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分享12個頂級思維模型!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投資家

來源 l 異端Heresy(ID:Trader0126)

作者 l 異端Heresy

打造多元思維模型的想法來自查理·芒格:「思維模型是你大腦中做決策的工具箱。你的工具箱越多,你就越能做出最正確的決策。」不管你是領導團隊,還是制定市場戰略,思維模型都能夠在其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查理·芒格分享了 12 種頂級思維模型:

做決策

1、沃倫·巴菲特的雙目標清單系統(Two-List System)

Mike Flint 做了巴菲特的私人飛行員十年之久,還曾為美國四任總統開過飛機,但他在事業上依然有更多追求。

有一次,他和巴菲特在探討他的職業生涯目標時,巴菲特讓他去做這麼一件事。

首先,巴菲特讓 Flint 寫下他職業生涯最重要的 25 個目標來。於是 Flint 花了一些時間把這些目標寫了下來。然後,巴菲特讓他審視一下這個清單,然後圈出他認為最重要的 5 個。Flint 也照做了。

Flint 現在有了 2 個清單:一個是他認為自己職業生涯最重要的 5 個目標;另一個是另外 20 個他也覺得比較重要的目標。

巴菲特問 Flint:「你現在知道該怎麼做了麼?」

Flint 回答道:「知道了。我現在會馬上開始著手實現這 5 個目標。至於另外 20 個,並沒有那麼緊急,所以可以放在閒暇的時間去做,然後慢慢把它們實現。」

巴菲特聽完後說到:「不,Flint,你搞錯了。那些你並沒有圈出來的目標,不是你應該在閒暇時間慢慢完成的事。而是你應該盡全力避免去做的事,你應該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它們,不去花任何的時間和注意力在它們上面。」

這讓我想到了三件事:

(1)有目標是非常重要的。

當有了具體的目標,你才能反覆地推演實現這個目標的方法和路徑,才能在每天早上睜眼之後明白自己應該圍繞什麼東西優化和努力。我聽過的另外的一個很好的表述方法是:將開放式的問題變成封閉式的問題。而「什麼都能做」或者「所有方向都可以是方向」是最可怕的,對於個人或是企業都是如此。

(2)專注很有力量。

在一個人的認知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一段時間如果有太多目標,那麼很可能哪個都無法完成。儘管「專注」和「聚焦」的概念已經被現代人提及的太多,但真正能做到準確地辨識自己的慾念,去除自己不真正需要的東西的人,還是少數的。

(3)比起「有所為」,「有所而不為」可能更關鍵。

這可能和芒格說的「Invert, always invert」 有相通之處。沒有被選中的那 20 個目標,其實也是你感興趣的或者有意義的,所以就很容易找到各種合理的理由去在那些目標上花時間。但它們才是默默消耗掉時間,轉移你的注意力,又不能真正產出成果的事情,這種目標比看起來明顯就很愚蠢的東西更加危險。

2、 10 → 10 →10 原則

我們大多數人做決策時都會存在一個問題:不考慮這個決策可能帶來的長遠影響。這時,你可以根據 10 → 10 → 10 原則來考慮所做的決策可能帶來的長遠影響。這個原則就是:

這個決策在 10 分鐘後,會產生什麼影響?

這個決策在 10 個月後,會產生什麼影響?

這個決策在 10 年後,會產生什麼影響?

在做決策時如果能踐行 10 → 10 → 10 原則,這將有助於你在決策時免受感性因素的影響,迫使你考慮到這個決策可能會帶來的長遠影響,從而做出更加明智的決策。

3、 正確與非共識

全球殿堂級對衝基金 Bridgewater Associates 的創始人、當世名列前端的金融超級巨頭 Ray Dalio 認為:每個人每天都會做很多決策,而這些決策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從本質上說,你的生活質量取決於你做的所有這些決策的質量。要想在市場上獲得成功,你必須成為一個獨立思考者,因為共識通常都是錯誤的。你必須要有與眾不同的觀點和視角。要想在股市或創業中獲得成功,你就不能與共識為伍,而是要做出正確的決策。要想獲得指數級的增長成果,你必須要做到既不要循規蹈矩,還要做出正確的決策。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大多數時候你的決策都是錯誤的。然而,一旦你做出了正確的決策,那麼市場給你的回報將是呈冪律分布的,即少數的正確決策將帶來巨大回報。

4、「3」的法則

我從麥肯錫的一位導師那裡學到了一個建議:「3」 的法則。

即當你試圖說服一個比較資深的人去做某件事的時候,一定要給出 3 個原因。不是兩個,也不是 4 個,要正正好好給出 3 個原因。

戰略

5、 有競爭力的護城河

在古代,城堡通常都被護城河環繞著,護城河起到保護城堡的作用。護城河越寬,城堡就能得到越安全地保護,因為這樣敵人就很難攻破城堡;如果護城河太窄,便起不到太大的保護作用,因為敵人很容易就能穿越護城河攻破城堡。

在巴菲特看來,城堡就好比公司,而護城河就好比這家公司擁有的競爭優勢。他希望自己手下的經理們都能不斷地加寬城堡周圍的護城河。

你會發現,Facebook 在自己周圍幾乎構建起了圖中所示的所有這些護城河:高轉換成本、網絡效應和有效規模等。在考慮競爭優勢和策略的時候,一定要考慮你未來將構建起什麼樣的護城河,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它能讓你的公司抵禦住任何競爭者的入侵,從而獲得長久性的勝利。

6、 網絡效應和臨界規模

網絡效應是指,當一個產品的用戶數越多,該產品對用戶的價值就越大,這反過來又能吸引更多用戶使用該產品。同時,該產品的價值跟用戶數的增長成二次方關係,即著名的「梅特卡夫定律 Metcalfe's law」:產品的價值等於用戶數量的平方。

沒有什麼業務的規模化擴張速度能比軟體業務還快,也沒有什麼能比網絡效應能更高效地為公司業務構建起安全的護城河。網絡效應已經成為了任何策略的一個籌碼。通常情況下,公司用戶數一旦達到臨界規模,觸發網絡效應,公司就能通過規模經濟贏得巨大的成本優勢。由於網絡效應顯著,先發創新者可能會實現贏家通吃。這是所有創業者夢寐以求的事。

7、博弈論

經濟學家 Greg Mankiw 認為:

「博弈論研究的是人們在戰略情景下的行為方式。這裡的『戰略』是指,對弈雙方在平等的對局中各自利用對方的策略變換自己的對抗策略,從而達到取勝的目的。戰略思維不僅在跳棋、象棋和棋牌上至關重要,在許多商業決策中也是至關重要的。」

用一句話簡單概括博弈論:選擇一種能夠讓你的競爭對手的最大優勢最小化的策略。

領導力

8、金字塔原理

根據金字塔原理:要將思想組織成金字塔結構。

金字塔原理中的三個核心思想是:

(1)先從答案開始。

(2)分組總結你的支撐論點。

(3)有邏輯地對你的支撐論點進行排序。

在思考溝通的時候,我都會參考金字塔原理。先把答案快速擺出來,而不是慢慢揭示答案,這樣有助於更快地得出結論,讓每個人都能保持一致,從而進行坦誠的交流。

9、直接責任人(DRI)

蘋果公司發明了這樣一個管理概念:直接責任人(Directly Responsible Individual,簡稱 DRI)。DRI 遍布於公司各個層級。在蘋果,誰負責什麼,永遠不會搞混。DRI 的名字經常出現在會議進程表上,每個人都知道誰是直接負責人。如此公開透明的責任制,使得每一個員工沒有互相推諉和偷懶的機會。一旦項目出現問題,很容易找到出現問題的環節予以糾正,並追究相關責任。而且,一個項目只能有一個 DRI,如果超過一個 DRI,那就等於沒有直接責任人。DRI 能夠有效加速決策流程,也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會議。

10、 團隊中的團隊

團隊中的團隊,是一種將不同的團隊及團隊成員聚集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無縫的組織網絡的運營模式。在團隊中的團隊,決策權被授予每一個團隊的負責人,而不是集中在一個組織最高層的領導人手裡。這時,最高層領導的角色就發生了轉變,從負責一個組織中的所有決策,轉變為為每一個團隊提供所需的信息和背景,讓他們都與一個共同的目標相聯繫並擁有最好的信息來幫他們做決策。

11 、徹底坦誠

Kim Scott 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圍繞一個目標:營造一個員工熱愛、團隊協作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氛圍。後來長期在 Google 擔任團隊顧問的過程中,她了解了 Google 公司領導營造一個員工能從工作中感受到快樂的方法,那種快樂的氛圍是那麼濃厚,甚至一眼就能看到。而在擔任蘋果大學資深教員的過程中,Scott 了解了蘋果是不同作風,但是初衷一樣:「營造一個人們能發揮自己所有潛能,並享受工作的環境。」現在作為 Twitter、Shyp、Rolltape 和 Qualtrics 的資深顧問,Scott 將自己多年的經歷心得凝練成了簡單的幾個字:徹底坦誠。所有公司創始人都可以利用它,來幫助員工喜歡上自己的工作,並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能將工作做好。

12、傾聽、決策、交流

當你是以管理者、CEO 或任何級別領導的身份做決策的時候,那麼傾聽、決策、交流的順序就非常重要。最好按照這個順利去做:首先傾聽,然後決策,最後交流,而且不能讓它們之間間隔太長時間。這是 Twitter 的前 CEO Dick Costolo 提出的一個溝通模型。關鍵是要始終先傾聽,不要亂了順序,而且儘量縮短每一步之間的時間差。

相關焦點

  • 每天學習一個《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之決策樹思維模型
    查理芒格認為,每個學科都是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這個世界,都是一個摸象的瞎子。要對世界有真實的了解,就必須掌握多個學科的核心思維方式。當然,查理芒格本身是個天才,他能夠超快速的學習,從而掌握多個學科的內容,至於我們普通人,則沒有這樣的精力和智力了。
  • 多元思維模型:查理·芒格的「劍」,價值更勝「巴菲特午餐」
    在2個小時的面對面交流中,成甲從源頭釐清了很多有關「多元思維模型」的觀點,將理解水平進行了一次關鍵性的升級。隨後,成甲將查理·芒格「運用多元思維模型解決複雜問題」的方法,系統地總結在《好好思考:如何練就高超學習力》一書中。
  • 每天學習一個《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之九屏幕分析思維模型
    查理芒格認為,每個學科都是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這個世界,都是一個摸象的瞎子。要對世界有真實的了解,就必須掌握多個學科的核心思維方式。當然,查理芒格本身是個天才,他能夠超快速的學習,從而掌握多個學科的內容,至於我們普通人,則沒有這樣的精力和智力了。
  • 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請關注分享查理芒格認為,每個學科都是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這個世界,都是一個摸象的瞎子。要對世界有真實的了解,就必須掌握多個學科的核心思維方式。當然,查理芒格本身是個天才,他能夠超快速的學習,從而掌握多個學科的內容,至於我們普通人,則沒有這樣的精力和智力了。但是,這並不改變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方法的本質,其本質依然是,一個人需要有大量的不同思維模型,才能發展出超常的思維能力。
  • 用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穿越生活的迷宮
    大家好,我是吳光於,今後幾年我為各位分享思維精進和網際網路創業方面的乾貨,歡迎關注,一起精進!​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思考法就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這種方法要求我們面對問題時,不是一上來就解決問題,而是先搞清楚問題,找到所有與這個問題相關的思維模型或規律——凡是與這個問題有關的規律和模型,全部都要用上,一個都不要漏。
  • 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
    95歲的智慧老人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提倡要學習在所有學科中真正重要的理論,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所謂的「普世智慧」,以此為利器去研究商業投資領域的重要問題。因為每個學科都是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這個世界,都是一個摸象的瞎子。要對世界有真實的了解,就必須掌握多個學科的核心思維方式。
  • 《好好思考》: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你也可以輕鬆擁有
    成甲老師早在2018年已經在混沌大學創新商學院錄製「思維模型」和「刻意練習」的課程,正是出於要學習各科最傑出的思想的敬畏心,成甲老師還在今年去美國參加了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股東大會,並專訪芒格先生。01| 學習再多的知識,也不如建立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成甲老師在《好好思考》的自序中寫道:「在我過去的經驗中,成長就要學習,而學習就是要掌握更多的知識。然而查理.芒格則認為,學習並不是追求更多的知識,而是要尋找更好的決定依據。這個更好的決策依據,就是那些經過廣泛驗證的原理和規律,他稱之為思維模型。」
  • 每天學習一個《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之確認偏誤思維模型
    查理芒格認為,每個學科都是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這個世界,都是一個盲人摸象的過程。要對世界有真實的了解,就必須掌握多個學科的核心思維方式。當然,查理芒格本身是個天才,他能夠超快速的學習,從而掌握多個學科的內容,至於我們普通人,則沒有這樣的精力和智力了。
  • 成甲老師說,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你也可以輕鬆擁有
    成甲老師早在2018年已經在混沌大學創新商學院錄製「思維模型」和「刻意練習」的課程,正是出於要學習各科最傑出的思想的敬畏心,成甲老師還在今年去美國參加了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股東大會,並專訪芒格先生。
  • 《窮查理寶典》「美」查理·芒格
    我從這本書中提取了三個重點:第一個重點是:查理·芒格的兩個重要思維方法第二個重點是:查理·芒格的原創心理學理論第三個重點是:查理·芒格的投資決策過程我們先來看第一個重點:查理·芒格的兩個重要思維方法:多元思維模型和逆向思維法。
  • 96歲查理芒格:我改變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只用了短短1句話
    查理芒格到底有多厲害,竟然讓股神巴菲特欽佩不已?我通讀查理芒格的傳記,還有他的智慧箴言錄:《窮查理寶典》後發現,查理芒格不僅是一個非常會賺錢的企業家,還是一個頂級的思想家。頂級的思想家查理芒格非常熱愛閱讀,他被譽為「一本長著2條腿的書」,他所涉獵的領域包括但不限於:數學、心理學、社會學、統計學、邏輯學……其中,最著名的是他歸納總結的100個思維模型,有一些熱愛學習的朋友,還專門收集整理他的思維模型,希望能夠學會這些思維模型,變得跟查理芒格一樣厲害。
  • 了解查理·芒格的智慧,看著幾本書就夠了
    二戰期間,他曾經是一名氣象學家,後來在投身商界之前也在哈佛大學學習過法律,但芒格其實從心理學、經濟學、物理學、生物學和歷史學等其他學科當中汲取了許多知識,以發展他的的「多元思維模型」,用於解決複雜社會系統中的各種難題。這一系統與其他模型迥異。因此,他對商業和生活的見解是獨特的、罕見的。
  • 豆瓣評分9.1的《窮查理寶典》,已成為頂級人士思維方式的教科書
    查理芒格是一個非常智慧,機智,幽默的智者,他擁有普世的智慧,並不斷把這些智慧分享給世人,他的所有演講全部匯集在《窮查理寶典》一書中,裡面包含了他的智慧結晶和思維模型,值得我們每個人細細品味。一、查理芒格的思維模型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投資者看《窮查理寶典》看到的是投資哲學,創業者看《窮查理寶典》看到的是管理智慧,而我看《窮查理寶典》看到的是有趣的思維模型,不僅僅是喜歡,而且是非常著迷。
  • 《窮查理寶典》成為牛人的核心要素:多元思維模型
    今天分享的書是《窮查理寶典》。查理芒格是美國偉大的投資家,畢業於哈佛大學,是投資界傳奇人物,也巴菲特的黃金搭檔。《窮查理寶典》這本書則是對查理芒格投資經驗的收錄和總結,也是對查理芒格人生智慧、思維理念的剖析與普及。這本書被奉為投資界圭臬,豆瓣評分更是高達8.9分。
  • 豆瓣8.0:如何建立查理芒格多元思維模型?《好好思考》給你答案
    無獨有偶,查理·芒格也說過:「大多數人只使用學過的一個學科的思維模型,比如說經濟學,試圖用一種方法來解決所有問題。」實際上,「你必須知道重要學科的重要原理,並經常使用它們——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幾種。」這就是查理·芒格所提倡的跨學科多元思維。
  • 枯燥無味的列舉: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
    這篇文章很無聊,沒有任何修飾和鋪墊,就是介紹主要的幾個芒格推薦的多元思維模型。 如果報著學習的目的,這些列舉至少能達到以下目的: 一、雖然你知道一些多元思維模型,但是你可能只知道他們的名字而已,如果你再看一下簡單介紹,也許就會觸發一次深入的學習。 二、模型太多了,但是有些模型在構建你多元思維的過程中所佔的份量是不同的,這種不同決定了你更會重視哪一個。
  • 人們總是算計太多,而思考太少 | 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
    查理·芒格。」95歲的智慧老人查理·芒格,提倡要學習在所有學科中真正重要的理論,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所謂的「普世智慧」,以此為利器去研究商業投資領域的重要問題。本文是對查理·芒格100個思維模型的匯總,值得收藏起來反覆研讀。在講述這些思維模型的時候,本文不僅會講述模型本身,也會使用深度理解策略、認知階梯策略等學習策略,對思維模型進行加工。
  • 張立:什麼是思維模型
    在教育水平一樣的前提下,規模較小的學校或班級,能實現因材施教,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因而優秀學生的比例會更高。對於一個企業,為了避免養「小白兔」,就要多招收一些好員工,從而減少壞員工的比例。我想說,以上這些觀點看起來很正確,但其實本質上都是錯誤的。多做一些開心的事,不能有效提升幸福感;縮小學校或班級規模和提升學生學習水平沒有多大關係;提高好員工的招收人數,並不能保證公司壞員工比例一直比較低。
  • 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
    但是,這並不改變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方法的本質,其本質依然是,一個人需要有大量的不同思維模型,才能發展出超常的思維能力。我的能力遠不及查理芒格,我也無法像他那樣精通各個學科,但我依然可以學習他的思維發展路徑——通過大量思維模型來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 96歲查理·芒格的這3句話,揭露了成功的奧秘,看懂夠用一生
    查理芒格到底是何方神聖呢?他不僅是巴菲特的老師,還是他一生的搭檔,他們共同締造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創造了前無古人,後也可能沒有來者的投資神話。如今已經96歲的查理芒格依然依然精神矍鑠、思維清晰,在每年公司年會上他還要回答6個小時的股東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