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剛好給公司新同學培訓,梳理了撰寫交互文檔的思路,希望對新同學有一定幫助。
交互文檔是設計師的輸出物,首先需要明確文檔的用戶和目標,交互文檔面向的受眾主要是下遊同事,包括視覺、動畫、開發、測試等,另外還有自己和PM;文檔的目標就是讓下遊同事清楚地知道是如何設計的,讓他們在進行自己工作時有參考依據;另外文檔還應該能讓自己理清思路,同時方便與PM討論。
明確了交互文檔的用戶和目標後,我們來看看它應該包括哪些內容,具體內容根據工作需要會有不同,這裡就說說我自己在寫完整的交互文檔時會包括的內容。
修改記錄是整個文檔的歷史,它讓每一步修改可追溯,便於各職位查看每次新增、修改或刪除的內容,同時便於在工作交接時讓同事了解整個文檔的歷程。
一般修改記錄需要包括以下內容,文檔版本、需求版本、修改內容、修改界面(可連結到頁面) 、修改原因、修訂日期、修改人等。
注意事項:及時更新,保證內容詳細、完整。
需求分析是在進行設計前的一個必要步驟,將它文檔化至少有如下兩點好處,讓自己理清思路,確保設計中的問題都思考清楚;評審時,讓大家對方案的推導過程有了解,更容易推動方案,減少分歧 。
需求分析的方法有很多,但做需求分析的思路是一致的。
注意事項:
信息架構是整個產品的骨架,對於新產品、新功能我們通常會梳理信息架構,而且它也是相對穩定的,除非大改版,一般不會動到信息架構。信息架構圖可以幫助我們在前期梳理整個產品的結構,後期按照大的架構來迭代,同時讓信息更易理解與瀏覽。
既然信息架構如此重要,我們應該如何梳理信息架構呢,筆者提供幾點思路:
注意事項:在有新功能、新方向時適時迭代。
流程圖是梳理任務、操作流程的工具。它可以幫助我們梳理流程,避免遺漏、明確流程的主次;對照流程進行頁面設計;向同事說明,一個任務是怎麼完成的。
在畫流程圖時需要注意幾點:
頁面圖是詳細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頁面結構、頁面圖、注釋、頁面流程。需要讓視覺、動效、開發、測試的同學明白設計細節 。
頁面結構是整個文檔的框架,不同類型的產品有不同的文檔結構,比如信息架構型 、流程型 、面向不同角色型等。
頁面圖包括主界面、特殊狀態、反饋等。
主界面圖需表明:
…..
特殊狀態包括:
…..
反饋包括:
…..
…..
流程中的頁面,為了方便說明可以用頁面流程來表達,把頁面的跳轉關係串聯起來。
注意事項:
將公共定義單獨拿出來寫,便於維護,不用每次變動都修改每個界面。廢棄頁面單獨拿出了,便於追溯,讓下遊同事知道改動點 。
寫文檔的過程也是設計思考的過程,一方面要確保設計思路沒有問題,另一方面要讓文檔可讀性高,以上是筆者的一點小總結。
作者:Jane ,1年互動設計師,歡迎指教交流。
本文由 @Jane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