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散文界為韓國散文家召開研討會

2020-12-14 光明網

本報北京1月15日電由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散文學會共同組織召開的韓國著名學者、作家「許世旭散文研討會」日前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首都學術界、文學界40多位知名人士友情出席,就許世旭中文散文的藝術風格、精神意韻以及在中韓文化交流方面的意義展開了研討。

今年70歲的許世旭20世紀60年代在臺灣獲得中國文學碩士、博士學位,回國後先後在韓國幾所大學中文系任教。歷任韓國中語中文學會會長、韓國中國現代文學會會長等職,現在兼任中國復旦大學中文系顧問教授等職。數十年來,他不但用韓語和漢語雙語寫作,在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方面均有建樹,而且始終為中韓文化交流作著切實的努力。他用韓文撰寫的學術著作有《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近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文化概說》、《中國現代詩研究》、《中國人,中國文化》等20多種,同時有多本譯著和韓文散文集面世。更難能可貴的是,40餘年來,他用中文寫了大量詩歌和散文,「借中國的文字和風格,抒寫我自己高麗的情懷與日常體驗」,已有多本中文散文集和詩集在中國出版。

 

相關焦點

  • 中國之文與當代散文寫作的變革:專家研討李敬澤散文創作
    資深文學評論家李敬澤近年化身「文學新人」,《青鳥故事集》《詠而歸》《會議室與山丘》《會飲記》,一本接著一本,呈現井噴之勢,面對這些不拘一格、雜花生樹的「敬澤體」或「敬澤現象」,研究界一時都還很困惑、猶疑。如何評價這位「文學新人」,他給當代文學提供了哪些啟示?
  • 「2020年度中國散文年會」於京召開年度獎項揭曉
    2020年12月12日到13日,《海外文摘》雜誌社、《散文選刊·下半月》雜誌社主辦的「2020年度中國散文年會」在北京召開。開幕式上,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高洪波致辭,他說:「在當前全球疫情這種特殊的背景下,大家此時此刻來到北京,召開中國散文年會,說明散文的魅力和凝聚力是多麼的巨大,朋友們對這次的會是多麼的珍重和珍視,所以我祝賀我們這一次難得的疫情中的聚會。我們能趕上這樣一個時代啊,對在座的每個人其實是一種幸運。
  • 「家國情懷」主題散文研討會在寧舉行
    繼散文集《一個老兵的鄉愁》出版後,85歲的方祖岐上將又創作了一批以「家國情懷」為主題的散文作品。10月10日,江蘇省作家協會和江蘇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在南京共同主辦了「家國情懷」主題散文研討會。20餘位文化界專家、學者圍繞主題進行了深入熱烈地交流。
  • @愛閱讀的學生,中國散文年會上推出了不少好散文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黃海近日,由《海外文摘》雜誌社、《散文選刊·下半月》雜誌社主辦的2020年度中國散文年會在京舉行,評選出4個年度獎項。中國作協副主席高洪波及梁曉聲、阿成、王宗仁、劉慶邦、鮑爾吉·原野等作家及部分獲獎者與會。
  • 葉夢獲「中國散文詩大獎」,四川作家亞男同獲此獎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15日訊(通訊員 黃成玉 記者 邢玲)10月10日至13日,由散文詩雜誌社、寧夏作家協會、石嘴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生態石嘴山 放歌新時代」第19屆全國散文詩筆會暨「第10屆中國散文詩大獎頒獎會」在寧夏石嘴山市召開。
  • 鹹寧市女作協主席成麗作品喜獲中國散文年會「十佳散文集」獎
    本網綜合訊2020年12月12日-13日,《海外文摘》雜誌社、《散文選刊·下半月》雜誌社主辦的「2020年度中國散文年會」在北京召開,評選出4個年度獎項。其中,湖北省鹹寧市女作家協會主席--通山籍作家成麗散文集《月從故鄉來》獲年度「十佳散文集獎」。
  • 瑞雪兆豐——「2019年度中國散文年會」在京舉行
    11月29日至12月1日,《海外文摘》雜誌社、《散文選刊·下半月》雜誌社主辦的「2019年度中國散文年會」在北京舉行,評選出年度5個獎項。另外,新疆女作家阿瑟穆·小七《唯有解憂牧場》、吳合眾《江水泱泱》、胡斌《從川藏線回來的汽車兵》、張瑛薇《誰在背後說我壞話》、吳藝《河堤》、吳有君《遇見張恨水》等作品,分別榮獲「十佳散文集獎」,「十佳散文獎」,散文集類一二等獎,單篇散文類二三等獎,而備受矚目的年度「精銳獎」,被陝西省作家基石奪得,他在獲獎散文《柳青,一座不朽的精神燈塔》中描述的皇甫村,不僅是作者的出生地,也正是作家柳青當年紮根基層、為老百姓謀福祉的一個小村
  • 《黔南散文詩人十三家》被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
    5月26日,都市新聞記者從都勻市作家協會獲悉,近日,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都勻散文詩人楊啟剛主編的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部散文詩選集《黔南散文詩人十三家》被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據了解,《黔南散文詩人十三家》一書2019年12月被列入「21世紀散文詩叢書」第六輯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這是黔南州老中青三代散文詩人集體同臺亮相出版的第一部散文詩選集,精選了新世紀以來王安平、胡嬡娟、周雁翔、李曉妮、雷遠方、猶永均、楊啟剛、陳薇薇、王智源、耿文福、蘭馨、尾巴、李金福等13位散文詩人創作的散文詩作品182章。
  • 金培付的《抄鳥蛋》中國散文年會上獲獎
    近日,由《海外文摘》《散文選刊下半月》雜誌社等單位主辦的「2020年度中國散文年會」在北京召開。大會評選出十佳散文獎、散文(集)等級獎、精銳散文獎等4個獎項。我市作家金培付的散文《抄鳥蛋》在2020年度中國散文年會上榮獲散文類單篇作品二等獎。
  • 中國當代散文8大家
    他的散文文筆流暢清新,表現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著感人的力量,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國臺灣、大陸、香港及新加坡選入中小學華語教本,也多次被選入大學國文選,是國際華文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家 。1. 我也願學習蝴蝶,一再的蛻變,一再的祝願,既不思慮,也不彷徨;既不回顧,也不憂傷。
  • 散文的寫法
    每每談到唐宋散文,多數人便會立即想到「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我國散文發展史上八位傑出散文家的合稱,他們分別是唐代的韓愈、柳宗元,以及宋代的歐陽修、」三蘇」、王安石和曾鞏。作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對當時和後世文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們的經典之作至今仍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由於他們的作品篇目眾多,無法一一為之解讀,因此推出了精華篇——《唐宋八大家散文品讀》一書。
  • 中國作協研討李蘭妮自傳體長篇散文《曠野無人》
    新華網北京4月9日電(記者廖翊)中國作協日前在北京為深圳作家李蘭妮的自傳體長篇散文《曠野無人》舉行研討會。  這部長篇散文是中國作協重點扶持的作品,同時也是中國作家協會和深圳市委聯合發起推出的「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文學創作工程」的籤約項目。
  • 散文詩《沉默的火焰》獲中國散文獎
    2020年12月12日到13日,《海外文摘》雜誌社、《散文選刊下半月》雜誌社主辦的「2020年度中國散文年會」在北京召開。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高洪波到會致辭。會上,著名作家梁曉聲、王宗仁、阿成、劉慶邦等參加會議並分別進行了文學講座。
  • 好書推薦《散文的常道》
    「我對散文的閱讀,開始轉向那些非專業的、有平常心的文字。散文最大的敵人就是虛偽和作態。沒有了自然、真心、散漫和張弛有度的話語風度,散文的神髓便已不在。而一旦把散文變成一種專業寫作,以我看來,就多半難逃這樣的悲劇境地了。」~謝有順
  • 也談中國古典散文
    但是,儘管我們用「創造」這個狀詞來加以區別,在古代文學裡,創造文學作品的散文,可以說是不存在的。每一部中國文學史,都會從先秦文學講起,其中的韻文部分是《詩經》和《楚辭》,這是創造文學作品,散文部分講的是哲學和歷史,總的說來全不是創造文學作品。
  • 賈平凹散文《自在獨行》發行百萬冊 李敬澤孫鬱等名家探討其意義
    近日,賈平凹散文創作現象學術研討會暨集《自在獨行》發行百萬冊慶功會在北京師範大學京師大廈召開,賈平凹、李敬澤、孫鬱、陳曉明、李洱、白燁、程光煒、賀紹俊等作家和評論家出席,共同探討賈平凹散文創作在中國散文脈絡中的特色與意義。
  • 如何給散文一個確切的「定義」
    部分學者還進一步闡發,認為散文理論的貧乏是世界性的,散文理論建設是個普遍性的難題。在描述完這個現狀之後,出於本體論的考慮,人們往往著手給散文下個定義,或者為散文重新加以分類,以彰顯自我理論建構的獨特性。確證散文的內涵或者確立散文的類型,成了大部分理論建構者的必由之路。新時期文學以來,文學理論與寫作教材的豐富與多元,又加劇了散文定義不斷膨脹的趨勢。
  • 乾貨:散文的寫法
    周作人早期的散文平和衝淡,清雋幽雅,譬如《烏篷船》、《故鄉的野菜》、《北京的茶食》等名篇。後期在故紙堆中發言,「一變而為枯澀蒼老,爐火純青,歸入古雅遒勁的一途」(鬱達夫語)。舒蕪先生對周作人的後期散文有極高的評價:「周作人的小品文的真正大成就,還是在他的後期,甚至包括他附敵以後的部分作品,這是今天應該冷靜地承認的。」一個背叛者對另一個背叛者的惺惺相惜,確實需要極大的勇氣的。
  • 散文的潰敗與突圍 | 劉樹林
    西方兩大散文源頭:《柏拉圖對話錄》、《聖經》,它們的作者或者說演講者柏拉圖、耶穌,都是令後世敬服的大思想家。其實,我們中國也是。先秦諸子、柳宗元、蘇軾、王陽明等,他們不但是各時代的思想大家,更是散文頂峰的作者。
  • 中國散文界3位泰鬥,至今無人能比,他們究竟是誰、又高在何處?
    而第一流的散文更是憑藉它獨特的魅力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在中國近代史上就存在著散文的「三座高峰」,其散文創作成果堪稱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裡程碑。那麼這「三座高峰」到底高在哪裡?有沒有人能與其媲美呢?其實,提起他們的名字大家都被陌生,中國散文的「三座高峰」分別就是巴金、楊朔和餘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