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北京時間21點,華為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召開了一場發布會。發布會的重點有兩個,一是發布了新的摺疊屏手機,另一個就是華為發布的針對海外市場的HMS Core移動服務框架和華為App Galley應用市場。
01Facebook真的拋出橄欖枝?
信息量挺大的是HMS Core和App Galley。
信息量不僅僅體現在App Galley是繼Google Play和蘋果APP Store之後的全球第三大應用市場,以及HMS已經在170多個國家擁有6億活躍用戶,在其上註冊的全球開發者超過130萬。更重要的是,有消息稱Facebook全家桶將入駐華為App Galley,並且谷歌也已正式向美國政府提出申請,希望能夠批准與華為的合作,以便向華為提供GMS的移動服務。
Facebook和谷歌的態度大轉彎值得玩味。說實話,2019年美國政府搞出「實體清單事件」,對華為手機的國際市場份額影響較大,因為谷歌GMS不僅包括谷歌全家桶,也包含了Facebook全家桶等受人歡迎的用戶,兩家公司的應用涵蓋了社交和搜索兩大領域,基本覆蓋了除中國外的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市場,所以清單一出,不能安裝兩家公司全家桶的華為手機差不多成為廢柴,導致華為手機海外市場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
所以,當兩家公司一家示軟、一家拋來橄欖枝時,媒體的興奮勁可想而知。但華為就此給《南方都市報》的回覆卻不置可否,目前Facebook和谷歌也未正式對外發布聲明,也就是說,消息是否屬實還難有最後結論。
但這種可能並非不存在,實際上,華為如果能抓住美國網際網路公司的軟肋,打出兩張好牌,是可以化解當前被動局面的,未來還可能大大拓展國際市場。
02第一張牌
當初Facebook與華為手機斷絕關係,直接原因是華為被美國政府列入「實體清單」,但「實體清單」其實不是這兩家公司不願合作的決定因素,因為「清單」出臺以後不久,川普又表示,在沒有影響到國家安全威脅的情況下,美國公司可以向華為出售產品。於是,高通、英特爾和美光迅速恢復對華為的供貨,而且採取的是「先斬後奏」,即先把貨供上,再給美國政府打報告。
而谷歌的GMS服務和Facebook全家桶,與美國所謂的國家安全八竿子也打不著,但兩家公司為何不願恢復合作,關鍵就是和華為沒有什麼利益往來。英特爾、高通和美光則不同,失去華為就等於失去一個大客戶,在財務報表上會實實在在消失一大筆利潤,所以會抓住機會恢復合作。
同理,如果華為App Galley能讓Facebook得到比Google Play更切實的利益,其帶著全家桶投奔也並非不可能。長期以來,Facebook和谷歌的競爭關係一直沒有改變,一方面兩家的主要收入支柱都是在線廣告,都想多切對方一點蛋糕餵飽自己的肚子;另一方面Google Play是全球最大的應用市場,也是Facebook全家桶極為重要的分發渠道,因此市場地位上谷歌要比Facebook強勢一些,為此,Facebook還忍辱負重同意谷歌抓取其用戶數據。用戶數據對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來說,算是核心資產,Facebook連核心資產都需要和谷歌共享,足見它被谷歌「欺負」成什麼樣了。
華為和谷歌不同,和Facebook天然的不是競爭關係,拉攏更為容易,如果華為App Galley能讓Facebook全家桶獲得比在Google Play更多的利益,或許可以撕開谷歌壟斷國際市場的口子。
03第二張牌
這第二張牌就是國內網際網路公司大規模出海,也就是國際化。
美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創立之初就注重國際化,成長壯大之後,海外收入往往能佔其總收入的50%左右,是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兩倍多,成為其競爭優勢之一。如果國內頭部網際網路公司大規模出海,不僅能擴大收入來源,更可以幫助華為拓展HMS生態,因為美國的頭部網際網路公司每家都有國內頭部網際網路公司對標,像百度對標谷歌、阿里巴巴和京東對標亞馬遜、騰訊對標Facebook等。
而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和華為深度合作,無疑可以在歐洲、南亞和東南亞迅速縮小和美國網際網路公司的差距,同時開拓進中亞、非洲等新興市場。華為其實是深知這一點的,2019年8月,鴻蒙系統發布時,餘承東接受媒體採訪時就強烈表示:「我呼籲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出海,微信只用在全球華人市場,太可惜了,我們的APP應該出海,我們的生態發展也會更快一些。」
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現在大規模出海,可以充分利用國產手機作為流量入口的優勢,和國產手機形成良性互動,抵消美國對華為的封鎖。
如果華為將國內網際網路公司大規模出海這張牌打好了,無疑會給谷歌、Facebook形成競爭壓力,促使其合作。而且谷歌目前被歐盟反壟斷大棒追著打,數次被罰掉數百億美元,此時華為推出HMS服務,它根本無暇顧及,或者在反壟斷大棒下,應對也將束手束腳。
總之,目前華為推行HMS的市場環境還不錯,有歐盟牽扯谷歌,如果策略運用得當,聯手國內網際網路公司,是可以迅速建立起生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