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人民網微博發布了一則新聞報導:
湖南婁底一名4個月大的女嬰,左腳的第四個趾頭被襪子上的線頭纏繞,長時間無人知曉,導致血液流通不暢,肌腱斷裂、壞死,醫生說或許需要把這個壞死的腳趾頭切掉。
類似的新聞頻頻發生,卻依舊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作為一名母親,著實感到心頭一顫。
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心尖寶貝肉,每個媽媽都想給孩子最好的。
但有時候,因為不知道、不了解、經驗不足,一個小小的失誤,就有可能對孩子造成嚴重的、不可逆的傷害,尤其是寶寶的貼身衣物,我們總給寶寶我們認為最好、最美的,卻往往忽視了危險的存在。
1、
小手套、小襪子
藏在可愛背後的危險
小月齡的寶寶喜歡玩手,有時候還會用手在臉上亂抓,經常一下沒注意,臉上就多了幾道血痕。為此,會給寶寶帶上小手套,避免抓傷。
此外,很多爸爸媽媽認為寶寶的腳易受涼,因此會給寶寶選一雙小襪子。
然而,寶寶的手套襪子做工質量層次不齊,尤其針線、接縫處理等,裸露的線頭,或者稀疏易斷的針線,容易發生如新聞中纏繞的危險。
另一方面,寶寶戴上這樣的小手套,雖然能有效防止把臉抓傷,卻也有一些不利影響:
影響嬰兒手腕處的血液流通,甚至一些劣質手套裡的線頭可能纏住嬰兒手指頭,發生危險。影響寶寶的觸感及腦部發育。影響寶寶手指頭的靈活性。套上手套後,寶寶的五指活動空間受限,無法自由活動。
科學研究發現,0-3個月的寶寶所發生的行為都是無意識的原始行為,但通過手的自由活動,會逐漸在大腦內形成手、眼、腦互相結合的連結。
如果把孩子的手套起來,孩子就失去通過手去探索和觸摸世界的機會,無法感受到外界的信息,從而阻礙孩子的感官系統發育及腦部發育。
其實,要避免嬰兒臉被抓,最有效的方法是勤剪指甲。
嬰兒身體發育很快,3-5天檢查一次指甲,如果長長了,及時修剪就可以。
另外,帶線頭的襪子千萬不要給寶寶穿,或者把襪子反過來穿,這樣線頭都在外面,雖然看起來不美觀,但是安全。
2、
圍巾雖保暖
危險卻是一線牽
孩子一般個頭比較矮,如果圍巾太長,就極有可能因為夾入電梯、車輪胎、或者其他縫隙而勒住脖子,窒息死亡。
杭州一位老人騎電動車接孫女回家,因為孫女戴的圍巾太長,一端捲入車輪中。當聽到孫女呼喊後,老人立即停車,此時孫女頭部被拉扯到車輪胎處,滿臉是血。幸虧及時停車,搶救及時,沒有危及生命。
但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幸運。
在陝西渭南市大荔縣,一位3歲女童在幼兒園滑滑梯時,因為圍巾被掛住,懸在半空中,當被發現時,已經死亡。
浙江都市快報的《好奇實驗室》欄目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假人模擬孩子戴圍巾,坐在電動車後方,不一會,就因為圍巾捲入車輪中,僅3秒時間,孩子就被拉扯至車輪處。此時,身高1米78的試驗員完全拉不動假人。
根據測試,成年人頸部受力程度約120公斤,而兒童的頸椎更脆弱,只有成年人人的1/3,也就是40公斤。
如果電動車以40公裡的速度行駛,兒童被車輪拉扯下來,瞬間作用在兒童頸椎的力量約5倍的受力極限,極易發生頸椎錯外或斷裂。
頸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給孩子佩戴圍巾時一定要注意避免過長,選擇圍脖替代更為合適。
3、
帶繩子的衣服、褲子
方便卻不放心
中央電視臺曾在中國科學院第三幼兒園做過一個實驗:
選擇一個1米的假人,綁上10公斤重的沙袋背心,這樣,假人就相當於一個3歲兒童的重量和身高。然後給這個假人穿上帶有繩子的連帽衫,讓他從滑滑梯上滑下來。
當帽繩比較短時,不會出現什麼意外;
但當帽繩比較長時,危險出現了:在假人滑下時,帽繩有可能會落入滑滑梯的縫隙中,末端的繩結會卡在縫隙處,從而拉住假人,讓假人懸在滑滑梯中間。
那這時帽繩對孩子的拉力有多大?
實驗組請來清華大學力學實驗教學中心的老師測試,結果發現這種情況下,帽繩被卡的力是680牛,相當於70公斤,是小孩體重的5-6倍。
這個力量可以輕鬆地把幾十根筷子折斷。
如果後面有其他孩子把假人推下來,這時產生的拉力達1300牛,也就是140公斤的力,是小孩體重的10倍。
北京中醫藥大學骨科主任說,這樣的力量作用在孩子身上,足以造成死亡。
當繩子勒緊脖子時,首先壓迫皮膚、然後是氣管,如果孩子比較胖,可能連搶救的機會都沒有。
其實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案例很多,不僅在中國、在80-90年代的歐美都有發生。
在國外有強制性的標準,而我國也在2015年5月26日,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共同發布了《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範》,規範中明確指出,嬰幼兒及7歲以下兒童服裝「頭部和頸部不應有任何繩帶」。但這只是一個推薦標準,並無強制性。
日常生活中,很多爸爸媽媽認為穿連帽衫很省事,天冷或下毛毛雨時,直接把帽子戴上就好了。
但小孩子喜歡蹦蹦跳跳,衣服帽子上的繩子,有時候就成了傷害孩子的索命繩。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選購衣服時,家長要格外注意,不要圖一時方便和好看,給孩子的安全埋下定時炸彈。
4、
鉚釘、亮片、配珠
blingbling美麗的負擔
很多爸爸媽媽都想把自己孩子打扮得時髦又漂亮,這時候,帶鉚釘、亮片、配珠等多裝飾品衣服成功吸引了爸爸媽媽的注意。
可別小看衣服上的這些小裝飾品,每年醫院都會收到多起兒童因為誤食衣服上小飾品的案例。
因為生理原因,3歲及3歲以下的嬰幼兒喜歡把東西塞進口裡,而衣服上那些閃閃的亮片、紐扣、鑽石等物品,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
如果這些裝飾品黏貼不牢或者抗拉強力不夠,極有可能被孩子扯下來,放入嘴中,導致誤食。
實際上,國內也曾出現過多起兒童服裝因為小零件脫落而被召回的情況。
因此,在購買兒童衣服時,應儘量簡單、無裝飾品,如果有紐扣,還需要查看紐扣是否牢固。
5、
舒適易穿脫
寶寶衣服的首選條件
無論是小寶寶,還是已經上幼兒園的孩子,選擇衣服最重要的一點都是:以穿脫容易為原則。
對於小寶寶,因為吐奶、口水、排尿、排便等問題,經常需要更換衣物,如果衣服過緊或不方便穿脫,既增加穿衣服難度,又增加了穿脫衣服的時間,更會增加感冒風險。
就算是上了幼兒園的孩子,手腳協調性還不強,如果衣服難以穿脫,一方面會增加老師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孩子會因為不會穿脫衣服而產生挫敗感。
同時,小孩子生長發育很快,也好動,容易出汗,穿相對寬鬆的衣服既有利於散熱,也有利於寶寶骨骼發育。
上衣儘量選擇敞領,不要選擇高領衣服。寶寶脖子相對較短,如果穿高領衣服會限制頭部的活動,也有可能會刮到寶寶嬌嫩的皮膚,讓寶寶感覺不舒服。
而且在穿脫衣服時,高領衣服會遮擋寶寶的視線,容易引起寶寶的恐慌。
每一個安全提醒後面,都有無數例悲劇用血和淚、甚至是生命來證明其真實性。但大部分人都始終不願相信,那概率極低的慘劇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又或者認為,自己已經足夠警惕,能時刻呵護在孩子身邊。
新浪育兒曾做過一個調查,發現52%的兒童意外,均發生在父母在場的情況下。
作為家長,也許無法規避孩子成長路上所有的危險和隱患,但至少在可控的範圍內,還是需要幫助孩子避免不必要的危險。
給孩子選擇安全的衣物,這是給孩子創造安全環境的第一步。
————————
圖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親子派,專注0-8歲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