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阿里巴巴合伙人、螞蟻集團前CTO胡喜近日已從阿里巴巴離職。阿里內部人士透露,胡喜由於身體原因而離職。
作為阿里內部「少壯派」的代表、同時也是首批「80後」阿里合伙人,胡喜一直受到外界的關注。
無論胡喜未來是否繼續效力於阿里和螞蟻,他從大連到杭州,從英語專業轉行學編程,從一個普通的程式設計師一步步走到螞蟻集團CTO,13年來他和螞蟻這家頂級網際網路公司互相伴隨、共同成長,胡喜本身的經歷就是中國網際網路歷史變遷的一個縮影。
棄英文,學編程
1999年9月,離2000年的到來只剩下兩個多月,一家名叫阿里巴巴的公司成立了。那時候,每個人都對21世紀充滿了嚮往,每個人都希望在新的世紀裡找到自己嶄新的人生方向。
而從現在往回看20年,那時的阿里巴巴對於普通學子來講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也在那一年,18歲的胡喜剛剛步入大學校園,兩年後他將因為不喜歡英語專業而退學,前途被一片迷霧籠罩。
胡喜後來回憶退學的原因,說道:「學英語,未來要麼做翻譯,要麼當老師,要麼做外貿。我覺得都不適合我,就毅然決然的退學了。我媽到今天還不知道我退過學。」
退學後,胡喜看到了《電腦報》上的一則廣告:學計算機,月薪8000元。那時月入8000是妥妥的高薪,胡喜被這條消息吸引住了。
他從此不再思考英語專業方向的工作,一心自學C語言,在大連老虎灘租房子住,這一閉關就是一年。
一年後學成出山,胡喜就職於大連軟體園,正式成為了一名程式設計師。
「If not now,When?If not me,Who?」這是阿里巴巴成立之初的招聘語錄,至今仍在沿用。
當時,在大連參加阿里巴巴招聘的胡喜並沒有立即選擇這家公司。但隨後的一年裡,每逢過節,阿里的HR就會給胡喜打電話,不問他麼時候來,只問他過得好不好。這讓胡喜很感動,也感受到了這家公司的特別。
2007年,胡喜加入支付寶,他的人生畫卷也因此徐徐展開。
師從魯肅,傳承阿里
2017年,胡喜被任命為阿里合伙人,成為阿里巴巴史上最年輕的合伙人,而這一年,距離他入職阿里正好十年。
剛進支付寶,胡喜的職級是P6,每天不是在寫代碼,就是在寫代碼的路上,常常寫到晚上2、3點鐘。但那段時間反而是胡喜最開心的時光。
「第二天要寫代碼,我前一天晚上睡覺前會把要寫的東西在腦袋裡先過一遍。一想就很興奮,恨不得趕緊去寫代碼。曾經有5年,我是這麼度過的。不累。我非常喜歡寫代碼。」胡喜曾這樣回憶剛加入支付寶的那五年時光。
在這個過程中,他的師傅程立(花名「魯肅」)對他影響頗深。
阿里巴巴的師徒制是整個阿里巴巴管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阿里,每一個新員工到了公司之後,馬上指認一位老人,讓這個人成為他的師傅,不僅要帶他去工作,還要帶他去生活,去吃飯,幫他領電腦等等。員工入職當天的所有事情,有任何問題隨時可以找他。胡喜說到:「在阿里,師父可能並不給你打KPI,他只是幫你落地。」
魯肅被稱為支付寶技術平臺的奠基人之一,胡喜有什麼問題都可以找他。比如用什麼方式和軟體寫代碼,遇到難題怎麼辦,魯肅有一套自己看問題的方法和思路,這對胡喜影響很大。
2007年,支付寶技術團隊準備停機發布時出了問題:總帳不平衡,差了3分錢。整個團隊查了半天沒找到原因。作為業務負責人,魯肅的壓力是最大的,但整個過程他非常淡定,穩住軍心,和大家一起找差錯。最後魯肅找出某個公式顛倒了,順利渡過難關。
魯肅表現出來的擔當、責任以及做事做到極致的態度影響了胡喜。
胡喜的師傅是魯肅,魯肅的師傅是苗人鳳(螞蟻集團CTO倪行軍),這些做事的方法和做人的品質就是這樣一點點的傳承下來了。胡喜熱衷寫代碼,但並不喜歡帶人、帶團隊,但是受到團隊的影響,開始慢慢承擔起更大的責任。
從2015年開始,胡喜便開始尋找技術人才。就像當年HR問他過得好不好一樣,胡喜也用同樣的真誠去尋找人才並培養他們,一點一點的從帶幾個人,到負責三千人的技術團隊。
最年輕的「阿里合伙人」
「天貓雙十一就是金融新技術的最佳演練場。」這是胡喜經常說的一句話。
雙11背後,其實出現過很多次驚心動魄的事情。比如因為交易數量暴漲而出現宕機,比如商品的價格折扣錯了。但雙十一同樣還是金融新技術的最佳演練場。
為了讓宕機問題不再出現,胡喜和團隊一起把系統拆解的更為精細,升級相關基礎設施。遇到一個問題,就解決一個,慢慢的支付寶的技術實現自主研發,開創了螞蟻金融雲平臺,而這也成為他在支付寶工作13年來最大的成就之一。
2017年年初,馬雲的秘書找到胡喜,他和範禹、藺相如、聞佳一起進了馬雲的辦公室,彭蕾恭喜他們4位成為阿里的合伙人。胡喜就這樣懵懵懂懂的成為了當時阿里最年輕的合伙人。
胡喜後來總結自己十幾年來的工作經驗,他認為在螞蟻技術相關的層面主要做了幾件重塑的事。
第一個重塑支付,螞蟻做的事情是在不斷的重塑支付的形態。
第二個重塑微貸,以前的貸款都是給中大型企業貸款的,而中小商戶很難拿到貸款。
第三個重塑技術,胡喜和團隊一起把螞蟻所有的系統推翻重寫了一遍。
「做事情時,所有人覺得最遠的地方是目標,那最關鍵的就是我們這群人捨我其誰的往前衝。不要問過程中的困難,困難都是靠人去解決的。做很多事情都有困難,就看你能不能一顆心、一場仗的去做。」胡喜說。
胡喜語錄
胡喜作為螞蟻金服前CTO,對整個集團的技術體系都有著深刻的洞見,也曾在不同場合下談論到自己對於各項技術的觀點。
關於區塊鏈,胡喜認為,目前,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機制只能按照交易順序處理,交易並發能力較弱,因此現階段最迫切的技術目標是如何提高處理效率。特別是對於螞蟻金服、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而言,數據處理是海量並發的,背後需要每秒百萬級的性能支撐,這對區塊鏈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於資料庫,胡喜表示,螞蟻金服選擇自研OceanBase資料庫,是因為國外的技術體系同樣不支持中國金融科技的發展,自己做研發是唯一出路。自主研發的領域越寬廣,基礎越深厚,我們能把握的主動權就越大,並且能反哺整個產業鏈的創新,從而更好的支持中國金融科技的發展。現如今,OceanBase資料庫不但支撐了4200萬筆每秒的資料庫處理峰值,還在性能相當的前提下把硬體成本降到了集中式資料庫的十分之一。金融交易技術的核心是金融分布式中間件,關鍵是分布式資料庫的能力。
關於安全風控,胡喜介紹到,除了區塊鏈、AI,金融當中最核心能力就是安全。怎樣給客戶提供更好的安全風控,而且必須是實時的毫秒級的風控能力,必須要相應的有一個安全的核心大腦。在數字世界中最大的挑戰是識別你自己,要知道你是誰,很多時候安全在解決身份識別的問題,怎樣做身份識別,包括數據隱私、安全加密方面的保護,安全是關鍵點。
關於晶片,胡喜認為,產業不是只需要研發晶片,而是要讓軟體和晶片形成聯動。英特爾從286、386起步,慢慢將複雜指令集更好的通用化,這不是單純對晶片性能的優化,還支持起了從作業系統到應用軟體的完整產業鏈。晶片產業必須正視差距,在別人制定的遊戲規則下,想要實現「彎道超車」是很難的。國內有志發展晶片產業的公司只能在下一個階段,即IOT成為主流的階段尋找「換道超車 」的機會。
對於未來技術的發展方向,胡喜稱,未來一定會朝著量子計算、生物計算的方向發展,計算機的體系結構必然會經歷一次重新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