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問題的根本是農民問題!!

2021-02-20 鄉村心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鄉村心聲」,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有關農村的訊息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三農問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概括,即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總稱。上個世紀90年代,農民負擔重,糧價低,幹群關係緊張,農村各種問題層出不窮,然後就有了「三農」的提法,「三農」工作成為當時全國和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農問題是一個整體,農民生活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正是農業養活了全國人口,也為新中國提供了工業化的原始資本積累。分田到戶以前,因為中國趕超型工業化的特徵,城市難以吸納足夠多的農村人口進入二、三產業,農村勞動力主要從事農業,國家通過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以及計劃經濟手段,從農業提取剩餘用於城市。因此,那個時候的三農問題主要是農業問題。將農民組織起來,改造農業生產條件,提高糧食產量,增加農業產出,成為那個時期的中心工作。分田到戶以後,農業生產力大幅度提高,糧食問題迎刃而解,鄉村工業迅速發展,越來越多農民不僅離土進廠而且開始離鄉進城了。

鄉村工業的發展,鄉鎮企業的崛起,在很短時間即改變了中國城鄉之間的經濟結構。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農村不僅有農業而且可以發展工業。無工不富,大量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進入鄉鎮企業。「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依託農村走中國獨特的現代化道路不僅僅是一種願望,而且變成了分田到戶以後中國最廣泛的實踐。不過,到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鄉鎮企業難以面對正規製造業的衝擊,很快就關閉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越來越多農民離土離鄉,進廠進城,中國開始了波瀾壯闊的快速城市化進程。

農民進城的原因是地少人多,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需要尋找農業以外的就業機會。承包土地的農戶家庭,年輕子女進城務工經商,年老父母仍然留村務農,農民家庭中的農業收入沒有減少,又增加了進城務工的收入,所以農民家庭收入持續增長。農村年輕勞動力進城了,他們將城市收入源源不斷匯回農村,農村因此變得更加繁榮。不過,到了新世紀,越來越多農村勞動力進城了,他們不再只是在城市尋找務工經商的機會,而且試圖在城市安居生活下來。僅靠進城農民工在城市的務工收入很難完成農民家庭在城市安居的任務,農戶家庭策略因此變成年老父母仍然留村務農,年輕子女嘗試城市生活。之前進城子女將務工收入匯回農村,轉變成為留守農村父母想方設法以農業剩餘支援嘗試在城市立足的子女家庭。農村因此不僅空心化了,而且真正衰落了。即使如此,農村仍然十分重要:第一,農村和農業為六億留守農民提供了收入機會和生活便利;第二,進城農民可能難以在城市立足,為了防止進城失敗,農民一般都會保留他們在農村的退路;第三,農村家庭中的中老年父母一般都不願進城,留在農村,與土地結合起來,生活成本低,生活也有意義。第四,農村是所有進城農民的鄉愁,是他們的歸宿,是魂牽夢繞的地方;第五,農村是應對經濟周期和預防大規模風險的穩定器。農村因此十分重要。進入新世紀農村的重要,關鍵是農村對於農民十分重要。當前中國發展階段,中國仍然處在中等收入階段,國際形勢十分複雜,國內經濟社會結構也很微妙,而中國仍然有超過一半人口為農村戶籍人口,生活在農村的人口也超過六億,另外還有雖然計算為城市人口、大多數卻未能在城市體面安居的農民工。留守農村的六億人口主要是缺少進城務工機會的弱勢農民,他們耕種小規模土地雖然難以致富,卻足以解決溫飽問題。農村生活成本低,雖然農民人均現金收入比較低,農民實際生活質量不一定差。農村為進城失敗的農民提供了退路,從而讓農民在年輕時可以放心大膽進城闖蕩,成功留城,失敗返鄉。正是農村為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八億農民提供了基本生活的保底,農村成為中國現代化的穩定器與蓄水池,中國現代化才能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包括金融危機、經濟周期,中國現代化才能更加順利。在當前時期,中國三農問題中,農業問題主要不是量的問題而是質的問題,即如何生產出更多高品質農產品的問題。而從量的問題上,即從保證糧食安全和解決溫飽方面講,得益於農業機械化和農業技術進步,農業生產力有了大幅度提升。當前中國18億畝土地養活14億人口綽綽有餘。大馬力農機和新型農業技術可以在短時期大量增加糧食產出,避免缺糧危機。當前農業的問題是農產品品質不高,供過於求,以致於穀賤傷農。既然當前農產品供給主要是品質問題,就應當由市場來解決,而不應是國家三農政策關注的重點。從農村方面來講,既然當前中國農村主要是為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八億農民提供保底和退路,農村建設的目標就不應當是美麗鄉村。當前鄉村建設並非要建設一個比城市更加宜居更加美好的農村,而只要為缺少在城市體面安居能力的廣大農民提供在農村生產生活的基本秩序。以此來反觀當前三農政策,當前三農政策存在的最在問題是「目中無人」,即政策視野中沒有八億農民,而只有農業和農村。從農業方面講,片面強調保護耕地,甚至不惜將對對農民仍然十分重要的宅基地復墾為耕地以擴大耕地面積,據說可以保證糧食安全。從農村方面來講,當前全國發展鄉村旅遊,搞美麗鄉村建設,全國各地集中資源打造美麗鄉村示範點,這些美麗鄉村示範點不可能推廣,卻消耗了大部分國家惠農財政資源。「目中無人」的三農政策造成了大量國家惠農資源的浪費,增加了農民問題解決的困難。持續下去,就可能破壞農村這個中國現代化的穩定器與蓄水池,對中國現代化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害。我們必須重申,當前中國三農政策的核心和根本是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八億農民,八億農民最大的關切是在農村的保底和進城後失敗的退路。三農政策的關鍵就是為農民提供基本生產生活秩序。任何借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美麗鄉村來破壞八億農民基本保底與主要退路的做法,都是錯誤的,都是要堅決克服的。再過20年,絕大多數農民都在城市體面安居以後,三農問題的關鍵可能就不再是農民問題了。或者說,那個時候也就不再存在三農問題了。

點個【在看

讓更多人因你而受益👇👇

相關焦點

  • 究竟什麼是三農?三農都有哪些問題?
    三農"問題關係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係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民族復興。1、 什麼是三農三農,指農村、農業和農民。所謂"三農"問題,就是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研究三農問題目的是要解決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穩定。
  • 2019中考:初中歷史複習專題《中國歷史上的三農問題》
    「三農」是指:農業、農民、農村一、中國古代三農問題:1.統治政策的調整:(1)商鞅變法:公元前356年,商鞅變法規定: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二、中國近現代三農問題(一)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土地政策資產階級革命派: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孫中山採用「平均地權」的辦法解決土地問題,不是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說明資產階級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土地問題(二)新中國的農村政策的變化
  • ☞【經驗借鑑】日本解決「三農」問題的經驗借鑑
    點擊新三農關注我喲☀ 關注農業、農民、農村問題,每天分享1-4篇高質量文章,全方位了解三農領域的宏觀政策
  • 習近平: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李克強主持 慄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出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歷史關口,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需要全黨高度重視的一個關係大局的重大問題。全黨務必充分認識新發展階段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 中國三農問題的特殊複雜性分析
    究其原因,乃是因為作者深入農村進行實地調查,準確記錄了當地農民生活,並對農村問題提出了深刻洞見,正如一位論者所說,「帶著讀者在黃河邊上走村串戶,與各色人等促膝談心。」曹教授對有關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種種疑問困惑的解答,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慎重對待中國三農問題的複雜性。本文由瞭望智庫整理自微信公眾號「新鄉土」對曹錦清教授的採訪,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 蘇州吳中區農民進城 為解決三農問題一有效途徑
    [新聞索引]中國的發展,正面臨著農村、農民和農業的三農問題瓶頸,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發現,城市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城市化成為我國現代化發展的必由之路。城市化的一個核心,就是把傳統農民改變為現代市民。通過城市化的發展,讓大量農民變成市民,讓廣袤的農村成為城市。
  • 張文茂:我國三農問題的基本線索及最新動態
    一、土地制度和村社功能的演變是我國三農問題的基本線索     觀察我國三農問題的基本線索是土地制度和村莊社區功能的演變不過是把農民原來私有的土地產權還給農民而已。所以,土地承包權要股權化、固化,集體不能干涉。按照這樣的邏輯,土地的集體所有制就退回到了幾十年前的原點。至於由此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如被《軟埋》的勢力從墳墓裡鑽出來反攻倒算,他們就不管了。
  • 三農問題核心在農業,中國要探索小農經濟的現代化路徑!
    「三農問題」是很多人一提到農業就想說的,但實際上很多人都不清楚「三農問題」的真正意義,通過對它的分析,也能夠明晰中國農業產業的發展與農業服務的發展。一、 「拋開農業談農民,是談不出什麼結果的!」第一,中國「三農問題」現實存在,但是「三農問題」本身不科學。因為它們並不屬於同一類問題。
  • ...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雙周協商座談會發言摘登
    但農村基層幹部和各類人才數量不足、結構不優、素質不高等狀況沒有根本扭轉,「三農」工作隊伍建設依然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塊「短板」。8月17日,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專門就此進行協商座談。該模式主要特點:基層黨組織發揮根本的政治引領作用,合作社(龍頭企業)發揮基礎的經濟支撐作用,流轉土地則發揮綜合的規模經營作用。概括為黨建引領,三方發力,共建共享,走向鄉村振興。一、政治引領是根本保障要建設好基層黨組織這個基層發展「頭雁」,必須有效健全黨領導農村工作的體制機制,切實發揮好基層帶頭人作用。
  • 農村有哪些問題困擾著農民?以下2個難題迫切需要國家出手解決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在農村,有哪些問題困擾著農民?以下2個難題迫切需要出手解決近年來,隨著農村改革不斷深入,三農的發展越來越好,但因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有些地區的農村和過去相比,變化不大,很多問題也沒有得到根本改善,農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質也得不到很大提升,風氣不好或發展比較滯後的地區也出現了不少問題,除了結婚難之外,彩禮高、離婚快也給農村家庭帶來了不少困擾,那麼在農村地區,除了這些問題之外
  • 三農政策的具體指什麼,對農民有什麼惠民政策?
    三農政策的具體指什麼,對農民有什麼惠民政策,對己退休的人有什麼待遇?三農政策很多,所謂「三農」政策,是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方面的相關政策,2019年,國家將繼續加大對「三農」的扶持。在十八大會議報告中特別強調,「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牢固樹立「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對於做好新階段「三農」工作,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小康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而有深遠的意義」。
  • 解讀「三農問題」,兼談中國的希望
    解讀「三農問題」,兼談中國的希望我今天感到非常激動,我為北大這種思想學術學風的開放感到高興,因為在這樣一個神聖的地方,能讓一個農民或者一個私營企業主坐下來講一講心裡的感受,不管我講得好不好,這本身就有特殊的意義,就是一種象徵,因此我為北大感到驕傲。我希望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對我也不要有過高的要求,因為我現在畢竟是一個農民。   解讀「三農問題」   第一,我要談談目前流行的一些主流提法。
  • 十年民生路:重中之重看「三農」
    從2001年到2010年,十年兩會,政協委員們對哪個問題最關心,一起來看看我的調查。   小丫:「溫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仍然明確指出,解決三農問題依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三億中國人,九億在農村,解決好三農問題仍然是現在和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重要內容。」   三農問題關乎國計民生,每年也是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 破解「三農」難題的智腦溫鐵軍
    轉換角色,溫鐵軍為破解「三農」難題獨闢蹊徑1995年,溫鐵軍提出以「三農」問題取代「農業問題」的政府建議,得到中央主要領導肯定並成為國家重大政策;1996年,他首次提出並全面闡述「三農」這一概念及其內涵,成為億萬農民的代言人。溫鐵軍對「三農」問題的理解從概念上就體現出獨到見解:「三農」問題不是「農業、農村、農民」,而應是「農民、農村、農業」。
  • 三農保險有什麼作用?農民應不應該買保險?大家都說說自己的情況
    三農保險,有政策性保險和純粹的商業性保險之分,當然很多政策性的保險業務也是通過商業性的保險公司來進行操作,而國家財政再給予一定的補貼。說實話,三農保險確實能夠在保障農民生產生活方面帶來很大的作用,能夠幫助農民抵抗風險。
  • 濱州「三農」故事,濱州萬餘名農民成為高素質農民
    中宏網山東12月21日電 濱州市農民切身體會到農廣校培訓的成果,「通過參加農廣校培訓,包括與省裡面的專家交流,找到了一個辦法通過三鮮一木炭深耕來改土......帶著遇到的問題,課堂上聽到解決了一部分,在現場培訓的時候又解決了一部分,然後把這些實用技術就帶回我的葡萄園。
  • 如何正確認識城鄉差距問題
    問:在理論學習中,官兵比較關注城鄉差距的問題。請談談應當如何認識當前城鄉差距擴大?七一四九六部隊戰士劉群興  答:改革開放以來,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 在三農調研中安身立命
    離開三農崗位多年,但三農情懷難泯。每當我被會議所煩擾,被大院隔斷在高樓裡的時候,我就分外思念我走過的幾百個村莊、幾十個鄉鎮,思念滕主任曾帶領我們調研過的田野集鎮企業。眼下,當我徜徉在調研文集字裡行間的時候,仿佛重又回到往昔,感受到一種昔日思考的延伸,一種情感的返璞歸真,一種在其他文字裡永遠無法得到的收穫、喜悅與安詳。
  • 疫情對「三農」的衝擊與金融對策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小康不小康,關鍵在老鄉」,「三農」問題是當下最迫切的問題。因此,筆者從金融視角研究疫情對「三農」的衝擊程度,分析「三農」的自我修復能力,提出金融方面的對策建議。
  • 農民高興:嚴查四個問題,農民可舉報
    另外還有四個問題現在也要嚴查,農民可舉報!【12月:農村有一個好消息】大家都知道,自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方針實施後,我國一直致力於三農的發展,在此期間也出臺了一系列補貼措施。比如說;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補助、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補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