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犯錯,家長說還小,該如何反駁?是時候展現你的智慧了

2020-08-09 寶媽麗麗在修行

有網友問:熊孩子來我家搗亂我爸媽,孩子爹媽,都說孩子還小,笑笑過去了。而我自己特別不舒服。我該如何反駁他們?還有那些在公共場合讓人不舒服的熊娃,我該不該出手?

  • 這個問題,放在20歲,我肯定說動手教訓他呀!爹媽不教訓,社會就得教訓,咱們就代表社會!

是不是讓你想起了「大學生打熊孩子」的新聞?

  • 等我有了一些社會閱歷,到了26/27歲時,我會回答,別搭理他們,將來自有人收拾。
  • 當我當了媽媽,理解到教育孩子的不易,30歲時,我的觀點是,家長不容易,別對人家另眼相看。能忍就忍吧。反駁啥?

如此,有沒有讓你想起《奇葩說》中傅首爾關於熊孩子的辯論?難道這篇文章是勸大家不要管的嗎?給予愛,有愛世界就大同了?

不是。你可以不管,但如果要幹預,你就要有愛。這不僅是體諒家長的不容易,而是更深層的智慧。

01 想清楚你幹預的目的,低階和高階的目的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有個25歲當教師的姑娘,很篤定地跟我說,有些孩子上課搗亂,如果說他們不聽,敢跟我動手,我也打他們。

當時我說:這不妥吧,你是成年人呀。

姑娘:成年人怎麼了,我肯定不能讓自己受傷害。

你看,她也不是多麼不善良,但她的理由很簡單,就是為了自己,不讓自己進一步受傷害。

熊孩子在你面前蹦蹦躂躂,大吵大鬧,對你造成了影響,有些內心小波動。那好,你要幹涉是吧,出於什麼目的呢?跟上面那位姑娘一樣,出於自衛?

若只是自衛,不讓人家幹擾你。你可以走開,也可以戴上耳機忍一下。期待教訓一下孩子,讓他們停止,作用不大——熊孩子若好控制,他父母早控制了。

在這方面,我在經濟學家薛兆豐教授的《薛兆豐經濟學講義》中看到一個概念,法律上規定,誰做出改變付出的代價小,相對容易,誰幹這件事。你看,理論上,你得改。

再說,跟小孩子一般見識,顯得特別low。

那咋辦?你得有更高階的目的——我要讓社會變得更好。

一個熊孩子,讓別人不舒服,別人就會反感他,將來對他不好呀。社會給他們這樣的反饋,他們將來容易有心理問題呀,還怎麼更好建設國家?我們作為一個合格的社會公民,對下一代有責任呀。咱們得讓他們走上正途。

如此,該如何做?如何幹預?

從這個角度講,是不是不一樣了?這種情況下,你就得想辦法,講策略。而不是簡單粗暴。因為報之以簡單粗暴,還之以簡單粗暴。這是給小朋友做了反面示範呀。

下面我們來論述具體方法。

02 還要鼓起勇氣愛呀!

好孩子各有各的好,熊孩子的熊都是相似的。然而,原因卻不同。

有的是到了叛逆期,有的是家長沒教好,有的是行為沒邊界,有的單純因為此刻太興奮……不同的情況,要用不同的策略。一刀切地「反駁、還擊」那孩子能好嗎?

若這樣下來,「花朵們」的心理陰影面積,發明微積分的牛頓、萊布尼茨都算不出來。

  • 所以,咱得先做到溫和有禮,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必須恪守的規則。先打個樣嘛。
  • 接下來呢,要觀察。為啥鬧?欲求達不到,還是被老媽訓了,疑惑過於興奮?

若你比較懂如何教孩子,你就具體情況具體操作。若你不懂,別亂來,搞不好熊孩子沒安撫好,人家家長又被你惹怒了。

那咋辦?我教你通用的一招。

  • 先表示理解。哇,我懂你,我理解你為什麼這樣做。然後笑笑。找一個孩子身上的亮點表揚一下。等孩子正得意時,提點兒要求。

現在我來解釋一下第三步。

A 表示理解。

我懂你,我理解你這幾個字,勝過千言萬語。這不是我說的。

上年一本超級暢銷書,《如何讓你愛的人愛上你》,大家看了沒?這是一本基於科學研究,教人如何談戀愛的。別誤會,我們只是利用一下其中的科學結論——任何人,對理解自己的人都有好感,覺得他們最可愛了。甚至更容易愛上理解自己的人。

樊登老師在抖音視頻中也說過,孩子生氣時,別講啥大道理(別跟熊孩子講道理),就表示理解。他們的情緒立馬就被安撫了。

所以,第一步表示理解,熊娃對咱就有好感了。



B 找亮點,誇一誇

誰都喜歡被誇,被肯定。當一個人被肯定的時候,Ta的大腦是開放的。英國心理學家特麗·阿普特

甚至寫了一本書——《讚揚與責備》,來論證大家為什麼喜歡讚揚,不喜歡責備。因為我們本質上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注。在原始社會,得不到父母關注的孩子很難生存下去,越是被人看到,活下來的機率越大。所以內化到基因裡了。

無論讚揚還是責備,都代表他人對我們的關注。我們本身就攜帶接受關注的雷達。但讚揚了,我們就處於群體中的優勢位置,心理上得意。責備了我們就感覺自己做得不好,我們在群體中好像被邊緣化——這還得了,我們人類是群體動物呀!

故此,我們需要更多的讚揚,並把責備反彈出去——別來讓我心裡難受。

好了,扯回來。

讚揚孩子不要說得太泛泛,你好聰明,你好棒,你好可愛之類的。走心不走心,孩子感覺得到。找一些具體的小細節來說。

最好是觀察一下孩子對自己的得意之處,表達肯定。因為這才叫「拍馬屁拍到點兒上」。

比如,孩子在拿著小汽車玩兒,你可以說我看到你特別會玩小汽車,你發明了一些有趣的玩法。

孩子在向別人炫耀自己的畫,你可以說,我注意到你畫的是小鳥,你用了幾種顏色……

如果你觀察不到孩子的「心之所向」,就找找其他亮點。找不到使勁找。

哪怕是孩子穿了個帶亮片的衣服,你也可以說,這個亮片衣服,讓你更閃亮了……

這樣,寶寶就開心了。心態open啦。對你感覺棒棒噠。


C 提出點兒要求

下面很關鍵了。孩子已經準備好了。你就要向目的進發了。

你不想讓孩子吵,你就說你可不可以幫我個忙,我知道你這樣的孩子肯定會做到,但我還是要忍不住問一下:你能聲音小點兒吧,我有點兒不敢聽人大聲說話。

行啊,幫朋友個小忙!孩子很自然地就應承下來了。

應承不下來的,心裡肯定會內疚,你放心!即便這次不行,下次他也有印象。

這樣,教育孩子的目的就達到了。

現在咱們來總結一下:

  • 面對熊孩子,如果要幹預,先想清楚自己的目的;
  • 目的越高尚,越值得做。但做的時候講方法。在「愛」的基礎上表示理解、找亮點,提要求。

你看,對待熊孩子這事兒,根本不需要使用「脾氣和暴力」。

還記得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嗎?智慧的阿德勒說,人之所以使用怒氣,就是為了控制別人。想想你的老闆,罵你千百遍,你可曾反駁回懟過?不還是依然笑臉相迎,期待有天感動他~~~

對於優於自己的人,禮貌謙恭很容易。對於比自己弱小的人,採用什麼樣的態度,才顯出一個人的氣度與修養。

所以,在對待孩子這件事上,不僅咱們外人要注意風度,熊孩子的家長也要保持風度。對待孩子,不吼不叫,耐心有愛。凡是想辦法,找方法。

無論任何孩子,都值得被溫柔以待;無論任何成人,都須溫柔待孩子。

如此才會,人人都付出一點愛,世界將……你懂的。

這不是雞湯,道理真就如此。


本文結束,謝謝閱讀。我是麗麗。歡迎關注、收藏、轉發。


親愛的,願你芬芳

相關焦點

  • 遇到熊孩子,對方家長說"孩子還小",你該如何有效教育熊孩子?
    現代生活中,熊孩子並不少見。而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會有兩個&34;。因為熊孩子犯錯的時候,總少不了家長的縱容和寵溺。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那個人人避之不及的熊孩子,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怕遇到熊孩子。我之前就遇到過一個&34;的熊孩子。貝貝是我大姑家的兒子,年紀雖然小但是脾氣卻很大。有一次過年回家鄉,貝貝一家到我家拜年。
  • 遇到熊孩子家長說「孩子還小」,該怎麼反駁?
    故有三歲看大七歲至老之說。就是說孩子的行為習慣要從小培養。有的孩子天生乖巧,到了外邊較安靜膽小,需要大人經常帶孩子出去與人交流,讓孩孑多和同令人玩耍。也就是說這樣所謂的熊孩子到別家裡,大人應注意限制孩子的玩耍空間,操心孩子的搗亂行為。稍大些就要給孩子講道理,出門前予以要求,讓孩子慢慢懂得顧及別人的感受。但應且忌當著外人的面批評訓斥孩子,這樣影響孩子的自尊,效果反而不好了。
  • 父母如何管教「熊孩子」,對於熊孩子,家長又該怎麼教育呢?
    6.當你發現你的兒子拿了你的粉底液去給他的嬰兒床上漆的時候,相信媽媽看到這一幕時會有一種哭笑不得的感覺,心疼自己化妝品的同時幻想到孩子異想天開的構想。7.當你打開冰箱時,會發現每個蘋果都變得不完整了,都被孩子咬了一口,有的甚至幾口,但都不曾完整地吃完任何一個。8.當你準備試一下前兩天剛買的新口紅時,打開後卻發現口紅上面留下了熊孩子清晰的牙印。
  • 青春期正面管教 | 熊孩子又犯錯了,該怎么正確教育?
    那我們今天就聊聊如何應對。我們先看如何應對孩子犯錯,這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情況。有的家長跟我說,我家孩子屢教不改,經常偷偷摸摸打遊戲,我沒收他手機,他竟然跑同學家去玩,玩了一天都不回家,真是氣死我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父母們經常做一件事,說教,而且是不停地說,單方面地說。說完後,還問孩子:你怎麼不說話?
  • 孩子犯錯後家長到底該不該罵?明智的家長這麼做,孩子聽話有擔當
    對於小孩子來說,沒有哪個小孩子小的時候是完全懂事的,小孩子經常會犯一些錯誤,但是犯錯之後家長該如何表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有的小孩子在小的時候犯錯之後,家長一味的縱容就導致小孩子就變成了熊孩子,長大之後也會變成一個惡棍,而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做的也是非常的到位。
  • 過萬元手辦被熊孩子「肢解」,寶寶小不懂事,不是家長逃避的理由
    「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在各位家長的眼裡,自家孩子大概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小天使。但是如今在許多普通人眼裡,「熊孩子」實在是招人厭煩。孩子的家長在得知這件事情之後,表示不知道這些玩具這麼值錢,要是早就知道的話,不會讓孩子去碰的。還說自家孩子還小不懂事,不要跟孩子一般見識。
  • 熊孩子高層扔酒瓶,屁股被家長打開花發照片到業主群,網友:該打
    導讀:熊孩子高層扔酒瓶,屁股被家長打開花發照片到業主群,網友:該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熊孩子高層扔酒瓶,屁股被家長打開花發照片到業主群,網友:該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熊孩子弄壞一牆手辦,家長拒絕賠償,直言:你這就是訛人
    很多人看到熊孩子,下意識的反應就是跑。我們能夠理解小孩子皮,但是我們不能理解的是熊孩子背後的家長,正是由於他們的縱容,才讓熊孩子肆無忌憚,開始了破壞之路。熊孩子家長對於自家孩子的破壞能力,還認為是娃厲害的表現,殊不知這是讓人十分厭惡的行為。
  • 熊孩子偷拍爸爸「浴照」,還發到家長群,真要警惕熊孩子啊
    我們總能看到層出不窮的有關於熊孩子的新聞,有些家長在熊孩子犯錯之後並不會嚴加管教,而是放任自己的孩子,這也就導致熊孩子越來越「熊」。然而如果當孩子犯錯之後,父母不嚴加管教,孩子犯的錯會越來越大。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觀裡,他們做的事情是正確的。
  • 熊孩子損毀他人財物金額較大,家長該咋辦?
    熊孩子啊熊孩子熊孩子,本來是一個聽起來還挺有趣的暱稱出了這種事,熊孩子的家長們,肯定是要氣得吐血了,劃車的孩子都是未成年人,他們的父母勢必要為他們的惡劣行為買單。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這簡直就是飛來橫禍了。而熊孩子,很可能會被氣急敗壞的父母來一頓棍棒教育。 凡事必有因果,培養出熊孩子的苦果,總是要全家一起品嘗的。
  • 中國式熊孩子:為什麼犯錯的是孩子,道歉的卻是父母,答案很扎心
    ,叫做「如何摧毀一個熊孩子」,看著下面成千上萬的回答,就能夠理解大家對於熊孩子是如何的深惡痛絕了。其實開始的時候,作為一個育兒領域創作者,開心爸爸還是很樂觀的,對於熊孩子也一直都是持著感化教育的態度。畢竟古語有云「人之初,性本善」,孩子還小確實是不懂得輕重,也不能預見某些行為的後果,只要爸爸媽媽能夠及時給孩子教育,告訴他們正確的做法就好了。
  • 家長該用怎樣的方式去教導熊孩子,對付熊孩子究竟有啥妙招呢?
    不得不說,現在的熊孩子真是越來越皮了,小至雞飛蛋打,大至上房揭瓦,就沒有什麼事情是能夠難倒他們的。雖然家長們不是不想管教這些熊孩子,但奈何他們闖禍的頻率實在是太高了,簡直是讓人防不勝防。由此看來,家長該用怎樣的方式去教導熊孩子,的確是一個令人感到煩惱的問題。
  • 熊孩子用水槍滋路人一身,母親不道歉反而很囂張:打你孩子咋了?
    03面對熊孩子,家長應該如何教育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就像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俗話說「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每年關於熊孩子和熊家長的新聞都層出不窮,大多令人痛恨的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
  • 熊孩子犯錯被家長訓斥,揚言要跳樓,接下來一句話卻笑翻眾人
    ,視頻裡一名四五歲的小男孩在家犯錯被父母訓斥後直衝自家陽臺,手腳並用的要爬上窗臺揚言要「跳樓」。之後熊孩子被爸爸抱下來後,理所當然的又挨了父母一頓教訓。但是很多時候畫筆的主動權不在孩子的手上,而是由父母以「為你好」之名代為掌控。很多時候熊孩子之所以熊,和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
  • 熊孩子掰斷14輛豪車標被家長罰跪:你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態度
    文 | 果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的問題多半是家長的問題,家長教育疏忽,孩子就容易成熊孩子。一提到&34;,我們腦海裡可能就冒出一系列熊孩子做的壞事,甚至想起來就恨得牙痒痒。,犯錯後家長的態度和處理方式,都將成為孩子模仿和學習的對象,影響孩子日後的是非觀。
  • 熊孩子趁父母不在家準備把弟弟「燉了」,家長回到家:就差點火了
    熊孩子一直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而熊孩子的厲害正如那句話一樣「熊孩子所到之處,寸草不生」。隨著現在教育思想的進步,不打罵孩子的思潮對不少家長的影響日益深遠。熊孩子們的本性就開始展露無遺,而越來越多的熊孩子沒讓家長操心,而讓其他路人感到十分頭疼。畢竟熊孩子不是最可怕的,比熊孩子還可怕的是熊孩子背後的熊家長。
  • 遇到熊孩子+熊家長,就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樣做解氣
    前些天寫了一篇文章是關於教育熊孩子的,有讀者向我反映:「曾經被一個熊孩子氣到了,當跑過去跟熊孩子的家長理論的時候,家長不僅沒有責怪孩子,還說『他還只是個孩子』,讓我不要在意。聽完之後我簡直要氣炸了,本來想著家長能教育一下熊孩子,結果完全不管。我氣不過罵他幾句還朝我吐舌頭,就差動手打他了!」生活中這樣的熊孩子太多了,老愛搗亂,或者故意捉弄人,有些甚至對你罵髒話或者直接動手。
  • 孩子出現高空拋物的行為,家長該如何引導,我家熊孩子的成長曆程
    我想有一個原因應該是在這種行為出現時家長沒有做好教育。俗話說:無知者無畏,無畏者無懼。孩子小的時候多少都是一個讓家長頭疼的熊孩子,很多時候犯錯誤是因為他們並不知道這樣做是錯誤的行為,做家長的就需要在孩子出現錯誤行為之前就先教導預防,出現錯誤行為之時及時制止,給孩子講明危害,並且指明正確的方向。
  • 熊孩子擅闖房間,砸毀百萬手辦遭索賠,家長耍賴:你這是詐騙
    都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是,有不少家長在教養孩子時卻將「教」和「養」分開了,他們愛子心切,關注點都放在如何給孩子提供充實的物質生活條件,如何「養」好孩子。,徑直闖進去將裡面的東西大肆搗亂破壞,表妹看見熊孩子各種玩弄裡面的「玩具」,絲毫未阻止,事情發生後,面對宅男表哥的憤怒,表妹甚至還微笑著輕飄飄的說了句:「抱歉了,小孩子好像用壞了點東西!」
  • 是人都會犯錯,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的喋喋不休於事無補
    每當談論起當孩子犯錯,家長該如何是好的時候,我們很難有一個具體的答案或合適的應對策略。但我們不妨換位思考,當大人還是孩子的時候,難道就沒有犯過錯嗎?家長在成長的過程中難道也犯過錯嗎?家長是成人的時候,犯過錯嗎?當年輕的夫妻華麗轉身,為人父、為人母的時候,就沒有犯過錯嗎?當家長的在工作中犯錯的時候,你的上司對你喋喋不休,你心裡是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