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每個地區都有獨特的文化和傳承。而唯一貫穿始終的莫過於俗語的魅力!在長年累月的生活積澱中,先人靠著不斷的摸索,細緻的觀察,在生活中不斷的總結,形成了一套涉及社會現象,人情世事,農業種植,建築規範等簡短精煉的句子,這就是俗語!
漫步在農村大地,雖然已入三伏天,焦躁瀰漫在每個人身上,但是午後的時光,村莊樹蔭下,卻是另一番的風景!老人早早的用完晚飯,拎著水杯,來到這裡,大家一起暢談農村事,其中不乏有許多俗語說出,而這也是幼時的我最愛去的地方。這麼多年過去,在我腦海中依然縈繞著這三則俗語,你們知道它的意思嗎?
一、父母去,人生何處是歸途?
在農村,這些年經濟的發展,人們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成為了新時期的農民工,他們奔波在全國各地,從事著最苦最累的工作。有人說「城市雖好,卻容不下肉身」!這也是一種悲哀,為了生活的美好,有多少人漂泊他鄉,獨留家中父母與襁褓中的嬰兒在老家生活!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父母已經逐漸老去,面對養育我們的父母,你做到及時行孝了嗎?
俗語「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不要等父母已經老去,才想起該盡的孝還沒有來得及?行孝要及時,縱然生活在不如意,或者事業多少輝煌,沒有了父母的陪伴,獨留傷悲,以後的路再沒有人能傾聽!
二、房屋缺了西南角,家敗母受傷
在農村,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農民都搬上了樓房,但是在樓房布局中,老農常說「房屋缺了西南角,家敗母受傷」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在老農眼裡,西北為乾,西南為坤,乾是父位,而坤為母位。因此在房屋的布局中,西南、西北角不要缺!如果西南角缺損一定要及時修繕,否則對母親有影響!
三、墳後山探頭,家敗損人丁
在農村,老人常說墳墓照向子孫,因此,家中老人過世在選擇墓地時總是有所考究!這也是農村「墳墓重山」的原因。但是,當「墳後山探頭」靠山不穩,則預示著子孫發展不順,有折損人丁之意!但是,在科學發展的今天,人們對這種說到嗤之以鼻,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