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考研還是去參加工作?本科211電氣工程,但家裡條件一般
本科是理工類的同學很多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本科畢業就能去一個不錯的企業單位,有很多還能去大型的國企單位,一輩子不求大富大貴,但是安安穩穩過日子肯定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何必把自己弄的那麼累的,而且畢業之後還不一定能找到比現在更好的職位。還有一些同學認為,理工類專業兩到三年的工作經驗含金量並不亞於碩士研究生文憑,如果學校和專業的含金量並不是太高的話。
我不能說這些想法是錯的,但是我畢業已經十多年了,我學的也是理工科,我只能告訴你,我身邊的那些個同學,畢業五年之內,確實讀研的和直接工作差別並不是太大,而且收入方面直接工作的有的還比研究生的高;但是十年過後,當我們聚會的時候你會發現,差距就顯現出來了。
那些還堅持本專業的,且具有碩士文憑的同學,儼然已經在企業是不小的頭了,而且收入非常可觀,年收入超50萬的不是少數,而且職業前景一片大好;但是那些畢業就就業的同學雖然靠著自己的能力和經驗收入也還不錯,但是或多或少的都遇到了職場的瓶頸期,很多都在努力考各種證或者是非全日制的研究生。
這裡我想說的是,碩士文憑不能保證一定幫助你走向成功,但是他會讓你相對輕鬆一些。
至於說你的家庭條件是中等,也就是說你沒有太多的壓力,就算現在全力以赴考研,家裡面也可以支持;相反也說明,家裡可能也不太需要你的支援,就算以後沒有太大的成就,安安穩穩,照樣可以其樂融融(當然,這裡不是說你不考研就不會大富大貴)。
所以,考不考研,歸根結底是看你到底想不想,到底以後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到底在學業上有沒有更遠大的追求;如果有就考,如果沒有大可通過別的手段邁向成功。
有網友認為:
適合自己的選擇,才是好的選擇。
普遍來說,大部分人會贊同你去考研。這種思路是普遍思路,如果不看個體情況,泛泛的說,當然是考研好!
具體到你自己的情況,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分析討論,仔細思考過後,再做你「自己的」決定:
一、從你現在學習水平考慮:題主沒說自己現在是大幾的學生的,就按大三的學生考慮吧,大學本科已經度過了快三年,現在的英語和數學水平和考研要求相比是個什麼水平?時間只有不到十個月,有多大信心和把握讓自己的水平提高到考研水準?
二、從學習能力考慮:沒有保研,說明在本校本專業排名不是很高,具體原因是因為沒有把精力全部放在學習上?還是已經十分努力學習,但結果不盡如人意?
三、從興趣考慮:大三的學生,已經對自己的專業有了一定認識,也對自己的能力有了一定認知,你對更進一步深造,是不是確實有興趣?
四、從生人規劃考慮:你自己和家人對你將來的工作城市、工作行業、工作性質都有什麼想法?考研、讀博是離這個目標越來越遠?還是越來越近?
五、從個人自律能力考慮:確認考研後,這一階段時間學習會比較辛苦,自己是不是有恆心,有自律能力,咬牙苦讀幾個月?爭取拿到高分,進入一個高排名的985大學?
如果上面的這些問題基本都能是正面答案。那就去考研吧!
研究生和本科生畢業後,完全不是一個平臺,不是一個層次,時間越長,差別會越來越大!
別把考研當藉口,裝個樣子在學習,這邊沒好好學,那邊沒做求職的準備。這是最害人的做法。
211的學生,只要拿出高三時候的學習精神,考個好學校問題不大!定下了目標,一定堅持去做。
說個實例:
我鄰居家孩子中山大學本科,物理專業,從大三開始就定下了考研,給家裡的消息是一直在努力學習,結果是考了275分!後來說了實話:學習時候忍不住就玩一會兒遊戲,一天用來學習的時間沒有遊戲時間長。他也沒有參加任何招聘會。知道考研結果後,轉回頭來想去就業,已經錯過了許多機會!
一邊找工作、一邊考研的想法千萬不要有!結果往往是哪邊都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