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藝術點亮生活:傾聽中康藝術長廊背後的梅林故事

2020-12-18 騰訊網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15日訊(記者 黃思凌 邱曉潔 見習記者 楊銘琪)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城市的街道和在這裡生活的人,點點的印記承載著無數回憶。一條路,一段史,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成就不僅在於高樓林立,車如流水,還濃縮在大街小巷的變化之中。「一街一路」中康藝術長廊的建設,如同一顆種子,伴隨梅林共同成長。

「藝術從來就不是高高在上。它應該無處不在,平凡又貼近民心。」8月14日上午,梅林街道黨工委書記邵建平在第二十八期福田發布中,化身為「文化解說員」,帶領記者以梅豐社區創意公園為起點,打卡中康藝術長廊中各具特色的藝術標誌物,講述從中康路蝶變成中康藝術長廊的梅林故事,開啟了一趟文化探尋之旅。

綻放梅林,細看美麗變遷

在發布過程中太陽雨說來就來,但是雨過天晴,下雨也無積水。據了解,梅豐社區公園採用了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不積水不外滲,這是一種可持續化的嘗試,梅林在設計上也踐行著環保、生態理念。

邵建平向市民介紹,這道為大家遮風避雨的風景線是一條結合了黨建信息、居民休憩的文化長廊,內側的文化展示牆從「1990年,福田建制」到「2019年,中康藝術長廊啟動建設」多維度地講述了深圳-福田-梅林各歷史階段的大事件。

此外,創意公園的其他藝術作品也是十分有特色。見證社會進步的《見證》雕塑,標示著梅林的「高度」與「溫度」;非常受孩子們歡迎的花瓣椅,除了歡聲笑語還有詩意盎然。

來到「裂縫花園」前,邵建平感慨道,「有破有立,改革創新是深圳的根和魂,二十多年的一個水泥板塊,通過我們的改造,現在變成了非常美觀和實用的街區公園美景,是不是也是我們深圳人的一種精神象徵呢?」原來,「裂縫花園」保留了原場地的記憶,讓原有的混凝土場地重新呼吸,將應該被處理掉的建築石塊改造成可以長滿青青綠草的花園,生機勃勃。

「六花散漫飛滿空」,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形如飄落的梅花雕塑《尋梅》,表達的是「尋梅而來,便得梅林」的優美意境,吸引許多市民在雕塑前打卡合影。

印象梅林,藝術點亮生活

為了充分發揮街道貼近民生的基層優勢,通過「梅林新街坊」居民自治模式,梅林街道多次邀請國內外行業專家、設計師、社會組織和居民面對面進行溝通調研,通過與生活在這裡的居民共話、共建、共享,讓「中康藝術長廊」真正做到大家的心坎上。

伴著藝術化的電箱和極具趣味性的公共雕塑,抬頭是《梅林印象》藝術圍牆,展現了梅花生長開放的四種狀態,低頭是由各種圖案組成的藝術井蓋,無論是漫步緩緩欣賞,亦或是坐車匆匆經過,濃厚的藝術氣息無處不在。

中康藝術長廊還有表現深圳中軸北的《都市風景線》,設計師用剪紙手法來表現深圳中軸北的都市風景,畫面從「龍母宮」為起點,展現深圳特色建築、梅林特色建築和歷史元素。

邵建平對這次文化之旅進行總結,展望未來。他告訴記者,「未來,中康藝術長廊將和生活在這裡的社區居民一起成長,持續地參與城市蛻變過程,讓藝術激發城市活力,讓市民在文化滋養中獲得幸福感。」

相關焦點

  • 讓藝術點亮生活, 中康藝術長廊譜寫活力梅林文化新篇章
    讓藝術點亮生活, 中康藝術長廊譜寫活力梅林文化新篇章 2020-08-15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藝術開啟街區新生活,深圳公共雕塑展在「中康藝術長廊」開幕
    南都訊 記者謝湘南 12月16日下午,第五屆深圳公共雕塑展在「中康藝術長廊」啟動儀式後拉開帷幕,開幕式在梅豐社區創意公園舉辦。本屆公共雕塑展以「嫁接」為主題,通過切入社會現實的藝術行動,積極介入街區生活,激發城市空間的潛能。展覽發生地頗為特殊,不是在美術館,而是在深圳市福田區中康路公共空間中,打開了這個街區生活的新界面。
  • 隆興小學有條「童畫」藝術長廊
    ▲隆興小學藝術長廊(局部) 通訊員供圖本報訊(記者 何春林 通訊員 李吉)11月23日,天元區隆興小學舉辦了首屆一年級學生美術作品展,學校裡多了一條掛滿「童畫」的藝術長廊。課餘時間,孩子們會帶上自己的小夥伴,來到藝術長廊講述自己畫畫的故事,欣賞其他同學的畫作。該校美術教師介紹,這些作品全部是孩子們自己創作的,老師在前期搜集的500多幅作品裡挑選了100多幅,展示在學校學術報告廳外的藝術長廊。接下來,藝術長廊還會更新不同主題的美術作品。
  • 設立「藝術點亮生活」專款 助偏遠地區兒童圓藝術夢
    本報訊(記者 欒吟之)最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和上海影視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了一場特殊的活動「藝熔新時代,愛播人世間——『藝術點亮生活』慈善義拍」,出生於上海的旅奧畫家陸志德捐出自己的一批作品以及他收藏的名家藝術作品,將籌集的善款用於資助上海和邊遠地區貧困兒童,資助殘疾兒童與自閉症兒童、眼疾患者等恢復健康。
  • 有效溝通之傾聽,傾聽的藝術,你真的懂嗎?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可避免的要與人進行溝通,而想要真正有效的溝通必須要先學會傾聽,但傾聽的藝術,你真的懂嗎?我們先來看一下下面這個故事:有一次美 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說:「你長大後想要當什麼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當飛機駕駛員!」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 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小朋友想了想:「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先跳出去。」
  • 吳宜夏:藝術點亮鄉村
    文化與自然的融會貫通背後,也離不開村民的觀念改變。村民們會咋說?跟隨攝製組的鏡頭,走進五彩斑斕的百裡峽藝術小鎮(河北省淶水縣)......這裡咋樣?2019年接待遊客五百萬,大家細品。吳宜夏最嚮往的人生狀態亦是如此,這是一位不留遺憾的設計師走在鄉村振興路上的故事。
  • 傾聽,是教育的藝術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我在我的家庭教育講座中總是提及: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一於訪問一名小朋友如果不懂,就請聽別人說完吧,這就是「聽的藝術」:1、傾聽不要聽一半。2、還有,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別人所說的話上頭。家長朋友,當我們面對孩子的傾訴時,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呢?
  • 夜讀丨傾聽是心靈的藝術
    主播讀經典 陪你說晚安,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鄒城市融媒體中心主持人張娜,傾聽是「心靈的藝術」,充滿智慧的人正是那些懂得傾聽的人。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畢淑敏的文章《讓我們傾聽》。讓我們傾聽畢淑敏世上的人,天然就掌握了傾聽藝術的人,可說風毛麟角。不信,咱們來做一個試驗。
  • 杭城「藝術地標」遠洋樂堤港三大藝術活動點亮聖誕季
    藝術聖誕樹點亮夢幻冬季坐落於遠洋樂堤港南廣場的繽紛鏡面聖誕樹裝置,超過10米,由波蘭知名藝術家Peter Kania操刀,創作靈感來自於蒙德裡安式的格子畫構圖。有別於傳統的聖誕樹,紅黃藍三色的不同的立方玻璃體層層相疊,最終構建起這富有時尚、藝術與夢幻氣息的創意裝置。除了這頗具吸睛的創意聖誕樹,亮燈儀式也滿滿驚喜。視覺藝術秀,帶來光與影的時空故事。融入時空環境的螢光小提琴表演者帶來奏優雅又激昂的旋律,開啟了一場光的暢想。
  • 日本潮流藝術家村上隆入駐抖音,分享藝術背後的故事
    據了解,「DOU藝計劃」始於2019年8月,由抖音聯合書法、舞蹈、音樂、戲曲、美術、音樂等領域的權威機構共同發起,旨在服務藝術創作與交流,讓大眾更接近藝術。截至2020年6月,抖音平臺藝術內容短視頻已達2.8億條,累計1.5萬億播放量。
  • 粉筆字行乞者背後故事:用堪稱藝術的字體,書寫自己心酸的故事!
    現在乞討人員乞討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有的衣衫襤褸,跪在冰冷的地上,有的則賣唱等,而小編見到的還有一種,就是以在街頭寫粉筆字乞討,用他們工整堪稱藝術的粉筆字,去博得路人的讚賞還有同情。今天平凡人欄目帶你走進這個群體背後的故事。
  • 梅林中學高二美術班素描教學成果展 孕育具有獨立精神的藝術傳承者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娥靜穆的雕塑、準備習練的芭蕾舞演員、舊時代的街道……11月25日,「美好時光」梅林中學高二美術班素描教學成果展在福田書畫院舉行。展覽展示出梅林中學高二美術班50多名學子本學期創作的60多幅作品,他們以紮實的功底應對千變萬化的高考內容,用藝術的畫筆描畫眼裡的世界。記者現場看到,這些作品包括素描靜物和圖像翻譯兩大類,其中圖像翻譯為對影像作品的二次創作、美術呈現。細緻的筆觸、嫻熟的技巧、富有創意的表達,以及對畫面整體關係的控制能力,不難看出這是同學們長期深入的分析與訓練的結果。
  • 廢輪胎變身花盆,松江這裡的居民搭起「藝術長廊」
    廢輪胎變身花盆,松江這裡的居民搭起「藝術長廊」 2020-04-20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藏特殊兒童公益畫展「用藝術點亮夢想」
    西藏特殊兒童公益畫展「用藝術點亮夢想」 2019-11-10 18:10:06   「I Do用藝術點亮夢想」西藏特殊兒童藝術作品公益展9日在北京798藝術區開幕。此次公益畫展由I Do 基金會主辦,是為來自西藏拉薩市特殊教育學校的224名「藏地梵谷」打造的專屬展覽,展出了基金會藝術支教期間,孩子們在藝術家指導下創作的400多件作品。  著名表演藝術家蔡明女士當日獲頒「藝術夢想項目愛心大使」榮譽證書。
  • 藝術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懂得「美」背後的生活哲學
    更重要的是懂得生活可以說,就藝術而學藝術,學到的是技能,受益一時,融藝術於生活,練就的是思維,影響一世。學生們一開始都很納悶,但當他們含到了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二十分鐘的時候,他們就會發現,一粒小小的葡萄乾,味道的層次比最高級的紅酒或者茶更豐富,剛入口時甘甘的,然後有一點甜味,這點甜味再慢慢滲透出來,直到整個口腔甜如蜜…… 如果把這種過程拿來觀察、體會、發現日常生活中的別的小東西、小物件,觀察力便會大大提高,哪怕是一些別人熟視無睹的東西
  • 柳工856H裝載機「繪製」全球最長藝術長廊
    素有「全球最長藝術長廊」之稱的斯德哥爾摩地鐵站位於北歐瑞典首都,目前正在建設延長線項目,而柳工856H裝載機作為重要成員負責隧道施工,以中國力量推動「藝術長廊」、瑞典高端成熟市場基建項目的建設。素有「全球最長藝術長廊」之稱的斯德哥爾摩地鐵站位於北歐瑞典首都 去年年底,某中資大客戶與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籤署2.57億元地鐵延長線項目。
  • 三星W21 5G:藝術點亮生活,科技觸達人心
    步入現代生活後,藝術品收藏與品鑑仍然是當今最時髦的生活方式之一。 從君子之道,助君子之志,W21 5G希望為藝術收藏家們構築專屬美學空間,見證收藏者與藝術相交、與藝術共生,點亮生活中的詩意與光輝。 折射內心光輝,藝術即不朽 藝術品的收藏不只為滿足悅目之歡,更在於對心性品格的滋養。
  • 遊戲點亮童年 藝術啟迪夢想
    「遊戲點亮快樂童年」是今年學前教育的重頭戲。練書法、學珠算、講英語這些家長們最愛培養的「特長」在幼教專家的眼裡都是「拔苗助長」的行為,實則危害很大。相反,讓孩子做遊戲,陪孩子玩遊戲,才是他們童年生活中,最該做的「正經事」。
  • 文化引領夢想 藝術點亮人生
    該校已成為青海省中學藝術教育排頭兵的熠熠之光。文化蘊藉藝術立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紮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學校秉承「習藝明禮、弘揚特色」的辦學宗旨,「文化引領夢想、藝術點亮人生」的辦學理念,「文藝相融、禮樂立身」的育人目標,以藝術教育為特色,為全國各大藝術院校輸送了大批優秀的藝術學子,是中央民族大學藝術類生源基地,也是西寧市唯一一所兩次受教育部表彰的「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
  • 文化引領夢想 藝術點亮人生
    該校已成為青海省中學藝術教育排頭兵的熠熠之光。文化蘊藉藝術立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紮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學校秉承「習藝明禮、弘揚特色」的辦學宗旨,「文化引領夢想、藝術點亮人生」的辦學理念,「文藝相融、禮樂立身」的育人目標,以藝術教育為特色,為全國各大藝術院校輸送了大批優秀的藝術學子,是中央民族大學藝術類生源基地,也是西寧市唯一一所兩次受教育部表彰的「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