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天空剛下過細雨,屋外稍有寒涼,而在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建設公司會議室正熱火朝天地開展一場普法宣傳「大戲」——青海省司法廳、青海法制報社、西寧市城西區新媒法律服務所等單位組成的普法宣傳隊正在開展「七五」普法送民法典進基層活動。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貫徹實施是法治建設領域的一件大事,與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和司法行政工作密切相關,涉及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等各職能環節,青海法制報社作為我省重要的普法宣傳陣地,肩扛大任,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民法典宣傳活動,此次活動也是「七五」普法送民法典進基層活動的第二站——走進社區。
律師細講亮點
「民法典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一個月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申請。這是民法典中關於婚姻家庭新增的一項『離婚冷靜期』制度。」在活動現場,青海尊悅律師事務所律師趙攀對民法典中的這一新增亮點和變化,向現場群眾作了詳細講述。同時結合婚姻家庭中遇到的各種法律問題,圍繞近親屬的範圍明確、夫妻共同債務、家事代理權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以小見大、生動有趣地解析了民法典中的部分內容。
西寧市城西區文成路社區居民齊連沈說:「聽完這場講座,增長了不少法律知識。很多青年人太任性,把婚姻當兒戲,三句話不投機就離婚。增加『離婚冷靜期』制度太好了,能夠挽救很多家庭。」
160多名來自城西區通海路街道辦事處以及四個社區的黨員、群眾聽得格外認真,不少群眾跟著律師的講解,拿著紙筆仔細記錄。城西區通海路街道文景街西社區黨總支書記、社區主任周鑫娉告訴記者:「此次宣講活動讓我對民法典有了更全面、更準確、更深刻的理解,真正認識到民法典是保護群眾自身權益的『社會生活百科全書』式的法典,我把律師講的亮點都記錄下來了,回去要向社區居民宣傳,以點帶面提高社區群眾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現場氣氛活躍
「今天準備了很多禮品,希望大家踴躍回答問題,問題都是關於民法典的相關內容。答對會收到我們的小禮物,答錯了也沒關係。」在有獎競答環節,主持人鼓勵社區群眾踴躍參加。
「李某在理髮店理髮時,理髮師不小心將他的眉毛剃了,理髮師的行為侵害了李某的肖像權還是身體權?」主持人拋出問題。群眾紛紛舉手搶答,「是身體權!」一名社區群眾高聲回答。「答對了,為這名先生送上禮品。」社區群眾踴躍答題,現場洋溢著輕鬆愉悅的氛圍。
「法治宣講活動既有趣又有意義,為社區群眾送來貼近實際生活的法律知識,也提升了他們對法律的興趣,這正是社區群眾最迫切的需求,希望省司法廳、青海法制報社能多多開展這樣的法治宣講活動,讓社區群眾在歡笑聲中走近民法典。」周鑫娉對此次法治宣講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
來源:青海法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