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區今天共有20個項目集中開工、竣工和籤約,總投資額超過79億元,涵蓋了產業、交通、水利、教育和醫療等方面,既有助推澄海區產城融合發展進程的東方曙光智慧產業園項目,也有關乎澄海區城鄉品質提升的汙水處理系統升級及雨汙分流改造工程,還有備受群眾關注的萊美路、省道231鳳灣線路面改造工程等道路工程。
(1)開工項目9個,總投資67.85億元
東方曙光智慧產業園項目開工
新開工的東方曙光智慧產業園項目位于澄海區東裡鎮,佔地面積420畝,分三期滾動開發,首期建設25萬平方米通用廠房,於2020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新開工的嶺海中小微企業創業園通用廠房項目以解決城區工業小作坊騰退問題為根本目標,探索結合科技孵化基地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等工作,推動「出城入園」共享型經濟發展,首期工程預計2020年6月30日前完成,實現企業入駐。
汕頭市六合現代產業示範區
現代產業園C區嶺海中小微企業創業園通用廠房項目
項目以解決城區工業小作坊騰退問題為根本目標,探索結合科技孵化基地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等工作,推動「出城入園」共享型經濟發展。項目總投資約6.72億元,總用地面積92.32畝,總建築面積19.8萬平方米,位于澄海區鳳翔街道嶺海工業園, 其中,一期工程建築面積16.5萬平方米,擬建1棟7層通用廠房、5棟8層通用廠房及1棟3層配套用房和園區及周邊配套設施,計劃於2020年6月30日前完成,實現企業入駐;二期工程同步建設,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擬建1棟8層研發大樓和1棟16層員工宿舍,計劃於2021年6月30日前竣工驗收、交付使用。
國道539線澄海萊美路段路面改造工程
國道539線澄海萊美路段是連接南澳大橋的重要交通要道,因路面破損嚴重,部分路段已明顯沉降,同時部分配套設施仍不完善,急需進行大修改造。為此,澄海區委、區政府決定啟動國道539線萊美路段路面改造工程。項目總投資約1.93億元,路線全長約12.13公裡,建設內容為在保持現有道路平面線形不變的前提下,把原水泥砼路面改造成瀝青砼路面,改造完善沿線平交口、標誌標線、排水系統、臨溝安防等設施,配套完善綠道系統和LED光源路燈,提升道路品質。目前,項目已完成所有前期工作並於近日開工建設。
省道231(鳳灣線)陽坑橋至立德路段路面改造工程
省道231(鳳灣線)為廣東省的公路幹線,是澄海區南北向連接隆都、蓮下、蓮上等鎮的交通要道,也是連接澄海區與潮州市的交通運輸動脈,同時還是瀋海高速G15、潮汕環線的連接線,與地方道路共同形成澄海區縱橫交錯的路網格局。近幾年,隨著交通量的劇增及超載車輛的增多,該路段車流擁擠,混合交通嚴重,路面出現嚴重破損。為此,澄海區委、區政府決定啟動省道231(鳳灣線)陽坑橋至立德路段路面改造工程。項目總投資約1.72億元,路線全長13.68公裡,建設內容為保持現有路線走向,按雙向四車道調整優化路幅布置,增設新縱向排水管,設置雙篦平置式雨水井,全線加鋪厚度26釐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對部分橋梁、涵洞進行改造,配套相關的交通安全設施及公路綠化。目前,項目已完成所有前期工作並於近日開工建設。
澄海區東片取水頭部遷移工程
近年來,澄海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群眾用水飲水問題,將保障群眾的飲水安全作為重大的民生工程。為切實解決澄海東部片區20多萬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讓群眾喝上安全衛生的「放心水」,澄海區委、區政府決定啟動澄海區東片取水頭部遷移工程。項目總投資約2.07億元,主要建設1座取水泵站、原水輸水管,並保留東部水廠、溪南水廠等水廠原有的取水頭部設備,作為應急備用設施。目前,項目已完成各項前期工作,於近日正式進入施工階段。
澄海中學白沙校區二期建設工程
近年來,隨著澄海區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區學生增長幅度較大,全區教育規模結構性矛盾突出,城鄉教育發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在去年投入4.5億元建成澄海中學白沙校區一期、實驗高中興華校區和實驗高中下窖校區基礎上,為進一步提升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水平,促進義務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澄海區委、區政府決定啟動建設澄海中學白沙校區二期建設工程,緩解城區初中學位緊張問題。項目總投資約1.73億元,建設用地面積約33.36畝,建築面積約3.69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興建教學樓、實驗樓、科學館各1棟,學生宿舍2棟和遊泳館、食堂、地下車庫,增加招生規模1500人,學校招生規模達到3500人,實行全內宿管理。項目於近期開工建設,計劃於2020年8月1日竣工交付使用。
(2)籤約項目2個,總投資2.19億元
澄海科創中心項目
項目由廣東眾創時代諮詢有限公司在澄海投資創立,總投資9900萬元,建成後預計建築面積超10萬平方米,是澄海首個科創中心,將引進玩具工業設計、科創高新、文化創新、電商銷售類企業入駐,設立「產品創新研究院」「博士工作站」「產業學院」作為科創中心引擎驅動,打造產教融合、產城一體的綜合型服務平臺和輻射澄海玩具產業的公共服務平臺,同時,將以創業孵化平臺為基礎,逐步向市、省申請認定創新孵化器,力爭成為國家級孵化基地。目前,項目已經完成用地招投標工作及合同籤訂,正式啟動規劃建設,計劃在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
智能互動玩具和智能穿戴系列產品技術改造項目(二期)
項目由奇士達(廣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1.2億元,位于澄海區蓮下鎮安澄公路程洋岡路段,建設內容為新建廠房及配套2.5萬平方米,規劃建設智能互動娛樂產品研發中心和檢測中心,購置一批設備和引進生產線,以及改造環保設施。項目計劃建設期為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建成投產後預計每年新增營業收入6000萬、新增創匯400萬美元。
(3)竣工項目9個,總投資9.12億元
主要重點項目有:澄海區鳳翔路改造及周邊配套工程、汕頭市豐迪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舊廠房「三舊」改造配套工程(澄海奧飛市民廣場)。
這些項目的落地開工、竣工投產,將有力地推動澄海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也必將有效改善群眾居住環境,提升澄海區區教育醫療水平,讓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群眾。
潮陽區27個項目籤約、動工或竣工,項目投資總額約41.82億元,涵蓋交通、產業、水利、民生等多個方面,投資規模大、民生項目多、發展前景好、產業帶動力強,對進一步改善民生、推動潮陽經濟社會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籤約項目1個,總投資15億元
潮汕三科農商城項目
位於潮陽區金浦街道,總投資15億元。計劃建設集現貨批發交易、電子商務、加工配送、倉儲物流、進出口貿易、商務配套等為一體輻射粵東乃至全國的大型農商城。
(2)開工項目14個,總投資17.62億元
其中交通項目2個、水利項目4個、產業項目3個、民生項目4個、文化項目1個。
省道234線潮陽關埠至西臚路段路面改造工程
估算投資約1.45億元,改造路線全長6.328公裡,計劃改造和拓寬舊路面,優化完善平面交叉、排水、交通、路燈、綠化、安防等配套設施。
國道324線潮陽紅旗嶺至梅花路段路面改造工程
估算投資約1億元,改造路線全長13.02公裡,按一級公路設計標準進行改造,並優化平面交叉、排水設施、交通設施。
汕頭市萬盛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廠房及配套項目
投資總額約2.25億元,佔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建設鈑金智能生產現代工廠,主要生產背光模組件(電視機背板)、網絡通信設備結構件、精密機箱等,項目建成將進一步提升潮陽製造業發展水平。
汕頭市潮陽區祺洲東部廣場項目
位於新華大道東側,投資總額約3億元,總建築面積9.9萬多平方米,是集餐飲、娛樂、商務辦公、酒店為一體的綜合性新型商業體,配套大型綠化鋪裝廣場以及立體的開放式商業街。
廣東曼娜內衣有限公司無縫內衣褲生產技術改造項目
總投資2000萬元,購置無縫內衣機60臺,項目投產後年產無縫內衣褲1000萬件,年新增銷售收入2500萬元。
汕頭市潮陽區中醫院易地建設項目
位於城南街道新華東路東側,總投資2.88億元,用地面積約33畝,規劃總建築面積8.1萬多平方米,按三級甲等中醫院標準建設,規劃建設門診綜合樓、住院大樓、中醫傳統診療中心、教學樓、行政樓、中藥劑制室,設置床位800張,配套汙水處理設施以及停車場。
潮陽區美麗宜居鄉村示範村建設項目
總投資約2.58億元,涉及第一、二批美麗宜居村創建44個涉農村(社區),計劃以「清垃圾、治汙水、建廁所、修村道」為重點,啟動247個批覆創建項目,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打造美麗宜居鄉村示範村。
潮陽區省定貧困村新農村示範村建設項目
總投資約7100萬元,計劃啟動43個批覆創建項目,並實施源頭截汙、雨汙分流項目建設,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將省定貧困村打造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
世紀花園項目
總投資1.48億元,計劃建設總建築面積近5.6萬平方米的2幢27層高層商住樓及二層地下停車場,配套商業服務設施,為市民休閒、購物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場所,促進消費增長。
汕頭市潮陽區國家綜合檔案館建設項目
概算總投資4824.87萬元,總規劃用地面積2600平方米,擬建設1棟6層高的綜合檔案館,總建築面積5658平方米,包括綜合檔案館、室外附屬(園林綠化、場地道路工程)等。建成後將符合綜合檔案館「五位一體」目標要求,滿足潮陽區檔案接收管理需求。
鯉魚陂水谷饒、銅盂段治理工程
總投資為2500萬元,清淤疏浚河道長度12公裡,護岸加固整治長度11.6公裡,增設排水涵拍門8套。
中港河(潮陽段)治理工程
總投資為7300萬元,清淤疏浚河道長度20.86公裡,護岸加固整治長度34.36公裡,加固堤防8.155公裡,新建涵閘1座。
龜海北乾渠(城南街道段)治理工程
總投資為2200萬元,清淤疏浚河道長度10.7公裡,護岸加固整治長度10.264公裡,拆除重建過路涵1座。
貴嶼老練江治理工程
總投資為3700萬元,清淤疏浚河道長度16.77公裡,護岸加固整治長度12.673公裡,建設景觀節點4處,總長度2.48公裡。
(3)竣工項目12個,總投資9.2億元
其中交通項目2個、產業項目2個、水利項目6個、 民生項目2個。
省道237線潮陽區貴嶼至和平路段改建工程
總投資2.06億,全長18.149公裡,按一級公路技術標準進行改建,拓寬路面至24米,完善排水防護工程、路燈、綠化等配套設施。
城區新華中路中段改造項目
總投資約2000萬元,由深圳市金亨利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全額捐資建設,全長約830米,東接新華中路東段新建路段,西至南門橋環島,改造內容包括道路、照明、交通、綠化和新建片區排澇、排水管網工程。
潮陽區谷饒澇區新建谷饒泵站工程
總投資1億元,建成谷饒泵站設計排澇流量38.9立方米/秒,裝機臺數5臺,總裝機容量4000千瓦;完成谷饒溪與新建泵站980米連接河段整治、河口官田坑250米堤防按20年一遇防洪標準達標加固。
潮陽區銅盂澇區電排站新建工程
總投資3400萬元,建成澇區電排設計排澇流量18.65立方米/秒,裝機臺數6臺,總裝機容量1500千瓦。
銅盂神仙裡澇區新建泵站
總投資1700萬元,建成澇區電排設計排澇流量4.85立方米/秒,裝機臺數3臺,總裝機容量480千瓦。
潮陽區靈山電排站新建工程
總投資1000萬元,建成澇區電排設計排澇流量6.41立方米/秒,裝機臺數2臺,總裝機容量520千瓦。
潮陽區貴嶼鎮仙馬泵站工程
總投資1200萬元,建成澇區電排設計排澇流量9.46立方米/秒,裝機臺數3臺,總裝機容量945千瓦。
和平陳厝寮澇區新建泵站工程
總投資2600萬元,建成澇區電排設計排澇流量19.53立方米/秒,裝機臺數5臺,總裝機容量1050千瓦。
汕頭市星河電子商務產業園項目
一期總投資8000萬元,已建成高標準園區綜合大樓1棟、現代物流倉庫1棟,配套道路、水電設施。目前產業園硬體設施按規劃交付使用,已有本地多家企業入駐經營。
汕頭市潮陽區絲苗米產業園項目
總投資2.1億元,實施包括農業設施、土地流轉、產業融合、科技研發與信息支撐、農業品牌等5個方面12個項目。目前,園區新增農業機械設備68臺套,稻穀日烘乾能力增加540噸,大米日加工能力增加160噸,園區綜合機械化率達80%,基本實現優質絲苗米生產、加工、物流、倉儲、營銷鏈式發展。產業園絲苗米註冊商標11個,培育糧豐牌系列大米20個,名牌產品1個(糧豐配方米)。
東山公園改造及配套設施項目
總投資1.65億元,改造後的公園佔地面積約50畝,地面增設了650米塑膠跑道、兒童活動區、噴泉景觀、水體景觀、露天音樂廣場以及休閒區等六大功能區,地下配套二層商鋪及三個停車場,總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同時鄉賢捐資建設了58米便民地下人行隧道,改造了400米公園西側道路和520米公園路並配套路燈等設施,項目提升了潮陽的城市品位及群眾的生活品質。
新興廣場建設項目
位於潮陽城區北閘入口,總投資4000萬元,用地面積約47畝,涉及北閘平交口周邊A、B、C三個區域,建設千航競發主題雕塑、活動廣場、親水平臺、景觀文化展示空間及管理空間,區域內還有「千年古縣」「新興廣場」景觀石刻等公共小築及藝術雕刻小品。
潮南區30個重點項目今天上午啟動、竣工和籤約,投資總金額超46億元。其中啟動項目9個,總投資17.29億元;竣工項目19個,總投資24.74億元;籤約項目2個,總投資4億元。
潮南區啟動建設的項目涵蓋交通、水利、農業、環保等多個領域。像峽新公路四聯路段,就是要啟動非機動車道建設,為群眾打造更加優質的出行環境。路通財通,從而帶動整個片區的發展。
當前,潮南正處於加快補短板的重要階段。今年以來,潮南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以項目為抓手,強勢推進一批打基礎、惠民生、利長遠的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建設,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至目前,全區總投資293.8億元的88個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10.3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96.1%;51個市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01億元,完成年度計劃149.41%,超序時進度57.71個百分點。峽新公路新建、環城公路工程竣工通車,「1+1+5」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順利推進,中港河達標加固以及大寮、伯公頭、西埔水閘重建等一批水利工程順利完成,教衛文體等基礎設施紮實推進,城鄉發展短板不斷補強。
南澳縣12個重點項目集中竣工、開工,總投資額7.37億元。其中開工、籤約的項目5個,總投資4.87億元;竣工項目7個,總投資2.5億元。
(1)開工項目共4個,總投資3.37億元
深澳海堤加固工程項目
深澳海堤加固工程總投資0.15億元,該項目將對深澳海堤全線1500米進行加固,按設計防洪(潮)標準加高堤防,臨海側牆身增設200mm厚C30鋼筋混凝土護面,清除堤身後坡雜樹雜草,堤頂鋪設混凝土路面,堤後坡按1:2坡比填土培厚並植草皮,對堤身及透水堤基進行灌漿處理,上堤路鋪設混凝土路面,更換海堤沿線3座穿堤涵閘的啟閉設備。目前項目已完成初步設計報告評審工作、初步設計報告報批工作、施工圖、預算書編制工作、財政預算審核等,將於2019年12月底開工建設。
2020年南澳縣生態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項目
去年,我縣大力開展創建生態美麗宜居鄉村示範縣,投入資金6000萬元,積極創建後宅鎮省級示範鎮和4個示範村,全域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活動。
今年,計劃投入資金9500萬元,其中,投入1500萬元打造九溪澳—後蘭—後花園鄉村振興示範片;投入資金8000萬元,在後宅鎮西山農村、西山鹽村、新鄉村、雲澳鎮南臺村、雲星村、深澳鎮金山村、青澳管委後窯村、山崗村等村居實施生態美麗宜居鄉村示範村建設工作,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
長西公路建設項目
南澳縣長西公路是貫通南澳海島國家森林公園唯一通道,對森林防火、國防戰備等有重要意義。項目總投資0.4億元,建設地點位於南澳縣西部,起點位於長山尾環島路與長青公路交界處,途經金交椅、龜埕、後煙墩、前煙墩等自然村和黃花山水庫,終點位於西閣與環島路相接處,全長9.2公裡。全路段完善排水、安全防護設施、標誌標線、急彎路段路面加寬和開拓路肩綠化帶,採用瀝青混凝土路面,項目建設工期8個月。
龍門路道路工程項目
南澳縣龍門路(國道G539連接線西山至亨翔路段)道路總投資1.87億元,於2019年下半年開展項目前期工作。該工程位於南澳縣後宅鎮鹽場新城,與環城西路、龍濱路北段為同期籌建的市政工程,位於鹽場新城最北端,呈東西走向,道路全長1537米,道路寬度30米,為城市主幹道,雙向4車道(部分路段為雙向5車道),設計速度為50公裡/小時,東西兩端與國道G539相接,途經3處河湧,配建33米長的涵洞、65米長及175米長的兩處橋梁。道路北側配套景觀帶與藍色海灣項目形成獨特的龍門灣景觀帶,配套親水棧道、景觀廣場、廊亭及相應的綠化及景觀燈飾等。項目建成後與龍濱路、環城西路形成一橫兩縱的道路網絡,拓寬了南澳縣城的發展空間。
(2)籤約項目1個,投資1.5億元
廣東新供銷天業冷鏈集團有限公司
現代農業產業園冷鏈物流基地項目
項目擬規劃用地50畝,總投資約1.5億元,擬建設包括冷鏈倉儲(含製冰廠與萬噸冷庫)、冷鏈運輸配送、冷鏈信息化以及冷凍乾燥等冷鏈相關配套設施設備。
建設內容為:萬噸標準化冷庫、冷鏈物流配送中心、製冰廠、冷凍乾燥配套設施、智慧大數據信息化平臺等內容,打造集加工、冷鏈倉儲物流、交易、信息溯源等功能為一體全產業鏈且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冷鏈物流產業園。
建設周期為2020年6月-2021年9月。
(3)竣工項目7個,總投資2.5億元
後江現代漁港(二級)工程項目
南澳縣後江現代漁港(二級)工程是廣東省首批現代漁港建設項目之一,也是市、縣重點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1.1億元,位於南澳島北部後宅鎮後江海域,水陸交通方便。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漁業碼頭、防坡堤、攔沙堤、外護岸、內護岸、港池航道疏浚與陸域回填等配套設施,形成陸域用於漁港配套建設,包括漁業管理中心、綜合保障中心、船舶維修區等。該項目於2018年1月正式開工建設,於2019年11月漁港主體工程全面完成。
南澳縣後江現代漁港(二級)工程建設既是一項民生工程,也是南澳支柱產業海洋經濟的發展需要。本項目建成,形成33.6萬平方米的避風水域和3.4萬平方米的陸域。可滿足停泊中、小型漁船約600艘,滿足漁貨裝卸、漁需品補給和防臺避風要求,能有效促進漁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提升南澳漁業競爭力,發揮南澳對臺優勢、促進兩岸交流和經貿合作,也將進一步提高南澳縣漁業防災減災能力。
藍色海灣竹棲肚灣整治項目
藍色海灣竹棲肚灣整治項目位於南澳島東北部,該海灣灣口朝向東北,灣形呈半月狀。項目總投資0.49億元,整治海灣全長900m,包括沙灘保護修復、景觀帶及岸線生態恢復保護、兩處小溪整治、觀海廊道及景觀節點等。項目於2017年12月2日開始動工建設,現已完成交工驗收。
項目的實施,有利於恢復竹棲肚灣海岸自然面貌,改善海岸環境,優化親海空間,美化海岸景觀。項目通過沙灘灘面垃圾等廢棄物和排汙口的清理整治、佔灘養殖設施的拆除等,還原一片潔淨優美的沙灘環境;通過海岸公園、生態堤岸的建設,拓展公眾親水岸線岸灘,構建海灣特色親海空間。項目建設助推南澳實現「海藍、沙淨、灣美、島麗」的目標,也對南澳建設「5A」級旅遊區、打造國際高端旅遊海島,展示南澳自然和文化特色,提升南澳旅遊品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中小河流(二期)治理工程項目
南澳縣中小河流(二期)治理項目總投資0.34億元,建設地點位於南澳縣內各中小河流,實施範圍包括雲澳大溪、埔姜大坑、九溪澳大溪、赤石灣大溪、青澳大溪、南洋大坑、羊嶼大坑、深澳大坑、西畔大坑、東畔大坑等10條河流,總長17.05公裡。採用清淤疏浚及修建護坡、護腳等工程措施,清淤長度16.90公裡,護岸長度10.17公裡。工程於2018年9月28日開工建設,現已完成建設任務。
該項目結合南澳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及生態旅遊島的建設的需要,以恢復和強化河道行洪安全,穩定河勢,給洪水出路,改善水環境,改善沿岸居民生活質量為總體目標,以清淤、清違、清障和岸坡防護為主,部分進行堤防加固,並加強蓄洪和水土流失治理,在保障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兼顧生態景觀需要,努力實現「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目標。
南澳縣人民醫院綜合樓改擴建項目
南澳縣人民醫院綜合樓改擴建工程是廣東省縣級公立綜合醫院升級建設項目之一,也是南澳縣為民辦實事重點民生工程。項目總投資0.15億元,建設內容包括增設室外電梯兩部,對外牆體及門窗進行更換,布局進行調整改造。其中一層為急診科、藥房、收費處,二層為門診各科室及專家診室,三層為檢驗科、B超、心電圖室、胃鏡室及病理室,四層為新的康復醫學科病區,設置床位30張,五層為行政辦公,六層為多功能會議室。項目於2018年9月29日正式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主體工程施工和各項配套設施建設任務。
南澳縣人民醫院綜合樓改擴建並投入使用,將改善南澳縣醫療環境,主要體現為:開設專家門診;病床數從100張增加到150張左右,康復醫學科床位數增加到30張;急診科全面升級為縣醫療急救中心,設置重症搶救室、清創室、注射和霧化室、急診留觀病區等,同時打造縣域胸痛中心;新的病理室將配套先進的病理設備,並實現遠程病理功能;設置遠程醫療中心和中醫遠程教育系統;南澳縣第一臺核磁共振設備也將同步投入使用。推動醫療診療水平全面提升,海島百姓的就醫環境大大改善。
青澳旭日廣場項目
青澳旭日廣場項目總投資0.15億元,選址於南澳縣青澳灣東南側,毗鄰青澳北回歸線廣場,規劃片區面積為22畝。按使用功能劃分為海鮮街餐飲區、生態停車場、特色海產品及紀念品售賣區、露天茶座、室內燒烤及茶座區、衝淡區等七個功能區域。項目於2018年8月開工建設,現已完工投入使用。
該項目建成投入使用,促進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對盤活村內集體經濟起到積極作用。既解決當地群眾有序參與旅遊經營的需求,切實提高村民的福祉,增加村民收入,又有效解決了北回歸線廣場乃至整個景區的秩序管理,景區環境得到全面優化,功能配套逐漸齊全,擦亮了「青澳灣國家級海洋公園」和「4A級旅遊景區」這兩塊品牌。
燃安公司液化石油氣儲配站項目
燃安公司300立方液化石油氣儲配站項目總投資0.16億元,項目地址位於南澳縣後宅鎮中興路鹹池頭路段,佔地5畝,建設規模按300M3進行建置。項目於2019年2月開始動工,12月5日全面竣工並進行工程竣工驗收。該儲配站為瓶裝充裝和氣化供氣兩用站,為島內近萬戶管道用戶進行管道供氣,同時也服務島內近3萬戶家庭瓶裝生活用氣及工商業用氣。
300立方儲配站建成投產,將保障南澳縣燃氣安全和穩定供應,形成以南澳氣源站為核心的燃氣供應、配送、服務網絡。
深澳鎮汙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工程
深澳鎮汙水處理設施及管網配套建設項目是深澳鎮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重要項目。項目總投資0.11億元,項目在深澳鎮護城河南岸靠堤牆邊鋪設一條管徑為DN400-DN600的汙水管,對入河生活汙水進行截汙,管網總長度為1.8公裡,同時對延線的河床自行清淤,並在深澳鹽場處靠成功大道北側二澳橋處建設日處理能力為1200噸/日的汙水處理站,對收集到的生活汙水進行處理,處理後汙水水質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1級A標準,達標排放。
處理汙水量為700噸/日,改善了鄉村生態環境,提高了衛生水平,促進深澳鎮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