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發布的全球商學院各項排名以其嚴苛的甄選標準和多元化的指標被世界公認為是最規範、最權威的排名體系,在國際上擁有很高的認可度和影響力,也是商科專業同學選校時的重要參考。
今年,《金融時報》已經發布了最新2020年度「全球金融學碩士排名」和「全日制MBA全球百強」。
與QS、泰晤士等世界大學排名相比,金融時報的排名偏向於「畢業後薪酬」、「薪酬提升」等標準,就是一個很看就業能力的排名,我們分別來看看最新的排名~P.S.所有參與金融時報商學院的排名的商學院必須:1、獲得AACBS認證或者Equis認證;2、必須開設4年以上的課程;3、首屆畢業生必須已畢業3年以上。
全球 · 金融碩士排名
去年因技術升級,《金融時報》沒有更新金融碩士課程排名。今年,經過20項數據的考核評估,此次參與金融碩士排名的共84所院校,全球範圍內總計有55家商學院的金融碩士課程上榜。
全球金融碩士(Masters in Finance Pre-experience 2020)項目排名分為兩類:需要工作經驗(Post-experience)和無需工作經驗(Pre-experience)。
排名指標
FT商科排名考量的指標更加多樣化,評估維度極為全面,包括畢業生職業發展、學校情況、國際化經歷和學術研究以及附加項等4個大類的20項指標。官方不僅給出了詳細的分析和方法論,還給出了兩頁詳細的排名指標詳解https://www.ft.com/content/85734f8c-7e04-11e8-af48-190d103e32a4
需要工作經驗(Post-experience)
在工作經驗榜單中,上榜的3所院校裡倫敦商學院佔據了榜首,賈奇商學院緊隨其後,畢業三年後的校友平均薪資超過130,000美元。
無需工作經驗(Pre-experience)
在前十名的院校中,法國佔據5所,瑞士1所,意大1所,英國2所,美國1所。
巴黎高等商學院HEC的金融碩士課程自2017年以來一直蟬聯榜首,畢業生起薪最高,畢業三年薪水增幅比也是最高。
英國方面兩所院校入圍前10,帝國理工大學商學院和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分別位列第9和第10名。
而在其他世界大學排名中佔據前三的MIT斯隆商學院此次下降至第8名,另外馬裡蘭大學商學院(45)、布蘭迪斯大學國際商學院(46)降幅很大,分別下降了15位、11位。
中國院校今年共有4所院校上榜,其中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排名全球第11,亞洲第1,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全球第15。
全球 · MBA項目排名
《金融時報》全球MBA項目排名共有20項不同的指標,佔比最大的兩個權重分別是:畢業生三年後的平均薪資20%,攻讀MBA前後的薪資漲幅20%。該排名側重於對校友職業發展水平、商學院的國際化水平和科研能力的考量。
今年入圍十強的商學院和去年基本相同,巴黎高等商學院HEC衝進前十,位列第9名,而去年第十名的伯克利哈斯商學院Haas跌至12。今年哈佛商學院HBS取代了史丹福大學商學院摘取了Top1的桂冠。
全球MBA排名TOP60