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寶藏」的垃圾分類教育展在南京免費展出

2020-12-19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一次性筷子變成桌燈,廢棄的電腦可以提煉出黃金,生活中舊衣物、舊襪、棉花、包裝紙袋、燒壞的光碟片這些廢棄物,組合出精緻美麗的環保芭比娃娃……昨天一個名為「綠寶藏」的垃圾分類教育展在南京臺灣名品城展出。整個展覽分為六個主題,把臺灣垃圾分類及處理的先進經驗向市民免費展示。

  垃圾做成的時尚服裝

  在一間展廳,一件件時尚的服裝和家居裝飾品正在展出,但是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它們全是由生活垃圾製作而成。一件白色婚紗,優雅漂亮,上身是金屬質感的吊帶,下身則是白色的拖地裙擺。仔細瞧旁邊的使用材料,才恍然大悟,原來上衣是用飲料盒上的鋁片做成,而漂亮的裙擺則是用米袋和禮物的包裝帶,經過精心縫製而成。「這是由磁帶做成的吧。」一位細心的市民已經發現下一件晚禮服的絕妙之處,晚禮服上深褐色的流蘇,全是磁帶的磁條組合而成。而其他的一些晚禮服不是用食品包裝袋縫製的,就是用大型的廣告橫幅做成的。

  臺北市環保再生創意協會理事長連苑伶告訴記者,此次運了20多箱的生活垃圾到南京,組裝成了這些漂亮的服裝、裝飾品、塑料瓶娃娃等,就連展廳內裝飾的「花草」都是用廢紙張、包裝紙等做成的。她說,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只要有心,垃圾就能變廢為寶。

  廢計算機可提煉黃金

  即使是已經廢棄的計算機,也真的可以提煉出純黃金?昨天,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廢計算機回收可以做成金塊。廢棄電子零件加工再利用,可以提煉出貴金屬,一年可以創造出20億元新臺幣的商機。臺灣商人把大家不要的舊計算機等電子廢棄物零汙染回收、處理,並每月從中提煉出70-80公斤黃金 ,真正做到把「垃圾變黃金」。

  除了貨真價實的黃金,在臺灣假髮、包裝盒、球衣,這些都是用你想不到的飲料塑料瓶生產出來的。在前幾年的世界盃足球賽上,荷蘭、德國等九支球隊的球衣,是100%用回收的塑料瓶做成的。而去年臺灣也回收近18萬噸的廢塑料垃圾,更是創造45億元的產值。

  ■花絮

  讓「變廢為寶」走進課堂

  昨天,南京環保小記者還穿上了用報紙做成的小馬甲,來倡導環保,在現場,小記者們還採訪起了南京市市長季建業。

  鳳凰花園城小學四年級的女孩高遠問,「季伯伯,垃圾分類和辦好青奧會有什麼聯繫呢?」季建業笑著說,青奧會有很多世界各地的朋友要來南京,市委市政府就是要借著青奧會的機會,推動全市城市環境的提升,比如對大氣的治理、河道的清理、汽車尾氣的處理,垃圾分類等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另一名小記者則問:「可以讓生活垃圾變廢為寶的手工藝走進學校嗎?」季建業表示,他已經建議教育部門可以選擇一些學校,讓臺北市環保再生創意協會理事長連苑伶走進學校課堂,倡導垃圾變廢為寶。

  ■服務小貼士

  綠寶藏垃圾分類教育展

  時間:2011年11月—2012年5月,10:00—17:00;地址:河西大街230號博覽中心對面南京臺灣名品城三號館一樓

  □ 快報記者 趙丹丹 安瑩

相關焦點

  • 南京垃圾分類倒計時:垃圾分類納入物業考核
    距離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還剩2天,數千個小區能否正確分類,關係著這場「戰役」的成功與否。今天南京各社區組織小區物業和志願者對小區居民進行最後一次的上門告知宣傳,確保垃圾分類宣傳百分百全面覆蓋。10月30日上午,南京賽虹橋街道長虹路社區工作人員帶著宣傳材料開始對亞東觀樾小區居民做上門走訪宣傳。在76歲的魏阿姨家,記者看到門口擺放著四種顏色的垃圾桶。魏阿姨表示,這幾天自己已經提前開始垃圾分類。賽虹橋街道長虹路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居民是實施垃圾分類的主體。
  • 中國這些知名高校都將在捷克教育展上展出?
    捷克教育展GAUDEAMUS將於10月23-26日在布爾諾會展中心舉辦。展會現場,參展商將會見來自捷克和斯洛伐克的28000名想要出國留學的學生。捷克教育展是一個有效的工具,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為大量潛在的學生提供服務,而且費用低廉。
  • 南京垃圾分類再提速 中華第一商圈新街口也要垃圾分類了
    作為中華第一商圈,南京新街口商戶、寫字樓眾多,垃圾產生量較大。5月20日,新街口商圈垃圾分類自治聯盟正式成立。這也意味著,新街口商圈的垃圾分類工作正加速推進中。當天在新百商場看到,商場每一層樓都配備了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的分類垃圾桶,還能看到垃圾分類的宣傳標語。不過,在部分垃圾桶中存在著分類不正確的情況。南京新百物業服務中心綜合管理部副經理宋立新介紹,目前,新百商場共設置了48個分類垃圾桶,確實存在顧客沒有正確分類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保潔員會在清潔、巡檢的時候進行二次分類。
  • 垃圾分類,南京學校在行動!
    9月11日下午,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城管局和南京報業傳媒集團聯合,以「追隨新時尚,我是行動者」為主題,在六合區科利華中學棠城分校舉辦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活動,交流學校垃圾分類工作已有的成績和積累的經驗,動員部署下階段學校垃圾分類工作。「培養青少年學生垃圾分類意識,了解垃圾分類知識,養成垃圾分類習慣,是教育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 為什麼南京廚餘垃圾一定要分類?
    作為垃分課代表,腿妹總能對家族群裡七大姑八大姨的分類提問秒速解答。腿妹所在的小區前段時間建了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u1s1,這樣的垃圾房確實一改腿妹以往垃圾投放的刻板印象,玻璃屋的設計竟然有點小fashion。環保屋的主力是綠色的廚餘垃圾桶以及黑色的其他垃圾桶,這也是腿妹每天扔最多的垃圾。而且悄悄分享一個小秘訣,家裡根本不需要四分類桶,有兩個垃圾桶將廚餘和其他垃圾區分開就行了,畢竟有害垃圾及可回收物佔比不大,所以分類起來一點都不麻煩。
  • 南京強制分類在即,新街口商圈垃圾分類將如何做?
    中國江蘇網訊 離《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還有10多天,為讓垃圾分類意識深入人心,讓市民懂得分類,南京在很多廣場啟動了宣傳活動。10月18日上午,南京新街口核心商圈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
  • 南京新街口商圈成立垃圾分類自治聯盟
    5月20日,南京新街口商圈垃圾分類自治聯盟成立,探索垃圾分類處理設施的資源共享,近2000家商戶從此有了自己的垃圾分類組織。新街口金融商務區管委會工委書記徐曙光介紹,佔地0.37平方公裡的南京新街口商圈,擁有中央、新百、金鷹等集餐飲、百貨、休閒為代表的商業綜合體及商家近2000戶,日均人流量約30萬人次。近年來,新街口管委會在加大宣傳引導力度的同時,狠抓垃圾分類落實推進,「目前,商圈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體系已基本形成。」
  • 南京浦口垃圾分類積分甚至可以換旅遊
    中國江蘇網訊 今年4月以來,南京浦口區按照「城鄉統籌、源頭減量、分類處置、系統治理」的原則,全面系統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工作。正通過採取「人工+自助+獎勵」的模式,鼓勵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投放的方式,讓居民的垃圾分類行為從「受約束」到「成習慣」。為調動積極性,積分換獎品豐富多彩,甚至還可以積分換旅遊,積分換健康,積分換服務等。
  •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實施成效追蹤:我分好的垃圾去哪兒了
    我分好的垃圾去哪兒了?會不會「前端細分類,後端一鍋燴」?這是垃圾分類推進過程中常常聽到的疑問。事實上,從前端到中端分類收運、末端分類處置,垃圾分類鏈條需環環相扣,才能實現閉環。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對這個鏈條進行了革命性的再造、提升。跟著垃圾去「旅行」,記者近日對分類後的垃圾轉運處置工作進行了全程探尋。
  • @南京人 快來看!垃圾分類最新進展
    《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在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將按照法定程序報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後向社會頒布實施這意味著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通報南京市垃圾分類先行先試小區、單位試點總體情況4月中旬以來,全市64個小區、101個單位開展先行先試,小區試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單位規範垃圾分類設施配置,建立分類責任制度,探索源頭減量措施。
  • 11月南京將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日前已通過南京市人大表決,預計今年7月正式頒布、今年11月實施。屆時,南京全市所有小區、單位將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7月6日,南京市城管局通報,截至目前南京已經有57個小區、99家單位先行先試生活垃圾分類。
  • 您今天分類了嗎?吃個炸雞腿要花1分鐘扔垃圾,記者直擊南京垃圾分類...
    參照上海做法,南京不少小區已經撤銷垃圾桶,建好了垃圾集中收集點,有序推進「定時定點」垃圾分類。王先生說,儘管今天是南京強制垃圾分類首日,但仍然還是教育為主,他們會在後場進行二次分類。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此視頻)    南京紅山街道紫金墨香苑小區共有2200戶居民,按標準需配置7個分類收集亭和2個分類站房。記者在現場看到,分類亭前幾天已經陸續進駐小區但還未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小區採用了設立臨時垃圾收集點的模式,在集中分類站房前安置了4個分類桶先期過渡。   居民謝女士表示,她此前就一直關注垃圾分類,現在已經基本能分得清了。"
  • 垃圾分類從娃娃做起,南京初中版、幼兒園版《垃圾分類讀本》正式發布
    現代快報訊(記者 劉贇 文/攝)在垃圾分類的全面推進過程中,青少年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和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垃圾分類微課堂、情景劇、主題繪畫……南京市的中小學生將各種新奇創意融入進去,用自己的方式宣傳、學習垃圾分類。值得一提的是,9月11日,由南京市教育局和南京市城管局共同推出了針對初中生和幼兒園小朋友的《垃圾分類讀本》,讓垃圾分類更好地進入校園。
  • 分好的垃圾去哪兒了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實施兩個月成效追蹤_中共...
    這是垃圾分類推進過程中常常聽到的疑問。事實上,從前端到中端分類收運、末端分類處置,垃圾分類鏈條需環環相扣,才能實現閉環。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對這個鏈條進行了革命性的再造、提升。跟著垃圾去「旅行」,記者近日對分類後的垃圾轉運處置工作進行了全程探尋。重塑收運體系,垃圾也有「公交線路」每天早上7點,南京鼓樓管養集團的收運人員張元元便駕駛廚餘垃圾收運車出發。
  • 南京六合122所學校學垃圾分類
    南京六合金陵中學龍湖分校小學部三年級二班的學生孫貝拉自信滿滿地說。9月5日,作為江蘇率先實現教育系統垃圾分類全覆蓋的行政區,南京六合首次在122所幼兒園、中小學的開學第一節班會上,讓學生們以分享暑假垃圾分類實踐經驗、如何廢物利用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上了一節生動有趣的垃圾分類主題班會。
  • 追隨垃圾分類新時尚,南京中小學、幼兒園在行動
    9月11日下午,2020年南京市中小學、幼兒園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在科利華中學棠城分校舉行。活動現場用視頻回顧、繪畫大賽作品分享、微課等形式,展示了南京市青少年踐行垃圾分類的決心和學習垃圾分類的收穫。本次活動中,南京市中小學生《垃圾分類讀本》初中版和幼兒園版也正式發布。
  • 垃圾分類先行先試 南京這些酒店「各出妙招」
    .....隨著垃圾分類工作在南京逐漸推開,越來越多的居民小區和單位加入到垃圾分類的先行先試群體當中。酒店作為人流量巨大、用品消耗極快的單位,如何在垃圾分類中尋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子,不少酒店正在實踐探索中。&nbsp&nbsp&nbsp&nbsp今天下午,南京鼓樓區「垃圾分類先行先試大家談」活動來到世茂濱江希爾頓酒店,展示酒店如何開展垃圾分類。記者在現場看到,酒店內的客房幾乎都會放置一個垃圾分類的宣傳單和分類垃圾桶讓住客主動分類。
  • 南京江寧區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
    揚子晚報網12月25日訊(通訊員 趙瑞琦 吳亞萍 記者 張可)12月25日,南京江寧區垃圾分類「進校園」暨《垃圾分類知識讀本》「進課堂」活動在南京市江寧上坊新城小學舉行。活動向江寧區青少年環保小衛士志願服務隊授旗並為全區中小學代表發放《垃圾分類知識讀本》。
  •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冰火兩重天只緣一所「房」
    南京江心洲舉行環保時裝秀宣傳垃圾分類。 通訊員 趙玲燕 本報記者 樂濤 攝□ 本報記者 唐悅 白雪 王曉映 劉春 金亦煒「我們小區做得蠻好!」「我們小區一塌糊塗。」《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已滿兩個月,成效如何?隨意抽問南京市民,回答可能「冰火兩重天」。探究其原因,與小區垃圾分類房建設有很大關係。
  • 分好的垃圾去哪兒了 追蹤南京垃圾分類全流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南京開始進入強制垃圾分類時代。昨天早上9點,家住棲霞區晶都茗苑小區的居民王英將家裡的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類打包後,下樓到小區門口的環保屋,將垃圾分別投入到相應的垃圾箱裡。這些分類的垃圾到底去哪兒了?怎麼處理的?南報融媒體記者昨天兵分三路,現場直擊垃圾從源頭到末端處置的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