如果家長稍微不注意,可能就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而好多家長往往不知道怎么正確應對突發情況,怎麼處理傷情,缺乏急救常識,很容易錯過最佳的救護時機,耽誤病情。
  • 幾種暗藏危險的遊樂設施,孩子很喜歡可也常出意外,父母可要管住
    有相關的專家總結出了下面幾個常見的小孩子愛玩,但卻經常出意外的危險遊樂設施,建議父母可要管住他們——1、海洋球海洋球在很多兒童遊樂設施內都會布置,比如大型的充氣城堡內。但其實它也有潛藏的危險,如果安全措施不到位或者父母看管不嚴,小孩隨時可能出現摔落、被器材纏住等危險。
  • 嬰幼兒「頭部著地」後,家長應該送醫還是怎麼做?新手父母得留心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在生活當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摔倒的問題,而摔倒如果只是磕傷手臂那倒也沒有什麼事情,但是如果一不小心就是後腦勺,或者頭部著地的話,就會讓家長非常的擔心,還害怕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智商發育。
  • 這幾種錯誤的避孕方法,讓許多女性身體受傷,別再用了
    現在許多年輕人追求獨立自由的生活,即便結婚了也不想早早地要孩子,而是通過一些避孕方式來達到短期避孕的目的。然而有不少年輕夫妻,因為使用了錯誤的避孕方法,反而讓身體受到很大的傷害,像以下這幾種錯誤的避孕方法,已經讓許多女性身體受傷,大家一定要注意了,別再使用。
  • 寶寶的頭部磕碰後怎麼辦?父母處理不當,影響智力發育還會有危險
    妹妹不敢馬上抱起來寶寶,觀察了一會兒,寶寶頭部沒有出血,精神狀態良好,才敢抱著寶寶安慰著。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開始學會了翻身打滾,爬行,走路,處於對世界好奇的寶寶,看到任何事物都想觸摸,但卻不知危險的到來。寶寶的腦袋又大又覺,摔跟頭時經常會摔到頭或碰到頭。只要沒什麼異常表現就基本不必擔心,極為偶然的情況,會導致腦損傷。
  •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一旦意外發生我們又該如何處理呢?
    兒童常見意外傷害的預防和處理1.動物傷害有的家長喜歡帶著孩子去郊外遊玩增進感情,但是由於野外環境多昆蟲,很多兒童會出現被蜜蜂蟄傷的情況,並引發過敏症狀甚至休克。兒童被蜜蜂蟄到的話,要先用乾淨的鑷子或者其他輔助工具把刺拔出或挑出,然後用力把殘留在兒童體內的毒液擠出體外,最後用弱鹼性的肥皂水或者乾淨的自來水把傷口洗淨。
  • 這5種遊戲暗藏危險,別再當拿手好戲逗孩子開心啦!
    袋鼠麻麻在此提醒家長們:逗娃玩要講究尺度和方法!有些親子互動的遊戲是暗藏危險的,比如「飛高高」、「騎脖馬」、「拔蘿蔔」.......今天為大家盤點:5種最常見的危險親子遊戲,看完就別再對寶寶做啦!這5種危險的親子遊戲,別再跟寶寶玩了!
  • 寶寶調皮意外受傷,這些才是正確的處理方法!轉給身邊爸媽
    這種孩子最不好帶,因為他們的反應太快,好動,一不小心就會有潛在危險。在這些危險中,相信寶媽們最害怕的就是寶寶撞到小腦袋了,這種情況最為危險,因為只看外表,確實不知道寶寶到底有沒有受傷。那麼,如果孩子不小心受了傷,寶媽們應該怎麼做呢?
  • 寶寶磕傷頭部後是否需要立馬送醫院,要先觀察這幾點
    寶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尤其是的腦袋相對身體來說又大又沉,在翻身、爬行、玩耍、學走路時經常會撞到或摔到頭,這在一般情況下都沒什麼問題,但偶爾也會發生重大事故,所以不能百分百放心,只要沒什麼異常表現就基本不必擔心,極為偶然的情況,會導致腦損傷,摔得很嚴重時,要注意觀察過後的情況,家長要及時做出判斷,以免延誤治療
  • 一定要讓孩子遠離這幾種危險!(家長必讀)
    3、在孩子胸前劃一條「隱形安全線」,高度大致是在胸口,告訴他如果窗戶或欄杆達不到這條線,就不要將身體探出去。✪讓孩子牢記,嚴禁攀爬窗臺或陽臺護欄,經過走廊時要靠內行走;✪建議家長為窗戶、陽臺安裝防護網,移除可供孩子攀爬的桌椅;✪家長出門時,千萬別將孩子單獨留在家中,以防出現意外;✪此外,家長還要提醒孩子,不得往窗外或陽臺外拋擲物品,避免高空墜物。
  • 以下這幾種方法可以救命!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就是來幫大家「避雷」的!請認真閱讀因為如果不小心發生意外以下的內容是可以救命的!1歲以內的嬰兒5次拍背法:將患兒的身體扶於家長的前臂上,頭部朝下,家長用手支撐傷病者頭部及頸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患兒背部兩肩胛骨之間拍擊5次。5次壓胸法:如果堵塞物仍未排除,實施5次壓胸法。
  • 孩子墜床,家長千萬別做這個動作,很危險!
    等到孩子安定下來,身上沒有明顯的外傷,就萬事大吉了。  那麼,這樣的處理辦法真的正確嗎?  相比明顯的皮肉擦傷,更重大的隱患藏在一些看不到的地方。孩子在墜床的時候,第一件事千萬不要直接抱起來,而是要先觀察孩子的情況,再採取相應的措施。
  • 孩子常見意外傷害處理方法之跌傷、碰傷。建議收藏!
    跌傷、碰傷跌傷、碰傷是兒童發生率最高的意外傷害。多發生於遊戲,奔跑、打鬧、推拉、被物體絆倒或從高處跌下時。受傷部位多為頭部和上肢 ,有時也可以出現內臟損傷。如果傷口有汙物先用棉籤蘸清水,由內向外將汙物清洗乾淨再用75%的酒精由內到外進行消毒。然後用創可貼或紗布做簡單包然後用創可貼或紗布做簡單包紮。如傷口較大,較深,先止血(可用紗布或乾淨衣物直接按壓止血)再做初步清洗和消毒後用乾淨紗布蓋在傷口表面,馬上去醫院做進一步傷口縫合及抗破傷風處理。
  • 暑假,一定要讓孩子遠離這幾種危險!(家長記得看)
    由於安全教育工作沒有做到位,關於暑假安全事故的新聞層出不窮。  這篇文章意在提醒各位家長,和學校一起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防患於未然。  暑假期間,一定要讓孩子遠離這幾種危險,希望家長再忙也要看一看。
  • 孩子摔倒後頭部血腫,揉一揉就沒事了嗎?方法錯了會很危險
    在我小的時候,出現腫塊時,我的父母也往往會這麼做,用手幫我揉揉,希望這樣能夠快速的消腫。可是這樣真的能夠做到快速消腫嗎?可見,在孩子摔倒之後,頭部受到碰撞,如果不去使用正確的方法去稍加處理就會引發一些非常嚴重的問題。孩子頭部受到碰撞會引發哪些問題?1.
  • 乳痂處理不好會傷害到寶寶,別做無知的父母,正確方法告訴你
    導讀:乳痂處理不好會傷害到寶寶,別做無知的父母,正確方法告訴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乳痂處理不好會傷害到寶寶,別做無知的父母,正確方法告訴你!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別再用它幫孩子「睡頭型」,醫生從不給孩子用,卻銷量過萬
    導讀:別再用它幫孩子「睡頭型」,醫生從不給孩子用,卻銷量過萬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別再用它幫孩子「睡頭型」,醫生從不給孩子用,卻銷量過萬!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兒童意外傷逾六成發生在家中 常見意外傷害處理指南
    ,以及兒童意外受傷後第一時間的處理方法。而氣管進入異物引起窒息,也應該按照下文介紹的方法進行現場急救。除了心肺驟停、吸入異物造成窒息以外,假如孩子出現上述症狀、表現,應該立即送到醫院急診科。   假如孩子受傷後沒有出現上述症狀,家長可以按照本系列中介紹的方法給孩子進行處理,但也需要隨時觀察孩子,一旦出現上述症狀同樣需要立即送院。
  • 入園前,父母要給孩子樹立這3個安全意識,遠離「危險隱患」
    安全教育一直以來家長最為擔心的事情,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的注意力基本就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孩子的安全牽動著每一個父母的心。但是即便是家長再用心的去照顧孩子,也會有意外的發生,幾乎每個孩子都是在磕磕碰碰中過來的。畢竟家長不能時時刻刻的陪在孩子身邊,所以,給孩子樹立安全意識就變尤為重要。
  • 0-3歲寶寶突發意外的急救處理和必備藥品清單
    寫過這麼多,如果你只有看一篇的精力,那就一定要看這篇——帶娃出行必備藥品以及突發意外的急救處理。因為關鍵時刻,也許它能救你的孩子一命。過年人多常常自顧不暇、再加上不熟悉的環境,小意外在所難免,再說,咱們也做不到讓孩子一分鐘都不離開視線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