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餘年的世界中,自當年陳萍萍施計,讓北魏大將戰清風與北魏皇室離心,又拼著一雙腿,將他們堪稱為"國之柱石"的肖恩擒回南慶後,北魏自此分崩離析。
南慶也趁機迅速崛起,取代了北魏天下第一強國的地位,成為了新一代的大陸霸主。
而作為全書主場的慶國,在其皇室中發生的權勢爭奪也遠比其他地方要激烈得多。
在這樣兇險的局面中,最後取勝的究竟是誰呢?
先說為儲位爭破了頭的兩位皇子。
看似呆萌的二皇子李承澤,心機手段都不可小覷。
尤其在劇版第一季結尾時,經由謝必安交到範閒手上的信中,二皇子不僅坦然了自己和長公主的合作關係,更是隱隱透露出以範閒最關心之人威脅他的意思!
這位皇子雖不是太子,但他手上握有長公主提供的內庫供給,朝中大半的朝臣支持,可以說贏面非常大!
反觀太子,在二皇子的步步緊逼之下,好色且懦弱的他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但,在原著和慶餘年手遊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位太子其實並非看上去這麼無能!
太子李承乾,比起二皇子偶爾展現出來的偏執來說,他的性格本身要寬和得多。
在慶帝看來,除了手段和眼界還不夠成熟,李承乾遠比其他幾位皇子更適合繼承大統。
"屬於皇室子弟天生的政治嗅覺和判斷"李承乾也是有的,在皇后聽取長公主的意見,堅持著要殺範閒的時候,太子果斷拒絕了她的提議。
他明白範閒的地位是慶帝一手提拔,也明白瘋狂的長公主並不可靠,所以皇后勸他依靠長公主的時候,他才會說出:"本宮會依靠父皇。"這樣的話。
並且要說起果斷,他並不輸給任何人,畢竟他可是在十三歲的時候就令人對二皇子進行了刺殺!
但這兩位囿於儲位之爭的皇子,最終都在大東山之戰後,謀反不成,選擇了自殺身亡!
另一位終生都在爭奪權勢,並且一力推動了太子與二皇子這樣瘋狂競爭的王族,那就是長公主!
與二皇子被慶帝逼迫,不得不爭,和太子為了維護儲位而被動反抗的情況有所不同的是,長公主對權勢完完全全是一種近乎病態的痴迷。
她與太子私通,暗中卻又輔助二皇子。
她手握內庫財權,甚至為了不讓權力轉移,多次對範閒下毒手。
她想要足夠的權勢,於是滲透監察院,收買大量文臣武將,創立君山會!
而擁有這些之後,她更是一手策劃了大東山會戰,一步步推動著慶國一統天下的計劃!
她對慶帝的愛戀逼使她執著於權勢。
在大東山會戰,慶帝活著回來之後,她內心長久以來求而不得的折磨讓她終於徹底絕望。
於是她選擇了以一把毒匕首捅入腹中,就此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贏了大東山會戰,剷除了謀逆賊子的慶帝算是王室皇權之爭最後的勝者嗎?
在原著和慶餘年手遊中,一開始,慶帝便以一種高位者的姿態,靜靜旁觀著太子與二皇子的儲位爭奪,甚至為了磨練太子,隱隱在幕後促成著這一切;而長公主布下大東山之局,背後也同樣有慶帝在推動。
最終,慶帝贏了會戰,天下再無人能對他構成威脅,但他的身邊卻再無一人。
"您將是史書上的千古一帝,而您的身邊,則是如此的乾淨,乾淨得一個人都沒有,難道不會孤獨嗎?"
慶帝或許是孤獨的,但他更是驕傲的。所以最後面對範閒,五竹,範若若等人的聯手攻擊時,他也絲毫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的怯意!
甚至最後在被五竹的鐳射雷射眼射死時,他也依舊站得筆直,心中還湧現了"不過如此"的不屑之意。
慶帝死後,成為皇室權力爭奪最後勝利者的人其實有兩個。
一個自然是作為慶帝私生子,全書主角的範閒,他成功實現了自己做一個"富貴閒人"的理想追求,並且手中積聚了令人難以想像的權勢力量。
可以說,只要他在一天,慶國就處在安定之下!
而另一位勝者就是最後登上帝位的三皇子李承平了,雖然有著一點運氣的成分在內,但也與範閒的多年教導,和自身智謀與努力分不開!
李承平最後登上那個至高之位,看似風光無限的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心酸?幾位皇子的結局又能否改變?各位少俠大可以前去慶餘年手遊中,嘗試這一切的可能性,甚至能與慶帝成為知交好友也說不定~
你更喜歡慶國王室中的哪一位呢?
歡迎下方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