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7月23日訊(記者 李月媛 實習生丁鍾夏通訊員 魏國興)改善環境空氣品質為核心,為人民群眾提供了越來越多的藍天白雲。
7月23日,武漢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議現場獲悉,2020年上半年,武漢市環境空氣品質進一步改善,空氣品質改善幅度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4,取得了歷史最好成績。同時,一系列數據表明,自2013年以來武漢環境空氣品質得到較大幅度改善。其中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從2013年的160天升至2019年的245天。
2020年上半年,武漢市環境空氣品質進一步改善,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全國環境空氣品質狀況數據,武漢環境空氣品質改善幅度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4,取得了歷史最好成績。
其中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接近九成(89.6%,比2019年同期提高20個百分點);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54微克/立方米、37微克/立方米(比2019年同期分別降低28%、27.5%)。
自2013年我國全面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來,武漢環境空氣品質總體持續向好,得到較大幅度改善。其中,綜合反映空氣品質水平的空氣品質綜合指數(AQI)從2013年的8.04下降至2019年的5.07,累計降幅達到36.9%。
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從2013年不足五成提升至2019年接近七成(2013年160天,優良天數比例43.8%;2019年245天,優良天數比例67.1%)。
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降幅達到或接近五成。
重度及以上汙染的天數大幅減少(從2013年的63天降至2019年的2天),且基本消除了內源性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氣。
武漢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張作波介紹,武漢將結合當前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於近日出臺《武漢市2020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方案》(武政規〔2020〕10號),明確了武漢市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的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具體涉及優化經濟發展方式、強化源頭汙染管控、加強汙染天氣應對等8個方面共計44項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