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移植造血幹細胞是挽救血液系統患者特別是白血病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之一,且捐獻過程與成分獻血過程基本相似,不需要抽取骨髓,而一份寶貴的造血幹細胞就可以挽救一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22日,南京師範大學一名在讀研究生、一年級學生查振興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成功進行了造血幹細胞採集,此次採集將挽救一名年僅4歲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小女孩的生命。查振興成為南京市第64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愛心市民,也是南京市首例在讀研究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查振興所在研究生院的一個研究小組的全體同學都來加油鼓勁。南京市紅十字會供圖
2014年,當時的查振興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一次參加無償獻血活動時,看到獻血車上有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宣傳冊,獻血的間隙,他隨手翻看了宣傳冊的內容,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不僅無損健康,更能挽救他人的生命,覺得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查振興說:「既然能救人,那我就入庫。」
查振興透露,自己大學期間體重沒有達標,能夠成功捐獻細胞,也是由於機緣巧合。「我第一次捐獻血液的時候體重只有47公斤,當時的標準是男性體重達到50公斤才可以獻血,但我當時想著差3公斤應該或許也沒有關係,就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去了,當時護士告訴我,我的體重剛剛達標。」查振興說。
2018年11月,南京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電話通知他和一名2014年出生的年僅4歲的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小女孩配型相合了。當查振興得知自己的救人願望終於能實現時,他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據記者了解,對於捐獻造血幹細胞這件事,查振興的父母至今並不知情。查振興的導師告訴記者,「一個多月前他到我辦公桌前和我說,『崔老師,我造血幹細胞捐贈配型成功了。』當時我對這件事情不是很了解,而且他的父母並不知情,他的姐姐其實也是不同意他進行捐獻的,但查振興意志堅定,所以後來我決定等他在寢室養好了身體就開車送他回家,在他一期恢復到沒有任何問題後,再告知他的父母,讓他們放心。」
為了這次捐獻,查振興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體質,他一貫早睡早起,總是寢室第一個起床的,為了將質量最好的細胞捐獻出去,查振興開始改變生活習慣,晚一點起床,每次出門都會戴上帽子、手套預防感冒。對於這次成功捐獻,查振興坦言自己並沒有想太多,只是希望小女孩早日康復,快快樂樂地生活下去,造血幹細胞已經成功輸送到了小女孩的體內,生命之火生生不息。
實習生 奚彤 通訊員 周健 柯佳 見習記者 孫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