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與綠島一樣,都是由海底火山噴發,巖漿遇海水凝固後所形成的火山島。由於島上西北角的山頭在夕陽映照下,就像一顆紅色的人頭,所以舊稱「紅頭嶼」。後來因島上盛產蘭花,更名為「蘭嶼」。氣候溼熱多雨,山區密布雨林型態的森林,動植物種類繁多,不可勝數。四周海域珊瑚遍布,又有黑潮流經此地,常有魚群回遊,是海釣與潛水活動的天堂。
據臺灣《聯合報》介紹,距離臺灣本島48海裡的蘭嶼,蘊含著豐富、珍貴的人文資產及自然生態,山中、海底處處驚奇,目前正值蘭嶼飛魚季,走一趟蘭嶼可感受原始風貌與人類智慧。
到蘭嶼可由臺東搭飛機、客船,或由屏東後避湖搭船前往,踏入島嶼的第一印象即是眼前的湛藍海景及奇形怪狀的巖石。許多巖石因其形而命名,包括雙獅巖、母雞巖、軍鑑巖、象鼻巖等,公認最唯妙唯肖的巖石則是距離蘭嶼核廢料場不遠的龍頭巖,彷佛真有一具龍頭化身為石。
蘭嶼島上共有紅頭、漁人、椰油、朗島、東清、野銀等6個部落,居住人口以雅美族人為主。5月是當地飛魚季,村莊隨處可見一條條曬在屋前的飛魚乾。
蘭嶼茂密森林中生機蓬勃,蘭嶼角鴞、紅頭綠鳩、珠光鳳蝶等都是珍貴的稀有物種,吸引島外專家學者前來;遊客可請當地人引領,進入樹林、探望蘭嶼角鴞,或到海邊礁區探訪各類礁區動物,在東清村並有珠光鳳蝶復育區,可由專人引導介紹。
蘭嶼溫暖的熱帶水域中,魚類超過1000種,珊瑚群美麗迷人,此處更有海蛇洞讓人一覽海蛇美妙姿態,但蘭嶼海象因黑潮流經較不定,行事海底旅遊活動最好由當地浮潛或潛水業者帶領,也可到海邊享受冷泉。
嚮往靜態美景的遊客可一遊布滿星沙、少有人知的美麗海灘,或到登高可望眼的蘭嶼氣象站、塔臺賞日出日落等,也可到青青草原享受大草原與大海的遼闊;喜愛運動的遊客挑戰爬天池,全身沾滿泥土攀巖至景色與生態豐美的天池時,令人有不枉此行之感。
蘭嶼擁有獨特的人文資產「地下屋」,此為雅美族祖先遮風避雨的智慧屋型,目前僅野銀部落保存最完整,臺東縣府積極爭取列為世界遺產,當地特有的串珠藝術品深具歷史文化意義,這一塊擁有文化、傳統美食、景觀的離島,總令遊客一遊再遊。
(責任編輯: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