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到底有多費錢?有人算了一筆帳:出生前的準備工作大約需要5至7萬元;幼兒時期成本起碼10~20萬;中小學時雜七雜八得有50~70萬;上大學要花20~30萬……
還不算讀私立學校、出國留學和買車買房,單是把孩子生出來、養大成人至少就需要近百萬,而且還是建立在孩子從小身體健康的基礎上,難怪人們把孩子稱作是"碎鈔機"呢!
天貓最新發布的《中國式養娃:2019天貓親子消費報告》顯示,隨著95後加入生育大軍,新手父母在帶娃消費上投入逐年升高!
一百多萬都擋不住了!僅是最近三年,95後新手爸媽在天貓上的親子人均消費年複合增長率就高達61%。
一二線城市養娃人均投入增速為9%,三五線城市增長迅猛,已經達到11%,網友們忍不住做了調查,發現95後養娃成本增速已經跑贏房價,養娃"損失"的何止一套房啊!
目前人均養娃消費最高的城市是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上海人在養娃時不僅投入了100%的精力,也付出了最高的金錢成本。
相比之下,北京就顯得不慌不亂,人均養娃消費竟然比杭州還低,難道是在佛系養娃?
在投入最高的前五大城市中,有四個都是南方城市,看來,南方人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相對投入還是比較高的。
和以前的吃飽穿暖、多添雙筷子不同,現在的父母,更關注孩子的未來發展,也更注重自身的輕鬆愉悅。
舉個例子,70後養娃都是自動哺乳,80後流行手動擠奶,到了90後,直接用上了雙邊電動擠奶。一位寶媽對此深有感觸,她說,自從在天貓買了電動擠奶器後,就再也離不開了。
雖說"為娘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但新生代父母們正在努力改善這一情況,通過在天貓選購更加智能化和創意十足的"帶娃神器",來解放雙手重獲自由。
父母們的需求,催生出各式各樣的遛娃神器,電動搖椅、防丟繩、智能衝奶器等產品在天貓持續熱銷,而遛娃神器相關商品在天貓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6倍!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仍是中國人的固有觀念,近來天貓上的智慧機器人銷量增速高達395%,編程玩具增速更是達到570%!
屬於中國孩子的快樂時光十分短暫,一到兩歲時,每年平均能新增4個玩具,過去一年,有近2000萬在天貓人購買了小豬佩奇周邊。啥是佩奇?孩子們都知道。
一旦超過3歲,就要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了,天貓數據顯示,早教類和益智類圖書銷量一直居高不下,放下玩具,拿起書本成了童年的正確打開方式。
養娃不易,如今90、95後圈子裡都流行著新的炫富方式:"我家有二胎!"看到這裡,你慌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