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校內部消息,
蘇州大學為促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決定開展「流浪陽澄」計劃,
將陽澄湖校區安裝上100臺大功率發動機,
離開相城區尋找新家園。
據悉,本次計劃由熊校長親自負責。
熊校長透露,「流浪陽澄「計劃共分為三部執行:
首先,由陽澄湖校區沙鋼鋼鐵學院冶煉出足夠的鋼鐵以及其他合金材料,
這些材料經過機電工程學院著手,
製造出大功率發動機所需的零部件,
最後由軌道交通學院負責安裝,
並且還要規劃出適合路線,
以最大效率搬運校區。
冶金樓,圖書館,學生食堂,
軌道樓,機電樓,教學樓1A,10號宿舍樓
分別安裝功率最大的發動機。
除了動力提供,
發動機多餘的能量則為全體陽澄湖校區宿舍樓提供暖氣服務,
以應對寢室空調耗電量過多的投訴。
其次,蘇州大學還會舉行「蘇大馬拉松」活動,
跑步所產生的生物能量一起供給到大功率發動機,
為「流浪陽澄」計劃提供足夠的動力。
最後,在經過蘇州大學本部時,
陽澄湖校區將利用本部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和能源學院的高引力進行引力彈弓改變飛行方向,
最終向東偏北5度方向飛行,
落到崑山杜克大學,
通過覆蓋的方式將崑山杜克大學擠出崑山市,
從而更靠近上海,
加強蘇州大學與上海高校的合作交流。
此舉將使蘇州大學的全國高校排名提升一些,
完成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第一步目標。
如果最後一步計劃出現任何問題,
熊校長還規劃了備用方案——點燃崑山杜克大學。
即在飛行到杜克大學上空時,
利用陽澄湖校區圖書館旁荷花池和杜克大學教學樓旁荷花池的生物同屬效應,
釋放大量能量,
將整個杜克大學引爆,
提供「流浪陽澄「計劃的最後動力。
該計劃的主要贊助方是蘇州大學東吳商學院,
計劃施行後,臺灣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將會跨越海峽前來慶祝,
並共同商議120周年校慶之事。
同根同源,百年東吳。
然而,陽澄湖校區有部分同學有異議,
他們認為不應該藉助本部的高引力來改變方向,
而是要藉助獨墅湖校區納米科學技術學院的高彈性引力來改變方向。
一方面,納米的威力比較大;
另一方面,在途經獨墅湖過程中可帶走一些女生多的學院,
以化解「陽澄湖遙遙無妻,獨墅湖死而無漢」的結構性矛盾。
這一想法得到普遍支持。
最近在討論究竟哪些個女生多的學院可以搬進陽澄湖校區?
1,文學院
2,傳媒學院
3,社會學院
4,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5,教育學院
6,藝術學院
7,音樂學院
8,想都不要想
最後,相城區第三交通委提醒你:
道路千萬條,合適第一條;
專業搬陽澄,報到兩行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